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赏赐(cì)滑稽(jī)庇护(pì)御聘(pìn)
B . 爵士(jué)头衔(xuán)陛下(bì)镀金(dù)
C . 缥缈(piāo)勋章(xūn)闪烁(shuò)揉团(róu)
D . 蓬勃(péng)澄澈(chéng)掺和(cān)绵延(mián)
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塑相六贤祠哑口无言山穷水尽
B . 金刚无字碑走头无路众叛亲离
C . 卦辞茅草房画龙点晴陷入绝境
D . 封锁安魂曲自暴自弃接二连三
3. (2分)(2012·福州) 依据词典解释,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 通_______达旦(霄,宵)“霄”有“天空”的意思,“宵”有“夜”的意思。
判断:横线处应填“宵”。
B . 多姿多_______(彩,采)“彩”有“颜色”的意思,“采”有“神色”的意思。
判断:横线处应填“彩”。
C . 物_______天择(竞,竟)“竞”有“竞争”的意思,“竞”有“完毕”的意思。
判断:横线处应填“竞”。
D . 重_______覆辙(蹈,导)“蹈”有“踩”的意思,“导”有“引导”的意思。
判断:横线处应填“导”。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4. (6分)(2016·广东模拟)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 , ________。
(《诗经•蒹葭》)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③《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④《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⑤把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默写完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三、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1分)
5. (11分)(2018·泰州) 学校开展“防止学生沉迷网络”系列活动,你参与其中。
(1)【集思广益】就如何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学校向大家征集建议。
有位同学的建议是: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谨慎选择、正确认识网络。
他的建议有语病,把你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心系他人】课上,同桌李华精神不振。
课后问他原来是昨晚上网时间过长。
你这样劝说他:
(3)【经典引领】为消除部分同学的网瘾,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经典”活动。
一位网瘾少年受益匪浅,他准备拟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沉迷网络误学业。
请你对出下联。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6. (1分) (2019九上·涡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那时为了获取国王更多的宠幸,我拿文明世界的一项发明来邀功请赏。
我说,三四百年前,有人发明了一种威力极大的粉末。
如果将这个发明用于军事领域,发射出最大的弹丸,就可以力摧千军于一瞬,那么夷平城池、击沉千军战艇,就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哪知陛下对我的提议和我描述的庞大、可怕的机器大为震惊。
他下达严令,如果我想保命,从此以后禁止再提此事。
(1)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
(2)“我”是怎样离开这个国家的?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7. (15分) (2017九上·姜堰期中) 在学习“气象物候”专题时,实验中学九(1)班决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现邀请你一同参与。
(1)【知识积累】图中的姜堰农民正在田间收割,请根据图中信息,说说他们正在收割什么农作物。
(2)图中表现的内容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请说说“立秋”的含义。
(3)【关注物候】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12月11日零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卫星。
据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介绍,风云四号卫星实现了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升级换代和技术跨越,将对我国及周边地区的大气、云层和空间环境进行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观测,大幅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能力。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消息,不超过15个字。
②听到这个消息,小方同学认为有关物候知识的民谚、俗语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你和他有不同观点,请试着说服他。
(4)【气候论坛】为提高同学们对气象物候的认识,该班级决定邀请区环保部门的刘主任来校做一场报告。
下面是该班论坛筹备组发出的邀请书,在格式和内容上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邀请书
尊敬的刘主任:
为提高同学们对气象物候的认识,我班决定举行一次气象论坛活动。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于11月20日下午3时来我校报告厅为大家做一场报告。
请您务必准时到达。
2017年11月11日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8. (20分)(2011·昆明)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
神秘的人体“天网”
①常言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是说,在人类社会中,一些坏人在作恶以后,自以为能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被缉拿归案,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个天网,使得坏人终究得伏法认罪。
冥冥之中究竟有没有天网?这暂且不论。
科学家发现,人类社会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天网,在人体里竟然真的存在!
②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状体物质。
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
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
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
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
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③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
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
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为了搞清楚人体免疫系统内部发生的这一神奇现象,德国科学家把目光锁定在了一种叫做中性粒细胞的身上,因为“天网”总是出现在它们周围。
中性粒细胞已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
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病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菌最出色的勇士。
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
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
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踪影。
⑤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
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
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
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
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
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
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⑥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感。
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
例如医学上有一种叫做先天性黏液稠厚症,它的特点是人体肺部的分泌物过于黏稠,很容易堵塞人的呼吸通道,使人断气而亡。
奇怪的是,那些分泌物中总是有数量极大的DNA.长久以来,医学专家只知道这种疾病肯定和基因有关,但其中的疾病制造内幕总是弄不清楚。
现在,他们才明白,这很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在肺部抛出的“天网”过密、过多导致的。
⑦科学家认为,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研究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但现在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人体“天网”本身还有许多谜题待解,如究竟是什么信号会促使中性粒细胞抛出它们“天网”的;细胞内的DNA又是通过什么路径被释放出来的;当它们把细菌一网打尽之后,又是怎样神秘消失的……等等。
尽管如此,科学家坚信,这个惊人发现,定能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选自《知识窗》)
(1)“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呢?”这是一个过渡段,它是从选文中摘录的,请问应将它放回选文哪两段之间?
应放在第(________)段和第(________)段之间。
(2)阅读选文第⑤段,在A,B,C,D四处填写恰当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概括出人体“天网”的形成过程。
(每空不超过6个字)
中性粒细胞:A________→与细菌拼杀→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构成“天网”
(3)选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⑥段“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一句中,划线词语“可能”有什么表达作用?
(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 选文开头引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成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人体天网”。
B . 在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不见“天网”活动的踪影,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
C . 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但到止前为止,有关人体“天网”的许多问题尚待科学去研究。
D . 选文彩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9. (25分) (2019八下·惠来期中) 现代文阅读
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
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但“天有不测风云”,精准预测天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
大气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对此,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引起美
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
”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
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
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
各种复杂地形也会给大气运动带来影响。
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尤其是夏天,它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当气流经过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去,并被加热,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这些,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
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
何况,不同的天气类型,预报准确率差异很大。
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
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能够做到“八九不离十”。
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如强对流天气,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雨、强雷电、龙卷风等,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报的难度当然就增大了。
这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个板块,儿童也能拼出来;如果是800块,成人可以拼出来;但如果是8000万块,甚至更多,那“神”也都无法拼出来了。
不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值预报手段的改选,天气预报准确率正在不断提升。
英国气象局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气象人员可以利用它发布面积仅为1平方公里地区的天气预报。
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即时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
届时,气象学家发布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时,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预报温布尔登所在的伦敦东南部的天气,而可以把精确度定在比赛场地500米的范围内。
(1)为什么说精准预测天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3)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人们预知天气变化,精准预测天气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B . 任何一种预测结果,总是会有一些误差。
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意味着预测失败。
C . 对高温、寒潮、梅雨等天气类型,预报准确率往往比较高。
D . 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能使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0. (13分) (2017八上·泗县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词.
①欧然起行________
②色入户________
③盖竹柏影也________
④但少闲人__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
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 (10分)阅读下面古诗词,然后完成后面问题。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浣溪沙”是,“黄鸡”的本意是,在诗中是指。
(2)“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化用了白居易《醉歌》中“听唱黄鸡与白日”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作文 (共1题;共1分)
12. (1分)按要求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当我们告别小学,走进初中,标志着我们实现了由小学生向中学生的华丽转身。
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
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在一天天成长,你也都能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请以《成长的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面对父母、老师、朋友的关爱而感到幸福,面对失败挫折而感到无助,或是一个人独处而感到孤独……只要你细细品味生活,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各种味道。
请以《感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如选作文(一),先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例如“快乐”“烦恼”“细节”“浪花”等),使文题完整;②记叙具体的事情,文从字顺,条理清楚,说真话、抒真情,发挥联想和想象,中心突出;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4-1、
三、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6-1、
6-2、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7-1、
7-2、
7-3、
7-4、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0-1、
10-2、
10-3、
10-4、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1、
11-2、
九、作文 (共1题;共1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