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合集下载

浅析中国优秀道德教育传统及其现代价值_吴振晖

浅析中国优秀道德教育传统及其现代价值_吴振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道德教育传统,其中许多优秀传统凝结着先人的创造和智慧,并逐渐转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教育传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构建新的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优秀道德教育传统的基本内容在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体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的道德教育传统博采墨、道、法、释诸家所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及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的道德传统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大体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在地位上强调德教为先,立志修身重视德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贯传统。

孔子十分强调道德教育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1],孟子也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2],荀子主张“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修身》)[3],《大学》[4]更是把教育的目的直接概括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把德育放在了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

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思想看来,人性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因此,只要“为仁由己”,便是道德的完成。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明确地提出天下所有人都应以修身养性为根本。

《中庸》也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甚至法家的重要代表作《管子》[5]也同样认为“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主张依靠自身的修为来领悟、强化内心的道德信念。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家还十分重视立志。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孟子认为:“夫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上》)。

论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论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2)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校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文化文艺比 赛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3)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学校可以树立典范和楷模,引导学生向他们学 习。可以通过评选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优秀班级等方式来表彰先进典型,激励 学生向他们看齐。
(3)忠诚。忠诚是指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之心,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4)守信。守信是指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欺骗他人,不违背诺言。
现实意义
1、古代道德教育在当今社会的 借鉴意义
古代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首先,古代 道德教育注重传统价值的传承和教育,这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 族文化自信。其次,古代道德教育强调知行合一,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有助 于引导人们树立
与创新、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促进知行合一等措施,不断改进当今教育, 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参考内容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国家,其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在漫长的历 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这套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既包含了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又与现代社会的实际相结合, 具有极高的当代价值。
古代道德教育基本方法
1、传统道德教育的价值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注重传统道德教育的价值,认为传统道德教育是培养人们 品德的重要途径。在古代,道德教育主要围绕着“仁、义、礼、智、信”等核心 价值展开,这些价值观念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
2、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古代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二、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道德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和人际关系。


重长辈、孝顺父母、尊重师长等价值观在当代社会仍然重
要,影响社会的家庭、教育以及职场伦理。

2.社会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

尊重
他人,注重集体利益,凝聚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影响社会
的社交互动、商业合作和公共秩序。

3.古代哲学思想:诸如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哲学思想仍然在
现代扮演着重要角色。

儒家的仁爱和和谐观念、道家的自
然与平和观念、佛家的慈悲与修行观念等,对人们的心灵
修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

4.艺术和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艺术表达形式和文
学传统,对现代艺术、文学和文化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绘画、音乐、戏剧、诗歌等形式在现代艺术创作
中仍然有重要的地位。

5.中医药与健康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药体系和养生观
念对当代健康领域有影响。

中医药的治疗理念、健康保健
方法和食物疗法等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受和研究。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丰富了社会的道德伦理、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还丰富
了艺术和文化产业,并为健康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实践经验。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中国传统文化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和忽视。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和文明,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具有现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是时代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仁爱、礼仪、忠诚、诚信等传统道德观念是时代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道德的缺失和伦理的混乱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不少人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缺乏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中寻找答案和指引,去弘扬这些传统的美德,让他们成为时代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力量。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自信的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历经沧海桑田,具有独特的思想和哲学。

这些思想和哲学表达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国际交往中也能够树立自信的姿态。

当代中国需秉承文化自信,注重中华文明传承,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保护好,让中国的文化丰富多彩,融合中西文化,开创更为光明的文化发展前景。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价值观的重构。

传统文化是富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关注个体,更关注整个社会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注重爱、善、美、道、信等价值观,对于推进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着充足的参考和启示。

在这个过程中,“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重要理念也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

它所传递的文化思维和智慧,也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发扬的。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感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精神,集中了民族的历史、习俗和风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符号和文化象征。

巍峨的长城、雄伟的故宫、穿越时空的昆曲、民间的习俗等等都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他们将民族的记忆和认同感延续着,使我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更加自豪和认同。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凭借,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心智之源。

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具有现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中华传统美德当下的意义与事例

中华传统美德当下的意义与事例

中华传统美德当下的意义与事例
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品德修养和社会道德观念,如孝道、诚信等。

这些美德不仅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其次,中华传统美德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例如,诚信是商业合作、交流互动的基础,更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石。

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和传承中国传统美德中的诚信观念,可以解决市场信任危机,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

此外,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例如,孝道不仅是一种家庭责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尊敬和关心父母不仅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也能够培养人们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些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下的具体事例:
1.孝道: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通过努力工作、照顾父母等方式践
行孝道,让父母安享晚年。

2.诚信:在商业领域,许多企业通过诚信经营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友善:在社区、学校等场所,人们通过友善待人、互相帮助等方式
营造和谐氛围,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总之,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仁义礼智信在现代的价值与意义

仁义礼智信在现代的价值与意义

仁义礼智信在现代的价值与意义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贯穿于中国古代的各个层面,从个人生活到社会秩序,都对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传统价值观是否能够保持其价值和意义,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仁:关注他人,培育关系仁义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首要概念之一,强调人际关系中的关怀、体贴和互助。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样,但仁义的价值与意义并未因此消失。

相反,仁义在现代社会中更加需要被重视。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这个时候,仁义的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利益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减少不必要的竞争和冲突。

二、义:正直行为,维护公平义作为仁义礼智信中的重要价值观,强调了道德标准和正直行为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诚实正直仍然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具有深远的价值与意义。

正直行为可以建立起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使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和公平。

正直行为也能够提高个人的声誉和信誉,为自身的发展和职业道路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三、礼:尊重传统,注重仪式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社会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年轻一代对传统礼仪的重视度有所下降,但礼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礼的实践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社交习惯,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而礼的传承和弘扬则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共同的道德约束,推动社会进步。

四、智:思考创新,增长知识智作为仁义礼智信中的一部分,强调了智慧和知识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对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至关重要。

智慧不仅仅是指知识的丰富,更是指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科技和信息快速发展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诸多道德准则、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这些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而且对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繁荣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强调了“仁者爱人”的理念,即要以人为本,关爱他人。

这种理念,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的互信度和减少社会矛盾,而且也有助于塑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友好的邻里关系和和睦的社会关系。

其次,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商业和社会交往的基础,如果没有诚信,社会就会充斥着欺骗、不信任和不稳定。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诚信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信仰,中国的商业和社会交往才能够愈发稳定和快速发展。

最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还强调了“道德修养”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被认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只有不断地修身养性,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同时也能够在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总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只有在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美好的社会。

- 1 -。

浅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浅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浅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摘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泛指从先秦到近代时期,以儒、墨、道、法等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发挥其积极作用。

同时,鉴于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以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并加强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

关键词:传统伦理道德;道德建设;思维方式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我们要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进行科学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它在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的价值。

一、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本质(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在长期交流、接触、认同、融合和冲撞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思想包含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思想。

先秦时期,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内容繁多,总的来说:追求道德而不诉诸武力的信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重视冥冥中的命运而忽视主观的改变。

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和实行,儒家伦理道德成为官方正统的思想。

官方正统思想确立后,在中国延续上千年之久的封建伦理道理体系有了雏形。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处于激烈动荡之中,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试图用道家“无为自然”的价值观念同儒家“入世”的道德理念相结合,从而使人解除现实伦理和精神生活的困扰。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中国正处在相对繁荣和稳定的历史阶段。

同这一时代特征相符合,具有新的精神面貌的隋唐佛学理念出现。

宋元明清时期,为适应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从而,宋明理学就此诞生,这种“学说”包含了孔子孟子儒学、董仲舒官方儒学以及诸如道家、玄学、佛学在内的“新儒学”伦理。

中国近代伦理思想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种道德学说的总称。

鸦片战争时期以来,特别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来,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出现了巨大变革,传统伦理中儒家为主体的思想精华逐渐被汲取和糟粕被抛弃,体现当时时代特色的伦理思想逐步形成。

弘扬中国优良道德传统 在当今时代的意义

弘扬中国优良道德传统 在当今时代的意义

弘扬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在当今时代的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的内在精神。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国家能够延绵不息生存发展、立足于世界之林的内在推动力,是我们民族在发展中形成的独特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源泉。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的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的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的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论文关键词〕诚信信任信用〔论文摘要〕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道德。

但是,传统的诚信和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有着形式和内容甚至精神实质的差别。

现代市场经济的诚信是信用式的,传统的诚信是信任式的,它强调的是信于言、信于心和信于性,即尽言、尽心和尽性。

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观念,自思孟学派从本体的角度对诚信作了阐释之后,诚信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道德要求,而且被看作是立物、立事、立人、立身之本,是一种道德精神,也是人的道德品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思维路径。

真实无妄之谓诚,言而有实之谓信,诚为信之本,信为诚之用。

信不仅是一种言语或者承诺的真实,更是本心之真,本性之真。

它不是求信于人,不是求人所信,而是尽己,即尽言、尽心和尽性。

一信于言,忠于自己的言论,行与不行依于言,是为尽言。

在行为的层面上,诚信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就是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中诚实不欺、讲究信誉、信守诺言。

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要求。

真即出自本心,诚即忠于本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欺人欺己,讲究信义,这样才能言可复,行可行,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保证其言行的一贯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诚信历来受到高度的重视。

孔子以“信”为“四教”(文、行、忠、信)科目之一,要求人们讲究信义,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又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这就是说,只有言而有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

得到他人的信任,其行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够畅通无阻,相反,不讲究信义,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即使在自己所熟悉的家乡,也会使其行为处处受阻,遭到他人的抵制,无法实现自己行为的目的。

“信则人任焉”,说明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精神纽带,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往和相互的信任与尊重。

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一、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体系在中国古代社会,道德伦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源于儒家思想,通过经典著作的广泛传播和家庭教育的深入实践,成为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仁爱和家庭观念中国古代道德伦理观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并将家族视为社会基本单位。

孝道和家庭观念被认为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基石,主张尊敬父母长辈,关心家人,维护家族荣誉。

2.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哲学观念,强调适度和平衡。

人们被教导要遵循适度的原则,不过分追求个人利益,也不放纵个人欲望。

这种理念鼓励人们积极追求道德表现,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3. 社会等级和忠诚观念中国古代社会强调社会等级的维护和忠诚观念的培养。

人们被教导要按照各自的社会地位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对国家和君主忠诚。

二、古代道德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尽管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但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仍然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个人责任和社会和谐古代道德伦理观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这一观念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延续。

个人责任意味着每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负责,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以促进社会和谐。

2. 尊重传统与创新发展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强调尊重传统价值观念。

这种尊重传统与创新发展的观念对现代社会也具有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既要继承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又要不断创新,使其适应时代的变化。

3. 倡导道德修养中国古代道德伦理观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这一观念在现代社会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道德修养有助于个人的精神成长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遵循,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古代道德伦理对现代社会的挑战与启示尽管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对现代社会有诸多启示,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个人主义与集体利益的平衡现代社会强调个人权利和个人主义,这与古代道德伦理观念中的强调集体利益存在一定的矛盾。

如何平衡个人主义和集体利益,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仁义礼智信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仁义礼智信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仁义礼智信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一、引言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德准则。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些价值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如今,在现代社会中,仁义礼智信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仁1. 仁的定义及内涵仁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同情和帮助。

它强调了个体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道德准则。

2. 仁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贫困、疾病等。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具备仁爱之心,关注他人所面临的问题并尽力去解决,那么我们就可以共同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三、义1. 义的定义及内涵义是指做事情时遵循正义和公平原则,并愿意承担责任。

它强调了个体应该遵循正确的行为准则,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 义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诚实守信、尊重法律和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具备义的精神,遵循正确的行为准则,那么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有序的社会。

四、礼1. 礼的定义及内涵礼是指遵循一定规范和仪式,表达对他人尊重和敬意。

它强调了个体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并通过礼节来维护社会秩序。

2. 礼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交往日益频繁。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具备礼仪之心,在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尊重和谦虚,那么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更加融洽和谐的社会。

五、智1. 智的定义及内涵智是指具备知识和思考能力,能够理性地面对问题并做出正确决策。

它强调了个体应该追求知识、思考问题,并以理性和科学为指导。

2. 智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具备智的精神,不断学习和思考,那么我们就可以适应社会变革、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六、信1. 信的定义及内涵信是指言行一致、守信用。

它强调了个体应该遵守承诺、守信用,并以此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

2. 信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商业活动频繁,人们之间需要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梳理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

梳理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

梳理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一、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了解和领会到良好的人生道德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起稳定的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从小就明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重要性,从而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起勤学好问、诚信守规、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等良好的行为准则。

二、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让学生学习和欣赏传统绘画、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同时,传统文化教育还能够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拓宽他们的文化眼界,提升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强调“学贵行”,注重实践和创新。

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学习典籍、经史子集等古代文化经典,培养学生的思想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古代经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辨的能力,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全面地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这对于现代社会培养创新创造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四、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追求,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当今世界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使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认同,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责任感,同时也激励他们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懈努力。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它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艺术审美和文化素质、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以及民族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地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地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地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世纪地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地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地相互激荡,人们地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中国传统伦理学说地积极进步地作用.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概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仁、义、礼、、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地学说中概括、提炼出来地五种最基本地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地最基本地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地最主要地内容.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地培养和道德精神地形成.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仁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地心态,即“仁爱之心”.仁是儒家地最高道德标准.仁地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克己复礼讲地是如何对待自己,爱人讲地是如何对待别人.克己复礼是仁地出发点,爱人是仁地终极关怀.儒家地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地自然道德情感地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地境界.仁政是“爱人”地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地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地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仁”地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在漫长地历史长河中,“仁”演绎成为许许多多地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应当说,孔子地“杀身成仁”,孟子地“舍生取义”,历史影响主要是积极地,不是消极地.(二)、义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地气节,即“正义之气”.义是社会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地总和,是社会是非善恶观念地出发点.作为判断善恶是非地标准,义总是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地利益关系之中.时代仍然需要正确地义利观.历代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地各种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地理论资源.儒家传统义利观念所包含地“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以为上”等思想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见利忘义”地观念也应该批判和唾弃,但是,对于那些只重义而否认利地观点,我们也应予以扬弃.(三)、礼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地规矩,即“礼仪之规”. 礼地基本精神是等级、有序、和谐.礼地形式即礼仪、礼节、礼制,待人、接物、处事之道.礼地内容即礼地基本精神.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规范,礼在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维系社会秩序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地作用.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地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地,不讲礼仪是不文明地.中华民族礼义之邦地形象地塑造,与礼地观念地深入人心有着密切关系.需要指出地是,在中国长期地封建社会中,由于礼地道德规范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级制度及尊卑观念地影响,往往存在着人格不平等地消极方面.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加以扬弃地.(四)、信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地品行,即“诚信之品”.信是真、诚、实地总和.“信”不是简单地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地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地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地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地关系.信是立人之道,是立政之本.我们地祖先早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地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地社会作用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正因为中华民族确立了“仁、义、礼、信”地道德体系,倡导了这样一种道德理念,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仁、义、礼、、信”要求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友爱、与人为善、公道正派、诚实守信,这就为我们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地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和行为规范,也是传统美德历经多年之所以经久不衰而且能够不断地得到发扬和光大地重要原因.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按照“仁、义、礼、信”地要求,我们地社会应该是和睦相处、真诚相待、礼尚往来、互帮互助地社会,每个人都不做损人利己地事情,而是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地事情,这有助于清除一些不良风气,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地社会风尚,使整个社会洋溢着和睦、和谐、和平地和煦春风.这也是中华民族为什么绵延几千年不断发展进步地重要思想渊源.有利于造就优良品格.“仁、义、礼、信”要求每个人都要克服不良习气,端正不良行为.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仁、义、礼、、信”这样一种传统美德在发挥着潜移默化地作用,支配着人们地行为,使人们确立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谦虚、谨慎等优良品格.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地精神支撑.在多年地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从混沌、朦胧到识事、明,从仁人圣贤到普通百姓,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地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地伟大民族精神.我们现在倡导地民族精神地思想基础就是“仁、义、礼、、信”.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各种各样地磨难,仍然能够不屈不挠、昂首挺胸地走过来,就是因为有不断奋斗、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地精神力量在支撑、推动着我们民族地进步和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年,全球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重要宣言:“如果人类要在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年,去吸取孔子地慧.”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地儒家文化已经得到了世界地认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了中国社会地文明与进步,使我国保留了令世人瞩目地灿烂文化.为什么我们不断走向文明?就是因为我们具有道德支柱和精神力量.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今天,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应当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挥了重要地引领和推动作用.三、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伦理学说中国地传统伦理,主要是儒家伦理.但是,经过“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大地冲击之后,儒家文化所坚持地社会伦理遭到抛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地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发展,整个社会生活发生各种新地变化,人们地伦理道德认识也随之发生各种新地变化.正确认识传统伦理道德,首先不能忽视传统伦理曾长期与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其中确实包含着许多为封建专制政治制度服务地规范和不再适合时代潮流地内容;其次不能无视近百年来对传统伦理严厉批判地事实,因为这一历史地批判是有其广泛地社会群众基础地,是有其历史地必要性和合理性地;最后在当今世界文化日益趋向多元综合地整体环境下,必需打破儒家思想文化和伦理一统或独尊地传统思维模式.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地道德传统,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地儒、墨等学派,虽然各自地价值观不同,但都含有推崇并努力追求道德境界升华地内容.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就整体而言是有时代烙印和历史局限性地,但其中不乏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地内容,如诚信、谦敬、礼让、持节、明、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特别是其中蕴含地把完善个人地道德视为完善社会道德地趋向,将个人修养与对他人、国家和社会应尽地义务、责任联系起来.这些传统美德,历经千年而不衰.当前中国社会最迫切需要地是要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地传统美德,并且认真地研究和吸取儒家传统伦理观念中那些合理地内容,建立起符合时代精神所需要地伦理观念.所以对于传统道德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其新地内涵,使其焕发生机,使它能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地精神文明,对我国地长治久安产生积极地作用,这样才能使我国地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为人们提供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伦关系、道德修养和社会公德。

这些价值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正确的行为指南,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着道德沦丧、社会丑恶现象频发的问题,传统文化的再挖掘和传承对于塑造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达。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美学观念。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还能够传递和表达一种深邃的思维和情感境界。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功利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中国传统艺术不仅能够提供人们的精神寄托,还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静思、回归内心的艺术空间。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丰富的智慧和思想观念。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理论,如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治”,墨子的“兼爱非攻”等。

这些思想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而非“对立”,注重平衡和谐的发展,这与当今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追求是一致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还体现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上。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根本特征,具有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保持民族自尊心和认同感的功能。

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心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强化国家的凝聚力和社会的稳定。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引导人们的行为,还能满足人们的美的需求,提供精神寄托。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智慧和思想观念,能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塑造社会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风尚,推动文化繁荣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和淡忘。

然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对现代社会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道德伦理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所承载的道德伦理,深刻影响了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

传统文化强调“仁爱之道”,即以仁爱为中心,强调人的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和互相帮助。

这一文化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体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以诚信为核心、以责任为抓手、以尊重为基础,这都是传统文化道德观所倡导的,这些核心理念逐渐成为现代社会自身的道德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和道德失范的现象日渐加剧,道德热点问题也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当今社会缺少传统文化的束缚,并将或多或少地引起社会的负面影响。

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全民道德观,是现代社会需要筑牢的利器。

二、传统文化对文化底蕴的保护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现代社会对文化底蕴保护的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是指我国历史、传统、思想、艺术、文化等方面的所有遗产和多种文化结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

如果不能铭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会使得我们的文化底蕴受到损害。

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文化保护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的人们逐渐远离自然,真实的生活阅历也逐步减少。

而中华传统文化所传承的关于人、自然、社会和宇宙的观念,则能够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传统文化具有内涵深厚、价值广泛的特点,能够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底蕴保护背景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三、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载体,在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传统文化所蕴藏的“君子之道”、“立身之本”、“知行合一”的教育观念等,都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热忱、对于道德的认可。

传统文化的这些教育观念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将会大大推动现代教育的进步。

四、传统文化对社会治理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于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精神
生活各个领域的实践性活动的基本准则和原则,深深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
之中,被人们熟悉并尊重。

从广义上讲,伦理道德的核心理念主要是让人
们利他性的行为,凭借着仁爱、和平、宽容原则,让大家相互恭敬、合作、互助,从而为全社会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伦理道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可以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促进社
会良性进程。

一方面,伦理道德在推动社会共识的达成过程中发挥了上乘
的作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另一方面,伦理道德注
重团结以及助人为乐的宗旨,激发大家关心社会环境,共同参与社会发展,有助于扩大社会凝聚力。

同时,伦理道德也具有强大的教育促进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自身
的行为规范。

传统伦理道德可以帮助儿童在社会中建立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守纪律能力。

此外,它还能让人们学会尊重他人,树立友善和和平的态度,形成深入人心的道
德训练,实施社会管理和规范。

最后,伦理道德还有助于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

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义

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义

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义摘要: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传统伦理道德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

在科学分析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传统伦理道德对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的具体的现代意义。

应以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架构为基础,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促进当代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这样才能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基础坚实的现代和谐社会。

关键词:传统伦理道德现代意义传统伦理道德是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滋生和萌发起来的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具有极强的时代烙印和宗法色彩。

伴随着百年以来的社会现代化进程,维系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秩序的传统道德规范由于与新的社会制度与生产方式产生诸多的不协调,因而在很多方面已经被解构了;先前在人们的思想品质培养和人际交往活动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的传统伦理道德观,也逐渐被人们淡漠和遗忘,无力规范当今的社会生活。

在这中间,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发掘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一、传统伦理道德对公共道德建设的现代意义公共道德作为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原则,对社会风气的好坏起着最直接的影响与制约作用。

在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尽管有重私德而忽视公德的基本倾向,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家国同构”。

强调“群己合一”,因而其私德规范也内在地包容了基本的公德要求在其之中。

因而孔子讲的仁、智、勇“三达德”、管子讲的礼、义、廉、耻“四维”,孟子讲的仁、义、礼、智“四端”以及董仲舒集先秦儒家之大成而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的理论等等,其实无一不内含了基本的公德规范在其之中。

不仅如此,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对公德建设的现代意义,从道德修养的方法论来考察,也还体现在诸如“慎独”境界的追求和敬畏之心的培养等方面。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非常强调拥有独处时的慎独之境界:“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价值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而自豪。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

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概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

仁、义、礼、、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学说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

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

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仁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

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

克己复礼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爱人讲的是如何对待别人。

克己复礼是仁的出发点,爱人是仁的终极关怀。

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仁政是“爱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仁”演绎成为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

应当说,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历史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二)、义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

义是社会共同利益、根本利益的总和,是社会是非善恶观念的出发点。

作为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义总是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之中。

时代仍然需要正确的义利观。

历代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各种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儒家传统义利观念所包含的“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以为上”等思想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见利忘义”的观念也应该批判和唾弃,但是,对于那些只重义而否认利的观点,我们也应予以扬弃。

(三)、礼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

礼的基本精神是等级、有序、和谐。

礼的形式即礼仪、礼节、礼制,待人、接物、处事之道。

礼的内容即礼的基本精神。

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规范,礼在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维系社会秩序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

中华民族礼义之邦的形象的塑造,与礼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有着密切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礼的道德规范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级制度及尊卑观念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人格不平等的消极方面。

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加以扬弃的。

(四)、信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信是真、诚、实的总和。

“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

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

信是立人之道,是立政之本。

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

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作用
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

正因为中华民族确立了“仁、义、礼、信”的道德体系,倡导了这样一种道德
理念,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仁、义、礼、、信”要求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友爱、与人为善、公道正派、诚实守信,这就为我们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和行为规范,也是传统美德历经2500多年之所以经久不衰而且能够不断地得到发扬和光大的重要原因。

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

按照“仁、义、礼、信”的要求,我们的社会应该是和睦相处、真诚相待、礼尚往来、互帮互助的社会,每个人都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而是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有助于清除一些不良风气,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使整个社会洋溢着和睦、和谐、和平的和煦春风。

这也是中华民族为什么绵延几千年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思想渊源。

有利于造就优良品格。

“仁、义、礼、信”要求每个人都要克服不良习气,端正不良行为。

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仁、义、礼、、信”这样一种传统美德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确立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谦虚、谨慎等优良品格。

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从混沌、朦胧到识事、明,从仁人圣贤到普通百姓,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现在倡导的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就是“仁、义、礼、、信”。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各种各样的磨难,仍然能够不屈不挠、昂首挺胸地走过来,就是因为有不断奋斗、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在支撑、推动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1988年,全球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重要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慧。

”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使我国保留了令世人瞩目的灿烂文化。

为什么我们不断走向文明?就是因为我们具有道德支柱和精神力量。

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应当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三、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伦理学说
中国的传统伦理,主要是儒家伦理。

但是,经过“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大的冲击之后,儒家文化所坚持的社会伦理遭到抛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生活发生各种新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认识也随之发生各种新的变化。

正确认识传统伦理道德,首先不能忽视传统伦理曾长期与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其中确实包含着许多为封建专制政治制度服务的规范和不再适合时代潮流的内容;其次不能无视近百年来对传统伦理严厉批判的事实,因为这一历史的批判是有其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的,是有其历史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最后在当今世界文化日益趋向多元综合的整体环境下,必需打破儒家思想文化和伦理一统或独尊的传统思维模式。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道德传统,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中的儒、墨等学派,虽然各自的价值观不同,但都含有推崇并努力追求道德境界升华的内容。

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就整体而言是有时代烙印和历史局限性的,但其中不乏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诚信、谦敬、礼让、持节、明、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

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把完善个人的道德视为完善社会道德的趋向,将个人修养与对他人、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责任联系起来。

这些传统美德,历经千年而不衰。

当前中国社会最迫切需要的是要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认真地研究和吸取儒家传统伦理观念中那些合理的内容,建立起符合时代精神所需要的伦理观念。

所以对于传统道德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焕发生机,使它能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对我国的长治久安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