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教学设计(新疆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教学设计(新疆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菩萨蛮》。

(2)理解诗歌的背景,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分析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2)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1. 诗歌中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2. 诗歌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意义和美感。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利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美景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江南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江南有哪些特点和魅力?
2. 朗读和背诵:
(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韵律和节奏。

(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提高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3. 解析诗歌:
(1)分析诗歌的意象,解释诗中的景、物、人、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表达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意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2)小组成员共同探究意象的意义和表达效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5. 诗歌背景和文化内涵:
(1)介绍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文化内涵,如江南文化、佛教文化等。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菩萨蛮》的短文,表达对江南美景的理解和感受。

2024-04-10)
六、作业设计:
2. 请学生分析并描述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歌中描述的江南景色的感受和想象。

七、评价设计:
1. 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评价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诗歌主题和意境的把握能力。

八、教学反思:
九、拓展活动:
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江南为题材,模仿《菩萨蛮》的风格,创作自己的诗歌。

2. 邀请当地诗人或文学爱好者进行讲座,分享对江南文化和诗歌的理解和创作经验。

3. 组织学生参观江南地区的美景,如古镇、园林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江南的美,并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十、教学资源:
1. 诗歌原文和相关注释。

2. 诗歌解析和分析资料。

3. 江南风景图片和视频资料。

4. 诗歌创作指南和示例。

5. 相关讲座和活动资源。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这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诗歌韵律美、情感意境的关键手段。

需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背诵方法。

2. 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的理解:诗歌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丰富的意
象和独特的表达手法,这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重点环节补充和说明:
1. 诗歌朗读和背诵环节:可以通过分句、分段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记忆诗歌;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节奏,以增强朗读的表现力。

2. 诗歌意象和表达手法理解环节:可以结合具体诗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本文针对《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环节解析,重点关注了诗歌的朗读和背诵,以及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两个环节的实施,通过分句、分段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诗歌,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魅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