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
摘要:北部湾经济区南拥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
近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给经济发展迎来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通过对东兴、防城港进行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港口、边境贸易给发展存在的问题,了解北部湾经济区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探究北部湾经济区与中国-东盟的联系,共筑中国梦。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东盟港口贸易边境贸易
作者参加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暑假组织的“中国梦之湾”团队赴广西北部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先后走访了钦州、防城港、东兴、南宁四个重要城市。
由于防城港港口贸易、东兴边境贸易在北部湾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文章选取防城港港口与东兴边境贸易发展作为实例,对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贸易发展状况具有借鉴意义。
一、广西防城港港口、东兴边境贸易发展现状
1、防城港港口贸易发展现状及有利条件
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防城港是中国西南诸省市走向东南亚及世界各地最便捷的出海出边大通道。
目前,防城港和世界上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港口有着紧密的贸易合作往来。
2012年,防城港港务集团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万标准箱。
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3.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
2013年1月份防城港务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773标准箱,同比增长37.7%。
随着港航航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集装箱航线的不断增多,防城港正致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2、东兴边境贸易发展现状及有利条件
东兴位于中国内地的西南端,与越南海陆相连,发展边境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该市着力加快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大型边民互市贸易区等设施建设步伐,据1~6月统计数据显示,该市边贸互市税收入库1137万元,同比增收91.33万元,增长8.73%。
二、北部湾经济区经济贸易发展存在问题
1、经济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1)2010年,港口货物综合年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根据《广西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0年,广西沿海港口将要达到适度超前的目标,总体能力到达3亿吨左右。
港口的扩大建设需要开发更多的土地,更进一步大规模的实施围海造田。
化工企业相继进驻港口,以石油化工最为突出。
石化企业存在着溢油的危险,
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2)中越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合作往来,使得东兴口岸人口的剧增。
边民互市存在着摊位不合理摆放现象,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影响,造成基础设施的破坏。
北仑河船只的不规范管理,对河水造成了污染。
2、缺乏高技能人才
(1)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港口,港口建设需要海洋经济和物流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
(2)缺乏复合型高级管理经营人才和能开拓国际市场的国际化外贸人才,精通东盟国家语言、熟知东盟国家情况的小语种优秀人才。
3、基础设施落后
(1)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会降低对外贸易运作效率。
防城港港口物流基础设施与现代化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集装箱专用码头、深水泊位及装卸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要求。
(2)近年来,东兴口岸着力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仍然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问题。
东兴口岸目前只有中越友谊大桥作为唯一通道,人流、物流都集中于此,该桥过载量不能超过20吨,这严重制约了通关作业,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4、贸易产业结构方向单一
(1)目前,轻型化还是防城港产业结构的突出特点。
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6.3%:35.5%:38.2%,2010年为15%:51.6%:33.4%。
第一产业仍占一定比例,第二、三产业相对滞后。
(2)中越贸易交易对象过于单一。
中国对越出口中钢铁占19.5%,机械占14%,电子占10.8%。
轻工业、密集型产业占的比重相对较低。
三、北部湾经济区经济贸易发展解决对策
1、加强规划引导,优化港口布局,加大治污力度
(1)对港口有针对性的进行规划与开发,全面分析港口发展的各要素。
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有效的利用海岸线。
加强港口陆域污染物处理,完善海洋环境预警机制和突然事件应对机制。
(2)响应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广西,乡村清洁”号召,经济环境两手抓,对边境口岸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边民的素质。
2、加强人才建设,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1)港口集团与外贸集团应加快与广西各大高校合作办学,利用优势,结合实际需要,培养满足该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型人才。
(2)随着中越关系的不断升温,两国经济合作往来越来越密切。
广西高校应加大培养能开拓国际市场、熟知东南亚小语种的国际化贸易人才。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对港口实施信息化管理,组建物流中心,建设中转、仓储、加工、流通和信息于一体的物流平台。
(2)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设施。
加快高铁建设,形成公路、水路、铁路等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辅助。
充分发挥地方港口码头的作用,拓展海上运输。
4、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合作
(1)发挥工业竞争优势。
利用广西其他城市的资源,如柳州工业基地,推进沿海工业的发展。
引进外商投资,拉动经济新增长点。
(2)加强产业合作开发。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促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突出新技术。
与东盟各国建立多功能型经济区域,区域内实行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用科技促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M].广西人民出版社[R],2008,4.
[2]周英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域广西边境贸易研究.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3]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