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与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与包含
----
山东省济南市2019 年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 150 分)一、( 20 分)
1.( 2019 ·济南)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整正确
的一项为哪一项
()( 4 分)
....
悲天悯人( m ǐng )
A .硕果( shu ò)轻快( yíng)山麓( l ù)
....
B.桑梓( zǐ)要塞( sè)田垄( l ǒng )一气呵成( hē)
....
C.空阔( gu àng)优秀( zhu ó)混杂( ch ā n)落落大方( b īn)....
D.涉猎( li è)澄澈( ch éng)好友( zh ì)追根问底( páo)
....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4 分)
.....
A .俊秀候选人大廷广众好手偶得B.劳碌工笔划琳琅满目和蔼可亲C.云宵仪仗队俯仰生姿功名盖世D.硬朗斑马线喜不自胜讴心沥血
3.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 4 分)
....
A .睁开“改革前锋”称呼评比活动,会在全社汇聚起见贤思齐、争做前锋的强盛正能量。
....B.“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建,必定会让济南这座城市蓬筚生辉。
....
C.深沉的底蕴源于念书时的眼高手低,在书香的熏陶下,浊俗能够变为清雅。
....
D.莱芜大峡谷自然景色鬼斧神工,山峻水美,古木参天,令人沉醉。
....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4 分)
....
A.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锲而不舍地努力,是一个人可否获取成功的重点。
B.神威 E 级计算机落户济南,将来其计算将超出每秒百亿亿次左右。
C.为喜迎祖国七十华诞,学校团委将举办“祖国,你是我的骄傲”朗读。
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漂亮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当仁不让的责任。
5.以下对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4 分)
...
A.《草房屋》中桑桑为帮助家庭没落的杜小康,卖掉了自己喜爱的鸽子。
B.《三国演义》中赵云勇猛善战,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救出了阿斗。
C.《简·爱》中女主人公从小就有独立的性格,因此获取四周全部人的欣赏。
B.《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饱经论集,他身上有一种不愿服输的精神。
二、( 33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边的文段,达成6-8 题。
(共 9 分)
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何尝闻也。
”秦
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
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
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
血五步,天下缟素,今天是也。
”挺剑而起。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消亡,而安陵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6.不列加点词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
A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老百姓
..
B.以头抢地尔抢:碰,撞
.
C.休祲降于天休?:吉凶的征兆
..
D.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
.
7.以下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
----
A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汝心之固,固不行彻
..
B.仓鹰击于殿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C.与臣而将四矣呼尔而与之
..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光先帝遗德
..
8.以下对选文理解与剖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
A.本文选自《战国策》。
文章记述了唐雎为保护安陵国尊严进行外交抗争的故事。
B.选文第①段中,秦王以“天子之怒”恫吓唐雎,唐雎以“布衣之怒”震慑秦王。
C.选文
主要经过对唐雎的神情和动作描绘,塑造他不卑不亢、大智大勇的形象。
D.选词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富裕表现力。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边的文段,达成9-11 各题。
(共8 分)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够没法
仪① ,没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
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②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③ ,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④⑤
正以县。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可以中,依以从事,犹逾已。
(节选自《墨子·法仪》)【说明】①法仪:法例准则。
②百工:从事各样行业的人。
③矩:古代画方形的工具。
④县:
同“悬”,用绳索悬一重物以测定能否垂直的工具。
⑤中:切合。
9.用“/”给下边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2分)
...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
( 3 分)
不巧者虽不可以中,依以从事,犹逾已。
11 .本文主要经过(1)的案例(用原文语句回答),说明(2)的道理。
( 3 分)
.......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边的古诗词,达成12-13 题。
(共 8 分)
①
柳梢青
②
芳草闲门,清明过了,酒滞香尘。
白楝花开,海棠花落,简单傍晚。
③④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阑未温。
一片春愁,渐吹渐起,好似春云。
【注】①柳梢青:词牌名。
②楝:暮春开花的一种树。
③斜曛:斜阳斜照。
④阑:栏杆。
12.睁开联想和想象,描述“白楝花开,海棠花落,简单傍晚”的面面。
( 4 分)
13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一片春愁,渐吹渐起,好似春云”一句的妙处。
( 4 分)
....
(四)依据原文默写
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共8 分)
(1)子曰:“,能够为师矣。
”(《论语·为政》)
(2)岂不罹凝寒?。
(刘桢《赠从弟(其二)》)
(3)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4),子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有约不来留宿半,。
(赵师秀《约客》)
(7)陆游《游山西村》中,寓真理于自然光景,说明窘境中常常包含希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5 分)
15.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A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有奋斗精神。
以梦为马,起而行之。
奋斗不只是是一句口
号,更是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达成每一项任务。
(B)写好一个个字,横平竖直,是奋斗;__________________ ,是奋斗;登攀一座座山,百折不回,也是奋斗??让青春奋斗的每一
次都化成绚烂的彩虹,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用青春之我,创始青春之人生,建设青春之中国。
-----
----
(1)请将画线( A )句改成反问句。
(不改变句意)(2分)
.....
( 2)请参照画线( B )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3分)
四、( 32 分)
(一)阅读下边的文章,达成16-18 题。
(共 12 分)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
①“室雅不必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常被写成楹联挂于书斋。
对中国文人来说,书斋
不单是一个能够让人暂别柴米油盐的地方,更是与圣贤贵客为侣的精神家园。
②中国文化中,念书、藏书之风连绵不停,因此中国文人的书斋有着悠长的历史。
殷周时出现了“木牍”,藏书的需求使书斋的出现成为一种可能。
春秋期间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
学之风,白日的讲堂,到了夜晚就变为念书,这应当..就是书斋的雏形吧。
西汉时的司马迁,
在家中写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的“工作室”相传是中国最早的文人书斋。
到
了唐朝,科举制激励了念书人的热忱,书斋作为夜读场所备受重视,书斋文化由此盛行。
③考据中国建筑史不难发现,中国文人的书斋常与风林竹泉相伴。
东晋末年,谢灵运在山林茂盛处建筑了“始宁墅”,特意留有一处书斋,第一个将山川、园林、文人融于一体。
明朝归有光的书斋“项脊轩”,室小屋漏,但他在书斋外种植了兰桂竹木,“三五之夜,明
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
④文人的书斋为何要讲究外面环境的安静精致呢?明朝戏曲家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说:“书斋宜明亮,清净。
”书斋前,要有平阔的庭院,以使光芒光亮,适于念书;窗前围
植修竹碧草,让屋中人能够养眼清心。
⑤书斋内也很是讲究。
书斋的面积不宜大,“太宽阔反会损害目力”。
陆游的小书斋“仅可容一几”,但他却相当满意,“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即便是皇家信房,也并不是以
大为好,乾隆皇帝养心殿内的书斋“三希堂” ,就仅有八平方米,至于书斋的内置,则是“宜简不宜繁”,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灯一人一卷书而已。
这方寸书斋虽简短,却承载着中国文
人对学识和世界的思虑,文化就在一间间书斋里汩汩不停地流淌出来。
⑥“书斋”是现代的叫法,古代文人常取“堂”“馆”“阁”“庐”“山房”等字命名,
精致的命名彰显主人的理想和品行。
宋朝卫泾,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之意,将书斋
命名为“后乐堂”,寄望伤时感事之心。
谭嗣同的书斋名为“莽苍苍”,意为苍莽高远,显
示了他大方豪放的性格。
⑦书斋是文人为静读、研修修建的自我天地,联络着文人的内心世界。
不读有利之书,
何以遣有涯之生?对念书人而言,一生愿得书斋一间,不求广厦万千。
(选自《中华遗产》2019 年第 3 期,有修改)
16 .阅读全文,简要归纳“书斋”都有哪些特色?( 4 分)
17. 阅读第②段,剖析下边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 4 分)
春秋期间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白日的讲堂,到了夜晚就变为念书,
这应当就是书斋
..
的雏形吧。
的角度,简要剖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
4分)
18 .从说明方法....
宋朝卫泾,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之意,将书斋命名为“后乐堂”,寄望伤时感
事之心。
谭嗣同的书斋名为“莽苍苍”,意为苍莽高远,显示了他大方豪放的性格。
(二)阅读下边的文章,达成19-22 题。
(共20 分)
一只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
吴佳骏
①小时候,我在村里学堂念书。
学堂坐落在一个土丘上,四周除生长着三棵枣树和两株柳树外,
看不见更多植物。
木条的窗棂,尘埃密布。
屋顶的瓦,长满荒草。
这是一个缺乏色
彩的、黯淡的世界。
②但那一抹旭日般的色彩,被装在一只墨水瓶里,放在老师的讲桌上。
它照亮了我的眼睛,暖和了我的童车,每日上课,我的注意力都会被这只瓶子吸引。
我喜爱看老师批阅作业
时的样子,三根指头拈住笔柄,将笔尖朝墨水瓶中沾沾,再在瓶口刮刮,潇洒地在作业本上
划下“√”或“×”。
老师,自然成了我的偶像——他不只好够判断知识的对错,还可以判断心灵的美丑,甚至展望一个人的将来,从老师身上,我看清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③我知道,要成为老师那样的人,不简单。
老师是喝过大批墨水的人,文化人都是墨水
-----
----
浸泡出来的。
姐姐说,谁墨水喝得越多,文化就越高,人就越聪慧。
姐姐的话,坚定了我在
磨难中的信念一一拥有一瓶墨水,学做一个文化人。
但我不敢将这个想法告诉父亲母亲,他们能养活我们
姐弟,并送我们中的一个进学堂,已属不易。
④那是一个傍晚,下学后,教室里空荡荡的。
躲在教室门后的我,似一只等候的觅食的老鼠,心跳
鼓点般起伏。
发抖着双手,拿走了讲桌上那只墨水瓶。
那一天晚士,我做了一个梦:
那瓶墨水转变为我的血液,我成了一位老师。
⑤没想到,我偷回来的这只墨水瓶,会给姐姐精神上制造一场灾害。
姐姐比我更为珍爱那只
瓶子,每晚睡觉前,都要将其捧在手心,端量半天,忧如她那苍白的青春琴弦上,跳出
几个明快的音符。
这只墨水瓶,也激活了姐姐火热的梦想。
好多时候,她坐在桌前,望着墨
水瓶发呆,还会从我的书包里,抽出一本书来,一边翻阅,一边在纸上写写面画。
我知道,
姐姐是在用那支简陋的墨水笔描述她多彩的人生。
⑥父亲看出了姐姐的心思,每日清晨,成心提升嗓门说:“兰兰,你去送弟弟上学吧。
” 姐姐听父亲这么一说,立时神彩飞扬,犹如一只蝴蝶看见了菜花。
但姐姐相同是懂父亲的,
即便在送我去上学的路上,她也背个箩筐,割草或捡柴。
任何时候,她都没忘掉帮助父亲母亲支
撑起这个风面飘扬的家。
每次,她只将我送至学堂对面,对自己没法拥有的东西,她素来只
存敬畏和仰望。
一次不经意地回头,我看见姐姐在目送我走向学堂时,脸上压迫的悲伤。
⑦迫于生活,姐姐嫁给了邻村的一个穷木工。
那只墨水瓶寂静地留在我家桌子上。
姐姐的出嫁,让我们这个家笼盖上暗影。
在学堂、在家里,我满脑子都是姐姐的影子,父亲常站在
姐姐离开的路口发呆。
一想起姐姐,母亲就不由得掉泪。
姐姐为我们这个家,付出得太多了。
⑧许是为姐姐祷告,亦或是想从头点燃我们生活的希望,母亲把那只墨水瓶改装成了一盞煤
油灯。
入夜,母亲将灯芯挑得长长的,桔黄色的火焰,忧如姐姐如花的笑靥。
暖和重又
洋溢我们的房屋。
父亲伴着灯光,编箩筐;母亲坐在灯下,纳鞋垫;我趴在灯旁,看书写字。
⑧永夜漫漫,灯火煌煌。
我单独坐在深夜,把一本本书翻得损坏不堪。
疲惫时,只需一
想到姐姐,想到父亲母亲的勤劳,我内心的倔强,又春草般清醒了。
我终于从那盞煤油灯下,
走
了出来。
多年后,我师范毕业,站上了讲台。
当看到讲台下孩子们渴求的眼神时,我在想—
—他们将会把我视作下一个自己吗?
⑩再次见到姐姐时,她已经是一个母亲了。
生活的贫穷让皱纹过早地爬上了她的脸庞。
那一刻,我的内心涌起一股辛酸,姐姐却生活得沉静、安宁。
身后的箩筐一次次压弯她的脊背,
姐姐就一次挺起腰板。
她不再对一只墨水瓶抱有想象,在经历过风雨以后的她看来,喝
.
清水也能增加血液的浓度,让人成为精神上的强者。
姐姐正用自己的双手捧起属于她的那盞
灯——她的孩子,这足以让她活得有希望和信念,就像母亲改装的那只煤油灯,固然光源轻微,却
足以照亮一个世界。
(作者吴佳骏,文章有修改)
19 .通读全文,依据提示,归纳本文环绕“墨水瓶”叙述的事情。
( 4 分)
.......
“我”渴仰并偷得墨水瓶→( 1 )→( 2)→母亲将墨水瓶改装成煤油灯→(3)→( 4)(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 3 分)
....
父亲伴着灯光,编箩筐;母亲坐在灯下,纳鞋垫;我趴在灯旁,看书写字。
( 2)联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加点词语。
( 3 分)
身后的箩筐一次次压弯她的脊背,姐姐就一次挺.起腰板。
21 .请联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⑥段画线句“没想到,我偷回来的这只墨水瓶,会给姐姐精神上制造一场灾害”的理解。
( 4 分)
)( 6
22 .本文多处运用对照,请联合文章内容剖析其作用。
(写出两处即可分)
......
五、( 60 分)
23.按要求作文。
走向一个人内心深处,你会收获更深入的认识;走向自然深处,你会领会更独到的意蕴;走向社会、文化深处,你会感悟到更深沉的内涵 ??走向深处,是一种深刻的理解;走向深
处,是一种精神的成长;走向深处,也是一种行为的担当。
请以“走向深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
-----
----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御的文体,写你最熟习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
出现真切的校名、人名,不然扣分;③不得剽窃;④许多于600 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答案分析
一、(20 分)
1. D
【分析】 A .悯一 m ǐ n;B.塞一sài; C.旷一kàng。
【评分建议】此题 4 分。
2. B
【分析】 A .大廷广众一一光天化日;C.云宵一云霄,D.讴心沥血—沥尽心血。
【评分建议】此题 4 分。
3. A
【分析】 B .蓬荜生辉一一指某事物使寒门增加光芒,多用作来宾到达家里,或赠予能够张挂
的字画等物的客气话; C .眼高手低——意为离开实质地追求当前不行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
目标; D .鬼斧神工——专指精良的人工赛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良。
【评分建议】此题 4
分。
4. D
【分析】 A 项成分残破,删掉“可否”; B.“超出 ??左右”有误; C .“举办‘祖国,你是我的骄傲’
朗读”,“朗读”后应加“活动”(或竞赛、大赛等)。
【评分建议】此题4 分。
5. C
【评分建议】此题 4 分。
二、( 33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9 分)
6. D
【分析】谢:认错,致歉。
【评分建议】此题 3 分。
7. A
【分析】助词,撤消句子独立性,无实质意义。
【评分建议】此题 3 分。
8. C
【分析】选文主要经过语言描绘和动作描绘,塑造唐雎不畏强权、大智大勇的形象。
【评分建议】此题 3 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 分)
9.没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评分建议】此题 2 分。
10 .示例;没有技巧的工匠即便不可以切合标准,(但)依据着去做事,仍是能超越自己本来的
水平。
【评分建议】此题 3 分。
里点词“依”“道”翻译正确,语句通畅,即可得分。
11 .示例:( 1 )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或“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2)天下人做事都要有法例准则
【评分建议】此题 3 分,第一个空占 1 分,第二个空占 2 分。
(三)诗歌阅读(共8 分)
12 .示例:庭院中的楝树开满了白色的花,海棠花朵朵凋落,随风飘落,不知不觉已到傍晚。
【评分建议】此题 4 分,描述光景全占 2 分,联想一想象合理占 1 分;语句通畅占 1 分。
13 .示例1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愁比作春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春愁之浓厚。
示例2:运用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将无形的春愁比作有形的春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
春愁之浓厚。
【评分建议】此题 4 分,表现手法占 1 分;联合内容剖析表达作用占 3 分。
(四)依据原文默写(共8 分)
-----
----
14 .( 1)温故而知新
(2)松柏有天性
(3)人迹板桥霜
(4)无为在歧路
(5)古道西风瘦马
(6)闲敲棋子落灯花
(7)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
【评分建议】此题8 分。
每空 1 分。
三、
15 .( 1)示例 1: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怎能没有奋斗精神?
示例 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莫非不该当有奋斗精神吗?
【评分建议】此题 3 分,句式切合要求,句意不变;语言通畅即可。
(2)示例 1:做好一道道题,仔细谨慎
示例 2:走好一步步路,坚固有力
【评分建议】此题 3 分,对“奋斗”的解说合理占 2 分,句式与例句一致占 1 分。
四、
(32 分)
(一)(共 12 分)
16 .示例:①文人的书斋有悠长的历史;②文人的书斋外面环境清净精致;③文人书斋面积不大,部署简短;④书斋的命名彰显主人的理想和品行
【评分建议】本是 4 分,每个重点占 1 分,意思对即可。
17.示例:“应当”是“可能”的意思,表示预计。
说明春秋诸子百家的讲学念书之地可
能就是书斋的雏形,但不完整确立,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正确性。
【评分建议】此题 4 分,解说词语占 1 分,联合内容剖析表达作用占 3 分。
18.示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卫泾、谭嗣同书斋命名意图的例子,真切详
细的说了然书斋的命名彰显主人的理想和品行。
【评分建议】此题 4 分,说明方法及剖析占 2 分,表达作用占 2 分。
(二)(共 20 分)
19 .( 1)姐姐珍爱墨水瓶;
(2)姐姐出嫁后留下墨水瓶;
(3)“我”在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下勤苦念书,实现梦想;
(4)姐姐不再对墨水瓶抱有想象,她在有了新的希望。
【评分建议】此题 4 分,每点归纳占 1 分,意思对即可。
20 .( 1)示例: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描绘了一家人在煤油灯下勤劳奋作,勤苦
学习的情形,重申了煤油灯让一家人从头燃起生活的希望。
句式齐整,语气贯穿。
【评分
建议】此题 3 分,修辞方法占 1 分,联合内容剖析表达作用占 2 分。
(2)示例:挺,挺直、矗立,动作描绘。
生活的磨难给姐姐带来压力,姐姐就一次次英勇
地挺直腰板,表现出姐姐生活重担下的坚毅,表达了“我”对姐姐的恭敬之情。
【评分建议】此题 3 分,解说词语占 1 分,联合内容剖析作用占 2 分。
21 .“我”很不测,那只偷来的墨水瓶,会给姐姐的精神产生损害和难过。
文中那只墨水瓶激发了姐姐的梦想,但这个梦想又在生活的无奈中幻灭。
这句话承前启后,表现墨水瓶对姐姐影响之大,表达了“我”的内疚之情。
【评分建议】此题 4 分,联合内容理解句意占 2 分,领会深刻内涵占 2 分。
22.示例一:文章将“我”和姐姐的经历进行了对照,由于家庭原由,我进了学堂,最后成为
一名老师,而姐姐固然盼望上学,却只好在家帮助父亲母亲,并且迫于生活,嫁到邻村。
突出
重申了姐姐为家庭所作的巨大牺牲,表达我对姐姐的感谢和内疚之情。
示例二:文章将姐姐前后的变化作了对照,姐姐在家时,盼望上学却不可以如愿,只好压迫悲伤,出
嫁后,姐姐英勇面对生活的磨难,不再对一只墨水瓶抱有想象,成为精神上的强者,生活沉静
而安宁。
这一对照突出重申了姐姐的坚毅,表达我对姐姐的恭敬和赞叹。
示例三:文章将小时候在学堂念书的“我”和“我” 成为一名老师后边对讲台下坐着的孩子们进
行了对照,我上学时,老师是我的偶像,从老师身上,我看清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最
终成为一名老师,学生们渴求的眼神让我想到了当年的自己,这一对照突出重申了我对学生
-----
----
们的殷切希望。
【评分建议】此题 6 分。
两处对照占 3 分,此中联合内容占 1 分,剖析表达作用占 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