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卷:碳和碳的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和碳的化合物
考点一:碳的化合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
C.物质只有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
2.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B.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炭层
C.把水加入生石灰中D.镁与稀盐酸反应
3.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空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CO2和N2
C.用观察的方法区分CuSO4溶液和NaOH溶液D.用右图所示的方法区分氢气和甲烷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B.干冰用于制冷剂
C.酒精可用作燃料D.高锰酸钾用于制取氧气
5.NO有毒,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造成空气污染。
但少量的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被誉为“明星分子”。
通常状况下,NO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
则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6.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可能用到下列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所用发生装置为___(填字母代号);该装置还可制取___(填一种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若用装置B(加入一定量浓硫酸)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气体应从___(填“a”或“b”)端通入.
7.A、B、C、D、E分别是熟石灰、纯碱、烧碱、盐酸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这几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B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B、E间反应有气泡产生。
(1)E物质是__________;
(2)A的用途之一为__________;
(3)C转化为D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涉及的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有______个。
8.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4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2种是化合物,E 常温下是一种液态物质。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
(1)A的化学式_______;
(2)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C物质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9.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丙是常用于家庭装修的建筑材料主要成分。
请回答:
(1)甲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写出乙转化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笔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
小组成员从一包粉笔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求:(1)表中m =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要求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1.某种钙片标签上标注每片2.5克,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不小于1.24克。
某同学为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他取出4片片剂,研碎后放入锥形瓶中,用图所示装置,将100克稀盐酸(足量)全部加入锥形瓶中,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钙片中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_____________。
考点二:碳的单质
1.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蜡烛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点燃所有的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一定含碳酸根离子
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判断CO2是否集满
B.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的硬度大小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冷碟收集炭黑,证实蜡烛中有单质碳
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净水器降低自来水的硬度B.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汽油着火
C.用炉具清洁剂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食醋涂抹蚊虫叮咬后的皮肤
C和活性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4.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
60
A.金刚石质软,可作铅笔芯B.石墨硬度大,可用来裁玻璃
C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C.活性炭导电性强,可作电极D.
60
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制取
1.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下列有关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2.如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3.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④①⑤
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若用B装置制氧气,仪器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3)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比较纯净的甲烷,发生和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F装置来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__(填“m”或“n”)端进入。
其中在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
5.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准备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设计)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下图1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图2用于测量CO2的体积。
(1)写出图1中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___
(2)图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图2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图1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便于控制反应速率,可用_______________代替长颈漏斗。
(5)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实验拓展)为进一步探究固体状态与产生气体的关系,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采集到的样品用水冲洗后晾干,称取20.00g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进行下列测定(如图3),经数据处理得到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如图4)。
(6)图3所示实验中数据记录纸上应该连续记录的实验数据是计时器读数和____________。
(7)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8)由图4中曲线可以看出,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反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其影响实验的原因是_____。
(9)试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假设样品中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
(反思与评价)
(10)有同学认为图3 装置不能准确测定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考点一:碳的化合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
C.物质只有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D
2.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B.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炭层
C.把水加入生石灰中D.镁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B
3.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空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CO2和N2
C.用观察的方法区分CuSO4溶液和NaOH溶液D.用右图所示的方法区分氢气和甲烷【答案】B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B.干冰用于制冷剂
C.酒精可用作燃料D.高锰酸钾用于制取氧气
【答案】B
5.NO有毒,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造成空气污染。
但少量的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被誉为“明星分子”。
通常状况下,NO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
则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答案】B
6.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可能用到下列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所用发生装置为___(填字母代号);该装置还可制取___(填一种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若用装置B(加入一定量浓硫酸)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气体应从___(填“a ”或“b ”)端通入. 【答案】222222H O 2O H n O M O +↑ C 二氧化碳 CaCO 3+2HCl ═
CaCl 2+H 2O+CO 2↑ b
7.A 、B 、C 、D 、E 分别是熟石灰、纯碱、烧碱、盐酸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这几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B 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B 、E 间反应有气泡产生。
(1)E 物质是__________;
(2)A 的用途之一为__________;
(3)C 转化为D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涉及的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有______个。
【答案】纯碱 灭火 ()2332Ca OH +Na CO =CaCO +2NaOH ↓ 2
8.如图A 、B 、C 、D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4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2种是化合物,E 常温下是一种液态物质。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
(1)A 的化学式_______;
(2)A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C 物质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O 2 C 2H 5OH + 3O 2 2CO 2 + 3H 2O CO+CuO Cu+CO 2
9.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丙是常用于家庭装修的建筑材料主要成分。
请回答:
(1)甲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写出乙转化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做燃料或冶炼金属 CO 2+Ca (OH )2=CaCO 3↓+H 2O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笔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
小组成员从一包粉笔产品中取出样品
5.10g 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求:(1)表中m =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要求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32g 98.0%
11.某种钙片标签上标注每片2.5克,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不小于1.24克。
某同学为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他取出4片片剂,研碎后放入锥形瓶中,用图所示装置,将100克稀盐酸(足量)全部加入锥形瓶中,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钙片中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_____________。
【答案】2.2g 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属实
考点二:碳的单质
1.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蜡烛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点燃所有的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
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一定含碳酸根离子
【答案】C
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判断CO2是否集满
B.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的硬度大小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冷碟收集炭黑,证实蜡烛中有单质碳
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答案】C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净水器降低自来水的硬度B.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汽油着火
C.用炉具清洁剂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食醋涂抹蚊虫叮咬后的皮肤
【答案】B
C和活性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4.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
60
A.金刚石质软,可作铅笔芯B.石墨硬度大,可用来裁玻璃
C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C.活性炭导电性强,可作电极D.
60
【答案】D
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制取
1.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下列有关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答案】C
2.如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3.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④①⑤
【答案】B
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若用B装置制氧气,仪器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3)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比较纯净的甲烷,发生和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F装置来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__(填“m”或“n”)端进入。
其中在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
【答案】酒精灯可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或节约药品AE CH4 +
2O2点燃
CO2+2H2O m 使CO2与水隔离,防止CO2溶于水
5.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准备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设计)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下图1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图2用于测量CO2的体积。
(1)写出图1中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___
(2)图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图2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图1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便于控制反应速率,可用_______________代替长颈漏斗。
(5)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实验拓展)为进一步探究固体状态与产生气体的关系,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采集到的样品用水冲洗后晾干,称取20.00g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进行下列测定(如图3),经数据处理得到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如图4)。
(6)图3所示实验中数据记录纸上应该连续记录的实验数据是计时器读数和____________。
(7)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8)由图4中曲线可以看出,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反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其影响实验的原因是_____。
(9)试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假设样品中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
(反思与评价)
(10)有同学认为图3 装置不能准确测定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铁架台连接装置,关闭导管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封,再加适量水,若形成一段稳定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注射器检验也可以)防止CO2溶于水防止CO2从漏斗口逸散分液漏斗调节量气管高度,使反应前后两边液面相平电子天平示数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接触面积也可)75% 气体从锥形瓶口棉花处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