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物理一轮复习课件:3-5-2-1:波粒二象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5.0×10-19 J (2)1.5×10-19 J.
1-1 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
功为2.21 eV,用波长为2.5×10-7 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
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0×108 m/s,元电荷为1.6×10-19
解C,析:普W朗=h克ν0,常ν0=量为6.63×10-34 J·≈s5,.3×求101钾4 H的z,极限频率和
【例1】 紫光的波长为4 000 Å,金属钠的逸出功
为3.5×10-19 J,求:
解析:(1()1每)因E个=紫hν,光而光子的能量为多大?
=5.0×10-19 J.
(2)若用该紫光照射金属钠时,产生的光电子的
(2)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得:hν=W+Ekmax,
所最以大Ek初max=动hν能-W是=多5.0大×1?0-19 J-3.5×10-19 J=1.5×10-19 J.
2-1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强占整个从 单缝射入的光强的95%以上,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 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 )
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 B.一定落在亮纹处 C.可能落在暗纹处 D.落在中央亮纹处的可能性最大
解析:大量光子的行为显示出波动性,当大量光子 通过单缝时光子落在亮纹处的概率较大,尤其是中央 亮纹处,依题将有95%以上的光子落在中央亮纹处, 落在其他亮处相对少一些,落在暗纹处光子最少,注 意的是暗纹处不是没有光子落在上面,只是很少而
已.只让一点个击光此子通处过进单入缝,作这业个手光册子落在哪一位置
是不可确定的,可以落在亮纹处,也可以落在暗纹处, 只是落在中央亮纹的机会更大(有95%以上).
(1)光电效应中的光包括不可见光.如:紫外线等. (2)光电效应的实质:光现象→电现象. Ekm-ν曲线 (3)直线(如图2-1)
(4)由图象可以得到的物理量 ①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0. ②逸出功:图线与Ekm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W0=E.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1.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0 ,则( )
由光电效应方程,hν=W+Ekm,Ekm=hν-W=h -W=
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6.63×10-34×
-W=4.4×10-19 J.
答案:5.3×1014 Hz 4.4×10-19 J
【例2】 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
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 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第二章 波粒二象性
考纲展示 知识点
要求
高考瞭望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Ⅰ 1.本章是高考新增内容,考纲要求均为 Ⅰ级,学习时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
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2.本章的重点是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规 Ⅰ 律和光电效应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和
德布罗意波是理解的难点
一、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
2.
3.对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
存在极限频率
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首先须克服金属原子核的引 力做功W0,要使入射光子能量不小于W0,对应的频 率ν= ,即极限频率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 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 增大,与入射光强度无 关.
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一部分克服阻碍作用做功, 剩余部分转化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直接从金属 表面飞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对于确定的 金属,W0是一定的,故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随入 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A.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B.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
大初动能为hν0
C.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D.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hν=hν0+Ekm知,当入射光频率为2ν0时,一定能产生 光电子,其最大初动能Ekm=hν-hν0=2hν0-hν0=hν0,故A、B正确,D错 误;逸出功与金属材料有关,与入射光频率无关,故C错.
Hale Waihona Puke 2.光子说: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
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E
=hν,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强度、频率的影响情况 (1) 入射光频率→决定光子能量→决定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2)入射光强度→决定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光子数→决定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 子数
效应具有瞬时性
光照射金属时,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后,动能 立即增大,不需要能量积累的过程
(1)照射光的频率决定着是否发生光电效应及光电子的初动能; (2)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光照射出来的电子,与光子不同.
二、光子说
1.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
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E=hν.
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 一个小孔时,都没有
特定的运动轨道
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 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单个光子的 运动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 光的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而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 波的波长太小,实际很难观察到波动性,不是不具有波 粒二象性.D项合题意.
答案:AB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1.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
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
2.正确理解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波是一种概率波,对大量光子才
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
有意义.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粒子,是指其不连续性,是一份能量.
因个别此光现子的代作物用效理果学往认往表为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
动性.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有关光的本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了“微粒说”,惠
更斯提出了“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它们都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 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宏观概念上的粒子 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
解析:牛顿主张的微粒说中的微粒与实物粒子一样, 惠更斯主张的波动说中的波动与宏观机械波等同,这 两种观点是相互对立的,都不能说明光的本性,所以 A、B错,C正确.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干涉出 现明暗均匀的条纹,单缝出现中央亮而宽,周围暗而 窄的条纹,都说明光的波动性.当让光子一个一个地 通过单缝时,曝光时间短时表现出粒子性,曝光时间
1-1 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
功为2.21 eV,用波长为2.5×10-7 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
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0×108 m/s,元电荷为1.6×10-19
解C,析:普W朗=h克ν0,常ν0=量为6.63×10-34 J·≈s5,.3×求101钾4 H的z,极限频率和
【例1】 紫光的波长为4 000 Å,金属钠的逸出功
为3.5×10-19 J,求:
解析:(1()1每)因E个=紫hν,光而光子的能量为多大?
=5.0×10-19 J.
(2)若用该紫光照射金属钠时,产生的光电子的
(2)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得:hν=W+Ekmax,
所最以大Ek初max=动hν能-W是=多5.0大×1?0-19 J-3.5×10-19 J=1.5×10-19 J.
2-1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强占整个从 单缝射入的光强的95%以上,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 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 )
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 B.一定落在亮纹处 C.可能落在暗纹处 D.落在中央亮纹处的可能性最大
解析:大量光子的行为显示出波动性,当大量光子 通过单缝时光子落在亮纹处的概率较大,尤其是中央 亮纹处,依题将有95%以上的光子落在中央亮纹处, 落在其他亮处相对少一些,落在暗纹处光子最少,注 意的是暗纹处不是没有光子落在上面,只是很少而
已.只让一点个击光此子通处过进单入缝,作这业个手光册子落在哪一位置
是不可确定的,可以落在亮纹处,也可以落在暗纹处, 只是落在中央亮纹的机会更大(有95%以上).
(1)光电效应中的光包括不可见光.如:紫外线等. (2)光电效应的实质:光现象→电现象. Ekm-ν曲线 (3)直线(如图2-1)
(4)由图象可以得到的物理量 ①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0. ②逸出功:图线与Ekm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W0=E.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1.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0 ,则( )
由光电效应方程,hν=W+Ekm,Ekm=hν-W=h -W=
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6.63×10-34×
-W=4.4×10-19 J.
答案:5.3×1014 Hz 4.4×10-19 J
【例2】 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
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 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第二章 波粒二象性
考纲展示 知识点
要求
高考瞭望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Ⅰ 1.本章是高考新增内容,考纲要求均为 Ⅰ级,学习时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
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2.本章的重点是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规 Ⅰ 律和光电效应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和
德布罗意波是理解的难点
一、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
2.
3.对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
存在极限频率
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首先须克服金属原子核的引 力做功W0,要使入射光子能量不小于W0,对应的频 率ν= ,即极限频率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 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 增大,与入射光强度无 关.
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一部分克服阻碍作用做功, 剩余部分转化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直接从金属 表面飞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对于确定的 金属,W0是一定的,故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随入 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A.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B.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
大初动能为hν0
C.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D.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hν=hν0+Ekm知,当入射光频率为2ν0时,一定能产生 光电子,其最大初动能Ekm=hν-hν0=2hν0-hν0=hν0,故A、B正确,D错 误;逸出功与金属材料有关,与入射光频率无关,故C错.
Hale Waihona Puke 2.光子说: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
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E
=hν,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强度、频率的影响情况 (1) 入射光频率→决定光子能量→决定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2)入射光强度→决定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光子数→决定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 子数
效应具有瞬时性
光照射金属时,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后,动能 立即增大,不需要能量积累的过程
(1)照射光的频率决定着是否发生光电效应及光电子的初动能; (2)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光照射出来的电子,与光子不同.
二、光子说
1.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
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E=hν.
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 一个小孔时,都没有
特定的运动轨道
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 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单个光子的 运动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 光的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而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 波的波长太小,实际很难观察到波动性,不是不具有波 粒二象性.D项合题意.
答案:AB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1.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
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
2.正确理解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波是一种概率波,对大量光子才
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
有意义.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粒子,是指其不连续性,是一份能量.
因个别此光现子的代作物用效理果学往认往表为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
动性.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有关光的本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了“微粒说”,惠
更斯提出了“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它们都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 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宏观概念上的粒子 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
解析:牛顿主张的微粒说中的微粒与实物粒子一样, 惠更斯主张的波动说中的波动与宏观机械波等同,这 两种观点是相互对立的,都不能说明光的本性,所以 A、B错,C正确.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干涉出 现明暗均匀的条纹,单缝出现中央亮而宽,周围暗而 窄的条纹,都说明光的波动性.当让光子一个一个地 通过单缝时,曝光时间短时表现出粒子性,曝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