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柴方军;宋修艳;刘福胜
【摘要】以1-氯丁烷和N-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1]),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对其合成过程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
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0 ℃,转速为6 r/s,n(1-氯丁烷)∶n(N-甲基咪
唑)=1.1:1,反应时间为12h.在上述条件下,产品收率达96%.采用FTIR和1 H NMR 技术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产物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
【期刊名称】《应用化工》
【年(卷),期】2013(042)005
【总页数】4页(P799-802)
【关键词】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1-氯丁烷;N-甲基咪唑;合成
【作者】柴方军;宋修艳;刘福胜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山东青岛266042;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52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溶剂或催化剂,具有不挥发、不可燃、液态范围宽、热稳定性好、物化性质可调、可循环回用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1-4]。

其中氯化 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由于其性能优良、
价廉易得,成为人们研究较多的离子液体之一。

关于[Bmim][Cl]合成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目前仍局限于 Huddleston[5]的课题组报道的方法,该方法采
用N-烷基咪唑和1-氯丁烷为原料,以等摩尔配比,在常压和70℃下反应72 h,
然后用乙酸乙酯洗涤除去没有反应的原料,真空干燥后得到[Bmim][Cl]。

王倩等[6]将反应温度提高至75℃进行回流反应,时间仍长达48 h。

由于反应时
间过长,不利于规模化制备。

本课题组曾致力于将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和催化剂,用于催化废聚酯类材料的化学解聚反应中[7-8],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Cl]对于废聚碳酸酯(PC)材料的甲醇醇解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在不另加任何传统酸碱催化剂和较温和的条件下,可以高收率、高选择性地实现PC完全解聚,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回用性能[8],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因此,为了进一步缩短[Bmim][Cl]的制备反应时间,有利于实现其规模化制备,从而为废PC材料的甲醇醇解技术的规模化放大配套[Bmim][Cl]制备技术,本文对[Bmim][Cl]的传
统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将常压反应改为压力下反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N-甲基咪唑(纯度>99%),工业品;1-氯丁烷(纯度>99.5%)、乙酸乙酯均为分析纯。

BRUKER FTIR VERTEX 70型红外光谱仪;Brucker AV500核磁共振波谱仪。

1.2 实验方法
在高压釜中,加入一定量的N-甲基咪唑和1-氯丁烷,在设定的温度下,搅拌反应一定时间。

反应结束后,用30 mL乙酸乙酯洗涤3次,减压脱溶剂除去乙酸乙酯后,得到淡黄色粘稠状液体[Bmim][Cl],称重,计算收率。

其化学反应如下:
2 结果与讨论
2.1 正交实验
采用正交实验,对合成条件进行初步考察。

考察的因素为反应温度、投料比、反应时间,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因素水平见表1,结果见表2。

表1 因素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tableA B C水平反应温度/℃ n(1-
氯丁烷)∶n(N-甲基咪唑)反应时间/h 1 110 0.9∶1 5 2 100 1.1∶1 10 90 1.3∶1 15表2 正交实验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实验号 A B C [Bmim][Cl]收率/%3 1 1 1 1 88.5 2 1 2 2 95.5 3 1 3 3 97.6 4 2 1 3 87.0 5 2 2 1 81.3 6 2 3 2 95.2 7 3 1 2 79.2 8 3 2 3 86.9 9 3 3 1 73.2 k1 93.9 84.9 81.0 k2 87.8 87.9 90.0 k3 79.8 88.7 90.5 R 14.1 3.8 9.5
由表2可知,影响产品[Bmim][Cl]收率的因素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和投料比,反应较佳方案为A1B3C3,即反应温度为110℃,n(1-氯丁烷)∶n(N-
甲基咪唑)=1.3∶1,反应时间为 15 h。

2.2 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反应条件:n(1-氯丁烷)∶n(N-甲基咪唑)=1.3∶1,转速6 r/s,反应时间 15 h,图
1 是产品[Bmim][Cl]的收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情况。

由图1可知,反应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速率,当温度在100℃时,收率达到96%以上。

继续提高反应温度,收率趋于平衡,因此选取温度100℃为较佳温度。

图1 反应温度对[Bmim][Cl]收率的影响Fig.1 The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Bmim][Cl]yield
2.3 搅拌速率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反应条件:T=100 ℃,n(1-氯丁烷)∶n(N-甲基咪唑)=1.3∶1,反应时间15 h,图
2 为产品[Bmim][Cl]的收率随搅拌速率的变化情况。

图2 搅拌速率对[Bmim][Cl]收率的影响Fig.2 The effect of the agitation
rate on[Bmim][Cl]yield
由图2可知,搅拌速率处于2~6 r/s时,提高搅拌速率可以增加产物收率。

这是
由于该反应体系虽然初期为均相,但中后期为多相反应,因此,提高转速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当搅拌速率达到6 r/s以上时,收率变化不明显,因此选取6 r/s为
较佳搅拌速率。

2.4 投料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反应条件:T=100℃,转速6 r/s,反应时间15 h,图3为产品[Bmim][Cl]的收率随投料比的变化情况。

图3 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the material ratio on yield
由图3可知,随着投料比的增加,产品的收率逐渐变大。

当 n(1-氯丁烷)∶n(N-甲基咪唑)=1.1∶1以上时,投料比对收率基本没有影响,因此选取n(1-氯丁
烷)∶n(N-甲基咪唑)=1.1∶1 为较佳投料比。

2.5 反应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反应条件:T=100 ℃,n(1-氯丁烷)∶n(N-甲基咪唑)=1.1∶1,转速6 r/s,图4 为
产品[Bmim][Cl]的收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图4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Fig.4 The effect of the reaction time on yield
由图4可知,收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大。

当反应时间为12 h时,产物收率达96%以上,再继续延长反应时间,收率趋于平稳。

因此,选取较佳反应时间
为12 h。

2.6 较佳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由上述实验所确定的[Bmim][Cl]合成反应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n(1-氯丁烷)∶n(N-甲基咪唑)=1.1∶1,搅拌速率 6 r/s,反应时间12 h。

在该条
件下进行5组重复性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较佳条件实验结果Table 3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of the optimum
conditions序号收率/%1 96.1 2 96.8 3 96.7 4 96.0 5 96.8
由表3可知,在较佳条件下,产品[Bmim][Cl]的收率可达96%以上,实验
结果的重现性较好。

2.7 产品结构表征及性能评价
2.7.1 红外表征采用IR分别对传统工艺[5]和改进工艺合成的离子液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见图5。

由图5可知,3 050 cm-1左右是芳香C—H的伸缩振动引起的,而3 000~2 870 cm-1为饱和的C—H伸缩振动频率区,3 390 cm-1强吸收峰为少量水存在的杂质峰。

在1 570 cm-1的吸收峰应归属于环上的=CN键的伸缩振动,1 460,1 160 cm-1处为C—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峰。

1 000 cm-1以下是由各
种 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引起的,其中864 cm-1处是 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峰,760 cm-1是咪唑环上的C—H面外弯曲振动峰。

光谱数据分析证明,合
成的离子液体为[Bmim][Cl]。

通过比较表明,两种方法合成的离子液体的IR 谱图几乎完全一致。

图5 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红外谱图Fig.5 IR spectra of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a.改进工艺;b.传统工艺
2.7.2 核磁表征采用核磁共振仪对改进工艺合成的离子液体[Bmim][Cl]进行了表征,见图6。

图6 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1H核磁谱图Fig.6 1H NMR spectra of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1H NMR(500 MHz,D2O,δ):8.71(咪唑环 H2,1H),7.47(咪唑环 H4,1H),7.42(咪唑环H5,1H),4.18(NCH2,2H),3.98(NCH3,3H),1.83(NCH2CH2,2H),1.29(NCH2CH2CH2,2H),0.89(NCH2CH2CH2CH3,3H)。

另外在
δ=4.80 处是D2O的溶剂峰。

上述结果进一步表明,所得物为目标产物。

2.7.3 性能评价分别采用本工艺和传统工艺合成的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聚碳酸酯(PC)材料的甲醇醇解反应[8],结果见表4。

表4 废聚碳酸酯甲醇醇解结果Table 4 Results of methanolysis of PC[Bmim][Cl]来源碳酸二甲酯收率100 96.4 95.5传统工艺合成/%本工艺合成聚碳酸酯
降解率/%双酚A收率/%100 96.3 95.6
由表4可知,二者催化PC材料的甲醇醇解反应的性能完全相同。

3 结论
(1)优化了离子液体[Bmim][Cl]的合成工艺,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
度100℃,搅拌速率6 r/s,n(1-氯丁烷)∶n(N-甲基咪唑)=1.1∶1,反应时间12 h。

在上述条件下,产品[Bmim][Cl]的收率可达96%。

(2)与传统工艺相比,改进后的工艺显著缩短了反应时间,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与传统工艺所合成的[Bmim][Cl]相比,本工艺所得的[Bmim][Cl]催化PC材料甲醇醇解的性能没有任何差异。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Cole A C,Jensen J L,Ntai I,et al.Novel Bronsted acidic ionic liquids and their use as dual solvent-catalysts[J].J Am Chem Soc,2002,124(21):5962-5963.
[2] Cai Y Q,Peng Y Q,Song G H.Amino-functionalized ionic liquid as an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catalyst for knoevenagel reactions in water[J].Cata Lett,2006,109(1/2):61-64.
[3] Xing H B,Wang T,Zhou Z H,et al.Novel Bronsted-acidic ionic liquids for esterifications[J].Ind Eng Chem Res,2005,44(11):4147-4150.
[4] Giernoth R.Task-specific ionic liquids[J].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0,49(16):2834-2839.
[5] Huddleston J G,Visser A E,Reichert W M,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arison
of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incorporating the imidazolium cation[J].Green Chem,2001,3(4):156-164.
[6]王倩,田鹏,张洪波,等.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的制备与表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9,27(3):345-347.
[7] Liu F S,Cui X,Yu S T,et al.Hydrolysis reaction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using ionic liquids as solvent and catalyst[J].J Appl Polym Sci,2009,
114(6):3561-3565.
[8] Liu F S,Li Z,Yu S T,et al.Environmentally benign methanolysis of polycarbonate
to recover bisphenol A and dimethyl carbonate in ionic liquids[J].J Hazard Mater,2010,174(1/2/3):872-8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