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三语文教材复习――知识整理四专题三《笔落惊风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字音整理(请为括号内的多音写词)
噫吁嚱
xūxī鱼凫.fú石栈.zhàn 秦塞.sài (sāi sè) 猿猱...
náo 萦.绕yíng
巉.岩chán 一夫当.关dāng (dàng) 喧豗.huī砯.崖pīng 峥嵘
zhēngróng
..
z.ī.ji..崔嵬.wéi 豺.狼chái 吮.血shǔn 悲号.háo (hào)咨嗟
..
ē.潦.倒liáo (lǎo )
琵琶
pípá贾.人gǔ(jiǎ) 悯.默mín 荻.花dí轻拢.慢捻.lǒng ni ..
ǎn 霓.裳ní
船舫.fǎng 教坊.fáng (fāng )钿.头云箆.diàn bì呕哑
..
ōu yāzhāo zhā
嘲哳
..
惘.然wǎng 嘈.杂cáo 水浆迸.bèng 李煜.yù槛.菊jiàn(kǎn ) 幽咽.yè(yān yàn )
彩笺.jiān 挑.拨tiǎo(tiāo )将.息jiāng(jiàng ) 不谙.世事ān 彭蠡.之滨lǐ(lí)
东隅.yú暮霭.ǎi 命途多舛.chuǎn 叨.陪鲤对tāo (dāo)盛筵.yán 砭.人肌骨biān
戕.贼qiāng 纤.歌xiān (qiàn)舸.舰gě逸兴遄.飞chuán 二、字音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载.笑载.言
A.秦塞./阻塞.哀号./号.角下载
..
B.倔强./勉强.槛.菊/门槛.幽咽./咽.不成声C.抹.黑/抹.布潦.倒/潦.水思量./量.入为出D.叨.光/叨.扰范蠡./蠡.测扛.活/力能扛.鼎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清澈./掣.肘殷.红/湮.没瞠.目/螳.臂当车B.箴.言/斟.酌蛊.惑/商贾.船舷./扣人心弦.
C.联袂./抉.择整饬./炽.烈辍.学/风姿绰.约
D.徘徊./脚踝.戏谑./琐屑.惬.意/锲.而不舍
三、成语整理(注意使用对象与褒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杀人如麻:形容杀人极多.
千呼万唤:多次呼唤,再三催促.
山长水远:山水曲折蜿蜒而漫长。

形容路途遥远。

也指山川壮阔.
晓风残月:拂晓的凉风,天边的残月。

形容清晨凄凉冷落的意境。

常用来抒写离别之情,也代指词曲或婉约派诗词的风格。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刻和宜人的景色。

形容难得的时空环境。

物华天宝:华:精华。

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

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

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后泛指聚集的宾朋很多。

萍水相逢: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

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老当益壮: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

现多指虽然年老而干劲很大(含赞扬、勉励的意思).
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

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

吃饭的时候奏乐、列鼎。

形容贵族和富贵人
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涸辙之鲋:比喻处境十分困难的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

四、成语测试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暑假的一天,李大鹏与三十年前的老同学在黄山小径上狭路相
...逢.,一见面,两人就亲热地谈起来.
B.青年和老年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你可以赞美少有大志,也可以赞
美老当益壮。

.....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C.雨过天晴,我们站在山崖边欣赏着高山流水
....
的愉快.
D.今天是寒假开学的第一天,还不到十点钟,教室里高朋满座
,全
....
班同学都到齐了。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津;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
,
不甘人后。

如此上行下效
....
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

B.相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志趣爱好,使他们两人早年结成了深厚了友谊;现在虽都已是。

年届花甲的老人,但彼此见面时仍然亲得不可开交
....
C.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二一
..添作五
,一会儿工夫就
...
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D.某些用工单位招聘农民工时许诺的工资待遇根本不能兑现,这
种骗人的行为不是卖狗皮
...
又是什么呢?
膏药
..
五、文学常识测试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

近体诗根据每首诗诗句的多少,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限定为八句,绝句限定为四句,按字数律诗分为“七律”和“五律”,绝句也分为“五绝”和“七绝”。

B.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乐府"体制,自立新题,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如“三吏”“三别”等。

C.唐初有“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甫评价其作品为“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D.唐杜牧、李商隐,有“小李杜”之称。

杜牧,号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其爱情诗成就尤高,如《无题》诗等。

六、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但见悲鸟号古木, .(《蜀道难》
2.,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3.庄生晓梦迷蝴蝶, .(《锦瑟》)
4.千呼万唤始终出来,。

(《琵琶行》)5.,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6.问君能有几多愁? 。

(李煜《虞美人》)
7.,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8.,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9.昨夜西风凋碧树,,。

(宴殊《蝶恋花》)
10.物华天宝,; ,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答案:
二、
1.C 2.B
四、
1.B(A、狭路相逢:在很狭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能退让、回避。

后指仇人相遇,难以容让。

C、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

D、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

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后泛指聚集的宾朋很多。


2.D(A“上行下效”为贬义词,B“不可开交”是“无法摆脱或结束”的意思;C“二一添作五”是平分的意思)
五、
1.B 杜甫的“三吏”“三别”不属于“新乐府”.
六、
参见教材
高三语文教材复习——材料整合 必修四专题三《笔落惊风雨》
整合:江苏省仪征中学 孟令军
教学目标:
1.与学生共同重温专题的意义。

2.带领学生理顺选文与专题的关系。

3.共同鉴赏精彩片断的思想、教材与语言艺术。

4.将专题材料整合成一篇中心明确、材料丰富、条理清楚的话题作文。

重点难点:
1.带领学生理顺选文与专题的关系。

2.将专题材料整合成一篇中心明确、材料丰富、条理清楚的话题作文。

一、专题引入
唐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

唐宋文人用生命与真情,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流芳百世的名篇,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抒发了家国身世之慨,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让我们共同诵读专题的导语:
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流芳百世的名篇,孕育于诗人的生命,它们或豪放、或婉约,或绚丽,或冲淡,或典雅、或通俗,充分展示出文学的魅力.
二、梳理选文与专题的关系,鉴赏精彩片断
专题内涵解说:
本专题重点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形态之一二,所选皆为唐宋诗、词、文的名篇杰作,分为三个板块。

“诗从肺腑出”萃集了唐代代表诗人的四首诗作,
意在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它们不
同的诗风,或狂放或沉郁,或写实或隐喻,从中把握诗人慷慨苍凉、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

“词别是一家”选择了四首婉约派词作,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或蕴藉含蓄、典雅秾丽,或疏放恣肆、酣畅淋漓,使我们情志向往。

研习中要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意象,感悟意境,享受美感。

“文以气为主”提供唐宋文各一篇,引领学生在文本研习中体会文本的情感、思想与声色辞气。

王勃渴望用世的抱负和自强振作的精神,希望和失望,追求和痛苦交织的心态在览胜嘉会之际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欧阳修则在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行文中抒发了天道无情、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三个板块,首先将重点放在作者的情感内涵上,同时注重诗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艺术评价等,其次提供了中国古典诗、词、文的赏析方法和基本的赏析术语。

(一)《蜀道难》
1、说构思与主题
本诗是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展开奇伟想像,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壮丽雄险的山川,诗中感慨丰富,既有山川险阻之叹,又有人生坎坷、功业难成之慨。

2、鉴赏“‘问君西游何时还’至‘使人听此凋朱颜’”
正在我们为蜀道的难行惊异不已时,诗人的笔锋却一转,又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我们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

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二)《登高》
1、说构思与主题
本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长江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时世艰难,因势衰微的忧虑及对自己暮年多病、沦落不振的感慨。

2、鉴赏诗的颔联
颔联写
诗人远望之所见秋色无边落叶飘零
所感韶光易逝生命短暂
(三)《琵琶行》
1、说构思与主题
本诗塑造了一个不幸的歌女形象,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同时表现诗人政治上的失意,抒发诗人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

2、片段鉴赏
(1)鉴赏“‘忽闻水上琵琶声’至‘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里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

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

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

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2)鉴赏“‘转轴拨弦三两声’至‘唯见江心秋月白’”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

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怆;“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

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
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四)《锦瑟》
说构思与主题
《锦瑟》一诗借“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明珠”“良玉生烟”四个典故,写出了诗人一生的失意潦倒和惆怅,表达了哀怨凄凉的思想感情.
(五)《虞美人》
说构思与主题
这首词通过写词人在秋月之夜登高望远,引发对故国的怀念,抒发怀念故国的悲伤哀痛之情和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满腹愁绪。

(六)《滕王阁序(并诗)》
说构思与主题
本文先写宴会之盛和登临滕王阁所见之壮美景象,进而因景生情,先表达自己对人生路途坎坷的感慨,表明自己虽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处困顿而情操不移,遇逆境而壮志更坚的执着态度,抒发了自己交织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失意与奋进的复杂感情。

(七)《秋声赋》
说构思与主题
这是欧阳修通过赋写秋声寄抒内心感慨的一篇文章。

全文紧扣“秋声”之“声”,多角度地描写“秋”的悲切肃杀,淋漓尽致.[仿写训练]
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天既是一个诗意的季节也是一个失意的季节。

诗人们喜欢在这个季节吟唱,更喜欢在这个季节感伤,我们在唐诗宋词里体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雅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写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惆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

三、整合专题材料,组合话题作文(10分钟)
古诗的神韵其实都是诗人呕心沥血的创造,此是文学发展之源,妙用诗句是文章增色的一大手法,运用诗句的语段让我们联想起诗句的意境,带领我们进入似曾相似的诗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创作者的心声,奇妙无穷。

诗歌盛唐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题记
是谁在高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谁在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谁在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悄悄走进盛唐,轻轻翻开诗册,读那个时代,读那个李白!
一个人,一个别致的小园,一张桌,一杯酒。

杯中倒映着一个寂寞的表情,那是盛唐一颗大大的泪!
李白呀,是你!你说你要“举杯邀明月”,只有天际的一轮圆月才能读懂你的情思.别人以为你豪放不羁,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你,还有什么让你眉头紧锁?别人不知道你心中的热情-—入仕,像孟子所说的一样,“达则兼济天下!"你带着火一样的热情来到长安,帝王的待刊翰林,帝王的让你作文学的侍从文臣,帝王的无需治国贤才,浇灭你心中的热情,一颗热忱的心开始冰凉,因为他们只要你在后宫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艳歌而冰凉!
在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中,你清醒了。

你选择了离开,离开那个摧眉折腰的朝廷,离开如梦一样的长安,离开那个使你不开心的尘世!去寻找能安放白鹿的青崖,寻找雪花大如席的轩辕台,寻找那一叶
日边的孤舟……
“昨日之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影在你朦胧的醉酒中渐渐逝去:“今日之日多烦忧”!一个多彩的未来在你衷情的期盼中姗姗走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你在名山大川间放纵性情,“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你在举杯落箸中驱遣忧愁。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你用激情饱满的文字记录自己的思想,你用酣畅淋漓的文字告诉世人你的潇酒和豪迈!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读你,觉出你的为人犹如你的诗句,含蓄之中有明朗,明丽之中有清新,平凡之中有不平凡!读你,觉出你的为人和你的诗歌一样,是群山中的珠穆朗玛峰!读你,觉出你能任凭时间长河的冲蚀,永远冲不走你伟岸的身躯,永远冲不走你留在世人心中崇高的品质!
读你,李白!读你的诗,读你的思想,读你的痛苦,读你的热情,读你的自信,读你的高洁,读你的狂放,读你的洒脱,读你的心灵世界。

我想说:李白,在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盛唐诗海中,“最引人注目而最动人心弦”的桂冠非你莫属!
提篮春光看妈妈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儿时的童谣依然在耳畔回响,转眼间又是一年春来到,我要留住这美好的时光,送给祖国妈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撷一把花瓣铺在篮底,让整个篮心通体幽香。

花瓣零落,无言化春泥,这沃土使土地青春焕发,也使得祖国妈妈神采飞扬。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拾一树杏花,酿一壶美酒,让祖国妈妈好好品尝一下这春天里的美味。

一切尽是那么醇厚朴实,就如这淡淡酒香萦绕不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拾一块春泥,轻放篮中.闭上眼睛用力吮吸,原来世间没有比这更原始的味道。

相信祖国妈
妈明白,自然才是最好。

“花褪残红青杏小,多情总被无情恼.”摘一枚青杏,悄然入篮。

尽管祖国妈妈已日趋丰盈,但那青杏时代还是值得回味留恋的。

妈妈和我们一样有着如梦如幻的青春,那一定很美好。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风是暖人的,亦是醉人的,轻抬一缕这春日最常见的东西送给妈妈,让妈妈借着春风育桃育李。

让自己在这轻柔的春风中得到释怀。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拾起娇美的桃花,放在篮边,愿妈妈和桃花一样娇美.自古就有桃枝避邪的说法,也愿这桃花能够助妈妈正心黜恶,日趋完善。

花瓣、杏花酒、春泥、青杏、春风、桃花将这篮儿装得满满的,也沉沉的,因为每一样东西都融入了我的一片情。

我提着这满载春光与祝福的花篮亲手送给妈妈,我要告诉妈妈,在她的庇护下,我们成长着,也完善着。

这一篮代表整个春天,放眼篮中,春光尽收眼底。

春天里的一切是我对妈妈说不清道不尽的爱.我爱春天,但我更爱妈妈,所以我愿意把这春天里的无限春光全部送给妈妈。

春风撩起了额前的头发,我托起篮子,让白鸽轻轻叼起,而我的心随白鸽一起飞翔,我用心提一篮春光,妈妈,您看见了吗?
冷香飞上语文
报告会上的这位学者提出的问题及众人的回答,让我感受颇多,不禁想起王蒙曾提出的“语文是什么”的问题。

有人说是整天的题海战术,有人说是老土、“八股文”。

语文难道就仅仅是整天做题,一个学期捏着鼻子写几篇作文?不,对这一题的答案应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寻找。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
是语文;初升的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溢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青天里的一行白鸳,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

经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去寻找它的答案。

语文给予我们玲听音乐美的耳朵,欣赏绘画美的头脑与眼睛。

当你听到一首美妙的歌时,你觉得这词真好,你想记住它,别忘了,这就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画时,即刻被其中的景象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地想尽华美辞藻来形容它,别忘了,这也是语文;当你参加班干部竞选演讲,组织广播稿件,主持会议,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妮妮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

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这就是语文,如此丰富多彩的答案,让我们坚信,语文的教育之路必将是光明大道,所谓"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语文”.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轻轻地,推开一扇窗;静静地,啜饮一口茶。

手持一卷,在袅袅升腾的茶香中,欣赏文字的静美,任心中的一泓清泉汩汩流出,洗去浮华,淡去烦躁,远离喧嚣……
语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

在语文的世界中,我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

在语文的世界中,我可以朝谒秦皇汉武;暮访孔孟太白;悲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叹孟姜女寻夫哭长城;扬鞭策马驼铃古道,在夕阳的残红里看西楚霸王四面楚歌的悲壮;叹卧龙先生军帐内四十九盏明灯的凄凉……在语文的世界里,我可以在大洋彼岸与巴顿一起指挥远征军;和蒙哥马利一起感叹沙漠之狐的老练;可以感叹斯大林格勒城内的壮烈;体会丘吉尔V字形手式所传达的乐观……在语文的世界里,我感受到历史的深沉。

语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

在语文的世界里,我可以游弋于大自然的美丽中.在语文的世界里,我可以春看柳絮纷飞;夏观十里荷花;秋赏三秋桂子;冬叹万里雪飘.在语文的世界里,我可以听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听夜阑,僧志南杖篱过桥东,听易安
居士叹绿肥红瘦,看诚斋主人赏呈心荷珠;停驻在西子湖畔任苏东坡浓妆淡抹,在黄四娘家赏流连戏蝶……在语文的世界里,我收获到自然的清新。

语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

在语文的世界中,我品读到文人乐观积极,不畏权势的洒脱。

在语文的世界中,我读着青莲居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铮铮傲骨;苏子瞻“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乐观旷达;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洒脱自适;唐伯虎“我笑世人看不穿"的风流潇洒;读着五柳先生不以心为形役,在熹微的晨光中“抱拙归田园”的淡然坦然……在语文的世界里,我看见韩愈衰朽惜残年的悲壮;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喟叹;魏征直言的勇气;司马迁忍辱的坚韧……在语文的世界里,我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语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悠悠然唱出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潺潺然唱出高山流水的流畅。

语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给我自然清新,带给我乐观旷达。

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体会更多,感悟更多.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ks5u。

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