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原文翻译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书》原文翻译及解析
《陈书》原文翻译及解析
何之元,庐江灊人也。

之元幼好学,有才思,居丧过礼,为梁司空袁昂所重。

服阕,昂表荐之,因得召见。

解褐梁太尉临川王扬州议曹从事史,寻转主簿。

及昂为丹阳尹,辟为丹阳五官掾,总户曹事。

寻除信义令。

之元宗人敬容者,势位隆重,频相顾访,之元终不造焉。

或问其故,之元曰:“昔楚人得宠于观起,有马者皆亡。

夫德薄任隆,必近覆败,吾恐不获其利而招其祸。

”识者以是称之。

会安西武陵王为益州刺史,以之元为安西刑狱参军。

侯景之乱,武陵王以太尉承制,授南梁州刺史、北巴西太守。

武陵王自成都举兵东下,之元与蜀中民庶抗表请无行,王以为沮众,囚之元于舰中。

及武陵兵败,之元从邵陵太守刘恭之郡。

俄而江陵陷,刘恭卒,王琳召为记室参军。

梁敬帝册琳为司空,之元除司空府谘议参军,领记室。

王琳之立萧庄也,署为中书侍郎。

会齐文宣帝薨,令之元赴吊,还至寿春,而王琳败,齐主以为扬州别驾,所治即寿春也。

及在军北伐,得淮南地,湘州刺史始兴王叔陵遣功曹史柳咸赍书召之元。

之元始与朝庭有隙及书至大惶恐读书至孔璋无罪左车见用之元仰而叹曰辞约若此岂欺我哉遂随咸至湘州。

太建八年,除中卫府功曹参军事,致仕不得,寻迁谘议参军。

及叔陵诛,之元乃屏绝人事,锐精著述。

以为梁氏肇自武皇,终于敬帝,其兴亡之运,盛衰之迹,足以垂鉴戒,定褒贬。

究其始终,起齐永元元年,迄于王琳遇获,七十五年行事,草创为三十卷,号曰《梁典》。

祯明三年,京城陷,乃移居常州之晋陵县。

隋开皇十三年,卒于家。

(节选自《陈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之元始与朝庭有隙/及书至大惶/恐读书至孔璋/无罪左车见用之/
元仰而叹/曰辞约若此/岂欺我哉/遂随咸至湘州
B.之元始与朝庭有隙及/书至大惶恐/读书至孔璋无罪/左车见用/之元仰而叹曰辞约若/此岂欺我哉/遂随咸至湘州
C.之元始与朝庭有隙/及书至/大惶恐/读书至孔璋无罪/左车见用/之元仰而叹曰/辞约若此/岂欺我哉/遂随咸至湘州
D.之元始与朝庭有隙及书/至大/惶恐读书/至孔璋无罪左车见用/之元仰而叹曰/辞约若此/岂欺我哉/遂随咸至湘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褐,粗布或粗布衣服。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其从者衣褐”即为此意,“褐”常用来指贫贱的人。

故后来多以“解褐”比喻入仕做官。

B.服阕,古代官员服丧期满一年脱去丧服。

一般情况,斩衰三年,期服一年,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

C.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D.开皇,隋文帝年号。

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首创年号。

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之元年幼好学,才思敏捷,被司空袁昂赏识,举荐他到朝廷为官。

因此宗人都很器重他,但何之元却怕受牵连不愿与他们交往。

B.侯景之乱,何之元因与蜀中人士阻止武陵王率兵东下而被囚禁在军舰中,后来武陵王兵败,他跟随刘恭到江陵。

C.何之元到北齐吊丧,返回途中恰逢王琳兵败,他就担任了齐的`扬州别驾。

D.何之元在萧叔陵被杀后,断绝与世人的往来,转而著书立说,著成《梁典》,开皇十三年死于家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之元宗人敬容者,势位隆重,频相顾访,之元终不造焉。

(5分)
(2)以为梁氏肇自武皇,终于敬帝,其兴亡之运,盛衰之迹,足以垂鉴戒,定褒贬。

(5分)
参考答案
4.C
5.B服阕,服丧期满脱去丧服。

6.A“因此宗人都很器重他”与文意不符。

7.(1)何之元的族人何敬容,位高势重,多次造访,之元始终不曾回访。

(“宗人”1分,“相”1分,“顾访”1分,“造”1分,句意1分)
(2)(何之元)认为梁朝起自武皇,终于敬帝,其兴亡的运数,盛衰的轨迹,足以垂示后代以鉴戒,确定史书褒贬之准则。

(主语1分,“肇”1分,“兴亡的运数,盛衰的轨迹”1分,“垂”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何之元,庐江灊人。

之元幼时好学,颇有才思,因居丧过于毁顿,为梁司空袁昂所看重。

服丧结束,袁昂上表举荐他,因而得蒙召见。

初仕为梁太尉临川王扬州议曹从事史,不久转为主簿。

及至袁昂为丹一陽一尹,征辟之元为丹一陽一五官掾,总领户曹事务。

不久任信义县令。

何之元的族人何敬容,位高势重,多次造访,之元始终不曾回访。

有人问其故,之元说:“当年楚国观起受宠于令尹,禄位低而有马数十乘,因而遭诛,此后,像观起这样无其禄而有其马的得宠之人便都逃亡了。

德薄而受重用,必然已到了败亡之边缘。

我怕的是未能从中得利而先已招致祸患。

”有识之士因此而称道他。

适逢安西武陵王为益州刺史,以何之元为安西刑狱参军。

侯景之乱发,武陵王以太尉之位而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授之元为南梁州刺史、北巴西太守。

武陵王自成都举兵东下,之元与蜀中百姓均进言请求武陵王不要东下,王认为他败坏军心,囚之于舰中。

及至武陵
王兵败,之元随邵陵太守刘恭到郡。

不久江陵陷落,刘恭卒,王琳召何之元为记室参军。

梁敬帝册封王琳为司空,之元授职为司空府谘议参军,兼任记室。

王琳立萧庄时,任之元为中书侍郎。

适逢齐文宣帝薨,令之元前往吊唁。

还至寿春,而王琳败,齐主以之元为扬州别驾,治所即寿春。

及至众军北伐,取得淮南地,湘州刺史始兴王陈叔陵遣功曹史柳咸赍书招徕之元。

之元因先前与朝廷有误会,等到书信到,十分惶恐,读信至“孔璋无罪,左车被重用”,之元仰天叹息说:“词意如此,怎会是欺诳我呢?”便随柳咸到了湘州。

太建八年(576),任中卫府功曹参军事,之元想辞官不得,不久升任谘议参军。

等到叔陵遭诛,之元便断绝与陈人交往,潜心于著述。

认为梁朝起自武皇,终于敬帝,其兴亡的运数,盛衰的轨迹,足以流传后代以供鉴戒,确定史书褒贬之准则。

考究其始终,起自齐永元元年(499),终结于王琳被擒(太建五年即公元573年),七十五年大事,起稿为三十卷,命名《梁典》。

祯明三年(589),京城陷,于是移居于常州之晋陵县。

隋开皇十三年(593),死在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