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阶段质量检测二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激素调节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吲哚乙酸引起的
B.植物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
解析:选C 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证明该物质就是吲哚乙酸;植物茎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植物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和乙烯都能促进果实成熟
B.植物的恶苗病与赤霉素的含量过少有关
C.瓜熟蒂落、秋风扫落叶,是有关部位的脱落酸增加引起的
D.植物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是受各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解析:选C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而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不能促进果实成熟;植物的恶苗病是由于感染了赤霉菌,导致体内赤霉素的含量过多;脱落酸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植物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是受基因控制的。

3.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B.利用青鲜素能够对收获的蔬菜储藏保鲜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双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单子叶杂草
D.生长素类似物比生长素的作用效果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
解析:选C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合物,包括生长素类似物等。

青鲜素能够用于对收获的蔬菜储藏保鲜。

植物体内没有分解生长素类似物的酶,所以生长素类似物比生长素的作用效果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

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4.用不同的植物激素处理番茄的植株,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B.生长期施放适宜浓度的乙烯可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C.花蕾期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诱导无子果实的形成
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会促进果实成熟
解析:选C 脱落酸可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但不能促进果实发育,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在花蕾期(花未受粉之前)用生长素进行处理可诱导无子果实形成,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不能促进果实成熟。

5.下列关于“探究2,4­D对扦插枝条生根影响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组选取的枝条数量相同、生长状况基本相同
B.各浓度的2,4­D处理枝条的时间要一致
C.需设置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枝条的对照组
D.超过最适浓度的2,4­D一定会抑制枝条生根
解析:选D 每组选取的枝条数量和生长状况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为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各浓度的2,4­D处理枝条的时间也属于无关变量,也要保持一致;为明确不同浓度的2,4­D对枝条生根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实验中应设置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枝条的对照组;2,4­D最适浓度是指此浓度条件下促进作用最强,在一定范围内高于最适浓度时,2,4­D对枝条生根仍起促进作用。

6.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材料,处理如下,①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②尖端套上不透光的纸;
③不做任何处理;④⑤⑦⑧分别用云母片插入不同部位;⑥用两块彼此不相连的琼脂块把尖端与下部隔开。

如图所示。

用左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能向左弯曲生长的有( )
A.③④⑥B.②④⑥
C.③④⑤⑥D.③⑤⑦⑧
解析:选A 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后,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①不符合;尖端套上不透光的纸,胚芽鞘直立生长,②不符合;不做任何处理,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③可以;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左侧插入云母片,左侧生长慢,右侧生长快,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④可以;右侧插入云母片,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生长,⑤不符合;生长素能透过琼脂块,故用两块彼此不相连的琼脂块把尖端与下部隔开,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⑥可以;⑦直立生长;⑧不生长不弯曲。

7.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D.生长素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抑制乙烯的合成
解析:选C 生长素、乙烯都是植物体内合成的激素,二者的分布均比较广泛。

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发育,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

生长素达到一定浓度后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8.在发现生长素的研究历程中,詹森用实验证实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传递到尖端下部,他随后还做了进一步的实验,更加肯定了该影响为化学信号的猜想。

他所做的实验是( )
解析:选D 图A所示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生长素(IAA)有关;图B实验证实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图C证实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下面一段,是达尔文的实验内容;图D实验可以进一步证实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为化学物质,应属于詹森的实验内容。

9.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作为空白对照
B.根据实验结果无法比较a、b、c浓度的大小
C.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和c之间
D.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解析:选C 根据平均生根数可知,第2、3组的生长素类似物为促进生根作用,而第4组为抑制作用,所以c的浓度最高,但不能确定a和b两个浓度的大小关系。

若a<b,则最适浓度在a和c之间;若a>b,则最适浓度在0和a之间。

10.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解析:选D ①匀速旋转导致a、b浓度相同,故直立生长;②向右弯曲生长;③直立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右弯曲生长;⑥不生长也不弯曲;⑦只有暗室内的幼苗旋转,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直立生长;⑧向小孔方向弯曲生长。

11.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α­萘乙酸(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结果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IAA、IBA和NAA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为IAA>NAA>IBA
C.IAA、IBA和NAA对大豆根系的生长作用都表现出两重性
D.随浓度增大,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比IBA更显著
解析:选D α­萘乙酸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由柱状图可知,IBA、NAA在题中所示几种浓度中都表现为抑制作用,所以图示不能说明IBA、NAA具有两重性,也无法比较图中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由柱状图可知,随着浓度增大,NAA对大豆根系的抑制作用可能大于IBA。

12.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P点和Q点可分别
表示( )
A.植株横放时根弯曲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
B.植株横放时茎弯曲部位的远地侧和近地侧
C.具顶端优势的植株的顶芽部位和侧芽部位
D.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向光侧和背光侧
解析:选C 根据图示生长1 cm所需时间,P点是指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Q是指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植株横放时,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植株横放时,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较快;顶芽浓度较低促进生长而侧芽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胚芽鞘向光弯曲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较低,生长慢,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26分)
13.(9分)图甲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
(1)由图甲可知,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________;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__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1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由图1分析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2分),该操作体现了________原则。

②由图2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两重性。

解析:(1)题干中图甲的坐标曲线图反映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横轴为生长素浓度的变化,纵轴为生长素对器官生长的作用,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

由图中可以看出,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mol/L、10-8mol/L。

(2)在根的向地性中,近地侧生长素对根是抑制作用,远地侧生长素对根是促进作用。

(3)该实验的自变量为2,4­D溶液浓度,其他变量均为无关变量,都应保持相同,所以对5号烧杯中的2,4­D 溶液的操作是吸走1 mL,保证与其他烧杯溶液的量相同,该操作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由图2可得,2,4­D溶液浓度在10-11~10-10mol/L时促进生根效果最好,所以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10-10mol/L;当2,4­D溶液浓度在10-12~10-9mol/L时促进生根,2,4­D溶液浓度在10-8mol/L时抑制生根,所以该实验结果能体现两重性。

答案:(1)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2)10-8促进(3)①吸走1 mL(2分) 单一变量②10-11~10-10mol/L 能
14.(9分)某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生长素对萌发的绿豆不定根发生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
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设置的对照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和_________________(2分)。

(3)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对绿豆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具有两重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判断,表中x与50、100、200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表中y与50、100、200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本实验设置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即用蒸馏水处理萌发的绿豆作为空白对照和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萌发的绿豆作为相互对照。

(3)与蒸馏水处理组相比,实验结果中各浓度生长素对绿豆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故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对绿豆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具有两重性。

(4)由表可知,浓度为xμmol/L的生长素溶液的促进作用大于浓度为200 μmol/L的生长素溶液,据此可推测x可能大于200,又因为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存在不同浓度促进效果相同的浓度,可推测x可能大于100小于200。

由表可知,浓度为yμmol/L 的生长素溶液的促进作用小于浓度为50 μmol/L的生长素溶液,据此可推测y可能小于50,又因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也可推测y可能大于200。

答案:(1)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用蒸馏水处理萌发的绿豆作为空白对照(2分) 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萌发的绿豆作为相互对照(2分) (3)与蒸馏水处理组相比,实验结果中各浓度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合理即可,2分) (4)100<x<200或x>200 y<50
或y>200
15.(8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2)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

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______作用。

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________点。

(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

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继而将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1)由题意可知: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单子叶农作物,因此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

d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可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但对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所以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2)题图显示:加入CaCl2后胚轴的生长速率下降,说明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所以它的加入会使胚轴生长加速,因此加入点为B。

(3)①③组的自变量为是否保留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②③组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细胞分裂素,加入细胞分裂素后侧芽生长,所以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答案:(1)Ⅱ d (2)抑制 B (3)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2分) 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