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湖南省城市规划师: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内容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上半年湖南省城市规划师: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的内容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城市总体布局中,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手段之一。
A:农业
B:工业
C:运输业
D:第三产业
E:综合治理
2、场地各种交通设施综合设计的结果是。
A:场地交通流量
B:场地交通组织
C:场地车行系统
D:场地人流系统
E:经济政策
3、下列对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B: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C: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D:城市不具有系统性
E:综合治理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目前常见的居住区规划空间结构类型的是。
A:内向型
B:开放型
C:点群型
D:自由型
E:综合治理
5、互通式立交的基本要求中,快速路上不设置自行车道,一般道路上布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宽每侧m。
A:2~4
B:4~6
C:6~8
D:8~10
E:经济政策
6、下列选项中属于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A: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B: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C: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D: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E:综合治理
7、下列指标中,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并应用这一指标作为城镇化进程阶段划分的重要依据。
A:城镇常住人口
B:城镇化率
C:区域总人口
D:城镇流动人口
E:综合治理
8、在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中,市域城镇发展的集中区为。
A:中心城市
B:重点城市
C:中心镇
D:重点镇
E:综合治理
9、在公共设施开发的后,必须按照项目本身的使用功能使用,不能随意改变用途。
A:项目实施
B:项目投入使用
C:项目设想
D:项目决策
E:综合治理
10、竖向设计地面的形式中,由两个标高差较大的不同整平面相连接而成,在连接处一般设置挡土墙或护坡等构筑物。
A:平坡式
B:集中式
C:台阶式
D:混合式
E:经济政策
11、废水主要污染物中,能够影响细胞新陈代谢,造成神经系统病变。
A:汞
B:镉
C:铅
D:砷
E:经济政策
12、21世纪全球已迈入城市时代,以为中心,组织、带动、服务于整个社会已是明显的时代特征。
A:工业
B:信息技术
C:城市
D:第三产业
E:综合治理
13、生态系统层次的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是。
A:循环流速快、周期短
B:循环流速慢、周期短
C:循环流速快、周期长
D:循环流速慢、周期长
E:经济政策
14、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基本特征为。
A:科学性
B:程序性
C:地域性
D:法律效应
E:综合治理
15、在城市自然资源条件下,制约工业项目的发展的是。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土地资源
E:综合治理
16、当设计地面标高时,对地面排水有一定的要求,当建筑物设进车道时,坡度为。
A:0.1%~3%
B:0.4%~3%
C:0.5%~6%
D:0.6%~8%
E:经济政策
17、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道路平曲线半径为60〜100m时,对小型汽车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m。
A:0.35
B:0.50
C:0.70
D:0.95
E:经济政策
18、下列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方式的是。
A:规定性与指导性
B:城市设计引导
C:法律法规约束
D:图则规定
E:综合治理
19、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城市的形成条件
B:城市的发展模式
C:城市的发展条件
D:城市的空间组织演化
E:经济政策
20、电量预测的常用方法中,一般只用于校核中期或远期的规划预测值。
A:平均增长率法
B:回归分析法
C:综合用电水平法
D:弹性系数法
E:经济政策
21、城市规划行政体系是指。
A: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在一个法治国家,所有的公共行为都必须经法律的授权并符合法律的要求
B: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权限的分配、行政组织的架构以及行政过程的整体
C: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展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结构体系,也可以理解为运行体系或运作体系
D:可以在实践中执行的合法的城市规划体系。
E:综合治理
22、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基本方法中,是一种有前途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
A:焚烧
B:堆肥
C:自然堆存
D:热解
E:经济政策
23、下列选项中,现代城市规划是。
A:在解决工业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综合了各类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B:在对理想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来改变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并描述理想中的建筑、社区和城市的规划
C:由于工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的体现
D: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思想上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E:综合治理
24、在城市中心附近的客运交通枢纽中,主要的交通方式不包括。
A:轨道交通线路
B:公交线路
C:小汽车、自行车和步行
D:对外客运交通
E:经济政策
25、决定中心城市在区域中支配地位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规模和职能
B:城市性质和职能
C:城市地理位置和规模
D: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
E:经济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1、在电力电缆敷设中,电缆敷设方式应根据等因素确定。
A:电压等级
B:初期投资
C:初始数量
D:最终投资
E:施工条件
2、城市色彩的构成元素包括。
A:建筑色彩
B:街道色彩
C:环境色彩
D:植物色彩
E:文化色彩
3、行政权限合法是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之一,其限制内容包括。
A:时间、空间范围限制
B:手段、方法限制
C:行为主体限制
D:权力运用程度限制
E:目的、动机限制
4、划定规划区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
A:坚持科学预测发展原则
B: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C: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D: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E: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5、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时应注意的原则。
A: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B: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C:体现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D: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
E:有利于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
6、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无形的城镇化”是指。
A:意识上的城镇化
B:精神上的城镇化
C:形态上的城镇化
D: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E:物质上的城镇化
7、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以下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是。
A: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粮食生产基地
B:正在实行改造计划的农田
C:种植果园的农田
D:蔬菜生产基地
E:农业试验田
8、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在于,又好又快推动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A:继续解放思想
B:努力开拓创新
C:坚持改革开放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E:实现与时俱进
9、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包括。
A: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理论
B:格迪斯的工业城市
C: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D: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E:戈涅的学说
10、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
A: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B: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C: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D: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E: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11、风景名胜区区别于一般旅游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的特点有。
A: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是这些价值和功能的综合体B: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能够反映独特的自然风貌或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的比较集中的景观
C:相对于一般旅游区,风景名胜区是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向上级政府申报,经审核批准后获得政府命名
D:风景名胜区管理依据的法律地位较高,是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E:风景名胜区具有提供社会公众的游览、休憩功能,具有较强的旅游属性
12、影响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的派生因素层包括等因素。
A:土地区位
B:环境优劣度
C:繁华度
D:城市基础设施
E:环境质量
13、城市燃气系统包括。
A:气源
B:输气管网
C:输配系统
D:储配站
E:用户系统
14、属于城市防灾详细规划阶段主要内容的是。
A:总体规划布置的防灾设施位置
B:确定防洪和抗震设防标准
C:总体规划布置的防灾设施用地
D:提出防灾设施规划建设标准
E:按照防灾要求合理布置建筑、道路,合理配置防灾基础设施
15、以下管线属于压力管线的是__。
A.给水
B.污水
C.雨水
D.煤气
E.灰渣管道
16、城市用地竖向下程规划的设计方法包括。
A:高程箭头法
B:人均指标法
C:纵橫断面法
D:单项指标套算法
E:设计等高线法
17、现在最常见的居住区规划空间结构的类型主要包括。
A:内向型
B:开放型
C:内环型
D:自由型
E:点群型
18、个体生物的特征主要有。
A:出生
B:生长
C:死亡率
D:发育
E:性别比
19、在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中,主要包括。
A:行政监督检查
B:舆论监督检查
C:立法机构的监督检查
D:执法机构的监督检查
E:社会监督
20、城市水源保护区通常分为。
A:核心保护区
B:特殊保护区
C:一级保护区
D:二级保护区
E:三级保护区
21、镇规划的具体任务包括。
A:对一定时期内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使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安排
B:修建性详细规划直接对建设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C: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D:确定城镇功能和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各项用地,并考虑城镇用地的长远发展方向
E: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详细制定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
22、镇规划的宏观指导性原则包括。
A:人本主义原则
B:可持续发展原则
C: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
D:科学合理性原则
E:可操作性原则
23、防空工程设置布局应避开易遭到袭击的重要军事目标,如。
A:车事基地
B:机场
C:展览馆
D:码头
E:公园
24、获得遥感图像后可以进一步辨认地物的空间分布、有关属性,这就是判读解译。
图像解译的主要依据有。
A:波谱特征
B:自然特征
C:物理特征
D:化学特征
E:几何特征
25、年综合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可由的连乘积再乘以8760而求得。
A:平均日负荷率
B:平均月负荷率
C:季不平衡负荷率
D:月不平衡负荷率
E:年不平均负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