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世界近代史--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考点清单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备考----考点系统复习
九年级考点清单梳理
世界近代史: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主题线索归纳]
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 一大理论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个国际工人组织:第一国际。 一次工人运动:巴黎公社。
考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
考纲要求: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 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业(汽船、火车 ,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实质
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
性质
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 一重 次要 工成 业果 革 命
珍妮机
改进蒸 汽机
现代工 厂制度
火车与 铁路
概况 影响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揭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引发棉纺 织领域一系 列的发明。
[材料解读]
材料
1848 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 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 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 无产阶級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 长期的艰苦探索、付出沉重代价后作出的正确抉择。 (2)立足中国实际和基本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 地应用于革命与建设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3)根据时代和历史任务的转换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4)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推进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旨归。

动,遭到普鲁士政府的查封,被迫转赴巴黎。在巴黎,马克思结识

了恩格斯,二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
思 与
他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查阅资料,撰写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和

文章,《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

思主义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

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_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是科
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
影响 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_实践
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_不断发展的_开放_
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信息社会”。
考点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考纲要求: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 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1)马克思生于德国特里尔市。他博土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
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发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 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_阶级斗争的历史;肯定资产阶级
共 产 党
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 内容 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
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1)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

新的历史时期。1864 年,英国、法国、德国
一 国
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

会,史称“第一国际”。
和 巴
(2)在第一国际的支持下,1871年3月18日,巴
(1)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 背景 (2)市场需求: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
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时间 18世纪60年代开始 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主要动力 蒸汽动力
主要能源 煤炭
业 革
进程
机器发明(飞梭珍妮机,最早开始于棉纺织工业) 动力 设 备的改进(蒸汽机) 现代工厂 制度开始产生 交通运输
概况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 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1)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
影响 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促使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确立 19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特点 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

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
公 社
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立了世界上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巴黎公社 。 5月28日,
公社失败。
[知识拓展]
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
(1)从主观上看,是公社领导人的某些失误造成的, 说明法国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如:缺乏统一的军事指 挥、未建立工农联盟、没有形成权威的领导核心等。 (2)从根本原因看,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 期,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主流。这次革命的发生,并不是 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不过是特殊条 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 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
(1)技术发明多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积累,科学与技
术尚未紧密结合。
特点
(2)首先发生于英国,随后扩展到其他国家。
第 一
(3)以轻工业为突破口,以蒸汽机为动力来源。 (4)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现代 工厂制度的确立。

(1)对生产力: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对世界格局:
有利于实现生产方式的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了经 影响 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1)兴起: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 概况 路时代的开始。
(2)发展:1830-1851 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影响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西强

工业化时代 东弱的世界格局基本形成。
来临的意义 ②推动了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初
步形成。
③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加剧
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
(3)对英国: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
业国家。
识记技巧
三次科技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