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游背景下陕西研学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陕西省研学旅游人才建设的策略
(一)创新研学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陕西省旅游业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但陕西省公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却面临萎缩的尴尬, 旅游管理专业可紧跟市场需求,灵活创新建立研学旅游方向的人 才培养体系,对其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一方面针对陕西省研学旅 游人才市场失衡的现状和研学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景,鼓励更 多的旅游院校、教育院校和研学机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化 的高素质研学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在职导游的培训,鼓励其考取 教师资格证和医师等相关证书,提升研学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水 平。另外,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旅游市场变化需求,加强研学课 程设计、艺术、活动策划等方面的教学,积极与各地旅游机构、 学校、培训机构、研学营地等有效合作,广泛开展研学旅游专业
一、陕西省研学旅游人才需求供需分析
随着陕西研学旅游发展速度的明显加快,研学旅游专业人才 的需求越来越强劲。但就整个研学旅游人才市场看,目前还存在 旅游人才数量供求和质量方面的矛盾。陕西省部分研学旅游行业 人才需求现状、趋势与供需平衡见表1。
表1 陕西省研学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现状、趋势与供需平衡
行业
类型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16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下半月刊
研学旅游背景下陕西研学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周伟伟
作为升级版的文旅+教育的研学旅游正日益得到政府、教育部门和旅游机构的重视,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陕西省作为旅游 大省和丝绸之路的起点,其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和众多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也将持续推动陕西研学旅游市场的发展。在研 学旅游强劲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在对陕西研学旅游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建设的建议,以期为陕西省抓住时代发 展机遇,快速发展研学旅游产业提供借鉴。
(三)加强高素质研学人才引进 对于当前较为紧缺的入境研学高级旅游人才,应及时建立陕 西省急需研学高级旅游人才数据库,根据需求人才的类别、数量 从外地、高校进行人才引进。同时可聘请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担 任研学导师,使高级旅游人才为陕西省旅游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文旅+教育深度融合的变化,使高校旅 游管理的人才培养面临较大的挑战,而面对市场对人才的新需 求,研学旅游人才的加速培养也势在必行。高校作为研学旅游专 业人才培养基地,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思路和模式,以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促进研学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
(下转第166页)
作者简介:周伟伟(1985—),女,河南汝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者行为、乡村旅游和旅游规划研究。 16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下半月刊
程设置中要注意合理调整理论课、实践课与创新课程的比例,以 保证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创新性。高职酒店管 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重点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需要倡导行动导向式的课程教学;坚持将创新理念 贯穿于课程体系中,以市场创新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为学生提 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平台,指导学生将创新思想应用于实 践工作中。还要把握创新教育活动的特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 位,通过开设自主学习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 队合作精神、自主创新意识。教师在课程开设中要重视对教材的 选用,选择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及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突出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材,以满足创新型教学的需要;教 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要结合行业发展体现内容的时代性、科学 性、创新性。
育;俄罗斯有5.5万个营地,每年为600万青少年提供服务。在国 外,青少年通过营地这样的微缩社会从少年过渡到青年期,营地 生活也是国际上诸多发达国家首选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
而在陕西地区,研学教育基地的分布主要以西安居多,而主 要依托于各种类型景区,营地教育还处在初步发展的萌芽期,成 规模的营地数量还十分有限。专注于研学教育的世纪明德于2018 年3月进入陕西研学营地市场,旗下子公司打造的明德未来国际 研学营也已在陕西大荔乡正式破土动工。研学是一项集体性活 动,景区要同时接待数百名、乃至数千名学生团体,因此,提高 景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和接待力很有必要。而未来陕西研学旅游 要获得长足发展,可借鉴发达国家营地建设经验不断细化营地, 按主题、人口、技术乃至客户需求建设运动型、科技型、艺术 型、日间营、周末营地、寒暑假营地、减肥营、多动症和自闭症 儿童营等众多细分营地。营地的设计与景区的规划设计有较大区 别,而由于研学旅游处于起步阶段,人才的培养有一定滞后性, 所以营地设计人才较为欠缺。
人才培养,构建研学旅游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二)鼓励师范类院校开设研学导师培训班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与青旅研学联合推出“研
学导师”的中级和高级课程,主要针对专门从事研学旅行项目的 管理、策划和督导人员,为各研学旅行机构解决教育专业人才的 缺口问题;陕西省的师范院校也可建立研学旅行师资实训基地, 并积极与陕西地区的中小学校合作,从顶层设计、研学课程开 发、研学旅游的实施等维度,为学生成长和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构 建平台。
陕西省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有利于开展国内外的 研学旅游。同时陕西在研学旅游和教育方面位于全国前列,有部 分教育机构也开始在陕西建设研学营地,旅行社也不断推出研学 旅游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但随之而来的研学旅游的专业人才出 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为了缓解这一矛盾,确保陕西研学旅游的 安全和研学质量效果,以研学旅游人才需求为对象开展研究对陕 西省研学旅游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具 有一定意义,而且该研究也可为我国建立青少年文化自信、核心 价值观培育、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好地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创新 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术活动,通过学术论文、科研课题、 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科研水平与能力,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把握 职业发展方向。
(四)营造创新型校园环境 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提高,所以除了课 堂上的实践学习外,课堂外的实践也同样重要。而创新型的校园 文化环境、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多层次多方位的第二课堂活动 都为学校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同时, 学院还可以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为学生营造灵活的创业环 境,建立学生创新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意类大赛;还 可以密切联系酒店行业,注重校企合作,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理论 知识与创新能力解决行业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丰富的校 园活动、多样化的实践渠道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结语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 是行业的需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院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高 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服务意识、管理 能力、创新思维等进行培养,从而为社会、为行业输送更多的创 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上接第164页) 推动者,除了具有中文、英文导游证者,教师资格证、医护等 相关证件,还要有一定科学、文艺、体育类特长,能参与部门 其他青少年课程与活动的教学授课工作。研学旅行的持续升 温,催生出一批专业培养研学导师的机构,为研学旅行的发展 助力。但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多鼓励学生考取导游 资格证,而较少有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和医护证书,人才的培 养较为单一,不能全方面满足研学旅游的急速发展,因此对研 学导师进行培养迫在眉睫。
(三)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开展相关工作。高职 院校需要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构建一支结构 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创新型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教师进入 企业实践,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加强教师对一线行业知识的 理解,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素养;另一方 面,通过专项培训、教学技能竞赛、教师行业交流等方式,提 高教师教学水平,使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
(二)研学课程研发人才 陕西研学旅游的发展对研学课程研发人才的需求量增加, 研学课程的开发人员不仅需要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更 需要具有教育学的相关知识,从网络招聘岗位任职要求来看:要 求有教育学(含师范类)、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有教学 经验者优先考虑,最好是曾从事过地理、历史、天文、数学和物 理等方向工作,需要了解教学规律及基本方法,精通研学项目课 程开发整体流程,熟悉教育培训;负责研学旅行课程产品的框架 设计、内容策划、课件及脚本编写和内容审核等。研学旅游的蓬 勃发展,势必需要研学课程的研发人才,而师范类专业和旅游管 理相关专业对此类人才的培养较为欠缺,相关专家提出旅游管理 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可考虑设置研学旅行概论、教育学心 理学基础知识、地方旅游资源旅游文化和研学旅行实务等四大板 块,培养旅游+教育的跨学科复合型旅游人才以应对研学旅行细 分市场对旅游人才素质的新需求。陕西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地, 师范类学校众多,而相关的师范类专业,也可开设与旅游相关的 专业课程,培养教育+文旅的复合型人才。 (三)研学导师 在研学旅行的整个环节中,除了课程的研发,优秀的研学 旅行导师也是保证研学旅行质量的重要因素。研学导师与传统 的景区讲解员和导游有较大的区别,作为研学课程实施的直接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研学旅游市 场需求不断释放。而2016年发布的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 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标志着研学旅游在中小学成长教育中 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其也为研学旅游的蓬勃发展 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而随着研学旅行旅游规模的扩大,社会对 研学旅行辅导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供给的不足和需 求的增加使专业性的研学辅导员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现状 未来需求趋势 供求关系
研学课程研发
奇缺
较大量
没有供应
研学计调
缺
一般
供应量少
研学旅游 相关机构
研学导师 素质拓展导师奇缺来自奇缺极大量 极大量供不应求 供不应求
营地设计人才
缺
一般
极少供应
研学市场开拓人才
缺
一般
供不应求
二、陕西省研学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一)研学营地设计人才 区别于传统的教育基地,研学营地是研学旅行、夏令营以及 素质教育的空间载体。就营地场地而言,许多国家公园成了营地 教育的场所,如日本奉行“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体验”的理念,几 乎涉及青少年营地教育的基地都占据了该国最好的风光地段和最 佳的观景位置,日本有3 000个营地,美国有1.2万个营地,80%以 上青少年参加过营地教育,64%的女CEO参加过女童军的营地教
(一)创新研学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陕西省旅游业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但陕西省公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却面临萎缩的尴尬, 旅游管理专业可紧跟市场需求,灵活创新建立研学旅游方向的人 才培养体系,对其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一方面针对陕西省研学旅 游人才市场失衡的现状和研学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景,鼓励更 多的旅游院校、教育院校和研学机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化 的高素质研学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在职导游的培训,鼓励其考取 教师资格证和医师等相关证书,提升研学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水 平。另外,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旅游市场变化需求,加强研学课 程设计、艺术、活动策划等方面的教学,积极与各地旅游机构、 学校、培训机构、研学营地等有效合作,广泛开展研学旅游专业
一、陕西省研学旅游人才需求供需分析
随着陕西研学旅游发展速度的明显加快,研学旅游专业人才 的需求越来越强劲。但就整个研学旅游人才市场看,目前还存在 旅游人才数量供求和质量方面的矛盾。陕西省部分研学旅游行业 人才需求现状、趋势与供需平衡见表1。
表1 陕西省研学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现状、趋势与供需平衡
行业
类型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16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下半月刊
研学旅游背景下陕西研学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周伟伟
作为升级版的文旅+教育的研学旅游正日益得到政府、教育部门和旅游机构的重视,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陕西省作为旅游 大省和丝绸之路的起点,其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和众多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也将持续推动陕西研学旅游市场的发展。在研 学旅游强劲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在对陕西研学旅游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建设的建议,以期为陕西省抓住时代发 展机遇,快速发展研学旅游产业提供借鉴。
(三)加强高素质研学人才引进 对于当前较为紧缺的入境研学高级旅游人才,应及时建立陕 西省急需研学高级旅游人才数据库,根据需求人才的类别、数量 从外地、高校进行人才引进。同时可聘请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担 任研学导师,使高级旅游人才为陕西省旅游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文旅+教育深度融合的变化,使高校旅 游管理的人才培养面临较大的挑战,而面对市场对人才的新需 求,研学旅游人才的加速培养也势在必行。高校作为研学旅游专 业人才培养基地,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思路和模式,以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促进研学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
(下转第166页)
作者简介:周伟伟(1985—),女,河南汝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者行为、乡村旅游和旅游规划研究。 16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下半月刊
程设置中要注意合理调整理论课、实践课与创新课程的比例,以 保证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创新性。高职酒店管 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重点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需要倡导行动导向式的课程教学;坚持将创新理念 贯穿于课程体系中,以市场创新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为学生提 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平台,指导学生将创新思想应用于实 践工作中。还要把握创新教育活动的特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 位,通过开设自主学习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 队合作精神、自主创新意识。教师在课程开设中要重视对教材的 选用,选择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及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突出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材,以满足创新型教学的需要;教 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要结合行业发展体现内容的时代性、科学 性、创新性。
育;俄罗斯有5.5万个营地,每年为600万青少年提供服务。在国 外,青少年通过营地这样的微缩社会从少年过渡到青年期,营地 生活也是国际上诸多发达国家首选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
而在陕西地区,研学教育基地的分布主要以西安居多,而主 要依托于各种类型景区,营地教育还处在初步发展的萌芽期,成 规模的营地数量还十分有限。专注于研学教育的世纪明德于2018 年3月进入陕西研学营地市场,旗下子公司打造的明德未来国际 研学营也已在陕西大荔乡正式破土动工。研学是一项集体性活 动,景区要同时接待数百名、乃至数千名学生团体,因此,提高 景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和接待力很有必要。而未来陕西研学旅游 要获得长足发展,可借鉴发达国家营地建设经验不断细化营地, 按主题、人口、技术乃至客户需求建设运动型、科技型、艺术 型、日间营、周末营地、寒暑假营地、减肥营、多动症和自闭症 儿童营等众多细分营地。营地的设计与景区的规划设计有较大区 别,而由于研学旅游处于起步阶段,人才的培养有一定滞后性, 所以营地设计人才较为欠缺。
人才培养,构建研学旅游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二)鼓励师范类院校开设研学导师培训班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与青旅研学联合推出“研
学导师”的中级和高级课程,主要针对专门从事研学旅行项目的 管理、策划和督导人员,为各研学旅行机构解决教育专业人才的 缺口问题;陕西省的师范院校也可建立研学旅行师资实训基地, 并积极与陕西地区的中小学校合作,从顶层设计、研学课程开 发、研学旅游的实施等维度,为学生成长和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构 建平台。
陕西省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有利于开展国内外的 研学旅游。同时陕西在研学旅游和教育方面位于全国前列,有部 分教育机构也开始在陕西建设研学营地,旅行社也不断推出研学 旅游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但随之而来的研学旅游的专业人才出 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为了缓解这一矛盾,确保陕西研学旅游的 安全和研学质量效果,以研学旅游人才需求为对象开展研究对陕 西省研学旅游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具 有一定意义,而且该研究也可为我国建立青少年文化自信、核心 价值观培育、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好地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创新 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术活动,通过学术论文、科研课题、 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科研水平与能力,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把握 职业发展方向。
(四)营造创新型校园环境 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提高,所以除了课 堂上的实践学习外,课堂外的实践也同样重要。而创新型的校园 文化环境、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多层次多方位的第二课堂活动 都为学校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同时, 学院还可以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为学生营造灵活的创业环 境,建立学生创新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意类大赛;还 可以密切联系酒店行业,注重校企合作,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理论 知识与创新能力解决行业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丰富的校 园活动、多样化的实践渠道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结语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 是行业的需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院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高 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服务意识、管理 能力、创新思维等进行培养,从而为社会、为行业输送更多的创 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上接第164页) 推动者,除了具有中文、英文导游证者,教师资格证、医护等 相关证件,还要有一定科学、文艺、体育类特长,能参与部门 其他青少年课程与活动的教学授课工作。研学旅行的持续升 温,催生出一批专业培养研学导师的机构,为研学旅行的发展 助力。但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多鼓励学生考取导游 资格证,而较少有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和医护证书,人才的培 养较为单一,不能全方面满足研学旅游的急速发展,因此对研 学导师进行培养迫在眉睫。
(三)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开展相关工作。高职 院校需要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构建一支结构 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创新型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教师进入 企业实践,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加强教师对一线行业知识的 理解,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素养;另一方 面,通过专项培训、教学技能竞赛、教师行业交流等方式,提 高教师教学水平,使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
(二)研学课程研发人才 陕西研学旅游的发展对研学课程研发人才的需求量增加, 研学课程的开发人员不仅需要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更 需要具有教育学的相关知识,从网络招聘岗位任职要求来看:要 求有教育学(含师范类)、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有教学 经验者优先考虑,最好是曾从事过地理、历史、天文、数学和物 理等方向工作,需要了解教学规律及基本方法,精通研学项目课 程开发整体流程,熟悉教育培训;负责研学旅行课程产品的框架 设计、内容策划、课件及脚本编写和内容审核等。研学旅游的蓬 勃发展,势必需要研学课程的研发人才,而师范类专业和旅游管 理相关专业对此类人才的培养较为欠缺,相关专家提出旅游管理 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可考虑设置研学旅行概论、教育学心 理学基础知识、地方旅游资源旅游文化和研学旅行实务等四大板 块,培养旅游+教育的跨学科复合型旅游人才以应对研学旅行细 分市场对旅游人才素质的新需求。陕西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地, 师范类学校众多,而相关的师范类专业,也可开设与旅游相关的 专业课程,培养教育+文旅的复合型人才。 (三)研学导师 在研学旅行的整个环节中,除了课程的研发,优秀的研学 旅行导师也是保证研学旅行质量的重要因素。研学导师与传统 的景区讲解员和导游有较大的区别,作为研学课程实施的直接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研学旅游市 场需求不断释放。而2016年发布的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 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标志着研学旅游在中小学成长教育中 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其也为研学旅游的蓬勃发展 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而随着研学旅行旅游规模的扩大,社会对 研学旅行辅导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供给的不足和需 求的增加使专业性的研学辅导员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现状 未来需求趋势 供求关系
研学课程研发
奇缺
较大量
没有供应
研学计调
缺
一般
供应量少
研学旅游 相关机构
研学导师 素质拓展导师奇缺来自奇缺极大量 极大量供不应求 供不应求
营地设计人才
缺
一般
极少供应
研学市场开拓人才
缺
一般
供不应求
二、陕西省研学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一)研学营地设计人才 区别于传统的教育基地,研学营地是研学旅行、夏令营以及 素质教育的空间载体。就营地场地而言,许多国家公园成了营地 教育的场所,如日本奉行“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体验”的理念,几 乎涉及青少年营地教育的基地都占据了该国最好的风光地段和最 佳的观景位置,日本有3 000个营地,美国有1.2万个营地,80%以 上青少年参加过营地教育,64%的女CEO参加过女童军的营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