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TIA患者溶栓评估[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肝功、肾功、血液分析、离子、凝 血系列、心肌酶谱等生化指标正常
• 心电图:大致正常
• 头CT:右侧侧脑室旁斑点状陈旧性 低密度改变
14日12:40头CT
诊断: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内动脉系统) • 高血压2级(极高危) • 糖尿病 2型
TIA的诊断步骤
1. 是否为TIA(卒中样、脑/视网膜、短暂、完全 恢复、反复)
2. 真性/假性(Todd麻痹、偏头痛、晕厥、脑肿 瘤、硬膜下血肿、血糖、血压)
3. 椎动脉还是颈内动脉系统 4. 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心脏病、
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少、女性雌激素) 5. 病因机制(血流动力、微栓塞、梗死)
卒中风险评估
对于TIA后短期发生卒中危险的预测: • 临床风险评价记分法 • DWI • 血管成像
临床风险评价记分法
• ABCD记分法(2005年) • ABCD2记分法(2007年) • ABCD3记分法(2009年) • ABCD3-I记分法(2010年)
ABCD
A(age)年龄>60岁
1
B(blood pressure)血压增高(SBP 1 >140或DBP>90mmHg)
C(clinical feature)偏侧无力
• 向家属交代患者的高卒中风险 • 转入NICU
作用机制图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阿加曲班
t-PA
纤维蛋白 (血栓)
降解产物
目前各国阿加曲班的临床适应症
• 日本:
– 急性脑梗死:改善脑血循环障碍所至的 神经系统症状(偏瘫),急性脑血栓 (除外腔梗)发病48小时内应用
– 慢性动脉闭塞症:能促进溃疡愈合、减 轻静息痛和肢体发凉的感觉
肾功能不全 • 拟入量:
50ml/kg×80kg=4000ml/d • 实际入量:500ml羟乙基+350ml
静脉+2500饮水+进食=4000余 ml/d
但40min后……
• 15:00患者再次发作 • 神清,不全性运动性失语,右侧面
舌瘫,右侧同向性偏盲,右侧肢体 肌力2级,右侧偏身感觉障碍,右 侧偏身痛觉减退,右巴氏征(+) • NIHSS:14分
1
C 偏侧无力
2
言语障碍不伴无力
1
D 症状持续10~60分钟
1
症状持续>60分钟
2
D2. 糖尿病
1
7天内有TIA病史
2
I.弥散加权成像(DWI)发现病灶
2
颈动脉狭窄(50%以上)
2
最高 score
13
ABCD2记分法与TIA后卒中 的发生率(%)
危险 记分
2天
分层
低危 0~3
1.0
7天 90天
2
言语障碍不伴无力
1
D(duration)症状持续10~60分钟 1
症状持续>60分钟
2
最高总分
6(5)
ABCD2
A年龄>60岁 B血压增高(SBP>140或DBP>90mmHg) C 偏侧无力
言语障碍不伴无力 D1症状持续10~60分钟
症状持续>60分钟 D2.糖尿病 最高总分
1 1 2 1 1 2 1 7(6)
怎么办?
• 患者4小时内(11:20-15:00)三次发 作
• 证实患者确为高卒中风险 • 已给予积极的抗血小板、降脂、活血、
改善侧枝循环、扩容等治疗
如果TIA发展为脑梗死, 意味着治疗失败!
1. 双抗?等待?其 他?
我们的决策
• 在原有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加曲 班60mg+NS200ml24h泵入
入科查体
• 血压170/102mmHg, 身高175CM,体重80kg, 双侧颈动脉区听诊未闻及血管性杂音
• 神经专科查体:右利手,无阳性体征
• GCS:15分,APACHⅡ评分5分, NIHSS评分0分,吞咽功能评定:正常
• 周围静脉压:4CMH2O
辅助检查:
• 血糖(随机):11.5mmol/l
➢ 也可能为混合性
治疗
• 抗栓:氯吡格雷 300mg 立即服 用(曾间断服用阿司匹林)
• 稳定斑块:立普妥40mg立即服 用
• 扩容一:羟乙基淀粉500ml静点 • 扩容二:嘱饮水,拟2500ml/日 • 侧枝循环:丁苯酞、疏血通、尤
瑞克林等
关于入量:即扩容的力度
• 理论补液:30-60ml/kg • 患者周围静脉压4CMH20,无心
首发TIA患者溶栓评 估
• 男性,63岁 • 主诉:发作性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
3小时 • 现病史:2013.11.14 11:20突发言语不
清,右侧肢体无力,站立不能,10余分 钟缓解,急诊就诊过程中再次发作,症 状类似,约15分钟完全缓解。于14:18 收入我科 • 既往:高血压病史30年,最高 200/110mmHg,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 糖尿病史2年,饮食控制,未规律监测 血糖,否认脑梗死病史
1.2
3.1
中危 4~5
4.1
5.9
9.8
高危 6~7
8.1
11.7 17.8
Chandratheva, et al. ABCD2 Score Predicts Severity Rather Than Risk of Early Recurrent Events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Stroke. 2010 Mar 18
该患者卒中风险评估
• ABCD2 评分:
– A1/B1/C2/D1/D1 – 6/7
• ABCD3评分:
– 8/9(7天内发作2次)
结论:高卒中风险的TIA患者
TIA病因机制
短
血流动力学型
暂
性
动脉-动脉
脑 缺
微栓塞型
血
心源性
发
梗死型
作
TIA的病因机制
一、微栓子:最重要,最常见
心源性:所有心源性卒中的因素均可 动脉-动脉栓塞
➢动脉粥样硬化 ➢夹层 ➢其他
TIA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 低灌注
不同机制TIA的鉴别
临床表现 血流动力学型 微栓塞型 混合型型
发作频率
密集
持续时间
短暂
临床特点 诱因
EMS/眼底栓子
刻板
体位/低血压
无
稀疏
较长 多变 不确定 可有
可有
该患者TIA机制不清
➢ 血流动力型机制可能性大(密集、 刻板、周围静脉压偏低)
ABCD3
A 年龄>60岁 B 血压增高(SBP>140或DBP> 90mmHg) C 偏侧无力
言语障碍不伴无力 D1.症状持续10~60分钟
症状持续>60分钟 D2. 糖尿病 D3.7天内发作2次以上 最高分
1 1
2 1 1 2 1 2 9(8)
ABCD3-I
A 年龄>60岁
1
B 血压增高(SBP>140或DBP>90mmHg)
• 心电图:大致正常
• 头CT:右侧侧脑室旁斑点状陈旧性 低密度改变
14日12:40头CT
诊断: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内动脉系统) • 高血压2级(极高危) • 糖尿病 2型
TIA的诊断步骤
1. 是否为TIA(卒中样、脑/视网膜、短暂、完全 恢复、反复)
2. 真性/假性(Todd麻痹、偏头痛、晕厥、脑肿 瘤、硬膜下血肿、血糖、血压)
3. 椎动脉还是颈内动脉系统 4. 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心脏病、
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少、女性雌激素) 5. 病因机制(血流动力、微栓塞、梗死)
卒中风险评估
对于TIA后短期发生卒中危险的预测: • 临床风险评价记分法 • DWI • 血管成像
临床风险评价记分法
• ABCD记分法(2005年) • ABCD2记分法(2007年) • ABCD3记分法(2009年) • ABCD3-I记分法(2010年)
ABCD
A(age)年龄>60岁
1
B(blood pressure)血压增高(SBP 1 >140或DBP>90mmHg)
C(clinical feature)偏侧无力
• 向家属交代患者的高卒中风险 • 转入NICU
作用机制图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阿加曲班
t-PA
纤维蛋白 (血栓)
降解产物
目前各国阿加曲班的临床适应症
• 日本:
– 急性脑梗死:改善脑血循环障碍所至的 神经系统症状(偏瘫),急性脑血栓 (除外腔梗)发病48小时内应用
– 慢性动脉闭塞症:能促进溃疡愈合、减 轻静息痛和肢体发凉的感觉
肾功能不全 • 拟入量:
50ml/kg×80kg=4000ml/d • 实际入量:500ml羟乙基+350ml
静脉+2500饮水+进食=4000余 ml/d
但40min后……
• 15:00患者再次发作 • 神清,不全性运动性失语,右侧面
舌瘫,右侧同向性偏盲,右侧肢体 肌力2级,右侧偏身感觉障碍,右 侧偏身痛觉减退,右巴氏征(+) • NIHSS:14分
1
C 偏侧无力
2
言语障碍不伴无力
1
D 症状持续10~60分钟
1
症状持续>60分钟
2
D2. 糖尿病
1
7天内有TIA病史
2
I.弥散加权成像(DWI)发现病灶
2
颈动脉狭窄(50%以上)
2
最高 score
13
ABCD2记分法与TIA后卒中 的发生率(%)
危险 记分
2天
分层
低危 0~3
1.0
7天 90天
2
言语障碍不伴无力
1
D(duration)症状持续10~60分钟 1
症状持续>60分钟
2
最高总分
6(5)
ABCD2
A年龄>60岁 B血压增高(SBP>140或DBP>90mmHg) C 偏侧无力
言语障碍不伴无力 D1症状持续10~60分钟
症状持续>60分钟 D2.糖尿病 最高总分
1 1 2 1 1 2 1 7(6)
怎么办?
• 患者4小时内(11:20-15:00)三次发 作
• 证实患者确为高卒中风险 • 已给予积极的抗血小板、降脂、活血、
改善侧枝循环、扩容等治疗
如果TIA发展为脑梗死, 意味着治疗失败!
1. 双抗?等待?其 他?
我们的决策
• 在原有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加曲 班60mg+NS200ml24h泵入
入科查体
• 血压170/102mmHg, 身高175CM,体重80kg, 双侧颈动脉区听诊未闻及血管性杂音
• 神经专科查体:右利手,无阳性体征
• GCS:15分,APACHⅡ评分5分, NIHSS评分0分,吞咽功能评定:正常
• 周围静脉压:4CMH2O
辅助检查:
• 血糖(随机):11.5mmol/l
➢ 也可能为混合性
治疗
• 抗栓:氯吡格雷 300mg 立即服 用(曾间断服用阿司匹林)
• 稳定斑块:立普妥40mg立即服 用
• 扩容一:羟乙基淀粉500ml静点 • 扩容二:嘱饮水,拟2500ml/日 • 侧枝循环:丁苯酞、疏血通、尤
瑞克林等
关于入量:即扩容的力度
• 理论补液:30-60ml/kg • 患者周围静脉压4CMH20,无心
首发TIA患者溶栓评 估
• 男性,63岁 • 主诉:发作性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
3小时 • 现病史:2013.11.14 11:20突发言语不
清,右侧肢体无力,站立不能,10余分 钟缓解,急诊就诊过程中再次发作,症 状类似,约15分钟完全缓解。于14:18 收入我科 • 既往:高血压病史30年,最高 200/110mmHg,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 糖尿病史2年,饮食控制,未规律监测 血糖,否认脑梗死病史
1.2
3.1
中危 4~5
4.1
5.9
9.8
高危 6~7
8.1
11.7 17.8
Chandratheva, et al. ABCD2 Score Predicts Severity Rather Than Risk of Early Recurrent Events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Stroke. 2010 Mar 18
该患者卒中风险评估
• ABCD2 评分:
– A1/B1/C2/D1/D1 – 6/7
• ABCD3评分:
– 8/9(7天内发作2次)
结论:高卒中风险的TIA患者
TIA病因机制
短
血流动力学型
暂
性
动脉-动脉
脑 缺
微栓塞型
血
心源性
发
梗死型
作
TIA的病因机制
一、微栓子:最重要,最常见
心源性:所有心源性卒中的因素均可 动脉-动脉栓塞
➢动脉粥样硬化 ➢夹层 ➢其他
TIA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 低灌注
不同机制TIA的鉴别
临床表现 血流动力学型 微栓塞型 混合型型
发作频率
密集
持续时间
短暂
临床特点 诱因
EMS/眼底栓子
刻板
体位/低血压
无
稀疏
较长 多变 不确定 可有
可有
该患者TIA机制不清
➢ 血流动力型机制可能性大(密集、 刻板、周围静脉压偏低)
ABCD3
A 年龄>60岁 B 血压增高(SBP>140或DBP> 90mmHg) C 偏侧无力
言语障碍不伴无力 D1.症状持续10~60分钟
症状持续>60分钟 D2. 糖尿病 D3.7天内发作2次以上 最高分
1 1
2 1 1 2 1 2 9(8)
ABCD3-I
A 年龄>60岁
1
B 血压增高(SBP>140或DBP>9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