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防火手册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 FM.01.01 手册主旨
火灾对任何机构的人员和财产,都构成最主要的威胁。

然而,只要我们应用基本消防手段并对紧急情况有所准备,这类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为了落实良好的消防管理措施,公司制定了此防火手册以防止和/或控制于公司内的火灾危机并对紧急情况有所准备。

员工乃是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

万一发生火灾,公司即准备保护全体雇员的健康和安全。

章节: FM.01.02 目录
章节1 概述
FM.01.01 手册主旨
FM.01.02 目录
FM.01.03 防火手册的控制和保存
章节2 防火体系
FM.02.01 管理职责
FM.02.02 消防应急计划
FM.02.03 消防演习
FM.02.04 消防通道及安全出口
FM.02.05 灭火设备
FM.02.06 易燃物及可燃物质
FM.02.07 热工程许可
FM.02.08 电器设备
FM.02.09 日常消防系统巡查及审核
FM.02.10 消防培训
1.0 编写、批准及发放
1.1 防火手册由系统部负责编写,由经理批核,各手册持有人负责检阅,。

1.2 系统部负责保存防火手册之原文件。

各手册持有人所收到的手册受控副本,于手
册之面页会印有蓝色“受控文件”字样。

1.3 系统部可根据需要发放不受控副本,这类副本将会于封页印上“不受控”字样。

2.0 定期检讨
2.1 经理、消防总指挥及各部门主管、手册持有人须每隔十二个月负责检讨此手册,
并确保手册仍继续适合及有效地满足厂内的转变。

3.0 修订
3.1 当手册有需要作出修订时,必须得到经理的签批认可。

3.2修订及签批后之手册由系统部负责派发给各手册持有人。

所有旧版本由系统部负
责回收及毁弃。

章节: FM.02.01 管理职责
1.0 前言
消防系统的有效性直接取决于管理层的决心和参与。

本厂的管理层直接负责制订政策、程序,同时亦积极参与消防操练和检查,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和公司本身得到保护。

2.0 管理层职责
2.1 以下规定了各管理层有关日常防火系统维护所须负责参与的工作:
2.1.1 消防总指挥:安全主任
工作范围:
a.负责厂内一切消防管理,监察,调配等工作。

b.不定期地实行检查管理,查制度,查教育,查现场情况,查思想及查事故隐患等工作。

c.有紧急事故发生时,负责根据消防应急计划指挥厂内所有紧急事故行动,并根据当时的情况
作出相应的配合措施。

2.1.2 消防监察:系统部负责人
工作范围:
a.监管各部门与消防有关的事宜。

b.监察防火手册及消防应急计划之有效运作。

c.指导每年举行两次厂房的防火演习及两次宿舍区的防火演习。

2.1.3 消防应急副指挥:保安队长
工作范围:
a.协助消防总指挥处理厂内一切消防管理,监察,调配等工作。

b.不定期地实行检查管理,查制度,查教育,查现场情况,查思想及查事故隐患等工作。

c.当有紧急事故发生时,协助消防总指挥处理紧急事故行动,并负责组织人员进行抢救人命,
财产及疏散等工作。

d.配合各工场主管定时巡查各项消防设备及防火措施,如发现有违反消防制度的事项,实时给
予纠正及指导。

2.1.4 各部门主管(现场指挥)
工作范围:
a.负责日常对本部门进行防火安全检查,贯彻执行防火法则。

当有紧急事故发生时,负责切断部门的电源总开关,判定当时的火势,如属可控制的小火,立即组织人员扑救火源及抢救人员及物品,如火势已属不可控制的阶段,则安排各组长带领工人按走火路线图的指示或当时的实际情况立即撤离现场。

2.2 厂内的消防管理层(包括:经理、消防总指挥、消防监查人员及负责消防安全的保安人员等)
足厂内的变化。

2.3 管理层须调查每次的火灾事故,以确定火灾的原因并制订防止火灾重演的策略,所有的调查结
果、纠正及预防措施必须由系统部负责保存记录作日后参考。

章节: FM.02.02 消防应急计划
1.0 前言
针对员工的安全,消防应急控制程序非常重要,而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则取决于公司内平时的训练和演习。

2.0 控制规则
2.1 公司须制定及保存一份书面之应急控制程序,详细列出火灾事故发生时各人员应采取的措施。

2.2 消防应急控制程序由系统部及安全主任负责编写,并由公司经理于封页上批准。

2.3 应急计划的内容包括:
2.3.1 人员报告火灾的方法,包括警钟系统及如何通知保安室。

2.3.2 人员当接收到警钟讯号后所须执行之措施及撤离厂房的方法。

2.3.3 厂内当遇到有人员受伤之处理方法。

2.3.4 全体人员当撒离厂房后的集合区,及于集合区内点算人数等程序。

2.4 应急控制程序须发放所有部门,并供所有员工参阅。

部门主管须熟悉程序的内容并组织培训,
以确保部门内的员工清楚地知道在火灾事故发生时他们怎样应对。

章节: FM.02.03 消防演习
1.0 前言
本消防演习程序是为了加强公司员工的防火意识,提高其消防及应变能力,并培训员工一旦发生火警时如何有秩序地报警、扑救和疏散人员,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

演习的范围应包括厂房及宿舍区。

2.0 控制规则
2.1 定期演习
公司每年组织两次厂房的消防演习及两次宿舍区的防火演习。

2.2 "消防演习实施计划"应包括以下的内容:
2.2.1 演习目的
加强员工的防火意识,提高消防及应变能力,并训练员工一旦发生火警时如何有秩序地报警、扑救和疏散人员,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

2.2.2 演习日期
确定进行演习的时间,具体演习当天的准碓演习时间由指挥部决定。

2.2.3 演习参加人员
碓定参加演习人员及消防演习会议人员名单。

2.2.4 演习指挥人员
a. 碓定总指挥、副总指挥名单;
b.碓定各现场指挥名单。

2.2.5 演习监察人员
厂内管理层人员承当。

2.2.6 演习预备工作
a. 演习前召开消防演习会议;
b. 系统部负责提前两天测试工厂火警报警系统,并作出相应的记录;
c. 系统部负责演习前其它有关安全事项的准备。

2.3 消防演习预备会议
2.3.1 演习前必须做好宣传准备工作,并由消防总指挥组织有关人员召开“消防演习前准备及注意安
全事项会议”。

2.3.2 会议的内容包括:
a. 讲解各人于演习时的职责;
b. 安排及讲解演习前须准备的事项;
c. 安排及讲解演习时须注意的安全事项。

2.4 消防演习报告
2.4.1 演习完成后由系统部作出总结报告。

如在演习过程中发现有任何问题,必须同时清楚地记录于
报告内。

报告包括:
a. 消防演习的概况;
b. 消防演习时所发生的及存在的问题。

2.4.2 所有于演习时所发现的问题,由系统部联络有关的部门作出跟进,确保所有问题现经得到跟进
及有效解决。

章节: FM.02.04 消防通道及安全出口
1.0 前言
厂房内的消防通道及安全出口是保护生命不受火灾伤害的最重要因素。

本章节包含了有关消防通道及出口的控制规则。

2.0 控制规则
2.1 所有消防通道、安全出口须有十分明显的标记。

时通知安全主任或人事部处理。

2.3 紧急情况发生时,安全出口需有明显的灯光显示标记及消防信道有充足的照明。

2.4 应急灯保养人员每月一次对所有照明紧急灯进行测试及保养。

2.5 所有可能被人错当作安全出口或消防通道必须有清楚标记,以防止员工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误
入。

2.6 如安全出口本身并非朝外开启,则该部门主管须确保当有员工于部门或工场内工作时,安全出
口必须保持打开。

同时当有员工在内工作期间,安全出口不能上锁。

2.7 由系统部负责制定各区域内的走火路线图,走火路线图必须为简单易明,于图上须有清楚标记
指示出安全出口,消防信道及警钟的位置。

同时于各区域内张贴足够的走火路线图供员工参考。

章节: FM.02.05 消防设备
1.0 前言
灭火器材(悬挂式、手推车式、手提式、消防栓及消防喉)或其它消防设备(应急灯、消防警钟及消防水泵等)是保护人员和设施的重要消防设施。

2.0 控制守则
2.1 所有消防设备须放在容易寻找,灭火器放于容易拿到的地方,并使各设备不致伤害员工或影咯
日常生产运作。

2.2 所有消防设备必须明显可认,并加上适当的标识,方便所有人在紧急情况下找寻。

2.3 所有消防设备不能被物品或机器档住或遮住,但不应安放在阻塞通道的地方。

2.4 负责消防安全的保安人员须根据本手册FM.02.09 “日常消防系统巡查” 内的规定对厂内的消
防设备作日常定期检查。

2.5 负责安全的保安人员保存一份全厂的灭火器数量明细表,表内列明各类灭火器的数量及存放位
置。

3.0 灭火器的使用
3.1 如果发现有火灾,则受过培训的人员可按照以下的方法使用灭火器:
3.1.1 设法扑火或控制火灾,同时须确保有一条逃生之路。

首要目的是防止有人员受伤。

3.1.2 蹲下;避开热气和烟雾。

3.1.3 对准火焰的下部释放灭火器中的灭火剂。

3.1.4 所有使用过的灭火器必须通知维护保养人员对设备进行更换。

章节: FM.02.06 易燃物及可燃物质
为了成功地防止火灾,本章规定了如何安全地处理和贮存易燃物、液体、可燃物质,以及压缩气体。

2.0 控制规则
2.1 员工必须了解易燃和可燃物的危险以及处理它们的适当程序。

关于这方面的培训由人事部负责
统筹。

2.2 一切使用和贮存易燃和可燃物的地方都须标明并贴上“禁止吸烟”的标记。

各部门主管必须确保
所有人员都遵守贴出的安全警告。

2.3. 易燃和可燃液体控制
2.3.1 暂不使用的易燃液体容器必须关紧,以防产生危险。

且应贮存在经过认可的危险品贮存区域内。

2.3.2 所有易燃和可燃液体贮存室的门位需要加高,防上液体漏出室外。

如发现有液体溢出,在确保
安全的情况下,请尽快妥善清除。

2.3.3 于所有易燃和可燃液体贮存室内的固定电气装置、开关和电路必须为防爆设计。

2.3.4 于所有易燃和可燃液体贮存室内必须设有灭火装置。

2.3.5 贮存易燃和可燃液体之仓库必须保持通风、干爽,仓库温度不得高于其燃点温度。

2.4 压缩空气
2.4.1 于压缩气体瓶上必须有清楚的标识,列明压缩气体的种类及注意事项。

2.4.2 压缩气体瓶应该竖放,贮存的位置须稳妥,以免气体瓶倾斜或倒下。

于搬运时,气体瓶也是应
该竖立。

2.4.3 不用时、搬运时或用完时,气体瓶上的阀门必须关上。

2.4.4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够将气体瓶当作滚筒、支撑物或其它器械使用。

章节: FM.02.07 热工程许可
1.0 前言
在厂房内所进行的拆毁、建设、整修或维修工作时所进行的热工程作业(电焊、切割和铜焊),较容易造成消防事故,本章节规定了在进行热工程作业前所需要的准备程序,以确保消防安全。

2.0 控制规则
2.1 如有任何部门(包括维修部本身)要求在厂房内进行热工程作业,除非作业本身在维修部工场进
行,否则都必须填写热工程作业申请表提交安全主任批核。

2.2 在热工程开始前,不论该工程是外来人员负责或是维修部同事负责,都由安全主任派员到现场
进行监察,并由该名监察员填写热工程作业申请表上的检查内容。

2.3 在热工程开始前,必须先将所有易燃和可燃物质从热工程地点搬走。

2.5 热工程完成后,作业人员仍须在热工程区停留约15分钟以确保该区域安全。

2.6 最后,由安全主任在申请表上确认签名并交回系统部保存。

2.7 万一在热工程进行期间发生火灾事故,作业人员须使用灭火器控制情况,如火灾无法控制,则
须按动消防警钟及通知安全主任。

章节: FM.02.08 电器设备
1.0 前言
电器设备的危险使用是造成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电器设备的危险使用包括电线/设备误用、绝缘失灵、接地不良等。

2.0 控制规则
2.1 所有电器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及拆除须由合格的电工负责。

2.2 一切电线须有适当的直径尺寸、绝缘、接口及无危险因素。

电线须安装在适当的位置,避免按
触到人员或生产设备。

不可私自接驳电器设备。

2.3 只可使用经维修部安装的电器装置、插头、电路断路器及其它器材。

2.4 所有接线盒、输出口及电箱均须用安全的保护外壳盖好。

各带电部份需要有良好绝缘。

2.5 马达上不可积存灰尘、油腻及油脂等物,会容易被电源(如电弧)点燃。

喷油车间的风糟及过滤
器须定期作出清洗。

2.6 电器设备和保护装置应定期检查而确保操作正常。

章节: FM.02.09 日常消防巡查及审核
1.0 前言
为了及时发现我厂消防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督促相关部门作出相应的整改,以至万一工厂发生火警,所有的消防系统能正常使用,而不会因消防系统的失效导致不应有的人员伤害及财产的损失。

2.0 控制规则
2.1. 定期巡查
2.1.1 负责安全的保安人员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全厂性(包括宿舍)的消防系统巡查。

2.1.2 巡查内容
a. 全厂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筒、消防栓、消防喉、防火门、走火通道、应急灯、出路灯
等;
b. 所有的电器设备,主要包括配电箱、电槽、电源开关、机械设备之电源线等;
d. 易燃物品是否按规定摆放、装置;
e. 走火通道之大门是否开放等。

2.1.3 记录、总结
每次巡查后须将结果记录于“消防巡查报告”内并由系统部负责保存。

如发现某工场存在问题,则总结在安全消防检查整改报告上,负责安全的保安员负责跟进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章节: FM.02.10 消防培训
1.0 前言
提高本厂员工的消防知识及本厂的消防应变能力,培训员工一旦工厂发生火警时如何有秩序地迅速报警,扑救和疏散人员,使最大限度减低人员的伤亡及财产的损失。

2.0 控制规则
2.1 制定培训计划
2.1.1 由系统部组织消防培训,并定出具体的培训时间、地点及通知各有关的参加人员。

2.2 培训内容
2.2.1 由负责安全的保安人员负责按培训前的实际情况,总结近段时间厂内外发生的火灾事故及参考
本厂的防火手册/应急控制程序等文件,编写该期的培训课程。

2.2.2 准备厂内现有的各类消防器材,于培训时作现场操作示范。

2.3 培训对象
2.3.1 每次培训的对象包括全体员工。

2.4 培训记录
2.4.1 消防培训完成后,由负责安全的保安员作出“消防培训总结报告”。

2.4.2 培训完毕,由系统部负责保存培训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