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三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选择题) 6分(非选择 题) 3分(选择题)
【命题趋势】 1.本单元广东中考每年均有考查,而且近几年均考查了非选择题(2013),2014年考 查一个选择题,是复习的重点,同学们要在中考时拿到高分,必须重视非选择题的解 答。 2.本单元的各个考点均是考查的重点,2015年备考时应注意全面复习。
考点3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 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四个经济特区:广东的 深圳 、 珠海 、 汕头 ,福建的 厦门 。 3.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 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考预测 1.“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 的。”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 D ) A.农业合作化 B.发展乡镇企业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 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 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 理由是( D )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考点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1.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2.主要内容:①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做出把党 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 以 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考点4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指导思想。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 党的基本路线 百年不能动摇,特区姓 2.重要观点: “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关键是发 展经济。 3.意义:主要是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4.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关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 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 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 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D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 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A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3.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中,在福建省 的是 ( D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4.《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 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 进入中 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B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对外开放的目的、步 骤、作用、成效。是中考重点,出题类型多样。
4.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 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对于 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 着“时间又开始了”!对此认识错误的( B )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背景、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关于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命题往往以时事热点或者历史情景作 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同 时注重对历史上相关党的会议的联系比较,如遵 义会议。
中考预测 1.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 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 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 大的支点”的是 ( B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863计划 2.1984年1月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 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 确的。”在这之后,我国 ( D ) A.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迅速建立了珠海经济特区 C.在内地各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 D.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地区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
考纲要求
近3年广东省题统计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分(选择题) 3分(选择题)
3.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考点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1.开始时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党和政
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进程:安徽 凤阳小岗村 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 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逐步实行家 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随后农业生产向专业 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 乡镇企业 也 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 条新路。 4.作用: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 得丰收,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3.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 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 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 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 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考预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首先需 要( D ) A.发展经济 B.变革体制 C.对外开放 D.解放思想
3.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 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 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 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农村改 革是指 ( C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 B )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实行土地公有制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创立、内容及作用。为中考重点,出 题类型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