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省级优质课 教学设计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从心底里呼唤雷锋叔叔,向我们娓娓地述说着雷锋的扣人心弦故事,。
因此在朗读感悟时,要把重点放在“感”上,动情地朗读,仿佛是孩子们心底的呼唤,呼唤着雷锋叔叔,从文中我们仿佛听见了小溪在说话,小路在说话,我们看见了在长长的小溪边,弯弯的小路上,都有雷锋的足迹,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
学完这首诗,要让学生明白,我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学生分析
当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和小公主,很多孩子自私意识很强,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不愿意帮助别人,把家人的爱当作理所应当,因此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意识与行为非常重要。
本课的主题就是爱。
爱,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在家爱父母和爷爷奶奶,在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关爱别人。
本文的编写目的正好符合当今的形式,让孩子们撒下爱的种子,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但是因为本课的时代背景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太熟悉,因此课前要搜集大量的关于雷锋的资料。
三.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的字词。
2、积累“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等词语,理解运用“足迹、泥泞、需要”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课文。
4、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歌有问有答的趣味叙述形式。
5、通过朗读感悟,学习雷锋精神,做关心别人、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四.教学重点:
1、复习本课的字词。
2、积累“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等词语,并学会运用词语搭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读出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
4、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歌有问有答的趣味叙述形式。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深层含义。
2、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歌有问有答的趣味叙述形式。
五.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雷锋的资料
六.教学方法及流程: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确定用“复习导入法”、“情景激趣法”、“朗读感悟法”、故事感染法、图文结合法等方法来学习本课。
力求贴近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
导入课文时,我采用复习导入法,让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有更多的记忆,为这节课更深入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课文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边有感情地朗读边展示图片,将雷锋的形象典型化、具体化。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最后,说说我们身边的小雷锋,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并指导好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反复朗读反复感悟,读出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
学完课文后,播放儿歌《学习雷锋好榜样》,让学生们学着唱一唱,既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又是本课很好的延伸,让学生更好地感悟雷锋精神,激发学生学习雷锋的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忆雷锋叔叔的简介。
2.认读生字。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雷锋叔叔虽然离开我们这么多年,可是,他的乐于助人,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多少人在传颂着,有多少人在怀念着他,有多少人在寻找着他,有多少人在这样呼唤着他:“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节课,我们继续随文中的小伙伴,一起去寻找雷锋的足迹,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思考:雷锋叔叔到过哪里?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画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课文的哪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哪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
(三)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出示图片)指导第一小节朗读,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讲解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
2.(随机出示有关图片和诗句)学习第二小节
边读边想这个小节中,雷锋帮助了谁?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迷路的孩子?体会“泥泞”、“冒着”、“蒙蒙”的意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小节,试着背诵。
4、学习第三、四小节。
(出示图片)方法与第二小节相似。
体会“年迈”、“荆棘”、“晶莹”的意思,
5、听老师朗读课文,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做想象,如果你是那个迷路的孩子,或是年迈的大娘,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6、学习第五小节。
(1)提问:雷锋叔叔在长长的小溪边帮助了迷路的孩子,在弯弯的小路上帮助了年迈的大娘。
他还会到哪儿呢?我们大家再去寻找他好吗?
(2)出示第五小节,齐读,并指导朗读,(第一句要读出急迫寻觅的感觉)。
(3)重点指导第二句,出示句子“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然后讨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师: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其实课文中的例子只不过是他短短二十几年人生历程中微不足道的点滴,在他的生活中,为他人奉献已是他的习惯。
(出示雷锋做好事的图片)
雷锋叔叔真的会出现吗?这里的“雷锋叔叔”指的是谁?(现在的“活雷锋”,具有雷锋精神的人。
)
(5)随机展示一组现实生活中“活雷锋”图片,让学生体会雷锋精神一直鼓舞着人们,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五)学唱儿歌,学习榜样。
播放儿歌《学习雷锋好榜样》,让学生们再学着唱一唱,激发学生学习雷锋之情。
(六)课堂小结
虽然雷锋叔叔离开我们了,但是更多的“雷锋”站起来了,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永远做一个无私奉献、关心他人的人。
(七)作业设计
寻找身边的雷锋,并说说自己准备怎么学雷锋,把做的好事写在日记本里。
八、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小路
抱孩子
九、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雷锋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我们这一代人对他非常熟悉,可是今天的小学生对他却很陌生。
如何让孩子在课堂上动情,喜欢雷锋崇敬雷锋呢?课前让学生搜集了雷锋叔叔的资料,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学习课文时配以相应的图片,使雷锋冒雨抱小孩、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典范化、具体化、鲜明化,学生被雷锋感动了,对课文也有了更好的理解。
所以通过图片展示“现实中的活雷锋”,激发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兴趣。
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