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三小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编钟教案1语文S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找出课文中能体现两人形象的段落,并且通过朗读区分出两人的性格差异.
2。研读课文,探究创作意图。
(1)教师提问:玛琪不喜欢眼下的学习方式,那么她对“他们那时候”的学习方式又持怎样的态度?她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呢?
(2)学生研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并交流。
鄙夷不屑——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诧异-—所以她对托米说:“怎么会有人写学校呢?"
1、理解生词。
2、理解重点语句。
如:“……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从四个“最"和后一句的四个“方面"体会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
关于曾侯乙编钟的特点,课文是怎样有条理介绍的……
通过什么方法,介绍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举了俩例子。)
四、拓展练读。
1、用一句话赞美曾侯乙编钟.
奏( )( )( )(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气势 ( )的铸造工艺
( )的纹饰 ( )的乐声
( )的掌声 ( )的编钟
3。为课文的编钟照片配一段说明性文字,把曾侯乙编钟的造型设计叙述清楚。
补充建议
1、引导抓住3、4小节自读,明白曾侯乙编钟在造型设计和音乐性能两方面各是什么样的。认识它的造型设计精巧这一特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找到相应的语句.认识它的音乐性能良好这一特点时,应该让学生注意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与2、3、4句之间的关系.(总分关系。)
二、1.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2.。这欢快的歌声,让我们心驰神往,忘掉了一切.
三、B
四、1.拟人 2.反复 3.比喻 拟人 4。排比 拟人
五、1。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2。花在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
2、设计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节目单。
3、有感情朗读《编钟赋》
编钟赋
历史的浓烟淡了
淡化为氤氲的白烟袅袅
有雷霆从地平线滚过华夏
一缕民族的精魂
从土地里
掘起永恒
时光静默流逝
流逝成震动着的编钟棒
……敲……
响了龙的信念
直了龙的脊梁
有思绪从亘古反馈而至
古城踏歌起舞了
练习设计:
1。组词。
椭( ) 卸( )
随( ) 御( )
(2)学生明确:“他们”就是玛琪的爷爷的爷爷那一代人,“那时候”是几个世纪以前.
(3)教师启发:这句话是玛琪心里所想的。一个生活在几个世纪以后的小女孩,怎么会知道“那时候”的事情?(通过一本“真正的书")
(4)引导思考:“真正的书”真是个奇怪的措辞!和它相对的是什么样的书?玛琪用的书和它有何不同?(课件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2、课后拓展练习,可以鼓励学生去完成。评改时,一看内容上是否把音乐的时间、地点、节目名称及演出顺序写清楚,是否有简明而吸引眼球的宣传词;二看形式上是否生动活泼,可不拘一格.
4*花之歌
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苍穹孕育 冠冕摇曳旖旎
( ) ( ) ( ) ( ) ( )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现象?
参考答案
一、qióng yùn miǎn yè yǐ nǐ fù shuò qióng zhuàn suō
(3)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鄙夷不屑——诧异——难过——怀疑—-好奇-—赞叹
3。畅想未来,创作科幻篇章。
你所期待的未来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小组讨论,并与大家分享交流。
4.拓展阅读.
课外阅读《芬达的秘密》《纳尼亚传奇》。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教学难点之一.引导学生读书思考ꎬ联系当下的教育实际,探究未来的机器老师教学与现在真人老师教学这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从而体会写作目的,突破教学难点。
2.了解情节,聚焦科幻。
过渡语:科幻小说中描述的未来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它和魔幻小说、武侠小说、神话小说等又有区别,它往往是现实世界向未来的延伸,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向往和期待。
(1)提出问题:文中哪些情节是作者的想象?哪些情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有据可循的?
(2)学生交流。
预设:文中作者所写的未来的上学方式都是想象出来的,但这些都是有现实基础的科学想象,如书——电子书;机器老师——网络教学;一对一教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课文编排有两幅插图。一幅是曾侯乙编钟全套六十五件及钟架图,另一幅是曾侯乙编钟出土现场情景图.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创造情境,调动学生人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利用课文,提高学生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创造能力。
4。快速默读,说说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提炼默读的方法,并运用阅读小技巧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既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又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板块三 自主阅读,比较不同
1。探究不同,感知环境.
(1)提出问题:《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课中,“他们"指的是谁,“那时候"又是什么时候?
板块四探究意图,拓展阅读
1。讨论交流,感知人物形象。
(1)细读课文,找出关于玛琪和托米的动作、心理和语言描写的句子,说说他们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学生互相讨论,明确答案。
玛琪:天真可爱,富有好奇心,知识面不如托米广阔。
托米:很有主见,知识面广阔,看待问题理性全面,有青春期大男孩的“酷”劲儿。
馥郁硕大琼浆 鸣啭婆娑
二、造句。
旖旎:
心驰神往:
三、下列句子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我在原野上摇拽,使原野的风光更加旖旎。
B。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C。听着小鸟的明啭、歌唱。
D.我从不孤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四、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它们之间传情的信使。( )
教学难点:
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编钟以及曾侯乙编钟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民族古乐器?
2、课件出示编钟图片,问:这是什么?
学生交流对编钟的了解.
二、设置情境,确定学习目标.
1、准备选拔最佳解说员。
请全体解说员研究要解说的材料——课文语句。讨论解说稿的大致条理。列一个小提纲。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3、交流小提纲。
简要讲述编钟的历史由来。
具体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1)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2)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一是造型设计精巧。二是音乐性能良好(3)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
4、各解说员挑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琢磨一下,把认为应该介绍的内容整理整理,最好能够不看书向大家解说.
课件出示:
玛琪和托米翻着这本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他们读到的字全都静止不动,不像他们通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那样,顺序移动,真是有趣极了,你说是不是?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时,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
小结:一本普通的纸质书却被称作“真正的书",令女孩感到格外稀奇。可见这篇科幻小说的视角十分独特。它不像一般的科幻小说那样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而是以未来人的视角回顾现在,对现在的学习生活进行“考古”.
24* 编钟
教材简析: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创造出了最初的音乐,编钟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乐器,它最早可溯及殷商,而大盛于春秋战国时期。这篇略读课文就从编钟的由来说起,用明白浅显的文字为我们介绍了曾侯乙编钟这一中国音乐史上的珍贵文物,赞美了我们的先人制作乐器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讲述编钟的历史由来。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体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从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第一方面(第2自然段):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第二方面(第3、4自然段):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一是造型设计精巧(第3自然段).二是音乐性能良好(第4自然段)第三方面(第5、6自然段):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
2。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 )
3。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 )( )
4.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 )
五、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5、学生开始准备.
6、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展示.教师随机参与,指导评价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高兴地忙碌,是主动学习的最好的诠释。而主动学习的平台需要教师去随手搭建,情境需要老师去精心营造。】
三、交流展示
各组选派能干的选手或有特色的选手全班展示自己的解说内容。要求大家一起注意听,可以模拟观众随时提问。
相机指导学生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导入新课,读题质疑
1。谈话导入.
(1)交流想象: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社会面貌日新月异.我们想象一下,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畅所欲言.
(3)引入课题:同学们的想象丰富而奇特,而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笔下未来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板书课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
2、帮助学生认识“椭、卸”;读读记记“赞叹不已、泪水涟涟、国泰民安”等词语。
3、引导学生设计节目单,提高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
2.阅读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理解课文,可采用的方法有:从文体的角度,设计阅读层次;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搜寻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
3。语言运用
学完课文,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3)相机板书:科学性——基于现实;预言性—-大胆想象。
【设计意图】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本环节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探究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之处,再从整体入手,探究这篇科幻小说的科学元素和幻想元素。这样层层推进,化难为易,提高了教学效率.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科幻小说,小学生首次接触这类作品.在实际教学中,从文体的角度展开,引导学生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科学"“幻想”和“小说”是科幻小说的三要素.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三要素呢?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能大胆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教学策略
1。默读教学
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认清每个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题质疑。
提问:读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他们"是谁?“那时候”是什么时候?怎样“有趣”呢?)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启发学生想象未来的学校, 由熟悉的话题引入,令学生兴趣盎然。接着读题目,引导学生质疑。
板块二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一说:怎样提高默读的速度?
2。学生交流.
3。归纳提示:不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个别字词的识记上,应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尽量不回视,多扫视;适当圈点勾画重点词语和句子,保证阅读效果等。
(5)自读要求:除书本之外,文中未来的教育环境和现在还有什么不同?阅读课文,查找信息并填写表格。
课件出示:
现在
未来
学习地点
专门的教室
家里
授课教师
真人
机器人
学习模式
学同样的课程;一起上课;互相帮助;互相讨论问题
单独学习;人机对话;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没完没了的测试
学习氛围
开心、有趣
讨厌、令人憎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