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d06cce4b73f242326c5f96.png)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2)它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其中,第一方面更为根本。
(3)由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相反;由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知论,可知论认为人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人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世界。
什么是哲学?它与世界观的关系怎样?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论述:试论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使自身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是指:(1)它是完备和彻底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2)它不仅以现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为基础,随着的的科学的进步而发展,而且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自然、、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指:(1)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2)它以无产阶级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而无产阶级是变革旧世界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目的,二者统一变革旧世界的实践。
2.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答:(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性。
因为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所谓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2f16c2240c844769eaee59.png)
主导最重要方面 从属方面
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
古谚语
农民种什么?
气候,土地,种子
市场供求
思维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小结:
哲 学 基 本 问 题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内容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从生活实践看: 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原因 从哲学研究看: 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不要混淆: (1)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 “意识”和“物质”相搭配 (2)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 于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易错提示:
误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问题。
注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
内容之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①同一性内涵:相互统一性;一致性 ②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a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性。
③“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否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4a7e38d9b6648d7c0c74665.png)
1,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即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来源根基。
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物质能否被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和认识的问题。
2,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记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实质是实践的?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最后,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实践的基本特征第一,直接现实性。
第二,自觉能动性。
第三,社会历史性。
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实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6,,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示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7,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示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最后,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9,新生事物是不成战胜的,这是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更加适应变更了的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较的优越性,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生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哲学 第二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 第二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efc750ad02de80d4d840a0.png)
14.黑格尔说:"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 黑格尔说: 在纯粹的光明中, 黑格尔说 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这 反映了( )的观点. 反映了( 的观点. A,发展变化 B,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 , , 点 C,对立统一 D,物质离不开运动 , , 15.法国哲学家康德说:"人的理性为自然 法国哲学家康德说: 法国哲学家康德说 立法" 这一观点是( 立法".这一观点是( ) A,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展规律等同于制 ,唯心主义观点, 造规律 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唯物主义观点,
�
知识点2 知识点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主导最重要方面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属方面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谁为第一性) 谁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有无同一性)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5.决策在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 决策在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 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 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 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 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2c870a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3.png)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
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和存在是有同一性的问题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扩展资料
根据前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根据后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原因如下: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一切哲学都无法回避的
2、对该问题的解答是研究和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4、对该问题的解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基本阵营的唯一标准
哲学(英文:Philosophy ,希腊语:①i入OQO(p?a)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人类根据世界观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方法。
哲学的基本问题(上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cc04726faf1ffc4ffe47ac45.png)
西方近代哲学: 西方近代哲学: 中国近代哲学: 中国近代哲学: 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二面 的内容 ……
西方古代哲学: 西方古代哲学: 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 面的内容
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 天与人、知与行、 天与人、知与行、心与物 、理与气
贯穿中国哲学史的问题: 贯穿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天与人
工人: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工人: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方法 做工的实际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 、 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 必须回答的题。 对哲学的影响) 避、必须回答的题。 (对哲学的影响)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和存在 唯物主义 哲 学 基 本 派 别
思 维 和 存 在 的
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谁为第一性) 谁为第一性)
思维决定存在
唯
主义
思维和存在
问 题
思维 存在 思维 存在
一性的问题 思维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哲学的基本问题: 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 基本性质和方向。 基本性质和方向。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1哲学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fc2f00647d27284b73519a.png)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依据
注意: “可知论” 、“不可知论”是不是哲学的基本 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内容
何者为 第一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有无 同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二)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庄稼施肥有 技巧,看天 看地又看苗 这块地 施什么肥 好呢?
笛卡儿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注意区分: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庄子:你看,鱼是多么快乐呀! 惠施: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 庄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有无 同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为什么
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无法回避 的问题 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 的问题
练习:
A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 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存在决定思维, 是唯物主义 然后
然后
人脑中 狗的形象
思维决定存在, 幡动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8445fa941ea76e58fa047a.png)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正确答案:C3、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正确答案:A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正确答案:D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正确答案:B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正确答案:B7、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勤俭节约正确答案:C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正确答案:A9、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正确答案:A10、“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正确答案:A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a14669a45177232f60a28e.png)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2)它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其中,第一方面更为根本。
(3)由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相反;由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知论,可知论认为人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人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世界。
什么是哲学?它与世界观的关系怎样?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论述:试论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使自身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是指:(1)它是完备和彻底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2)它不仅以现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为基础,随着的的科学的进步而发展,而且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自然、、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指:(1)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2)它以无产阶级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而无产阶级是变革旧世界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目的,二者统一变革旧世界的实践。
2.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答:(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性。
因为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所谓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aba21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3.png)
复习回顾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4、哲学的内涵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2 哲学的基本问题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11页,圈点勾画,标记问题,时间3-5分钟左右。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分别是什么?4.唯物主义有那些基本形态?其基本观点与局限性是什么?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其基本观点是什么?6.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分别是什么?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注意:①思维:指人的意识、思想等主观的东西。
存在:指物质、存在物等客观实在的东西。
②“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③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P8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是本原(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1、哲学的基本问题:P8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第一性、第二性”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2.“存在即被感知”、3.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6.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是本原(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1、哲学的基本问题:P8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第一性、第二性”有没有同一性(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能不能可知论不可知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二政治知识点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二政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1720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4.png)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概述哲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类存在、思维和价值的学科,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学科之一,其讨论的问题也被称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理解人类思维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哲学的本质。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存在问题哲学的存在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它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人类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存在问题牵扯到许多方面,包括生死、时间、空间、自由等。
哲学通过探讨存在问题,帮助人类思考自身的存在状态,引导人们认识自己和世界。
2.认识问题哲学的认识问题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和认识过程的问题。
它包括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能力、认识的限度等方面。
认识问题是哲学思考的重要内容,它帮助人们了解认识的本质,引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
3.价值问题哲学的价值问题是研究价值的本质和意义的问题。
它关注人类对于美、善、真等价值的追求和体验,探讨价值的判断标准和评价体系。
价值问题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4.方法问题哲学的方法问题是研究哲学思维和研究方法的问题。
它包括哲学的逻辑思维、推理方法、科学实践等方面。
方法问题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帮助人们了解哲学思考的逻辑与规律,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哲学思考。
三、结论哲学作为一门深刻、宽广的学科,其基本问题涉及到人类存在、认识、价值和方法等方面,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过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实践。
加强对哲学的学习和理解,对于促进人类思想文明的交流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延伸阅读1.《西方哲学史》2.《我国哲学史》3.《哲学基本问题概论》以上内容仅作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哲学是一门凝聚着人类智慧的学科,它以其追问人类存在的意义、探索认识的本质、探讨价值的意义和探索思维方法等基本问题而著称。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6945fd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1.png)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其中,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哲学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是哲学中关于物质世界的本质和结构的问题。
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是哲学中关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的问题。
此外,还包括其他一些相关问题,例如,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意识和思维的关系问题等。
哲学的基本问题深刻地反映了哲学的本质和任务,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acea03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6.png)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1、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
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
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也有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为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c5903f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f.png)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知识、价值和自由等。
其中,存在问题涉及到世界的本质和物质、精神的关系;知识问题探讨认识的起源和限度、真理的性质等;价值问题涉及到人的行为和社会规范的基础和合理性;自由问题涉及到人的行动、决定和责任等。
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美学等方面。
其中,形而上学研究存在的本质和基本特征;认识论研究认识的过程和能力;伦理学研究道德行为和价值观;政治哲学研究政治权力和制度的合理性;社会哲学研究社会结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变化;美学研究艺术和审美的本质和价值。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基本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d0d63603d8ce2f00662388.png)
含义:①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哲
学
的
什的么 基是本哲问学题内容思思维维问和和题存存在在有何没者有为③②__本同____原一____性的__问_的题
基 本 问
为什么思维和存它是中人遇们到在的④和无_生_法_活_回_和_避_实_的_践_基_活_本_动_问__题
题 在的关系问题是它是⑤__一__切__哲_学____都不能回避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 必须回答的问题
3.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 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作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答案]D
2.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 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
实际的关系。下列理解最切合题意的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
须回答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
【点拨】所谓人的形体指的是物质存在的东西,所谓精神 指的是思维(意识)现象。范缜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 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 因此,应该是先有“形”,后有“神”。所谓形神关系问题, 是各种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所以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唯物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f9e5e2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1.png)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形成和提出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几春,并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与哲学形态。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1、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
也即——本体论问题。
2、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是否是同一的,是否可以认识。
也即——认识论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哲学中的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总之,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和认识论的意义两个基本的方面。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哲学派别两大派别或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党派性)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是划分两大派别的唯一标准。
在哲学史上有所谓的二元论,认为思维和物质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体。
二元论试图调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但最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的结局。
1、唯心主义: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B 主: 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中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必然导致唯我论。
2、唯物主义:总的特点是,肯定物质、自然界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由物质、自然界所派生的、第二性的。
在整个历史上,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
按基本特征,大体可分为三种:A 古: 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是最初形态。
基本特征——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C 马: 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
基本特征——有机统一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纲要求】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及内容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哲学的的基本问题,及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辨别思维和存在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养成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并从中体会学习哲学对我们生活的指导作用。
情境导入
我们知道哲学来源于生活和实践,“疑邻偷斧”已经涉及到哲学的基本问题,那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自学
内容
阅读教材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正文及相应小字内容。
要求
自主学习教材,独立思考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就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二者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其二是二者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认为_____________决定_________的,属唯物主义,认为__________决定_____________的,属唯心主义。
(4)如认为思维____________存在,就是认为二者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可知论,如认为思维_________决定存在,就是否认二者的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_________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____ ________和__ __________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___ __ ____。
(3)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互学、展学
内容
自学内容成果展示
要求
1.在自己认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
2.小组合作时,既要解决具体题目,更要总结规律和方法。
合作探究一: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
形与神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
最著名的典故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形神之辩”:以萧衍为首的神不灭论者,宣扬人死后形体虽然不存在了,但精神不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
以范缜为首的神灭论者则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人死后形体消亡,精神也就随着消亡了。
1.“形神之辩”中的“形”和“神”分别指的是什么?
2.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请举例说明。
3.“形神之辩”实质上反映了哲学层面的什么问题?
合作探究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休谟:世界上存在的只是心的感觉,感知以外的任何东西,我们都是无法解答的培根: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存在的真实与知觉的真实是同一的。
从这两个观点出发开展一场班级辩论赛:
正方培根队:人类思维能够正确认识世界
反方休谟队:人类思维不能正确认识世界
合作探究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
【学情调查】
1.最近考试成绩是否让你满意?
2.哪科考的不理想?什么原因?
3.快到期中考试了有什么应对措施?
展学、点学
内容
学生展示预习、互学点学内容。
要求
讨论、展示时记好笔记,完善自己的答案。
当堂检测
1. 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
这种观点是()
A. 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B. 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C.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C. 不可知论
2.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 )
A. 怀疑论
B. 可知论
C. 不可知论
D. 唯心论
3.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5.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6.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讲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失。
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否认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不可知论
C.肯定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存在决定思维的唯心主义观点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据此回答7~8题。
7.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_____问题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B.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8.上述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
A.主观能不能反映客观
B.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C.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观和方法论究竟谁决定谁
9. 针对当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国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中国政府的决定说明 ( )
A. 存在决定思维
B. 思维和存在密不可分
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0. 庄子和慧施一起外出散步,庄子看见一群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鱼从容出游,是鱼之乐也。
”惠施回答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庄子回答说:“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耶?”惠施马上说:“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非鱼,故不知鱼之乐也。
”惠施的观点是()
①否认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坚持了唯物主义
③属于不可知论④承认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A层次完成分层检测判断、双基、
2.B层次完成分层检测判断、双基、能力提升
学后反思收获
不足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