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校长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
贵定县德新小学副校长
所谓“副校长”就是位居第二的校长,是辅助校长工作的主要人物,属校级领导。
副校长是连接校长和中层干部以及教师的桥梁和系带,构建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是副校长立足、立业的基础,否则上不信任下不理睬,无地自容。
国外一所著名学府的调查显示:一个人的求职、就业和职位晋升,20%靠的是专业技能,80%取决于“软件”技能,也就是个人的职业态度和沟通交往的艺术。
笔者现就副校长怎样构建良好的上下级关系谈谈个人浅见与同仁交流。
一、树立助手意识,心中有校长
1、认清自己,摆正位置。
身为副职要认识自我,有一颗包容、博爱的心。
副校长是辅助校长工作的,必须坚持“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
要承认校长必定比自己有很多优势,要么知识上、要么资历上、要么交际上、要么威信上、要么机遇上等比自己有优势。
另外,回过头来想,都是为学校工作,分工不同而已,声望不完全在于权威。
要与校长团结一心,很多事例也说明班子之间“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的道理。
摆正位置就是不要越权,也不要失职,对最敏感的经济问题、人事问题或重大问题不要自作主张,坚守一支笔签字原则,要有遵守游戏规则和规避风险的意识。
2、尊重、信任、支持校长。
要得到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尊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合作的基础。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总指挥,是领导集体的核心,不论校长年龄大小、资历深浅、能力强弱,必须要尊重校长,维护校长尊严。
一般情况下,不能直呼校长大名,以“x校长”称呼,以示尊重;工作上,服从安排,按校长意图行事;注意生活小节,适当场合可开玩笑,营造愉快氛围,但必须适度,不可伤害尊严,比如:领导酒后脸色绯红,你信口开玩笑说:校长的脸像斗败的红公鸡一样,那你就对校长失礼了。
校长也是人,同样面临许多困难,当校长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校长也会有失言、失态、失误的时候,此时,不应笑话、落井下石,要包容、要圆场。
当有分歧、有矛盾时,要理智反思,心平气和沟通,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求同存异。
切忌阴奉阴违,拉帮结伙,越级上告等危险行为。
3、以工作为主进行交流,不靠讨好换取感情。
上下级关系应建立在健康正常的生活、工作之上,上下级关系的融洽主要
在于工作的配合及看待、处理问题的观点上,不完全在乎个人交情,踏实的工作态度,突出的业绩是上级最为赏识、器重的,为讨好低三下四、虚情假意、阿谀奉承甚至放弃做人的尊严,在上级的心目中只不过是一个奴才。
作为副职应多请示、多沟通、多汇报,工作上自然少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关系就难出现裂痕。
4、认真履行职责,工作不上推下卸。
副校长在学校位居一人之下,几十人、几百人之上,工作上,上有校长,下有主任,相当一部分副校长会玩把戏,刺手工作往上推,繁重工作往下卸,在空空中过日子,华而不实,作用不如中层干部,职位如同虚设。
作为副职,分管的工作是自己的职责,应尽心尽力完成,学校中心工作应积极参与,建言献策,职权范围内的事,能解决的自己解决。
务实、积极的工作作风是赢得上级好评、敬重的前提条件。
二、对同级以诚相待、互相支持
同级关系中,许多工作是紧密联系的,对各自工作需要配合协作。
毕竟工作类别不同,对其他工作不一定都了解,因此,对不同部门工作不要班门弄虎或指指点点,说话要谦和,工作需要时互相支持,在利益面前应礼让,你来我往要客气,以礼相待。
三、善待下属,关爱教师
尊敬上级、处好同级固然重要,善待下属,关爱教职工更为重要。
一些领导习惯把自己的主要交际集中在与上级部门领导相处上,而对于那些职位比自己低的下属、职工毫不在意,动辄发号施令、大呼小叫,把自己心中的郁闷发泄到下属、职工身上,这样的领导再有才干,再有魄力,下属、职工敬而远之,工作难以顺利完成。
直属中层干部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是工作的组织者、执行者,教职工是完成工作的主力军。
国外曾有一位工人对工厂老板说:“你把我当人看,我给你当牛使,你若把我当牛使,我就要做人”,这句话言简意言赅,说明了领导对下属、职工尊重的重要性。
只有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工作方能得心应手。
1、支持下属工作,维护下属形象
给下属创造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下属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应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给予满足。
当下属出现工作问题,要勇于承担领导责任。
在教师中,要维护下属形象,不要当众指责下属,更不可将下级状告上级,状告上级只能体现自己的无能和制造矛盾。
2、对下属要宽容,多体谅难处。
唯有以互助、互谅为基础,合作无间,工作才会变得轻松而富有意义。
体谅、包容下属,并乐意帮助下属解决比较繁琐、困难的问题,下属必然感激不尽,并会对你更加忠心。
3、布置工作要具体、难易适度、量力而行。
给下属布置工作要让对方清楚明白要求、难易适中,因人而异。
工作完不成或做不好,下属不愉快,上级不满,容易造成责怪心理,难度大的工作要跟踪指导,给予帮助,减轻压力。
4、批评要有技巧。
工作上的问题当然要以鼓励为主,但严重的失误错误要给予批评,严肃工作纪律。
但批评不是一件轻巧的事,要讲究技巧,让下属心服口服,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
批评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
批评有过失的下属时,要出于对人的关心帮助和负责任,指出缺点与错误,找出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办法和努力方向。
(2)弄清事情真相。
事前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有依有据,如果对方知错了,就不要再认真,点到为止。
(3)把握好尺度。
批评的是违规、错误的行为,而不是人,即对事不对人,以事论事,批评话语应与做错的事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要与下属的品行或其他事联系在一起,批评完后,应当放松一下,向下属微笑一下,稍加鼓励。
(4)批评要及时。
问题出现之后要马上处理,如果事发时间长了,效果就会削弱,及时的批评,下属容易认识错误,承认错误。
日多月久,时过境迁,被批评对象爱狡辩,不乐意承认错误。
但是,当被批评对象情绪冲动的情况下,应缓一缓,待对方心情平静在说。
(5)批评要公平公正。
对下属要一视同仁,对关系密切的人违规不闻不问,睁只眼闭只眼,或蜻蜓点水,其他职工就会对你另有看法,产生抵触情绪,严重时会产生帮派。
4、常与下属、职工沟通
一位著名企业家有句名言:“一个企业想要取得伟大成功,需要管理者用一颗真诚的心与下属沟通”。
由此可见,上级与下级的沟通多么重要。
上级的首要职责就是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与下级及时有效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之一,它不仅拉近了上级与下级的心理距离,也会使本来难处理的问题在平和的气氛中得以解决。
放弃沟通,则有可能事半功倍,难以达到效果。
良好的团队沟通有助于让下属、职工认清工作形势,有助于使下属理解上级难处,有助于上级了解职工工作心态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
5、组织或参与必要的、有意义的私人团体活动。
工作之余或节假日教职工邀请参加活动应积极参与,必要时自己应该组织组织,有利于增进感情。
特别是教职工家庭红白喜事作为一员领导不可缺席,亲自光临教职工家庭红白喜事是体现领导关心的教职工主要形式,教职工会感到荣幸。
中国社会自古到今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关系惟妙惟肖、错综复杂,在一个地区,一个集体里,一个团队中,身为一名副职领导只有对上级的忠心、对同级诚心,对下级有爱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才能顺心、安心、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