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模拟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廊坊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模拟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三类。

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A.生活环境B.形态结构C.生物用途D.个体大小
2.
关于生物的特征,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动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
B.动物需要呼吸,植物不需要
C.“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D.动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植物不能
3.
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让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慢慢长大的钟乳石B.弹钢琴的机器人
C.展翅飞翔的雄鹰D.千姿百态的珊瑚
4.
喷瓜的花瓣呈浅黄色,果实成熟时稍被风吹动,瓜柄就会自然与瓜脱开,瓜上出现一个小孔,紧绷绷的瓜皮把浆液连同种子从小孔里喷射出去,喷瓜喷射种子可以帮助种子传播,这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5.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体现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B.气流C.湿度D.光照
6.
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分解者很少B.没有消费者C.不适宜人类活动D.植物少,不需要施肥
7.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

下列对水稻所在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B.水稻属于生产者
C.阳光不属于该生态系统D.害虫属于分解者
8.
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河流干涸致使鱼虾死亡,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

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D.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9.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 )
A.需要营养喷
B.能进行呼吸源
C.能生长、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0.
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A.颐和园B.昆明湖C.湖心岛D.园中植物
11.
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并喷出雾状水柱,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生长发育B.进行呼吸C.生活需要营养D.能繁殖后代
12.
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 )
A.农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13.
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兴趣小组用密闭的瓶子制作了生态瓶,在下列四种生态瓶组装方案中,能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稳定的是( )
A.B.C.D.
14.
下表为小方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种类”活动中记录并分类的生物名称,小方进行分类的依据为()
类别类群1类群2类群3
生物榕树、冬青、茶花蟋蟀、麻雀、鸣蝉蘑菇、木耳
A.形态结构特点B.生活环境
C.作用或用途D.是否由细胞构成
15.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太阳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图不能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
B.太阳是图中各条食物链的起点
C.图中鹰和蛇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6.
“人的皮肤出汗”“植物落叶”,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
17.
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病毒B.高铁C.珊瑚D.钟乳石
18.
习总书记指出“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就是指生物的生活环境
D.生物圈就是生物的栖息地
19.
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量关系是()
A.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植物B.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C.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D.都不一定
20.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句话体现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应激性B.生长C.繁殖D.新陈代谢
21.
生活在海洋中的乌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将海水染黑,自己趁机逃跑。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种生命现象相似()A.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B.蘑菇由小长大
C.人手被针刺后缩手D.雏鸡破壳而出
22.
它虽然没有“地球之肺”的美誉,但它是地球上产氧量最多的生态系统,它是()
A.森林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23.
如图所示,植物的叶变成刺,推测该植物生存的环境是()
A.干旱的荒漠B.多水的沼泽C.广阔的草原D.温润的热带雨林
24.
在问天实验舱内,水稻种子萌发时,根会向含有水的土壤生长。

这体现了( )
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5.
下列叙述不属于对生命现象的描述的是()
A.春草明年绿B.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神斧天工筑溶洞,钟乳倒立练神功
26.
“谈虎色变”、“惊弓之鸟”等成语体现的生命特征是()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7.
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下列选项不属于生物的是( )
A.蘑菇B.生石花C.珊瑚D.猴痘病毒
28.
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但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

据题意分析,影响蚯蚓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B.土壤C.空气D.温度
29.
某同学设计实验“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方案如下表。

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组别鼠妇数量实验盒底部温度光照
甲15只湿润土壤5℃明亮
乙15只湿润土壤25℃阴暗
A.都放干燥土壤B.鼠妇各3只
C.温度均为25℃D.保持光照相同
30.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大雁南飞B.春暖花开C.蜻蜓点水D.旭日东升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草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兔与鹰是___________关系。

请写出图中包含的食物
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具有__________和逐
级____________的特点。

(3)若此生态系统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4)保护植被资源,倡导植树种草,能有效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__平衡。

2.
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光是影响生物活动
的_______因素。

(2)图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图中所包含的食物
链:_____________,在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鸟的重增加1克,则最少需要消耗绿色植物_______克。

(3)如果图中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_________,这些有毒物质无可避免的进入人的体内,则有毒物质会通过_______传递给人类。

(4)生态系统中存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以有机物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植食动物通过取食植物将能量转移到体内,它沿食物链单向流动的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渐消耗,所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能量,才能保证动物的正常生活。

与之不同的是物质能以某种形式在生态系统中反复_________。

3.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_____因素,另一类是_____因素。

4.
实验探究题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对生物的生活与分布有影响。

有同学想了解水分对蚯蚓的生活和分布有无影响,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蚯蚓喜欢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水分对蚯蚓的生活和分布有影响。

方法步骤:
制作如图所示装置;
将20条蚯蚓放在隔离带上,然后盖上鞋盒;
一段时间后,打开鞋盒盖子,数出两边土壤中的蚯蚓数目,并记录;
重复步骤 II和步骤 III几次;
(2)根据几次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求处两种土壤中蚯蚓数目的_____
实验结果与结论:预期结果有三种情况,湿土中蚯蚓数目明显少于、基本等于或明显多于干土中的蚯蚓数目
(3)若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为湿土中蚯蚓数目_____干土中蚯蚓数目,则假设成立
(4)实验分析:本实验的变量为_____。

像该实验这样,除了一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 实验5.
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如下。

请回答问题:
生物种类体内食物成分
浮游植物----
食草鱼浮游植物
食肉鱼食草鱼
鸭食肉鱼
⑴表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__________。

⑵根据表中的信息,请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都是由生产者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制造的。

⑷该池塘受到了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

6.
小华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将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黄粉虫常常聚集在粮堆中或其他食料的下方(1)如图是小华设计的实验装置,此实验装置探究的是哪种环境因素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A.湿度B.光C.空气D.温度
(2)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设置本实验过程中要遵循_______原则
(3)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___________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4)预期实验结果,黄粉虫会趋向于___________ (填“阴暗”或“明亮”)环境
(5)实验中用多只黄粉虫而不用1只的原因______。

7.
家庭农场对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如图为某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模式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包括______条食物链,鸭能获得最少能量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昆虫和鱼存在_______________的种间关系。

(3)水稻和鸭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水稻没有_____________,而鸭有。

(4)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

8.
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作答:
(1)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少的成分_____和_____.
(2)此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
(3)此食物网中有_____条食物链,最复杂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
(4)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_____.
(5)如果受到DDT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图中狐和鹰是_____关系.
9.
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了__________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得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10.
下图是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______属于生产者。

(2)图中所示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

(3)在该生态系统中,蛇和鹰的关系既是捕食关系,又是______关系。

(4)若大量捕杀狐、蛇和鹰,之后此食物网中______的数量会急剧减少,最终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