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2期(总第219期)
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王登位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中心红河工作站,744300)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20)02-0054-01
牛瘤胃酸中毒主要由于精料饲喂量过高、精粗比例不当或青贮饲料酸度过大而引起瘤胃乳酸蓄积,吸收或引起酸中毒。

1典型病例
我县红河乡某牛场2头后备母牛发病,主要临床症状有:站立不安,后腿蹴腹,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口流岀大量白色泡沫状涎水,瞳孔散大,反应迟钝,体温36.5〜37.5*,脉搏快120〜140次/min且脉细弱,尿量减少乃至无尿,脱水,瘤胃蠕动停止,腹围膨胀,高度紧张,皮肤干燥,弹性降低。

主诉该牛长期饲喂青贮饲料,检查有明显酸味。

2病因
2.1常见原因是突然吃食大量碳水化合物饲料,
如牛闯入饲料间,偷食引起,也可能过食甜菜或发酵不全的酸湿酒糟或嫩玉米造成。

有时可能为1片提高产奶量,而过多饲喂谷类饲料及其加工的副!产品如生面粉、糖渣、酒糟等而发生&
症2.2牛吃食大量容易高度发酵的饲料后,在2〜资6h内瘤胃微生物区系会产生显著变化,产生大量料乳酸,使瘤胃渗透压升高,引起血液浓缩而脱水,一部分乳酸被瘤胃缓冲,但大部分被胃壁和肠道吸收进入血液,进入血液的乳酸部分被机体氧化,但过多的乳酸可引起机体酸中毒,高浓度乳酸引起一些真菌繁殖而发生瘤胃炎甚至广泛的
坏死,继而引起腹膜炎,损害腹腔中的内脏器官,引起整个消化道的弛缓和毒血症。

近年来,由于肉用牛的快速育肥,母牛产前%产后,畜主为了使新生的犊牛更加健壮,产后有充足的乳汁哺乳犊牛,在日粮配制上无限制地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导致牛瘤胃酸中毒发生增多&
3"临床症状
一般在食后4〜5h发病,过食颗粒状的精料发病缓慢,症状较轻,食入粉碎状的精料发病迅速,病势急而病情重,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可分为3种类型:①轻度病初精神稍差,食欲减少,反刍无力,暧气停止,肚腹增大,少数病例瘤胃有轻度臓气,多数病畜可见到排岀恶臭褐色的稀软粪便,四肢无力,不灵活&②中度随着病情的进一步的发展,病畜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喜卧地,步态不稳,后躯左右摇摆,目光呆滞&犊牛吃奶停止,食欲废绝,饮欲增加,磨牙,眼结膜充血,心率加快,100〜110次/min,呼吸浅快,70〜95次/min体温升高至39.2〜40.0°C,左腹部膨大,排岀较多酸臭混有食入精料的稀便&③重度患畜精神极度沉郁,对外界反应迟纯,闭目不睁,卧地不起%呈昏睡状,有的牛头颈歪向一侧贴地呻吟。

按压瘤胃内容物较软,病牛少尿或无尿,鼻镜发红,眼球塌陷,血液粘稠,口干粘,呈暗红色&有的排粪停止,个别牛岀现视力障碍,心跳可增速到120〜140次/min(犊牛),呼吸增快,耳鼻%四肢发凉,最后衰竭而死&
4"治疗措施
4.1中和瘤胃酸度用生石灰1Cg,加水5000ml 搅拌后静置3min,取上清液2000ml,用此上清液1000〜2000ml加水适量稀释后,用胃导管灌入瘤胃内,放低胃管,利用虹吸作用导岀瘤胃内容物,如此反复加水稀释(盆内石灰用清水连续冲溶3次)投入胃内,然后导岀&洗胃完毕,灌入健康牛的新鲜瘤胃液&
4.2温水灌肠瘤胃酸中毒中后期的病牛,胃肠大都极度迟缓,部分病牛排尿停止,排粪不畅,温水灌肠,可将滞留于消化道后端的腐败内容物清洗排除,留于肠道的水分可被机体吸收&尚能主动排便的病畜,温水灌肠后,也可加速肠内有毒物质排除,促进胃肠机能的恢复&
4.3清理肠道为解除消化道腐败物质所致的炎症,常于以上处理后的第2d,灌服中药清肠饮煎剂:当归40g、甘草40g、元参40g、生地30g、麦冬40g、二花60g、黄苓60g、郁金40g、白芍40g、陈皮40g,水煎温服&
4.4病重救治对危重的病畜,在补充血溶量及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静脉注射5%糖盐水2000 ml、0.9%生理盐水1000ml、2%盐酸普鲁卡因30ml、氢化可的松50ml、3%氨茶碱40ml、20%安钠咖20ml。

5预防措施
预防日粮供应要合理,精粗饲料比例要平衡,严禁为追求产奶量而过分增加精料喂量&根据奶牛分娩后本病多发的特点,应加强干奶牛的饲养&干奶期以粗料为主,精料量以每天4kg为宜;为防止干奶牛抢食过多精料,可用干奶期集中饲养法;日粮中增加2%的碳酸氢钠;让奶牛每天运动1h〜2h'在奶牛分娩前后应加强对其进行健康检查,若发现奶牛岀现异常应及时治疗&治疗治疗的原则是补液、补糖、补碱,增加血容量,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或缓解酸中毒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