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与细胞表面ppt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在人体中发现有22种不同的整联蛋白,介导细胞 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粘着,在细胞内外信号传导中起 着重要作用。
第三节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
细胞外被(cell coat)或糖萼(glycocalyx)指细胞膜外覆 盖的一层粘多糖,其与细胞膜中的蛋白分子或脂分子共价 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主要作用为保护、细胞识别。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分布于细胞外空间, 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主要作用为: 1)将细胞粘连在一起构成组织;2)为组织提供保护作用 和支持作用;3)对细胞形态、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起 重要调控作用。
究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三、膜蛋白 (一)类型
膜周边蛋白(peripheral proteins)或外在膜蛋白 (extrinsic protein)
膜内在蛋白(integral proteins) (二)膜内在蛋白与膜脂结合的方式 (三)去垢剂(detergent)
(四)、膜的流动性 (一)膜脂的流动性 膜的流动性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脂分子中脂肪酸链的长短、饱和程度、温度。 胆固醇分子 对膜的流动性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膜蛋白的流动性 成斑(patching)、成帽现象(capping ) 显示膜蛋白的流动性。 五、膜的不对称性 (一)细胞膜各部分的名称 (二)膜脂的不对称性 (三)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软骨中的蛋白聚糖是已知的最大巨分子之一。单个分子 长达4微米,体积比细菌大。 功能:保护作用(抗变形能力等);蛋白聚糖还可与多种生 长因子结合,是细胞外的激素富集与储存库,利于调控分子 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有效完成信号的传导。 三、层粘连蛋白和纤连蛋白
1.层粘连蛋白(laminin) 高分子糖蛋白。
目前发现有三种,P(platelet)、E(endothelial)、L (leukocyte)。是一类异亲性依赖钙的能与特异糖基相结合 的糖蛋白,参与脉管,血细胞等之间的暂时的粘着。 3.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CAM(Ig-superfamily)
目前发现有几十种之多,其特点是不依赖钙,介导同 亲性细胞粘着和异亲性细胞粘着。 4.整联蛋白(integrins)
一、胶原 1.类型(表4-3)
广泛存在与皮肤、肌腱、韧带及骨中。与有很强的抗张 强度。
胶原可被胶原酶特异降解,参与细胞外基质信号传递的 调控网络。 2.分子结构 3.合成 二、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 1.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
有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长链多糖,其二糖单位中,一 为氨基己糖(氨基葡萄糖或氨基半乳糖),二为糖醛酸。 种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肝素、硫酸角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目前对细胞膜的认识: 1.确定了磷脂分子的组装模型 2.确定了蛋白质的组装模型 3.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了膜的流动性
二、膜质 (一)成分 磷脂 糖脂 胆固醇和中性脂质 (二)膜脂的运动方式 1.侧向运动 2.自旋运动 3.脂分子的尾部摆动 4.双层质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
(三)脂质体(liposome) 不同膜脂在水相中所组成的人工膜结构。在药物研
六、细胞膜的功能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
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是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4.为多种酶体工结合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6.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 二、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s):通过细胞骨架系统将细 胞与相邻细胞或将细胞与基质之间连接起来。
与中间纤维相关的锚定连接:桥粒(desmosome)、半桥粒 (hemidesmosome)
与肌动蛋白纤维相关的锚定连接:粘着带(adhesion)、 粘着斑(focal adhesion)
层粘连蛋白是各种动物胚胎及成体组织的基膜的主要 结构组分之一。并在胚胎发育中对细胞的分化有重要意义, 与肿瘤细胞的转移也有关系。
其结构有三条链构成。 2.纤连蛋白(fibronectin ) 高分子糖蛋白
三、通讯连接(communicating junctions):为细胞间的通 讯提供通道。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 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 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
四、细胞表面的粘着因子 细胞表面粘着因子介导组织中细胞间的彼此粘连。
其主要作用为参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迁移等。 粘着因子为整合膜蛋白,在胞内与细胞骨架成分 相连。
粘着因子可分为两类: 非锚定连接的细胞粘着因子与锚定连接的细胞粘着因子
(表4-2) 粘着因子目前可分为五种以上的类型: 1.钙粘素(cadherins) 目前发现有几十种之多,存在于不同的组织中,其有50-
60%的序列同源性。 是一类同亲性(与同类细胞相粘着)依赖钙的细胞粘连糖
蛋白。介导胚胎发育中细胞识别、迁移等。 2.选择素(selectin)
质素等。 透明质酸(hyaluronic)是一种重要的糖胺聚糖,在结缔组织 中起强化、弹性和润滑作用;在胚胎组织中噬细胞保持彼此 分离,使细胞易于运动迁移和增殖并阻止细胞分化。 2.蛋白聚糖(proteoglycan )
由糖胺聚糖与核心蛋白的丝氨酸残基共价结合形成巨 分子,含糖量可达90%-95%。
七、膜骨架与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一)膜骨架(membrane associated cytoskeleton)
细胞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 构,它参与维持细胞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物 功能。 (二)红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三)红细胞质膜蛋白及膜骨架
第二节 细胞连接
一、封闭链接(occluding junctions):将相邻细胞的质膜密 切的连接在一起阻止溶液中的分子沿细胞间隙渗入体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