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听课评议

合集下载

轴对称图形的评课稿

轴对称图形的评课稿

轴对称图形的评课稿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感知——操作——体会”来获取知识,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注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上做文章,现简单点评如下: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

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数学教学决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进行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教学。

因此,这节课老师从孩子们喜爱的话题入手——剪纸,从对称与不对称中感知物体的对称的美。

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轴对称图形,并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这一知识的形成层层深入,逐步从生活走向数学;后面的巩固练习,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判断各种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又把数学融入了生活。

真正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2、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邵老师把学习的权利放给了学生,从一开始的感知,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学生运用自己的体验,创造出各种轴对称图形。

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在这种空间下,和谐发展,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为学生乐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过程。

本节课从导入到新授,到练习操作,学生动手“做”出轴对称图形,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探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轴对称图形》一课,就教材特点来说,很容易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但本节课有点欠缺,原因是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两边完全一样、两边完全重合)强调的不够。

2.探究新知的教学环节有点零乱,应做适当的调整。

《轴对称图形》评课

《轴对称图形》评课

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评课《轴对称图形》评课张萍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一课,能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设计教学,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层次分明,过渡自然,结构合理。

由于《轴对称图形》是在学生已经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过的对折来进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能较好的来进行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辨析和区辨。

张老师能够很好的把握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去剪一剪,折一折,在操作中让学生去体会,去感悟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同时又针对一些比较容易错误的知识点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再进行辨析,使得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知更加深刻和全面。

整堂课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结合,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课堂练习设计也能针对本课重、难点,循序渐进,具有目的性、阶梯性、多样性、既巩固新知,又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思维。

【几个亮点】:1、学习目标多元化。

本节课课堂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是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满足了多样化学习需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得到了充分发展。

2、学习活动自主化。

教学中设计了多项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并且探究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

表现在:目标明确——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思维发散——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想象到猜测进而进行验证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注意了转化、平移、旋转等思想方法渗透,让学生体验了新知的建构过程;操作自由——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比一比,说一说,充分体现了课堂的教学明主,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和思维。

3、学习过程多样化。

改变了以前简单的问答式教学,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思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评课考、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9篇)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9篇)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9篇).doc》《轴对称图形》评课稿篇1 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本课张老师设计了撕纸的游戏...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gongwen/xinwengao/1087832.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9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轴对称图形评课

轴对称图形评课

公开课《轴对称图形》点评1. 课件演示,直观形象。

在教学中,首先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在例1的教学中通过出示小松树图形,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然后数一数每个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从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最后通过连线对应点,学生会发现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在这一系列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非常容易发现其中的秘密,学得也自然轻松,感兴趣。

2. 小组合作,生生互动。

在例2的教学中,先出示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画轴对称图形呢?也就是另一半呢?试着画一画,再通过小组内学生的交流讨论,得出轴对称图形的画法,即先定点——定出每条线段的端点;再画对应点——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最后连点——依次连接每个对应点。

在后面的练习中都是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的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

3. 自主学习,敢于质疑。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教师把学习的权利放给了学生,从一开始的感知,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学生运用性质,画出轴对称图形。

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如有一组学生在画轴对称图形时,不按照画法去做,而是照葫芦画瓢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画,其他学生质疑:你怎么知道画出的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这种空间下,和谐发展,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4. 不足之处。

可设计先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和认识的几何图形中找一找轴对称图形,再出示课件中例1的图片,符合学生感官认知,又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已有的对称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的,重点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画法。

另外要强化画轴对称图形的画法,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明白不仅仅画对就可以,还要知道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这样才能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

《轴对称图形》听课评课稿

《轴对称图形》听课评课稿

《轴对称图形》听课评课稿《轴对称图形》听课评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聆听了__老师的《轴对称图形》,感受颇深,获益不少。

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__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感受到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我们老师看起来很简单的内容,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的,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用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去体验学生的想法,而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学生的思维上去看待问题,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地落到实处,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课堂。

这节课__老师紧紧抓住这节课的重难点,在观察一起对称的建筑物、一些日常物品后,与学生一起明确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接下来过渡,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我们学过的图形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

进而引入到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即轴对称图形。

__老师的教学艺术与能力越来越强,能够更顺畅地进入到课堂并且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有一种积极探究欲望。

接下来的探究环节,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进行小研究,1.观察下列各图,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一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这里老师应该对于学生的探究方法进行指导,从两点出发,一是用折的方法来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用折的方法来判断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二是在图形中画对称轴。

三是画对称轴时用铅笔、用虚线。

虽然看似很微小的提醒,但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学生的画对称轴的方法,与学生进行判断的方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还认为小研究的设计过于复杂,问题过多,只需要提出要求即可,不一定非得用问题的方式提出。

当然在今天的教学中,因为老师生怕学生说不好或者说不出来,老师在交流时参与过多,让学生没有了更多发言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管住自己少说话或者不说话,也是一种能力呢?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轴对称图形》评课

《轴对称图形》评课

《轴对称图形》评课
虎南路小学杨慧君
听了北台小学孙昕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学期《轴对称图形》一课,受益匪浅。

经过分析,我认为本课有如下特点:
一、教师教学语言精准,能够充分体现数学简洁美的特点。

精准的语言可以准确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观察、思考、研究等活动中。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提高表达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二、重视调动学生感官,充分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

在授课中,孙老师出示了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

通过这种直观感受,加强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从而降低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辨认难度。

学生可以通过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较轻松地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完成教学目标。

三、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带领学生快乐学习。

孙老师在授课时会根据需要播放一些美妙的音乐。

孩子们在音乐中显得非常放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效果明显。

整节课透着一种非常轻松地感觉。

无论授课者,还是上课者,抑或是听课教师都找到了一种愉悦感。

此时,学习活动真的不再枯燥。

四、重视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孙老师带领学生动手亲自剪轴对称图形。

通过操作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篇一:轴对称图形的评课稿2、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邵老师把学习的权利放给了学生,从一开始的感知,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学生运用自己的体验,创造出各种轴对称图形。

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在这种空间下,和谐发展,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为学生乐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过程。

本节课从导入到新授,到练习操作,学生动手“做”出轴对称图形,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探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轴对称图形》一课,就教材特点来说,很容易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但本节课有点欠缺,原因是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两边完全一样、两边完全重合)强调的不够。

2.探究新知的教学环节有点零乱,应做适当的调整。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加强,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二:轴对称图形评课稿2、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刘老师把学习的权利放给了学生,从一开始的感知,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学生运用自己的体验,创造出各种轴对称图形。

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在这种空间下,和谐发展,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重视“做中学”,促进数学知识的科学结构。

刘老师遵循了“做中学‘的理念,使学生感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特征:剪一剪——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折一折——判断轴对称图形;画一画——对称轴的位置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创造出各种形状的轴对称图形,学以致用。

轴对称的数学美在课堂中得到了再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发展的到了有机的结合,数学建构思想和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内容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内容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内容轴对称图形评课稿内容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轴对称图形评课稿,欢迎查看!轴对称图形评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轴对称图形》是五下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对称"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早在二年级时他们就已初步感知并能正确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今天这节课的教学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着眼点还是在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向学生传递数学的美,如何在课堂中向学生渗透和传递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让他们自然地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我认为,刘老师在他的课堂教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

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弥漫在数学课堂中,引领着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本质,去探寻数学的内在规律以及文化本性。

纵观这节课,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刘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具体感受有三点:1 、在生活中提炼。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尤其是几何图形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例和应用都非常多。

在上课伊始,刘老师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剪纸、脸谱、车标、交通标志等,为学生提供欣赏美的机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然后老师适时的问了一句:"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

在这些生活的例子中,一下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话描述对称图形的特征,为进一步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孕伏。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精选6篇)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精选6篇)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精选6篇)《轴对称图形》评课稿(精选6篇)教师能把握住习作的重难点,通过让学生反复读习作要求,圈画习作中的重点词语,教给了学生审题的方法。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句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篇1大家好,我是第四学区xx小学的陈xx,刚才黄xx老师,武xx主任分别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和动手操作活动方面进行了评课,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本节课中预设和生成的亮点。

本节课的生成在细节,处处见教师智慧和底蕴。

亮点一:教师能在预设生成中因势利导。

当孩子们在在汇报生活中什么是对称的时候,一个孩子说出眼睛是对称的,接下来其他还就说出耳朵、手、脚等,这些答案是在我们预设范围之内的,可是由于第一个孩子的回答,其他孩子的思考空间也定格在身体器官上了,而李教师结合自己的身体引导学生观察我们身体左右都是对称的,而后教师以手为导,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这样的因势利导,自然而然的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对称图形。

在教学中,当孩子的回答出现了从众心理时,教师能及时因势利导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拓宽孩子们的思维。

亮点二:教师智慧应对非预设中生成,使课堂精彩纷呈。

在本节课中教师不急不躁耐心等待生成,在每一次生成中都能巧妙应对,让孩子们能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在判断鱼和国旗时,针对孩子们不同的声音,教师抓住时机耐心带领孩子们操作,不仅让孩子们观察到了自己的错误,也使孩子们很清楚的判断出对称图形不仅要完全重合还要注意图案也要对称。

动手玩数学是本课的特色,在孩子们动手撕对称图形的时候,我们预设的应该是孩子们常见的小树、星星、衣服、心形简单的对称图形,可是本课中,孩子们却撕出了各样看不出的图形,遇到这样的尴尬问题,李老师活用课堂尴尬生成带领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发挥想象能力使每一个图形都有自己图案。

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不仅没有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反而让所有学生能大胆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反复的操作和疑问中更加清楚的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轴对称图形》评课稿这周星期四有幸听了杨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课,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自己的几点想法。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杨老师的教学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并得到什么是“对称”。

这一个环节的处理非常自然,而且有很强的实效性,也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物体的对称美。

2.鼓励操作实践,创造美教学中通过折一折,剪一剪,说一说,很好地抽象出对称图形的特点一一对折后,物体的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学生根据自己对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3.重视概念理解,思维美杨老师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活动去让学生感受和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并感受对称,而且通过折图形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再利用轴对称概念去判别轴对称图形,同时让学生折一折更好地感受轴对称图形。

还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对称图,使学生在心目中对对称图形又有更深的了解和巩固。

4.关注情感体验,升华美在练习的设计上,能够做到多方面的兼容。

使练习的效果得到了很好的升华和体现。

从趣味性的角度看,杨老师也十分注重这一点,用猜一猜“字母”,“汉字”的另一半去考察学生的认知,有趣而贴切。

总之,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才组成了这千姿百态的世界。

杨老师这节课带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感受那充满魅力的数学美,并引导学生用自己聪慧的头脑与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

一次教研,一次冲撞,教研不止,学习不尽。

通过本次课例活动,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接下来我们会积极研讨交流,共同进步。

《轴对称图形》听课评议

《轴对称图形》听课评议

《轴对称图形》听课评议《轴对称图形》教学评价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知道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评价过程:唐海梅:这节课中,教者能紧紧围绕教科研课题“有效教学的研究”进行了课堂设计。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学生早就有一定的认识,但作为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所以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从上课开始就将学生带入到一个轴对称的教学情境中去。

庄召霞:在这节课中,教者还充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从生活中感知、在操作中研究、在合作中感悟,利用“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等实践操作,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继而将轴对称图形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对称的科学与美学价值。

孙丽丽:教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观指导,主动向学生质疑,促使学生思考与发现,形成认识,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另外,借助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非常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

张斌:体现学科综合的思想,感受数学之美这节虽然是数学课,但它所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了数学学科的范围,与美术、美学都有交叉。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轴对称图形,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对称美,数学与美学,虽然一个属于自然科学,一个属于属于社会科学,二者似乎无多大联系,然而数学中却处处存在着美。

吴欢欢:加强练习设计的针对性,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学生在判断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时,由于存在较大的分歧,所以提议亲自动手将平行四边形折一折,再作判断。

《轴对称图形》听课简评

《轴对称图形》听课简评

《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教师能够充分理解教材,⼤胆挖掘创造使⽤教材。

教学过程能够按照学⽣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和学⽣的主体作⽤,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学习的欲望。

采取“折⼀折,拼⼀拼,分⼀分,说⼀说”等实践活动,让学⽣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观察、交流、操作的能⼒。

本节课是⼀节⾮常成功的课,从中也反映出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本节课的特⾊。

1、动⼿操作,感受对称。

教师从学⽣的兴趣出发,让学⽣给展⽰的图形分类,让学⽣动⼿折⼀折,在操作中研究让学⽣实践操作,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操作的⽅法,将轴对称图形与实际⽣活相融合。

2、处变不惊,善于引导。

课的引⼊部分,学⽣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设计,答⾮所问。

但教师依然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慢慢引导,适时点拨,顺利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

3、评价⾃然,恰到好处。

教师评价学⽣不矫揉造作,朴实⾃然。

4、板书设计,极富艺术。

教师关于对称图形,对称轴等知识的板书罗列层次清晰,富有创造性。

本节课需要探讨的内容。

1、课件情景引⼊部分的设计效果没有达到。

因为蝴蝶翅膀不停的煽动,很少在⼀个平⾯上,学⽣的注意⼒很难注意到两只翅膀左右⼤⼩⼀样,形状完全⼀样。

教师对城乡学⽣的差异估计不够。

2、学⽣对对称轴的认识不够清晰。

教师应板演⼀下或⽤课件展⽰⼀下⼀些图形的对称轴,学⽣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轴对称听课评语

轴对称听课评语

轴对称听课评语1、(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2)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扎实;(3)建议:①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②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③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以让学生讨论)。

2、(1)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2)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体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4)这是一节整合课,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成果分享,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老师还应加强; (5)较成功的一节课。

3、(1)能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2)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但实施呈现传统化,如能创设例情景,但没有引发同学讨论思维,课堂氛围不够浓厚,教学效果不佳;(3)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资料(问题)和总结归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1)应教会学生如何容易处理数据,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规律);(2)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3)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新教师的缺点),注意控制课堂节奏、语言节奏)(4)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5、(1)能通过创设例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能利用课件直观解决教学中的难点;(3)能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学习外语的基本技能;(4)教学思路较清晰,教学效果尚可,但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5)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录音→录像片段)→资料库6、(1)能利用课前演讲及课文资源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2)能利用例、练习引发学生思考、发言,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应大胆引导学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艺术(表现力等)有待培养、提高;(5)教学设计思路基本合理,但应从三维目标的实现加以完善、补充,另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轴对称图形教师听课评语

轴对称图形教师听课评语

轴对称图形教师听课评语七年级数学简单的轴对称现象听课评课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媒介,使教材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几何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到图片的颜色,在教具和课件制作中采用色彩鲜明的颜色,使学生感受到颜色的美,物体的美丼,教师创设了一个这样美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体验到在数学中美的教育。

实践操作是学习数学的根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一节课下来,老师说课的时间总共不超过15分钟,剩下的时间都是学生的了,学生说的多了,动手操作多了,参与面广了,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个图行是轴对称图形吗是的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听课记录泸科版:初二物理复习纲要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图形》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知道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评价过程:
唐海梅:这节课中,教者能紧紧围绕教科研课题“有效教学的研究”进行了课堂设计。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学生早就有一定的认识,但作为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所以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从上课开始就将学生带入到一个轴对称的教学情境中去。

庄召霞:在这节课中,教者还充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从生活中感知、在操作中研究、在合作中感悟,利用“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等实践操作,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继而将轴对称图形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对称的科学与美学价值。

孙丽丽:教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观指导,主动向学生质疑,促使学生思考与发现,形成认识,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另外,借助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非常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

张斌:体现学科综合的思想,感受数学之美
这节虽然是数学课,但它所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了数学学科的范围,与美术、美学都有交叉。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轴对称图形,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对称美,数学与美学,虽然一个属于自然科学,一个属于属于社会科学,二者似乎无多大联系,然而数学中却处处存在着美。

吴欢欢:加强练习设计的针对性,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学生在判断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时,由于存在较大的分歧,所以提议亲自动手将平行四边形折一折,再作判断。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走进知识的形成过程。

动手操作的确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好方法。

但是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知识,并不等于能熟练掌握知识,能灵活地运用知识。

教学的过程应该是理解加上掌握再加上灵活地运用。

光有理解,没有巩固,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结果。

所以建议教师在这儿应该设计一个巩固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