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培养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能力培养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
实践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中医院校,这门课程通常被认定为西医课程。
在人类历史上,中医与西医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由于受到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观察、思考的方法及对于各种概念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区别。
中医思维模式呈网状结构,其特点是参照经验,重视整体的相关性,而西医思维模式呈链式结构,其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重视事物本身特性。
①医学微生物学不是孤立的一门学科,而是生命科学的基础。
它与很多重大疾病的攻克密切相关,若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将中西医思维模式相互融合。
所以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构建相关性思维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思维模式的构建依赖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
在我国,思维科学是钱学森院士在20 世纪80 年代初倡导建立的一个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并列的科学技术部门。
思维学是研究加工信息的,其任务是怎样处理从客观世界获得的信息。
钱老对思维学的内容与范围作出了界定:“思维学就只有3个部分:逻辑思维,微观法;形象思维,宏观法;创造思维,微观与宏观结合。
创造思维才是智慧的泉源;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都是手段。
”②思维科学的相关成果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管理、教育改革等领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此,笔者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相关性思维模式,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具体方法和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观察思考,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微生物世界是肉眼看不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到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生物学性状各异的微小生物的形象世界。
研究表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各是人脑右半球和左半球的功能,它们是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协调进行的。
形象思维以形象材料作为思维的对象,在整个思维过程中都有具体的可感性。
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医学微生物学的现象和过程没有在头脑中建立起直观、鲜明、正确的图象,就不能以形象思维为依托来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抽象思维活动,而只能生搬硬套。
学生头脑中如果没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象,而只看到微生物引起人类疾病的结果,就很难理解微生物的致病过程及机制。
本研究组在实验课上,让学生通过显微镜直观地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及增殖结果,同时,在理论课上,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引领学生自主在头脑中构建出细菌、病毒的增殖过程形象,再适时地给出思考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疾病相结合,逐渐增强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以借助形象思维之舟,而达抽象思维之彼
岸。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研究组在实践过程中尽力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形象世界。
2 比较鉴别,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真正可贵的是直觉。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及其本质、规律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观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
③人类认识史上的许多事实表明,直觉是构成高层次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必要因素。
直觉通常表现为猜想、预感、顿悟、灵感等,它基于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是多次认识反复实践的结果,无推理的中间环节,却体现出逻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