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资料:________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8 页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1.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严格借用手持和登记建卡等管理制度。
2.工具使用前必须对外壳、手柄、电源线、插头、开关、接地或接零及保护装置进行认真检查,是否完整无缺、灵敏可靠,否则禁止使用。
3.使用工具同时必须配用相应的触电保安器和劳动保护用品。
4.在一般场所,应选用II类工具。
5.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II类或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安器。
6.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应使用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安器。
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流联接必须放在外面,并设专人监护。
7.在湿热、雪雨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气体的场所,使用工具必须符合相应的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8.对工具及所属附件,非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拆修。
9.使用工具时用力均匀合理。
10.使用工具时,立足要平稳牢固。
严禁在梯子上或悬空作业。
11.拆接电源线由电气人员负责。
12.使用工具必须配有合格的漏电保安器设施,否则不准使用。
第 2 页共 8 页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管理规定
1.0目的指导施工现场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使用与管理,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引起机具伤害事故。
2.0适用范围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3.0可能的危险因素触电、机具伤害
4.0职责4.1项目部或合约部负责购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外壳绝缘以及各类保护装置良好,皮线无破损,试运转正常,保险装置灵敏可靠。
4.2项目安全员负责工具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5.0分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按触电保护分为:Ⅰ类、Ⅱ类、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1)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
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的(接地)导线联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2)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
Ⅱ类工具分为绝缘外壳Ⅱ类工具和金属外壳Ⅱ类工具,在工具的明显部位标有Ⅱ类结构符号。
(3)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6.0合理选用(1)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的安全,应选用Ⅱ类工具。
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采用其他安全措施,如漏电保护电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
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2)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
第 3 页共 8 页
须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电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应使用Ⅲ类工具。
如果使用Ⅱ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
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漏电保护电器及Ⅱ、Ⅲ类工具的控制开关箱和电源联接器等必须放在外面,同时应有人在外监护。
(4)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工具必须符合相应的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7.0使用7.1检查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检查软电缆或软线Ⅰ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
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工具的软电缆或软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
(2)检查插头、插座①工具所有的插头、插座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带有接地插脚的插头、插座在插合时应符合规定的接触顺序,防止误插入。
②工具软电缆或软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
③三级插座的接地插孔应单独用导线接至接地线(采用保护接地的)或单独
用导线接至接零线(采用保护接零的)不得在插座内用导线直接将接零
线与接地线联接起来。
(3)检查机械防护装置工具中运动的危险零件,必须按有关的标准装设机械防护装置(如防护罩、保护盖等),不得任意拆除。
(4)工具在发出或收回时,必须由保管人员进行日常检查。
(5)专职人员应按以下规定对工具进行定期检查。
①季度至少全
第 4 页共 8 页
面检查一次。
在湿热和温差变化大的地区还应相应缩短检查周期。
②在霉雨季节前应及时进行检查。
③工具的定期检查,还必须测量工具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
表1
测量部位绝缘电阻(兆欧)Ⅰ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2Ⅱ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7Ⅲ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1注:绝缘电阻用500伏兆欧表测量。
(6)工具的日常检查至少包括以下项目:①外壳,手柄有否裂缝和破损。
②保护接地或接零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
③软电缆或软线是否完好无损。
④插头是否完整无损。
⑤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陷、破裂。
⑥电气保护装置是否良好。
⑦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⑧工具转动部分是否转动灵活无障
碍。
(7)长期搁置不用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
如果绝缘电阻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和维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8)工具如有绝缘损坏,软电缆或软线护套破裂;,保护接地或接零线脱落,插头插座裂开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
在未修复前,不得继续使用。
7.2安全操作规程(1)使用非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机、电器时,应安装漏电保护继电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装置。
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有牢固可靠的接地(接零)保护装置,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2)在潮湿区域或在金属构架、压力容器、管道等导电良好的场所作业,必须使用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工具,否则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3)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应避免受压受
第 5 页共 8 页
潮并不得和汽油等溶剂接触。
(4)刃具应刃磨锋利,完好无缺、安装正确、牢固。
(5)受潮、变形、裂纹、破碎、磕边缺口或接触过油类、碱类的砂轮不得使用。
受潮的砂轮片,不得自行烘干使用。
砂轮与接盘间软垫应安装稳妥,螺帽不得过紧。
(6)作业前必须检查:①外壳、手柄应无裂缝、破损;②保护接地(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应完好无损,开关动作应正常,并注意开关的操作方法;③电气保护装置良好、可靠,机械防护装置齐全。
(7)启动后,空载运转并检查工具联动应灵活无阻。
(8)手持砂轮机、角向磨光机,必须装防护罩,操作时,加力要平稳,不得用力过猛。
(9)严禁超载荷使用,随时注意音响、温升,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作业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时,应停机待自然冷却后再进行作业。
(10)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具、模具、砂轮,发现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修整或更换后再进行作业。
(11)机具运转时不得撒手。
(12)使用冲击电钻注意事项:①钻头应顶在工件上再打钻。
不得空打和顶死;②钻孔时应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③必须垂直地顶在工件上,不得在钻孔中晃动;④使用直径在25mm以上的冲击电钻时,作业场地周围应设护栏。
在地面以上操作应有稳固的平台。
(13)使用角向磨光机应注意砂轮的安全线速度为80m/min,作磨削时应使砂轮与工作面保持15度—30度的倾斜位置。
作切割时砂轮不得倾斜。
8.0维修8.1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工具。
8.2如机
第 6 页共 8 页
务组无能力维修时,必须到专业厂家维修或厂家的特约维修点进行维修。
8.3维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单位和维修部门不得任意改变工具的原设计参数,不得采用低于原用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与原有规格不符的零件。
(2)在维修时,工具内的绝缘衬垫、套管等不得任意拆除、调换或漏装。
(3)工具的电气绝缘部分经修理后,必须进行下列测量和试验。
①绝缘电阻测量按表1。
②绝缘耐电压试验按表2。
表2:
试验电压的施加部位试验电压(伏)Ⅲ类工具Ⅱ类工具Ⅰ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壳体零件之间仅由基本绝缘与带电零件隔离380 950由加强绝缘与带电零件隔离2800 注:绝缘耐电压试验的时间应维持1分钟9.0所有分包队伍自备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同样适用本规定,统一由项目部管理,但其维修由分包单位自行负责,项目部对维修情况进行监督。
10.0引用文件《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11.0记录11.1《职业健康交底单》
第 7 页共 8 页
行业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8 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