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艺术ym》幻灯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 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 物理研究。

1940年入美国籍。
爱因斯坦主要奉献:
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奉献。 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年〕;并 在这根底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1916年〕。还提出光 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 和固体的比热。 在说明布朗运动,开展量子统计法方面都有成就。 后期致力于相对论“统一场论〞的建立,企图把电磁 场和引力场统一起来。对宇宙学说也有奉献。 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理论物理学的开展有极为深刻 的影响。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奉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 应定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著有?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 广义相对论的根底?、?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 考察?、?相对论的数学理论?、?空间、时间和引力?、? 物理科学的哲学?等。
有人问爱因斯坦,死亡是什么?
爱因斯坦脱口而出:
“死亡就是我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啦。 〞
2、讨论:
艺术与科学之间有哪些相通之处?
• 明确:
• 科学的美与艺术的美是相通的,是世界最高
最美的两个侧面。
第7段
• 艺术与科学都具有永久的魅力,因为他们是
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值得人
们不断地追求。
二、作者简介:
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1938年
4月2日出生在江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德国文学语言系。精通四国语言。
曾从事土地、粮食、人口研究和现代西方
哲学研究。现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从事东西学断想》、《哲学与当代世界》、 《哲学与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功过》、《人类文明之 旅》、《贝多芬之魂》、《莫扎特之魂》、《普朗克之魂》、 《建筑是首哲理诗》、《建筑,不可抗拒的艺术》、《建筑面 前人人平等》、《人脑、人欲、都市》、《莱茵河的涛声》、 《三重的爱》、《病态的世界》、《不安》、《是逃跑还是战 斗?》、《天才与疯子》、《赵鑫珊散文精选》、《赵鑫珊文 集》(三卷)等。
二、作者简介:
就出书的数量而言,当代学者和 作家中几乎没有谁能与赵鑫珊比肩。 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本是第46本:
从1985年出版的第一本《科 学•艺术•哲学断想》,到2004年6月的 《我是北大留级生》(江苏文艺出版 社),几乎每年2至3本。尤为重要的 是,如此高的产出,却决不雷同,几 乎每一本都会在不同的领域产生影响: 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数学、音 乐、建筑、……
文章 分段
第三部分 (15~16段) 文章结语部分, 表明写作本文 的现实意义, 再次点明了文 章的中心论点
第二局部的分层
第一层(5~8段)叙述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的同 时不忘对艺术的热爱的事例 (记叙)
第二层(9~14段) 探求爱因斯坦执着 追求科学与艺术的 原因;指出科学与 艺术的互补性与统 一性。(议论)这 层可分为三个小层 次
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是关于引力的理论,理论和实验 证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仅仅是广义相对论的 弱场近似,它是在广义协变原理和等效原理根底 上建立的,是目前为止最完美的理论之一,目前 的大爆炸理论、黑洞理论等都与广义相对论密切 相关。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并 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 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根底。
〔11结论句〕
明确: 这句话突出了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
理性的追求与感情的渴望都是必需 的,科学与艺术正好从这两个方面给我 们提供了满足的途径。
4、语句解析:
• ③真正追求科学美的人,往往也会竭 力推崇艺术的美。
• 〔13〕 •明确: •是精神科世学界的最美高和最艺美术的的两美个是方相面通。、互补的,
1、爱因斯坦在艺术领域内特别推崇、热 爱哪些艺术形式,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
〔1〕音乐:
1〕他,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尤其热 爱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
2〕他,几乎每天都要拉小提琴,是一 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
3〕他,还能弹一手好钢琴,奏出扣人 心弦的乐曲。与普朗克共奏贝多芬的作品。
科学
VS
以物为尺度
• 标题提醒文章内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结论:科学与艺术紧密联系
五、生字词:
1、易读错写错的字
鑫( xīn)
陀 ( ) tuó
伦理( lú)n 深邃( su)ì
怆然( ) chuàng 扣人心弦( ) xián
无动于衷( zhō)ng
2、词语释义:
扣人心弦: 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 人心情激动。
意味深长: 指情调、情趣、趣味等深远,绵 长。
不可言传: 不能用语言说出来。
全神贯注: 全副精力,高度集中。
六、浏览课文:
梳理构造 划分段落
第二部分(5~14段), 文章的主体部分。通过列 举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崇 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 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一部分(1~4 段),指出爱因 斯坦与艺术这个 话题的两重意义。 这也是作者写作 本文的目的。是 全文的引子。
一,(9~10段)分析爱因斯坦执着追求 科学与艺术的第一个原因 (精神生命的需 求) 二,(11~12段)分析爱因斯坦执着追 求科学与艺术的第二个原因(崇高的理 论价值)
三,(13~14段)分析爱因斯坦执着 追求科学与艺术的第三个原因 (绝对的 和谐之美)
七、课文研读
(一)研读第一部分——
1、第1段、第2段(叙述):
我把我的哲学看作钟摆,两端是 科学和艺术。科学是理性的,呆 久了我会冻僵;艺术是有感情的, 呆久了会烧焦。所以我就在它们 之间不停地摆动,亲近科学才可 信,热爱艺术才可爱,这就是我
的哲学,既可信又可爱。
汤川秀树
*写作背景 :
20岁那年,我读到日本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 者汤川秀树写的一本物理书。 在扉页上,作者用庄子的一 句名言作为题记:“判天地 之美,析万物之理。〞这给 了我的精神双重的震撼。
《爱因斯坦与艺术ym》幻 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一、导入新课
• 〔一〕导语: • 同学们,你们现在学的是什么专业? • 专业之外,你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
科学家来说,兴趣、爱好也是帮助他们进 展科学思考的有效途径。科学是美丽的, 艺术也是美丽的。这两种美在本文的主人 公爱因斯坦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下 面就让我们走进爱因斯坦和他的艺术世界。
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奉献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量子学说
相对论:
• 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相对性原理和光 速不变原理根底上的,相对性原理是相对 论的核心,即惯性系之间彼此等价,不可 区分。光速不变原理是光在任意惯性系内 的速度都是一个常数。 由这两个原理可以导出一整套理论,理 论和实验都说明,牛顿理论仅仅是狭义相 对论的低速近似,狭义相对论有很多推论, 比方动钟变慢,动尺收缩质能方程等等。
追求真实 理性至上
艺术
以人为中心 追求美好 感性为尊
〔2〕文学:
1〕 他,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 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肖伯纳。
2〕他,朗读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 他,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 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 比高斯还多!〞
3〕 他,与卡夫卡产生共鸣。 他,竭力推崇文学艺术。
爱因斯坦生平简介:
• 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入瑞 士籍,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 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
•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 利局任职。
• 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 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
• 1913年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 大学教授,中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奉献莫过于他的宇 宙学理论。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 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 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 天文学的开展。
2005年被确定为“国际物理年〞
•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 了根底,为量子理论的开展作出了重要奉 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联合国确定 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
6岁,学小提琴;〔艺术〕;
13岁,爱上莫扎特; 还爱上了几何学和康德哲学; 〔科学、哲学〕
思考: 1、文章从爱因斯坦回忆往事时的一句
话写起,有什么好处?
明确: 1〕内容上:说明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
斯坦原来还十分热爱音乐艺术。 2〕构造上: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
2、第3段:
1〕如何理解“从此以后,科学、艺 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他一生 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说明了什么?
• 明确:

用暗喻的修辞手法,说明科学艺术哲
学满足了爱因斯坦的精神需要,支持他的
全部生命意义,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
方面。
2〕支撑爱因斯坦一生的三大支柱是什么? 由此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大支柱是:科学、艺术、哲学。
启发:一个人要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 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第4段:
文中说“平常我们谈论较多的是作为科学 家的爱因斯坦,而对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爱因斯坦 那么较少提到,尤其对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 几乎没有触及。〞
〔二〕展示“我眼中的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 奠基人。
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的父母 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 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 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 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爱因斯坦的父母 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家中弥漫着自由的精神 和祥和的气氛。
4、语句解析:
• ④ “爱因斯坦左脚踏在科学世界,右脚踏 在艺术世界。〞
• 〔14〕 • • 明确:
爱因斯坦不仅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而且对艺术有着执著的追求;
〔13〕
艺术、科学相通:
均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 。
4、语句解析:
① 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是残
缺的;反之亦然。
〔7观点句〕
明确: 这句话强调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不论缺少其中的哪一方面,美都是残缺的。
4、语句解析:
② 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的。前者能满
足我们的理性追求,后者能满足我们
感情的渴望。
从而写下这篇以“对人 文精神的一种呼唤〞为主旨 的文章。
三、学习目标:
1、懂得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根本写作特点。
3、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出色的科学家 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
四、解析标题
• 分析标题“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构造 • ——并列式。
•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人名,而且是一类人 的代名词——科学家。
3.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为什么 执着追求艺术?
明确: 爱因斯坦对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
和认识,绝不仅仅看成是娱乐和消遣。 〔9〕
〔1〕艺术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出 于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艺术具有崇高的伦理价值,提高
精神境界。
〔11〕
艺术、科学互补:
科学满足理性追 求;
望。
艺术满足感情渴
〔3〕艺术具有和谐的美。
并且说“这不管对美学界、科学界和教育界 认识爱因斯坦,都是一大憾事〞。
问: 相对于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伟大成就,他在
艺术上的造诣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作者为什么 以此为憾?
思考: 作者认为研究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的关系有什么意义?
明确:
提醒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加深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二)研读第二部分5-16段:
第10段
• 科学与艺术是相互补充的,能满足我们的理
性追求和感情渴望。
第11段
• 艺术与科学表达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第13段
• 科学与艺术均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
艺术的想象力往往会刺激科学所必需的想象
力。
第14段
——旨在说明爱因斯坦已将文学当作精 神生命的需要,并深深懂得了文学的伦 理价值,从而也证明了科学与艺术“是 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 需要不断去追求。 ——进一步提醒科学与艺术之间严密而 深远的内在关系,也提醒了这位科学巨 匠热爱音乐和文学的缘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