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人教版练习题2022-2023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P&校本题库)2022-2023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题36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A.考场内空气的压强大约为1.3×106Pa
B.考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550N
C.考生在教室内受到的空气浮力约为500N
D.平摊桌面上的试卷对桌面的压强为100Pa
1.(3分)考场中处处有物理,你要加油哦!下列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
水中的倒影B.
海市蜃楼
C.
影子的形成
D.
铅笔折了
2.(3分)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B.给自行车的轮轴上加润滑油
C.气垫船底部跟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垫
D.刹车时,用力捏紧自行车的车闸
3.(3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压路机上质量很大的滚子
B.
冬奥会上滑雪板长而宽
C.
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形
D.
盲道砖的条纹凸起
4.(3分)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吸盘“吸”在墙上B.
“吞”鸡蛋的瓶子
C.
吸管“喝”饮料D.
帕斯卡“裂桶实验”
5.(3分)如图所示,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相互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一个力的出现,必须要有施力物体,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C.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前进,说明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船桨
D.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理书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
6.(3分)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奶茶杯上宽下窄,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力等于杯内液体重力
B.
均匀的柱状积木沿竖直切割,剩下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
圆柱形桥墩受到的浮力大小随着河流水位下降而减小
D.
密度计漂浮,浸入体积越小说明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小
7.(3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浮力与压强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8.(3分)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是小明给爸爸泡的一杯绿茶。

观察水中起伏的茶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茶叶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杯中茶叶下落过程中主要受到惯性的作用
C.握在手中静止的茶杯所受的摩擦力大于其重力
D.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3分)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液体,将试管B倾斜,使两试管中液面相平,两
试管中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A、p 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B试管中的液体是水,则p B=1000Pa
B.若p A=p B,则试管A中液体的密度大于试管B中液体的密度
C.若p A<p B,则试管A中液体的质量一定小于试管B中液体的质量
D.若将试管B竖直放置,则液体对试管B底部的压强保持不变
10.(3分)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甲、乙
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以及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和F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11.(3分)如图,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密度盐水的烧杯中,鸡蛋在甲杯中沉底,
在乙杯中悬浮,在丙杯中漂浮,且各杯中液面深度相同。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杯盐水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B.三杯盐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
C.鸡蛋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
D.鸡蛋排开三种盐水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
12.(3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内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平放在电子秤上,一木块漂浮在甲中,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1;将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压入乙中使其刚好浸没,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2;再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用细线将其系在丙中杯底使其浸没,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秤示数的关系为m1=m2=m3
B.杯底受水的压强关系为p1<p2<p3
C.甲杯中,木块受到的浮力为m1g
D.丙杯中,绳子的拉力为(m2-m1)g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作图题每图1分,共20分)
13.(2分)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实验,后人为了纪念他并用他的名字命名为的单位,历史上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实验。

14.(2分)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的内表面常有美丽的冰花形成,这种现象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的缘故,水蒸气发生的这种物态变化过程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5.(2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将自制的一只水气压计,从重庆带到武汉,发现玻璃管中水柱高度下降,这表明武汉的气压比重庆,武汉水的沸点比重庆。

16.(2分)小陶子在家中洗碗时,他发现空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此时碗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自身的重力;当碗中有一定量的水时,碗会沉入水底,则沉底时碗
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17.(2分)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第6s时,物体才开始运动;第6s~12s,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0m;第12s后,物体匀速运动。

则物体在0~4s内受到的摩擦力为N,在6s~12s内合力为N。

18.(2分)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25cm3的木块放入盐水中,木块有1/2的体积露出盐水面;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N,盐水的密度为kg/m3。

19.(2分)A、B两正方体棱长之比为1:2,当它们如图所示放置时(A在B的中央),A和B的质量相等,则这
两个正方体的密度之比为,A对B的压强和B对地的压强之比为。

20.(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300g的小球放入盛水的杯子中,静止后小球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2N,则小球的体
积为m3;若将此小球放入某种液体中,浸没时排开液体重力为1.2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

21.(2分)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10-2m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0.15m,内盛
有0.1m深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当把一个质量为6kg实心正方体A放入水中后,容器对桌面
压强的增加量是2500Pa,物体A的密度大小为kg/m3。

22.(1分)如图所示,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3.(1分)如图,小球浮在水面上,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23题8分,24题8分,25题6分,每空1分,共22分)
24.(8分)如图甲、乙、丙所示,小妍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3)通过比较图(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丙、丁两种情况后,小妍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这个结论是(填“正确”或“错误”)的,说明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在做此实验时应该选择面材质(填“相同”或“不同”)且形变(填“明显”或“不明显”)的材料来做实验。

(5)实验时,小妍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她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5.(8分)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鲁能巴蜀中学初二学生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进行探究、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密度取1.0×103kg/m3,实验装置经测试可以正常使用。

(1)如图甲,压强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将橡皮膜置于空气中,发现U形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可以通过(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2)调节好压强计,小明同学按照图1所示进行实验,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明测得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h=2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约为Pa。

小张同学提出若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小,测量时会导致较大误差,下面操作能增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的操作是。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将U形管换成更粗的
C.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D.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
(4)小王同学在实验中灵机一动,他利用U形管压强计改装成如图2所示的测液体密度的密度计。

A为固定支架,其作用是保证橡皮膜在不同的液体中深度均为10cm。

U形管中盛水,其右管标有刻度值,为了便于读数,在U形管右管有一个指示液面位置(刻度值)的红色浮标。

未测量时,U形管水面刚好与a相平,读数时,读取浮标所对的刻度值即可。

当橡皮膜放入某液体中,浮标指示在b处,若ab间距离越大,则判断出待测液体密度(选填“越大”或“越小”),当ab之间的距离为6cm时,则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g/cm3。

26.(6分)小金按照图1中的A、B、C、D的步骤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比较A、B、C三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有关;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三个图(填序号);
(2)小金通过所测量出来的数据,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V金=m3,金属块的密度ρ金=kg/m3;
(3)如图2所示,小金利用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烧杯和铁架台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A.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M上,把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铁架台上方,用薄铁皮制作一个挂架N,将挂架稳定的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空小杯放置于挂架上,如图甲所示,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7.2N;
B.缓慢抬升支架M,金属块完全浸没到水中时支架静止,溢水杯流出的水滴入下方小杯中,在金属块浸没的过程中(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C.继续缓慢抬升支架M,直至金属块完全沉到水底时(细绳弯曲,不计绳重)支架静止,如图乙所示,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3.6N;
D.再缓慢降低溢水杯支架M,金属块逐渐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后保持静止,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3=9.0N;
则根据所测量的数据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ρ金=kg/m3。

四、论述计算题(26题6分,27题8分,28题8分,共2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
的不能得分。


27.(6分)如图所示,“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

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
测试,月球车的质量为120kg,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2×10-2m2。

月球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求:
一个
的速度匀速向
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