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纳洛酮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纳洛酮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

方法47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

对照组采用阿托品进行抢救,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阿托品平均用量、胆碱酯酶平均恢复活性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阿托品平均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碱酯酶平均恢复活性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纳洛酮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显著,起效迅速,在临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推广。

关键词纳洛酮;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
现如今,有机磷农药中毒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有机磷农药的使用给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保护带来严重的影响[1]。

根据相关报道[2],近年来我国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中毒者也在逐年增加。

导致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较多,例如自杀、事故、工作压力等方面原因,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

因此必须对有机磷农药中毒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降低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率。

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本院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纳洛酮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7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0.5±8.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

观察组男15例,女8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0.2±8.3)岁;对照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0.3±8.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彻底的洗胃,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洗胃液,反复操作。

然后使用大量清水对胃部进行清洗,并且给予硫酸镁口服,通过导泻辅助清除毒药物质。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观察患者洗胃液情况,包括颜色、量、气味等,并且进行相应记录。

同时给予患者进行水电解质的调整治疗,严重呼吸困难者需要进行气管切开通气治疗。

对照组采用阿托品进行抢救,首次给予阿托品剂量为10~30 mg,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给药,每隔10 min给药1次,等待阿托品化达到后,开始减少阿托品剂量,同时延长阿托品的给药时间,加强对患者的观察。

在患者胆碱酯酶活力>50%时,采用小剂量阿托品进行维持5 d左右,等待胆碱酯酶活力达到60%则停止给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静脉注射,首次剂量为
0.8~2.0 mg,之后剂量为3~4 mg,加入氯化钠溶液500 ml进行静脉滴注,3~4次/d,每天最大用量为20 mg,等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胆碱酯酶活性>50%则停止纳洛酮治疗。

1. 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阿托品平均用量、胆碱酯酶平均恢复活性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其中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速、躁动和尿潴留等。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抢救后痊愈。

观察组阿托品平均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碱酯酶平均恢复活性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3 讨论
有机磷农药是现如今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药,具有高毒性和中等毒性。

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的活性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组织中不断积累,造成胆碱受体活性失调,进而影响相关的器官功能[3,4]。

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发生,也可在喷洒时农药的气雾经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甚至误服农药导致中毒。

不同的中毒途径其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5],通常口服农药中毒患者在20 min内即可出现症状,例如恶心、呕吐、昏迷等;经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中毒患者,约在30 min出现症状,例如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经皮肤吸收中毒患者一般比上述两种途径中毒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要晚,约为2~6 h,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烦躁、肌张力减退等。

有机磷农药中毒属于一种急危重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必须对该类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

纳洛酮属于一种强啡肽的阻滞剂,对氧自由基的释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阻止该类物质和受体的结合,从而缓解中毒的症状,避免机体受到损害。

此外纳洛酮能够对溶酶体膜产生维持稳定的作用,提高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减少中毒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机体对阿托品的敏感性,有利于减少阿托品的使用量,加快症状消失,缩短治疗时间。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抢救后痊愈。

观察组阿托品平均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碱酯酶平均恢复活性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纳洛酮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显著,起效迅速,在临床重度农药中毒抢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爱华,史继学,周亚东,等. 纳洛酮联合大剂量醒脑静抢救大剂量AOPP(1605)致重度中毒性脑损害1例成功体会. 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集,2012:346-347.
[2] 曹进军,石翠兰,杨霞,等. 盐酸戊乙奎醚和纳洛酮治疗小儿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4):356-357.
[3] 张惠明,高玉荣. 加用纳洛酮、醒脑静与经典方法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对比. 首都医药,2012(8):39.
[4] 冯同骧. 使用纳洛酮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抢救的效果观察.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150-151.
[5] 王仕榕. 纳洛酮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吉林医学,2011,32(24):50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