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二下·驻马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平等意识、网络媒体勃兴提供的多元表达平台、民主政治进步造就的个体意识启蒙,所有这一切,成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表达和伸张的“时代注脚”。
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________,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某种“初级阶段”特征。
飞机航班延误,冲上跑道拦飞机;发生医患纠纷,把棺材花圈抬到医院;网上讨论辩论,动辄粗口相向,乃至暴力威胁……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
“权利意识”的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
在法律的条款中去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________;()。
反之,把“权利”当作________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________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突破边界,整不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一个成熟的社会,有许多不言自明的遵循:比如在高速公路开车,尽管车是自己的,但是不能超速行驶。
常识的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任何个人行使权利,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破坏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伤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既要“权利意识”,也要“法治观念”,二者彼此砥砺、相互促进,才能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使“权利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B . 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C . 任何个人行使权利,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坏社会的公共利益。
D . 任何个人行使权利,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
B . 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才能顺理成章实现权利。
C . 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实现权利才能顺理成章。
D . 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才能顺理成章使得权利实现。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鱼龙混杂水到渠成随心所欲气势汹汹
B . 泥沙俱下迎刃而解随心所欲理直气壮
C . 鱼龙混杂迎刃而解为所欲为气势汹汹
D . 泥沙俱下水到渠成为所欲为理直气壮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2020·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
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
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
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
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
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
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
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
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
(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注:计算或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
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材料三:
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
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
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
B . 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
C . 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D . 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B . 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
C . 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
D . 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有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
(3)这三则材料围绕的共同话题是()
A . 博物馆的科研价值
B . 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C . 博物馆对文化品牌的贡献
D . 博物馆的多样化价值
3.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材料一
第一节户外活动课开始了,校园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上课铃声和老师的哨声,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的嬉闹与欢笑。
在一个悬挂式爬梯前,4岁的小飞正在努力往上爬,他试了多次依然没有成功,便停下来观察着一旁的小伙伴如何一步步向上。
有时候爬梯失去平衡,小飞的身子会跟着倾斜。
此时,他身旁的马雅萍老师并没有上前搀扶,“他们正在探索,我不能轻易打扰。
”她轻声告诉记者。
在这个
全开放式的课堂上,地几乎不会主动开口指导孩子。
“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孩子为主,安吉县幼儿园的课堂改革并非一蹴而就。
”“安吉游戏”的发起人、安言县幼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程学琴回忆说。
老师们在观察中发现,孩子在玩场景式游戏的过程中,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比如我说有客人来了,你们笑一笑,孩子就笑了。
这看起来更像一种有着游戏外壳的任务,孩于的想象力被限制住了。
”哪么对应的“真”游戏是什么?安吉的幼儿教师们发现,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还不行,他们决定打破游戏场景,走出课堂。
(摘编自陈宁、沈洁文章《安吉教育,魅力何在》)
材料二
幼儿的身心发展牲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他们必须在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真正建构起新的知识经验。
“安吉游戏”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为幼儿充分感知、体验以及获得直接经验提供了充足的机会,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细致观察幼儿的游成表现,深入解读其游成行为,分析幼儿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存在的疑问、困感和关注的问题,是制定合理有就的教学活动目标的前提。
例如在“有趣的对称”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了解读,发现幼儿的对称搭建基本上都是在反复调整后出现的。
可见,幼儿作品中的对称现象是幼儿无意行为的结果,他们虽然对对称有了大量的直接感知,但并没有形成概念,更没有将对称的方法运用到建构活动中。
于是,在分析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将教学活动目标确定为:(1)通过分享游戏经历,感知作品对称的特点,了解对称的概念。
(2)学习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建构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摘编自章洁文章《安吉游戏背景下的教学活动》)
材料三
布达佩斯英国国际学校在开展安吉游戏后,发现冒险游戏对孩子有重要的作用。
该校早期教育部门主任艾玛·皮克林分享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孩子刚入学时非常不适应,站在门口哭泣。
两周后可以在游戏场玩,但是爬梯时很害怕。
再后来可以在梯子上自由玩耍做各种尝试,他便越发喜欢挑战”。
艾玛说:“安吉游戏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冒险无处不在,冒险是儿童自信和勇气成长的必经之路。
”孩子在冒险游戏中获得的能力让他们战胜了生活中的变化,“相反,剥夺儿童的冒险机会,儿童就可能失去掌控他们自己人生的能力”……尼古拉分享了在安吉户外游戏中的所见,他发现这里的孩子是一切的主导。
例如一个孩子在园内闭着眼睛奔跑,没有成人干涉、阻止他,“他以自己的方式寻找从未有过的体验,感受自己身体的调整。
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拥有的是自己的活动”。
回到教室,由教师来组织孩子开展反思,教师会用一些工具,例如数字工具、图示工具等帮助孩子反思、思考,获
得思维品质的发展。
(摘编自常晶文章《安吉游戏,世界的财富》)
(1)下列关于安吉游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安吉游戏特别强调儿童在自主游戏中的自由探索,教师不会轻易打断孩子们的体验过程。
B . 安吉游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安吉幼儿教师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观察、思考、研究的产物。
C . 安吉游戏重视儿童自由尝试和体验,但同样没有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和引领作用。
D . 安吉游戏中孩子是主导,因此安吉幼儿园里绝大部分活动以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他们的学习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游戏是最适合的学习方式。
B . 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体验是宝贵但无意识的,教师要尊重这些体验更要对其进行研究。
C . 生活中冒险无处不在,如果没有安吉游戏提供的体验,儿童就可能失去掌控人生的能力。
D . 安吉游戏给世界幼儿教育界带来的很多启发,是中国为世界幼儿教育提供的宝贵财富。
(3)三则材料都记录了具体的游戏活动案例,记录这些案例分别有什么作用?三则材料在叙述上分别有何特点?
4. (12分)阅读课文第1~9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记得那时我的父母不时带我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
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
这是我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
在那静静的时刻,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我常常给自己提一些只有小孩才问的问题,比如水池中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
我想,它们的世界一定奇妙无比!
鲤鱼们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度过。
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
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池底漫游,因此它们只模糊地意识到在水面之上存在有另一个外部世界。
我的世界的本质超过了它们的理解能力。
我喜欢坐在距离鲤鱼仅仅几十厘米的地方,然而,我们之间却如距深渊。
鲤鱼和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从来不进入对方的世界,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栅栏”分隔开来。
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我想这个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
他们认为,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
水池就是一切。
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场暴雨。
我注意到成千上万的小雨滴轰击在池水的表面。
池水变得混乱,水中的睡莲在汹涌不息的水波冲刷下摇摆不定。
在躲避风雨之时,我想弄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将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鲤鱼们的眼中。
在它们看来,睡莲似乎是自己在运动,没有任何东西冲刷它们。
因为就像我们看不见我们周围的空气和空间一样,鲤鱼们也看不见它们赖以生存的水,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
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由于不能理解在看不见的水面上存在的水波,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
它们可能给这种错觉起一个高深莫测的名称(如超距作用,或没有任何接触睡莲即会运动的能力)。
我曾想,如果在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放回池水之前,它可能随着我的查看而狂乱挣扎。
那么别的鲤鱼又将怎样看待这件事呢?对于它们而言,这确实是一件可怖的事情。
它们第一次意识到有一位鲤鱼“科学家”从它们的宇宙中消失了。
就那么简简单单,没有留下任何踪迹。
不管在它们的宇宙中怎么寻找,就是没有这条丢失的鲤鱼的踪影。
然而,就那么几秒钟,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
对于别的鲤鱼而言,这真是一个奇迹。
(1)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第8自然段,能否把“我曾想”“可能”这样的词语删掉?为什么?
(3)第9自然段,这个故事有什么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9高二下·定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洞字仲通,开封祥符人。
自幼开悟,卓荦不群。
时,赵元昊叛扰边。
关、陇萧然,困于飞挽,且屡丧师。
仁宗太息,思闻中外之谋。
洞以布衣求上方略,召试舍人院,擢试将作监主簿。
举进士中第,调颖州推官。
民刘甲者,强弟柳使鞭其妇,妇以无罪死。
吏当夫极法,知州欧阳修欲从之。
洞曰:“律以教令者为首,夫为从,且非其意,不当死。
”众不听,洞即称疾不出,不得已谳于朝,果如洞言,修甚重之。
晏殊知永兴军,奏管勾机宜文字。
殊儒臣,喜客,游其门者皆名士,尤深敬洞。
殊晚节骤用刑幕府无敢言洞平居与殊赋诗饮酒倾倒无不至当事有官责持议甚坚殊为沮止洞亦自以不负其知出知棣州,转尚书祠部员外郎。
河北东路民富蚕桑,契丹谓之“绫绢州”,朝廷以
为内地不虑。
洞奏:“今沧、景,契丹可入之道,兵守多缺,契丹时以贩盐为名,舟往来境上,此不可不察。
愿度形势,置帅、增屯戍以控扼之。
”英宗即位,转度支员外郎。
英宗哀疚,或经旬不御正殿,洞上言:“陛工春秋鼎盛,初嗣大统,岂宜久屈刚健,自比冲幼之主。
当躬万机,揽群材,以称先帝付畀①之意,厌元元②之望。
”大臣亦以为言,遂听政。
对便殿称旨,英宗遂欲进用,大臣忌之,出为江西转运使。
江西荐饥,征民积岁赋,洞为奏免之。
又民输绸绢不中度者,旧责以满匹,洞命计尺寸输钱,民便之。
移淮南转运使。
淮南地不宜麦,民艰于所输,洞复命输钱,官为籴麦,不逾时而足。
自以年不能永,教诸子部分家事。
未几卒。
(选自《宋史·张洞传》,有删改)
【注】①付畀(bì):托付。
②元元:百姓。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殊晚节骤用刑/幕府无敢言/洞平居与殊赋诗饮酒/倾倒无不至/当事有官责/持议甚坚/殊为沮止/洞亦自以不负其知/
B . 殊晚节骤/用刑幕府无敢言/洞平居与殊赋诗饮酒/倾倒无不至/当事有官责持议甚坚殊为沮止洞/亦自以不负其知/
C . 殊晚节骤用刑/幕府无敢言/洞平居与殊赋诗/饮酒倾倒无不至/当事有官责持议甚坚殊为沮止/洞亦自以不负其知/
D . 殊晚节骤/用刑幕府无敢言/洞平居与殊赋诗饮酒/倾倒无不至当事/有官责持议/甚坚/殊为沮止洞/亦自以不负其知/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代平民多穿麻、葛等的织物,故布衣可以借指平民,后多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B . 契丹是古代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C . 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正殿指皇帝到正殿举行祭祀活动。
D . 听政,古代帝王或摄政的人上朝听取臣子的报告,并决定政事或坐朝处理政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张洞富有智慧,卓越不凡。
边疆有人作乱不稳定,皇帝寻求朝野谋略,张洞献策;在颍州做官时,他对一桩命案的见解与朝廷不谋而合。
B . 张洞深得器重,正直敢言。
欧阳修曾是他的上司,很器重他;晏殊把他作为上宾,两人无话不谈,但是张洞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并不迎合晏殊。
C . 张洞忠于职守,犯颜直谏。
河北东路的百姓靠养蚕致富,朝廷因为此地在内地,放松戒备,他勇于指出;皇帝有不当之处,他勇于批评。
D . 张洞关心百姓,为政务实。
他任江西转运使时,江西闹饥荒,他纠正朝廷的一些不利于百姓的做法;他在淮南任官时,同样根据实情办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陛下春秋鼎盛,初嗣大统,岂宜久屈刚健,自比冲幼之主。
②又民输绸绢不中度者,旧责以满匹,洞命计尺寸榆钱,民便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20高一下·岳阳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泊岳阳
北宋·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注:本诗写于作者被贬夷陵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点明停舟的地点和时间。
两句倒装,因“系舟岳阳城下树”才“卧闻岳阳城里钟”,起句朴素自然。
B . 颔联的“空江”两个字既指洞庭湖口的空旷景象,也点明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一点愉悦之情。
C . 颈联描绘月下晚唱,江月似乎故弄清辉,照明诗人高洁澄清的本心,寓意诗人坚守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
D . 全诗写旅中思归,却深藏不露。
城里钟、城下树、江中月、水上人,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2)请结合全诗赏析“轻舟短楫去如飞”。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6高二上·淮南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滕王阁序》中王勃通过“秋水”和“秋山”表现出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②《陈情表》中李密乞求君王成全他奉养祖母的心愿,他表明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要报答皇恩的诗句是:
________ , ________。
③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 , ________。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1分) (2019高一上·榆树期末) 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
有同学捡到一个皮夹子,里面有不少钱,哪位同学不小心丢了,请到学校教务处李老师那儿领取,来时请带上证明身份的本本儿。
9. (5分)把下面的文字概括为表明海洋的重要性的两个比喻句,每句不得超过12个字。
大约32亿年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
在海洋里,这些原始的生命在和大自然的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鱼类这样的比较高级的海洋脊椎动物。
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依靠海洋中的“牧草”——单细胞海藻生存,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
人类每年从海洋里捕获的鱼虾已达到几千万吨,将来每年的渔获量可望达到两亿吨左右。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9高一下·东辽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贾平凹新作《山本》的发布会上,有读者提问:“当年您写的《商州三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当时怎么写《商州三录》的?”贾平凹说:“我少时习武的师傅说,我看了你写的东西,那些花架子不管用啊。
不管干哪一行,败得最快的都是急于求成的。
你得下去站个桩,让气息沉下去,两脚像树的根一样,紧樣着泥土。
”按照师傅建议,他“站桩”去了。
光是为了写第一部分《商州初录》,他就在故乡的险崖激流间走了两个月。
作为成名作家,他没让当地文化界的朋友陪同,因为“站桩”是独自的体验,他需要一个人感受气沉丹田的滋味,他得把一切繁华声色都从头脑中赶走,保持自己的本色。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进行意,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