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心得——精选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棋⼼得
象棋⼼得
⼀般⼈学棋往往是过多的研究棋谱或看棋与下棋。
总结也是针对具体的棋局,费了不少功夫,往往进步很慢,提⾼很难。
我觉得下棋⾸先要有兴趣,再明棋理,然后是调整⼼态。
对⾃⼰的优点和缺点多总结。
研究名家兵法,可以适当的看些经典棋谱以求对思维能得到启发。
下棋不要照搬前⼈⽼路,靠死记硬背。
清空脑袋,放下⼀切,随机应变,往往有创新的招法出来。
因为象棋是千变万化,以不变应万变是最佳策略。
因为应对⼤师级别的⾼⼿,必须要创新的招法,因为他们的经验太丰富了。
下棋是艰苦的脑⼒劳动,要好的⾝体和适当的放松,运动与锻炼有助于⼤脑的放松。
顶尖电脑棋⼿之间对下,⾛棋往往很细,看起来很平淡,但不容易看出其中奥妙,也不易模仿。
做⼈和处事与下棋⼀样,平时在⽣活中就要修炼。
我的下象棋的⼼态
我的下象棋的⼼态就是三个字:平常⼼。
求和不求胜,当胜必胜。
下棋时必须⼼情愉快,不急不躁,⼼态平和,抛开所有名利和争强好胜之⼼,抱以学习的态度。
红⽅先⼿要珍惜每⼀步,开局先控制,不急于吃⼦,有进攻欲望,但也不急于进攻。
如对⽅出现明显漏洞,决不⼿软。
久攻不下,要学会僵持和周旋,等对⽅变招出错。
要预防陷阱,在越是简单想⾛的情况多考虑。
在危急时刻要敢于出奇招,在平常越不可能⾛的地⽅多考虑。
⿊⽅后⼿也要珍惜每⼀步,了解红⽅意图,不能让他处处都如意。
在他急于进攻的情况下,想法给他设陷阱,但要尽量隐蔽,最好顺其⾃然,不能太明显、太做作、太勉强。
在不能固守的情况下要敢于对攻,宁为⽟碎,不为⽡全。
下棋要⼲净利落,有时要简化局势,要直接了当,在长时间的⽐赛中可避免⽆谓脑⼒消耗,特别是后⼿。
在必输的局⾯,该认输时就认输,也可避免⽆谓的精⼒消耗和⼼态的失衡。
我是反对那些花哨的弃⼦谋杀⾏为,既消耗了脑⼒,⼜可能计算错误,且在实战中很少能遇到。
但在危急时刻可以考虑弃⼦⼊局,稳赢的局⾯不要追求杀法的漂亮。
不要太贪⼼,多⼀兵或⼠象也会赢棋。
但也要掌握⾜够优势,往往多⼀车也可能是和棋。
这就要对取舍作合理的判断。
我还有⼀招,就是让潜意识去思考。
即:在⾃⼰觉得已考虑清楚时,让⼤脑完全放松休息,什么都别想,⽬视棋盘,处于半睡眠状态,会有灵感出来,还可看到⼀些隐蔽的漏着。
多赢棋也是很必要的,可建⽴信⼼和提⾼兴趣,所以要选择恰当的对⼿。
也要敢于和⾼⼿过招,还要培养不服输的韧性和⾮凡的耐⼼。
进攻/防守=1.618(黄⾦分割⽐例)
象棋和管理
有⼈认为象棋是⼀种纯粹的娱乐消遣⽅式,⽐的是技术⽽已。
其实象棋中蕴含了很多哲理,包括管理和做⼈。
现在我把下象棋中蕴涵的管理艺术告诉⼤家,希望能对⼤家有所启迪。
⾸先是象棋有规则,棋盘有⼤⼩,为横⼗竖九⽅格线,⽽且棋⼦只32个。
没有规矩,不成⽅圆,象棋作为⼀种特殊的艺术样式,对棋盘的设置和棋⼦的⾛法、吃法做了种种限制,是由其本质决定的,合乎"两军交战"这⼀特定艺术情境的必要规则。
我们喜欢象棋的理由,象棋艺术的⽆穷魅⼒,⼩⼩棋枰中的惊涛骇浪、波谲云诡,⽆⼀不是由此⽽来,⽆⼀不与其息息相关。
⼀个企业也是⼀样,规模有⼤⼩,资源也有限,同样要有严明的纪律。
象棋中的每个⼦都有各⾃功⽤。
⽐如,车⾛直线,炮打翻⼭,马⾛⽇,象飞⽥,⼠⾛斜线,⽽帅和兵的⾛法基本相同,这就说明了帅和兵的能⼒是差不多的,但职责不同,地位不同。
这就像⼀个企业中所有员⼯没有⼀个是全能的,职责不同,能⼒不同,地位不同。
虽然象棋是有限制的,规则也是公平合理的,但⾛法是活的,可以说千变万化,如何运⽤象棋中的棋⼦谋胜谋和就是下棋,运⽤得好就是⾼⼿,⽽企业中的管理是⼀样的,好的管理者就像好的棋⼿,合理的利⽤每个员⼯和⾃⾝就是管理的艺术。
原来我下棋不重视开局,凭感觉,往往到了中局很被动。
完全靠顽强的棋风扭转局势,很是艰难,遇到⾼⼿往往要输棋。
⼀个企业也是⼀样,如果没有⼀个良好的开端,等出了问题才拼命去弥补,往往⾮常被动,⾟苦了也是亡⽺补牢。
象棋开局中有⼀条经验,就是⼀⼦不能多⽤,⽐如马,不能经常动此⼦,⽽其他⼦不怎么动。
会造成⼦⼒不平衡,棋⼦分散,⽽马的孤军深⼊,没有车和炮的保护,往往会被围歼。
正所谓:累死的马,没架⼦的炮,过头的兵,⽆⽤的孤车,残缺的⼠相,⾼悬的危王。
在棋盘中,棋⼿便如三军统帅,他必须通盘考虑,充分地发挥麾下每⼀只棋⼦的效⽤,哪怕是⼀⼠⼀象,⼀兵⼀卒都不能忽略。
既考虑到车马炮协同作战的威⼒,注意兵卒之有⽣⼒量,⼜不偏废后⽅⼠象帅的助攻作⽤,才是最佳的攻守法门。
进攻⼀定要配合所有的⼦⼒,包括帅王,形成强⼤⽓机,开局控制局⾯,稳扎稳打,步步逼近,与其对持和抗衡,才能找到突破⼝,拼杀后⼀举夺帅,取得胜利。
⽤兵之道,贵在⾸尾相顾,若阵形中两翼⽆法沟通⽀持,易露败象。
管理也是⼀样,不能认为此⼈的能⼒强,就经常⽤他,忽略别⼈,他会很累,也会变得骄傲,会遭到旁⼈的嫉妒和排斥,不能完全发挥集体的作⽤。
正所谓:独乐不如众乐乐。
象棋中注重⼦⼒的灵活度,所谓:车灵、马活、炮欢。
才能左右兼顾,进退⾃如。
⽽企业管理者也要适当放宽政策,不能太呆板,适当的放松和休息,不拘⼀格的管理,才能让员⼯积极性最⼤限度的发挥。
还有象棋中的⼦⼒的互相保护。
⽐如连环的⼠象,连环马,担⼦炮,并联的车或兵,护马后炮等,它们防守的威⼒很⼤。
并且如果在互相配合保护的状态下进攻,敌⼈是⽆法可挡的,但不要盲⽬互连,否则要被塞象眼,撇马脚,⼀切服从全局。
⼀个企业也是⼀样,如果都各⾃怀有猜忌之⼼,为了⾃⼰多得利益⽽不团结,也会造成很多⿇烦,使企业停滞不前。
但不要拉帮结派,容易遭⼩⼈利⽤。
所以营造⼀种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式和如何团结员⼯就是领导的任务之⼀。
还有就是象棋中的秩序问题,⽐如兑⼦和吃⼦的'顺序必须要考虑恰当,否则就会犯下⼤错,看起来差不多,但遇到强⼿就会让你出问题。
⼀个企业的⽣产流程也是⼀样,不能随便颠倒或跳跃,否则会出现质量问题。
象棋中好像能⼒最⼩的就是兵,因为它只能⼀步⼀步⾛,不过河还不能到拐,⽽且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兵的主要作⽤往往在于牺牲,但不能⽩牺牲,往往到了残局,多⼀兵也会取得胜利,⽽往往你多⼀车也可能是和棋。
⼀只⼩兵的作⽤有时候要⼤于车、马、炮等强⼦。
⾝为弈者,只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充分挖掘枰中诸⼦的效⼒,才能创造出精彩的好局。
所以下棋要珍惜⼀兵⼀卒。
有⼀个⼩故事也许能启发弈者的思路,战国四公⼦之⼀的孟尝君有⼀次出使秦国遇到凶险,帮助他脱险的却是两名原先毫不起眼的门客,这两⼈靠着学鸡鸣狗盗⽴下了⼤功,这并不是齐国数⼗万⼤军所能做到的。
因此,⾝为弈者,绝不能忽视枰中的每⼀个⼦。
也许,在形势最凶险的时候,⼀招上仕或扬相,或是⼀步毫不起眼的边兵,都可能使形势发⽣巨⼤的变化。
⼀个企业也是⼀样,每个⼯⼈就像⼠兵⼀样,都会发挥各⾃作⽤。
⼀个都不要轻易不⽤,往往有些⼈会发挥关键作⽤。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就是说他会⽤兵,就是⽼弱病残,他也能⽤得上。
⼤凡⾼⼿过招,总是给⼈⼀种⽼练稳重的感觉,阵势不稳,后患⽆穷。
缓攻型布局,例如对兵局之阵法,关键在于双⽅调兵遣将的步调必是⼩⼼翼翼,绝不轻易出击。
它要求弈者有⾮凡的韧劲和耐⼼以及冷静⾯对纷纭局⾯的能⼒。
攻击型棋⼿有时因为杀⽓过重,⼀再错过了平稳的选择,最终导致局势⽆法收拾,这真是逆势⽽⾏的教训啊!诚然,我们也当看到,正是这种拼⽃到底的坚定信念⽽屡建奇功。
"⽔能载⾈,
亦能覆⾈"的道理⽆⼈不晓,可是,⼜有谁能掌握得恰到好处呢?
象棋中每⼀步都很关键,必须珍惜,⼀步⾛错,满盘皆输,是遇到⾼⼿更是这样,往往在僵持局⾯懂得合理变招的才能⽴于不败之地,⽽⼀旦变招出错,好像当时没太⼤问题,但往往就是败着。
我和电脑下棋会经常出现僵持局⾯,我⼀旦变着错误,就会输棋,有时宁愿重复⾛棋判成和棋都不愿轻易变着。
⼀个企业也是⼀样,领导每⼀次决策都很关键,在强烈的竞争⾯前要⽴于不败之地并有所发展就要处处⼩⼼谨慎,但⼀个⼈的智慧有限,所谓智者千虑,必有⼀失,毕竟管理不同下棋⽐赛,完全可以利⽤集体的智慧,但正确的分析判断与果断的处理问题就是领导的本领,不能⼈云亦云,优柔寡断。
象棋中还有⼀种策略叫弃⼦⼊局,就是弃掉某些价值不⼤的⼦甚⾄造成阻碍的⼦。
争取时间或者取得势⼒⽽取得最后胜利。
但不能轻⽤,要考虑周全,否则就是赔了夫⼈⼜折兵。
得失的处理,舍得的慷慨,趋利避害,不是那么容易的,看得长远才是最终赢家。
⼀个企业也是⼀样,如果某个⼈已经成为了⽣产和管理的障碍,就要考虑放弃他,不管他能⼒多⼤,但⼀定要说服教育,不要轻易放弃,毕竟每个⼈都有缺点,都有想不通的地⽅和为难之处。
毕竟放弃⼀个有经验的⼈对企业是⼀种损失。
下象棋的⼼态也很重要,必须是⼼情愉快,不急不躁,不急于进攻,也不⽢于消极防守⽽被动挨打。
⼀个企业也是⼀样,管理者的⼼态也要平和,员⼯做事才有条不紊,⼤家⼼情舒畅才能做好事,不要经常加班赶时间,也不要停滞不前没有发展。
总之下象棋要懂得策略,⽽企业管理要懂得⽅法。
才能让下棋游刃有余,让管理轻松⾃如。
⼀个管理者应想想:谁是⾝边的车、马、炮、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