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磁铁找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磁铁找朋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磁铁的特性,知道磁铁能吸引铁质物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磁铁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磁铁进行科学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磁铁应用。
三、教学准备
1.磁铁若干个
2.铁质物品(如铁钉、铁片等)若干个
3.纸杯、塑料杯、木块等非铁质物品若干个
4.小卡片若干张
5.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展示磁铁,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磁铁有什么作用吗?”
2.探索活动
(1)教师将磁铁和铁质物品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尝试用磁铁吸引铁质物品。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
(3)教师提问:“你们发现磁铁能吸引哪些物品?为什么?”
3.游戏活动
(1)教师将铁质物品和非铁质物品混在一起,分成若干组。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每组幼儿用磁铁找出所有的铁质物品,找到后放在指定位置。
(3)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合作完成。
(4)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4.拓展活动
(1)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应用,如磁性挂钩、磁性冰箱贴等。
(2)教师提问:“你们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
1.教师在指导幼儿操作时,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确保幼儿安全、有效地进行实验。
2.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合作完成,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
“谁能告诉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磁铁吗?”
“对了,小华,你说的很对,我们的磁性挂钩就是用磁铁做的。
那么,你们知道磁铁为什么能吸引铁质物品吗?”
“你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磁铁,现在请你们去找一找,哪些东西可以被它吸引。
”
“哦,我看到小明用磁铁吸引了一个铁钉,很好!还有谁也找到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
教学难点:
“我们已经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质物品,那么在我们的生活里,你们还能想到哪些东西是用磁铁做的吗?”
“对了,小美,你说的是磁性冰箱贴,真棒!还有谁有其他的想法?”
教学过程补充:
1.导入
教师展示磁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这个,它叫什么?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2.探索活动
教师将磁铁和铁质物品放在桌子上,对幼儿说:“现在,请你们用这个磁铁去吸吸看,哪些东西会被它吸起来。
”
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哇,你发现这个铁钉被磁铁吸住了,真有趣!还有其他的东西也能被吸起来吗?”
3.游戏活动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叫做‘磁铁找朋友’。
每个小组的任务是用你们的磁铁找到所有的铁质物品。
”
幼儿游戏时,教师鼓励:“你们小组合作得真好!看看,你们找到了多少铁质朋友?”
4.拓展活动
教师展示磁性挂钩、磁性冰箱贴等,提问:“你们猜猜,这些东西为什么能粘在我们的冰箱上?”
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对于操作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提供更多种类的铁质物品,而对于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要耐心指导,确保他们能安全、正确地使用磁铁。
2.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反应,如果发现某个幼儿对磁铁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兴趣,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实验。
3.在游戏环节,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同时也要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游戏中来。
4.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实验过程和发现;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科学术语,以免造成幼儿的理解困难。
6.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他们在操作磁铁时不会伤到自己或他人。
7.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节奏,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感和趣味性,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8.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教师要灵活应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