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5)
必修1 实验
执笔人:卞存维校对人:刘玉东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淀粉和核酸
实验原理(B)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A)实验结果的分析(C)(一)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组织颜色为白色,且含还原糖量高)试剂:(甲液:0.1g/ml 的乙液:0.05g/ml的)
注意事项:
①还原糖有所有的单糖,麦芽糖、乳糖②甲乙液必须后再加入样液中,
③必须
颜色变化:生成沉淀。

(二)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
(三)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g/ml的CuSO4 )
注意事项: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
(四)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颜色变化:
(五)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试剂:
注意事项:
盐酸的作用:
现象:
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

实验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B)
(一)方法:
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反光镜
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二)注意:
(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2)物镜,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玻片标本”间距离,放大倍数越大
(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
低倍镜→标本移至视野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
(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装片或转动法镜头
实验三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数(P58)
1、实验原理:
2、实验材料和实验现象(见书P58)
实验四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P72)
1、实验原理:
2、实验材料和实验现象(见书P72)
实验五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
(一)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如、等)。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反之则。

(二)过程:(见书P97)
(三)结果: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
胡萝卜素()最快(溶解度最大)
叶黄素()
叶绿素a ()最宽(最多)
叶绿素b ()最慢(溶解度最小)
(四)注意:
丙酮的用途是,
层析液的的用途是;
石英砂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实验六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B)
1、实验材料: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4、实验注意点:(1)解离: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目的:
(2)染色: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目的:
(3)显微镜下观察到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B)
1、实验原理:
2、实验材料:
图示: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出现,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出现,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壁”是指
原生质层: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
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恢复原位基本不变
3、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2)具有细胞壁(3)细胞外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4、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课后作业:
1、苏丹红作为生物组织染色剂,用它对大豆子叶染色镜检,可被染色的成分或结构是()
A、多糖
B、蛋白质
C、油滴
D、核酸
2、青苹果遇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A、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D、苹果转熟时单聚糖合成淀粉
3、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胰蛋白酶④DNA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4、(2008济宁模拟)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匀后再加
C、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5、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
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C、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
6、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可溶性还原糖,实验材料的选择,下面哪一组较为适宜()
A、西瓜和甜菜
B、甘蔗和甜橙
C、苹果和梨子
D、淀粉和蛋清
7、在做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到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
A、消毒
B、作为染色的辅助剂
C、便于观察
D、洗去切片的浮色
8、蛋白质鉴定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的目的是()
A、与反应后物颜色做对比
B、失败后重做一遍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D、留下次实验用
9、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C.无染色体形成D.显微镜倍率不够 10、下列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
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B.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
C.K+通过原生质层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11、在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的过程中。

水分子通过细胞结构的顺序是(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液泡膜⑤液泡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③C.⑤④②③① D.⑤④③②①
12、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中,水分子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壁
B.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D.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13、把人的红细胞置于0.9%食盐水、10%食盐水和清水中,结果是( )
A.原状、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
B.质壁分离、缩小、原状
C.原状、缩小、胀破
D.缩小、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
14、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
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
15、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I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16、用蔗糖液诱发植物细胞产生质壁分离的现象,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的是( )
A.空气B.水C.蔗糖液D.细胞液
17、选择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是因为( )
A.只有外表皮细胞可以渗透吸水或失水B、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紫色素,便于观察 C.外表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有紫色素,便于观察D、外表皮比内表皮容易撕取
18、下列属于渗透过程的是( )
A.水分进入根毛细胞B.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
C.水分子进入黄豆种子中D.水分子进入方便面中
19、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C.洋葱表皮细胞D.干种子细胞 20、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看到那个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E。

末期
21、制备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常用龙胆紫溶液染色,细胞中易被染色的部位是( ) A.纺缍体 B.染色体 C.细胞壁 D.细胞膜
22、下列哪一项操作与细胞分离开来有关( )
a.培养
b.解离
c.漂洗
d.染色
e.压片
f.观察
g.用镊子尖夹碎根尖
A.af B.bd C.ce D.beg
2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要求视野亮、看到的细胞多、而每个细胞都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组镜头组合( )
A.10×10 B.5×40 C.12.5×10 D.12.5×40
24、以下哪一组实验材料必须自始至终地保持在生活状态下( )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观察根对矿质离子的交换吸附 D.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5、在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过程中,细胞何时停止分裂 ( )
A.解离期 B.漂洗期 C.染色期 D.压片期
26、要把显微镜的视野从较暗调到较亮,一般应( )
A.放大光圈或使用平面反光镜 B.放大光圈或使用凹面反光镜
C.缩小光圈或使用平面反光镜 D.缩小光圈或使用凹面反光镜
27、在低倍镜下观察某装片时,某一物象在视野的左上方,需要用高倍镜详细观察该物像时,
应:
A、向左上方移动装片,使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
B、向右下方移动装片,使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
C、转动转换器移动物镜,使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
D、转动反光镜,使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
28、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若物镜转换为40 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2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在视野右下方发现一个细胞,要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应将装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30、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些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

这异物可能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1、下列哪个实验需要用到显微镜( )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蛋白质的鉴定 C.脂肪的鉴定 D.淀粉的鉴定
32、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33、用显微镜观察根尖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
A.目镜10×,物镜40× B.目镜5×,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10×
34、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
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多、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小、变多、变亮
35、要把显微镜的视野从较暗调到较亮,一般应( )
A.放大光圈或使用平面反光镜 B.放大光圈或使用凹面反光镜
C.缩小光圈或使用平面反光镜 D.缩小光圈或使用凹面反光镜
36、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最.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绸焦观察
37、显微镜是我们用于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下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是
A.变形虫 B.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C.衣藻 D.草履虫
38、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

要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最好的组合是:
1 2 3 4 5 6
A、1,3,5
B、2,4,6
C、2,3,5 D 、1,4,6
39、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可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的一个呈()
A.蓝绿色B.黄绿色C.黄色D.橙黄色
40、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主要证明了
A.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
B.叶绿素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四倍
C.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
D.四种色素扩散速度不同
41、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下列操作中若有失误,请在失误处划线并更正:
①将5克绿叶片剪碎放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2 mL石油醚,并迅速充分研磨。

②在预备好的滤纸条上,距剪去两角一厘米处用钢笔画横线。

③用毛细管吸取少量滤液,沿横线处均匀地划出一条滤液细线,紧接重复划2~3次。

④将层析液倒入烧杯中,然后将滤纸条划有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到层析液中,注意层析液最好没及滤纸条上滤液细线。

更正的内容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叶色很浅的菠菜心叶做此实验,效果很差的原因在于_________;若用菠菜的老黄叶作实验材料,经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分离出来了色素带,但是色素带存在缺陷,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请据图所示,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正常状态细胞是________。

(2)图中发生渗透作用所观察到的细胞是________。

(3)如将正常细胞放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变化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