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动画效果》教学案例期
设置动态效果_张光伟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资源
时间
赏
析
作
品
激
趣
导
入
先展示上节课的作品。再展示添加一些效果后的作品。
⒈展示作品,引发思考
你看到了哪些效果?有什么作用?
⒉交流展示,引出新知
就上述问题进行交流。
[小结]添加动态效果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丰富演示文稿。
观察屏幕,欣赏作品,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发表观点或看法;
教学重点:添加对象的动态效果。
教学难点:根据内容和脚本设计合理选择动画效果。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参考北京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第5册第1章《演示文稿制作》中的第四节添加动态效果。教学内容有:为幻灯片中的对象及幻灯片切换添加动态效果。本课是学完设计演示文稿、初识演示文稿、插入多媒体素材之后的后续课,在制作演示文稿中,通过添加动态效果,可以使演示文稿生动形象,吸引观众的目光,为演示文稿增色。本课内定为1课时,它在本章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环境:office 2003、极域电子教室。
媒体及资源:电子白板、耳麦、课件、教学资源(碳酸饮料演示文稿)、学生资源(自我下载的资料、创作的演示文稿)。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引导示范、任务驱动模式、小组协作。
教学手段:
采用赏析演示文稿样例作品导入,学生观察思考后说出所看到的效果和作用,通过生生、师生交流等方式解决疑问,归纳总结出添加动态效果后对演示文稿所起的作用。再采用分析和演示示范方式,展示案例脚本设计方案,学生通过观察在原有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感知图片、文字和和声音对象的动态效果添加过程,从而实现信息的再加工的完整过程,最后归纳总结出四种动态效果方式的特点及应用情况。然后学生再实践,为自己作品中的对象添加动态效果,体会其作用。再通过深入分析,更改动态效果等,归纳总结出动态效果的编辑与更改及启动动画的条件。之后通过学生自我实践过程,丰富并完善演示文稿。再采用分析和演示方式,归纳总结出幻灯片切换效果的应用,再次完善演示文稿,学生按原来设计与创作完美结合,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通过展示与交流环节,使学生享有成就感,增加自信心,感受动态效果的魅力及合理应用。精心准备的学案,为学生解惑提供方便;利用演示文稿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第14课 网页动态效果》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网页动态效果》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网页动态效果的基本观点和作用。
2. 学会设置网页动态效果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网页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动态效果的基本设置方法。
2. 教学难点:根据网页特点,合理运用动态效果,提高网页美观度。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课件和相关素材。
2. 搭建合适的教学环境,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提醒学生携带个人笔记本或平板电脑,以便操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动态效果的网页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网页的奇特的地方。
教师简要介绍网页动态效果的观点和作用,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HTML和CSS的基本知识,包括标签、属性、选择器等。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基本的动态效果HTML代码,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应用HTML制作动态效果。
同时,教师演示如何应用CSS进行样式设置,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CSS实现动态效果。
3. 实践操作(25分钟)教师安置实践任务,让学生根据PPT上的示例,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动态效果。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视频教程,自主操作电脑,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判(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判,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给予必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的地方,引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5. 教室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
五、课后作业与拓展(课后)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尝试制作一些更复杂的动态效果,可以参考网络上的教程或自己创意设计。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尝试制作个人网站或班级网站,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应用CSS样式表制作网页动态效果。
《第2单元制作网页14网页动态效果》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网页动态效果的概念,希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课堂反馈来看,这种方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出对网页动态效果的好奇心。
在讲授新课内容时,我注意到学生对animation和transition这两个属性的理解较为困难。因此,我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进行了详细解释。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有助于他们理解这两个属性的区别和应用场景。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寻找更多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属性的作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animation、transition和JavaScript事件处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网页动态效果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网页动态效果的基本原理。
(2)掌握JavaScript事件处理机制,如事件冒泡和捕获,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事件对象。
(3)在设计网页动态效果时,如何优化性能,避免过度使用动画导致页面卡顿。
(4)解决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如浏览器兼容性问题、代码调试等。
举例: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animation与transition的适用场景。例如,transition适用于简单的过渡效果,而animation适用于复杂的动画序列。
举例:
-学生需掌握如何使用CSS3中的animation属性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例如让一个元素沿着X轴移动。
-学生需了解如何利用JavaScript的addEventListener方法为网页元素添加点击事件,实现交互效果。
《Flash CC动画制作案例教程》教学课件 第2章 绘制与填充图形
案例一 绘制热带鱼——使用线条和调整工具
为了方便用户绘图,Flash提供了合并绘制模式和对象绘制模式两种绘图模式。
合并绘制模式:合并绘制模式是Flash默认的绘图模式〔本书中,假设无特别说明,都是在合并模式下 绘制图形〕,在该模式下绘制的图形是分散的,两个图形之间如果有交接,后绘制的图形会覆盖先绘 制的图形,此时移动后绘制的图形会改变先绘制的图形
利用工具箱设臵颜色设臵笔触轮廓颜色设臵填充颜色也可单击此处然后输入颜色十六进制值也可单击此处然后输入颜色十六进制值单击无色按钮可将填充或笔触颜单击此处的透明度值单击此处可输入颜色的透明度值可在此处选择需要的颜色可在此处选择需要的颜色单击选择需要的颜色单击选择需要的颜色拖动滑块设臵颜色拖动滑块设臵颜色案例四为巴士汽车设置填充和轮廓如果要设臵渐变色和位图填充等则需要利用颜色面板进行
“矩形边 角半径〞 编辑框
“矩形工具〞的“属性〞面板
1.单击选中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 , 或者按快捷键【R】,可以看到“矩 形工具〞 的“属性〞面板比“线条工 具〞 多了“填充颜色〞按 绘制巴士汽车——使用几何工具
2.设置好“矩形工具〞 的属性后,将光标移动到舞台中,按住 鼠标左键不放并拖动,松开鼠标后即可绘制一个矩形,如左 图所示;假设在拖动鼠标的同时按住【Shift】键,那么可以 绘制正方形,如中图所示;假设设置了“矩形边角半径〞的数 值,那么可以绘制圆角矩形,如右图所示。
案例一 绘制热带鱼——使用线条和调整工具
使用“线条工具〞 可以绘制不同长度和角度的直线线段,并且还可通过“属性〞面板设置线段的颜色、粗 细和样式等属性。“线条工具〞 的使用方法可参考以下操作。
在此设置 笔触颜色
在此设置 笔触高度
在此设置 笔触样式
制作动画效果试讲教案设计
制作动画效果试讲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以制作动画效果试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难点,动画制作的细节处理和创意表达。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动画片或者动画制作的视频,引导学生对动画制作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首先,向学生介绍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包括帧动画、骨骼动画等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动画是由一帧一帧的静态画面组成的。
然后,讲解动画制作的流程,包括故事创意、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等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全过程。
3.示范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师向学生示范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软件操作、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具体操作有更直观的认识。
4.学生动手实践。
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实践,每个小组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片段,包括故事创意、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等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5.展示和评价。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动画片段,让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6.总结和展望。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动画制作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展望学生在动画制作方面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四、教学方式。
本节课采用讲授、示范、实践、展示和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动画制作软件、教学案例等。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在动画制作方面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动画制作的细节处理和创意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让PPT画面动起来》为例
2021年1月Jan.2021第35卷第1期(总第135期)Vol.35No.1(Sum.No.135)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让PPT画面动起来》为例朱蒋洁(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务教研科,广西桂林541004)摘要:微课因其主题明确、短小精悍、方便自学、灵活高效、便于推广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时下受众非常喜爱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方式,也逐步被广大教师引入课堂而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因此,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便成为广大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
文章以《让PPT画面动起来》为例,阐述微课从设计到制作的具体流程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微课;设计;制作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070(2021)01-0109-04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青睐。
因此,设计与制作高质量的微课就成为广大一线教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
如何设计和制作微课?笔者以《让PPT画面动起来》为例阐述微课从设计到制作的具体流程和实现方法。
制作微课是技术,设计微课却是艺术。
微课的设计需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粒度化和要点提炼;要使各个内容保持相对独立,然后再设计各个教学活动。
事实上,为了精准把握教学时间和教学过程,大部分教师都会精心设计和录制微课的脚本。
一、选定微课内容和确定微课主题在微课内容的选择上,一般会围绕某个知识点,如教学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兴趣点、技术点以及易出错或学生经常提问的知识点等作为微课的内容。
微课《让PPT画面动起来》围绕“为对象设置动画效果”这一技术点来设计制作。
在PPT制作的学习过程中,“为对象设置动画效果”是一个核心技术问题,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
制作动画效果试讲教案模板
制作动画效果试讲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教授学生如何制作动画效果,包括动画的基本原理、制作工具的使用以及实际操作技巧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包括关键帧动画、补间动画等;2. 掌握制作动画效果的基本工具,如Adobe After Effects等;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画原理的讲解和制作工具的使用;难点,动画效果的实际操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播放一些经典的动画片或动画效果视频,引导学生对动画效果的认识和兴趣。
2. 理论讲解。
(1)动画原理的讲解,介绍动画的基本原理,包括关键帧动画、补间动画等,让学生了解动画是如何制作的。
(2)制作工具的介绍,介绍Adobe After Effects等动画制作工具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让学生对制作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3. 操作演示。
老师进行动画制作工具的操作演示,包括如何创建新项目、添加素材、设置关键帧等操作步骤,让学生对动画制作工具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4. 实践操作。
让学生自行操作动画制作工具,根据老师的指导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如文字动画、图形动画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动画制作的理解。
5. 总结提升。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动画制作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升动画制作的技巧和水平。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动画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动画制作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动画制作的能力。
《飘扬的旗帜——体验Flash交互动画》教学设计
《飘扬的旗帜——体验Flash交互动画》教学设计【摘要】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习Flash交互动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目标包括了掌握Flash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交互动画原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等。
教学内容安排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解结合实践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评估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评价和作品展示评价。
课程实施步骤分为前期准备、教学实施和课程总结三个阶段。
结论部分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展望学生在未来的发展潜力。
通过本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Flash交互动画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飘扬的旗帜、体验、Flash、交互动画、教学设计、引言、概述、背景、课程设计目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估方式、课程实施步骤、总结、展望。
1. 引言1.1 概述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Flash软件创建动画效果、交互功能和多媒体内容。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掌握Flash的基本工具和功能,了解动画的制作流程和原理。
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交互功能,使动画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本课程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出精美、生动的交互动画作品,展现自己的设计才华和创造力。
本课程也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1.2 背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很多教师对于如何运用Flash交互动画进行教学还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
有必要通过专门的课程设计和培训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Flash交互动画的制作技能和教学方法,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习《飘扬的旗帜——体验Flash交互动画》,帮助教师们了解Flash交互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掌握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技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魅力和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初中美术教案《动画》
初中美术教案《动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故事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 运用动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故事。
教学难点:1. 动画的制作技巧和创意表现。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动画制作软件或绘图工具。
3. 动画素材和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动画作品,引起学生对动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画的喜爱和了解,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动画》。
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介绍动画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流程。
2. 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明确动画的制作过程。
三、制作流程(10分钟)1. 教师讲解动画的制作流程,包括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分镜头、动画制作等环节。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个简单的动画制作流程,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
四、创意表现(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动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故事,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动画主题和故事情节,并进行角色设计和分镜头。
五、动画制作(10分钟)1. 教师演示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动画制作。
2. 学生根据分组讨论的结果,利用动画制作软件或绘图工具进行动画制作。
六、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画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七、总结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画制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动画制作方向进行拓展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制作技巧和创意表现。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动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故事。
在展示评价环节,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作品,感受到动画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冀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电脑动画制作初探——走进电脑动画世界》教学设计
冀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电脑动画制作初探——走进电脑动画世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电脑动画制作初探——走进电脑动画世界》是冀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电脑动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制作软件的初步介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脑动画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电脑动画制作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电脑动画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已经在影视、广告、教育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实际,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脑动画的相关知识。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常用的电脑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3ds Max等,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了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电脑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认识电脑动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电脑动画制作的兴趣,并学会使用基本的电脑动画制作软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为后续的电脑动画制作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素养和审美素养。
信息素养方面,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电脑动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制作软件,了解信息技术在电脑动画制作中的应用,掌握获取、处理、传播信息的基本方法。
创新素养方面,学生通过学习电脑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在电脑动画制作中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审美素养方面,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和分析电脑动画作品,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电脑动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八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网络的使用等。
此外,学生也可能通过课外途径对电脑动画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2. 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他们对电脑动画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01课《进入动画新天地——认识Flash》说课稿
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01课《进入动画新天地——认识Flash》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01课《进入动画新天地——认识Flash》是一节入门级的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Flash这个动画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教材通过简单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Flash的操作界面,熟悉工具栏和各种功能按钮,并掌握一些基本动画的制作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电脑操作和一些基本的软件使用已经不再陌生。
但是,对于Flash这个动画制作软件,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接触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Flash的基本操作,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Flash动画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掌握一些基本动画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Flash软件进行动画制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动画制作的热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Flash动画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基本动画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Flash动画制作技巧的运用,如动画的缓动效果、滤镜应用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Flash动画作品,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Flash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Flash动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信息技术教案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在PowerPoint中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操作。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动画效果的概念及作用。
2. 掌握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操作。
3. 学会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序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在PowerPoint中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序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PowerPoint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带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动画效果的概念及作用,并进行操作演示,展示如何在PowerPoint中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3. 学生实践: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在PowerPoint中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4. 课堂互动: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5. 拓展与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动画效果,提升幻灯片的吸引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添加动画效果的操作方法。
2. 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动画效果的设置。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教学步骤:1. 打开PowerPoint,新建一个幻灯片。
2. 选择需要添加动画效果的对象,如文字、图片等。
3. “动画”选项卡,选择合适的动画效果。
4. 设置动画的开始方式、结束方式、持续时间等参数。
5. 为多个对象设置动画序列,调整它们的播放顺序。
粤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教案
粤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教案一. 教材分析《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是粤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在PPT中添加动画效果,通过动画的添加使得幻灯片更生动有趣。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动画的添加、调整、删除等基本操作,以及一些简单的动画设置。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PPT使用基础,他们能够独立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但是,对于动画效果的添加和调整,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动画效果的添加和调整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在PPT中添加、调整和删除动画效果的基本操作;学会设置简单的动画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制作PPT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在PPT中添加、调整和删除动画效果的基本操作。
2.难点:设置简单的动画效果。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制作好一些带有动画效果的PPT示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学生准备:学生自带U盘,准备一些自己制作的PPT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画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画的添加、调整、删除等基本操作,以及一些简单的动画设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独立地在自己的PPT作品中添加动画效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8课《增设动画添效果》教案及反思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8课《增设动画添效果》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PowerPoint中动画效果的设置展开,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动画效果的添加、调整以及高级动画的设置,使学生掌握PowerPoint动画效果的基本应用,提升学生的演示文稿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PowerPoint中动画效果的添加方法。
- 学会调整动画效果的顺序、速度等属性。
- 了解高级动画效果的设置,如自定义动画路径。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方式,掌握动画效果的设置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画效果的添加与调整方法。
2.教学难点:高级动画效果的设置,如自定义动画路径的绘制与应用。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操作能力,对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有所了解。
但对于动画效果的设置和应用,学生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学习,掌握动画效果的设置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展示一个带有动画效果的演示文稿,吸引学生的注意。
- 提问学生:“这个演示文稿有哪些特别的地方?为什么你觉得它吸引人?”-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给演示文稿增设动画添效果。
”2. 新知探究- 演示讲解: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如何在WPS演示文稿中插入和编辑动画效果。
- 学生观察:学生认真观看老师的演示过程,注意动画效果的种类和设置方法。
3. 实践操作-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制作带有动画效果的演示文稿。
-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幼儿园信息技术与创意教学案例 幼儿园信息技术
幼儿园信息技术与创意教学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幼儿园教育中,信息技术和创意教学的结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通过介绍幼儿园信息技术与创意教学的案例,分析其优势和实践方法,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案例一:使用平板电脑进行动画制作1.1 案例介绍在某幼儿园的创意教学课程中,老师们引入了平板电脑进行动画制作的活动。
孩子们使用绘画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通过手指在屏幕上绘制图案,然后添加动画效果,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小短片。
1.2 教学效果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操作,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他们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将平时在纸上绘制的图案变成生动有趣的动画作品,获得了成就感和乐趣。
1.3 实践方法老师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基本的操作指导和软件介绍。
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绘制他们心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老师们指导他们使用软件添加动画效果,最终完成作品展示。
二、案例二:使用数字故事书进行语言启蒙2.1 案例介绍在另一所幼儿园中,老师们引入了数字故事书进行语言启蒙教学。
通过数字故事书软件,孩子们不仅能够听到故事的朗读和配乐,还可以和故事进行互动,提高了他们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2 教学效果这一活动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故事情境中学习语言,增强了他们的语感和阅读兴趣。
数字故事书的丰富表现形式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使他们对故事内容更加投入。
2.3 实践方法老师们在选择数字故事书时,注重故事内容的生动有趣和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符合。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注重互动,引导孩子们参与到故事中,通过回答问题、模仿角色语音等方式,提高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三、案例三:使用智能玩具进行启发式教学3.1 案例介绍在一些幼儿园中,老师们引入了智能玩具进行启发式教学。
利用智能积木进行形状拼插,利用智能足球进行身体运动教学等。
幼儿园动画片欣赏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动画片欣赏教学案例分享主题:幼儿园动画片欣赏教学案例分享动画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化产品,对幼儿的成长、认知和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运用动画片的优势,提高幼儿观看动画片的兴趣和能力,是园长和教师们需要考虑的重要现实问题。
本文将分享一则幼儿园动画片欣赏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画片欣赏兴趣2、提高幼儿观看动画片的能力和水平3、帮助幼儿认识动画片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等元素4、通过动画片欣赏情境创设,促进幼儿心理认知发展二、教学内容本案例中,为幼儿园3-4岁班级编制了一套动画片欣赏教学计划,共涵盖《小蝌蚪找妈妈》、《海底小纵队》等多个经典幼儿动画。
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本案例将按以下四部分内容展开教学案例分享。
1、动画片欣赏前情境创设通过营造适宜的情境背景,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中进入动画片观看状态。
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背景:在班级绿色墙壁上悬挂大型图画,了解蝌蚪课程中学习蝌蚪的变化过程,为情境创设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讲解通过呈现简单的学习目标,让幼儿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激发幼儿求知欲和思维动力。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目标:理解蝌蚪的成长变化,认识身边的小伙伴并互助他们。
3、动画片欣赏过程通过积极引导幼儿观看、理解和欣赏动画片,让幼儿在动画片中获得新知识、感受美好情感,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过程:- 播放动画片前,教师通过形象语言介绍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 播放动画片,教师鼓励幼儿积极观察、思考,学习小蝌蚪在爱心妈妈的带领下生长成童蛙的过程,认识身边小伙伴,互助他们。
- 欣赏后,教师找出动画片中重点情境或人物,通过互动问答和兴趣小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并拓展学习内容。
4、动画片欣赏后兴趣拓展通过各种兴趣拓展活动,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养成有益的文化娱乐习惯。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兴趣拓展:- 剪纸DIY活动:幼儿依照动画片中人物和情境剪出图案,并由教师指导讲解,感悟剪纸工艺之美。
初中信息技术滇人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动态效果的设置》课程教学设计
《动态效果的设置》教学设计课题:动态效果的设置教师:学校:度假区实验学校学科:信息技术授课时间:课时:3课时课型:新授课1、根据对象的特点添加动画效果知识与技能:2、了解动动画效果的类型3、为幻灯片设置恰当的切换效果4、根据、《运动健将》演示文稿的主题表达需求及各角色的特点,设置适合的出场、亮相、退场效果及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了解动画的类型与切换效果的类型,掌握动画的添加方法。
5、通过给机器人设置适合的动画效果,掌握设置引人注目的动画效果。
6、提高学生在创作过程当中,作品主题与动画类型相融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7、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1、动画的类型与切换的类型掌握2、动画效果的设置3、设置动画效果的对象1.动画的类型与切换的类型掌握2.动画效果的设置1、学生对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已经掌握,但是对于动画的插入也并不陌生,重点掌握对动画的修改,让动画更吸引人,一个对象添加几种动画效果。
教材以及教法分析:学生准备:教师准备:教具准备:1、本节课的内容为教材“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课“动态效果的设置”。
包含以下几个知识点:动画与切换效果的类型、动画与动态效果的设置与修改。
2、教法:在网络教室里展开,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演示—练习—总结”的程序,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操作,最后掌握动态效果色设置。
教材明星资料案例、教案、课件。
计算机、Word2010软件教学过程教学教学环节内容导教师活动以一段视频播放一个憨厚可爱的熊二坐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入上了汽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开动了汽车,之后这样提问:同学们这样的动回答问用视频播放导入新课,创设汽车运动一设置情景导入画过程我们能不能在应用软件PowerPoint2010中将它设计出来呢?这一节我们就来了解如何给设置动画。
题明确课题:东辉效果设置的活动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焦振洲杨雪生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
演示文稿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能够帮助听众更加准确、形象、直观地理解演说者的意图。
尤其是动画效果可以强调重点,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抽象的表述变得具体、形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基于童话故事这一情境,将动画效果的知识与技能创设于一系列问题中,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发现信息技术的魅力,激起学习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水平。
本课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二是学习需求理论,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信息技术》学科小学4年级第2册第23课的内容,使用的软件是金山演示2005,知识结构如图1。
正如图1所示,设置对象动画效果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似的操作。
相比之下,“进入动画效果”使用频率高、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所以,我准备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式进行授课,先学习“进入动画”的设置,理解知识后,再进一步学习其他三种“动画效果”。
根据以上分析,我这样安排课时。
第一节课:设置进入动画效果,包括:添加动画效果、删除动画效果、修改动画效果、调整动画效果顺序。
第二节课:动画效果的综合运用,包括强调效果、退出效果、路径效果的学习和应用。
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一课时的。
学情分析: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输入文字、插入图片等操作制作简单的幻灯片,但对于设置动画效果是初次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运用“设置动画效果”的各种操作,来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这一点比较难。
要做到这一点,学生不但要理解各个操作的目的,并且还得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这些操作。
教学方式: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以问题的形式,将各个操作串联起来,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金山演示2005、学习材料、教学课件。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动画效果,能够给对象添加进入动画效果,能够删除动画效果,能够修改动画效果,能够调整动画效果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并亲自实践为对象设置“进入动画效果”的过程,学生初步掌握在演示文稿中设置动画效果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重点:设置进入动画效果。
难点:理解各个操作的作用,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发现问题
师:请同学们听故事、看动画,你能从动画中发现几处与故事情节不符合的地方吗?
放映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幻灯片上的内容,如图2所示。
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马、蜗牛、乌鸦”的故事。
(停顿一会,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再放映幻灯片。
)
故事内容:一只乌鸦飞入了一片森林中,看见一只蜗牛缓慢地从远方爬了过来。
就在这时一匹跑得飞快的马超过了蜗牛,然后回头对蜗牛说:“你跑得真慢!”这时乌鸦答话道:“马儿,马儿,你真可笑,有本事和我比比,看谁飞得高?”
师:我讲的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边讲故事边放映演示文稿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以下几点:(1)乌鸦没有动;(2)蜗牛的速度比马的速度快:(3)大树从天上掉了下来。
这些地方存在内容与形式不统一、不合理的问题。
如果有遗漏,可以再重新讲一遍,直到找出所有问题,帮助学生对“进入动画”产生感性认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添加“进入动画效果”
师:如何让乌鸦飞入森林呢?需要给乌鸦添加一个“进入动画”的效果。
板书:添加进入动画效果。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让学生认真阅读,有问题举手示意。
学生根据学习材料自主尝试。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方法:选定对象,设置“自定义动画”一“进入动画”一“飞入”这样的顺序,给乌鸦添加一个动画效果。
教师指导:如果没有“选中”乌鸦,能不能给乌鸦添加动画效果?如果飞入效果默认是“从底部飞入”,乌鸦应该从哪儿飞进来?
2.出现新的问题,引出“调整动画顺序”
学生放映幻灯片,发现新问题。
设计意图:由于新添加的动画效果,默认是最后出现的,所以当学生放映时,会发现乌鸦是最后一个进入的对象,还是与故事不匹配,产生新的疑问。
提示学生:观察如图3所示菜单,看看这两个按钮是干什么用的。
让学生尝试一下。
板书:调整动画效果顺序。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选择“动画顺序编号”来确定要调整的动画效果,不要直接选择对象。
3.解决第二个问题,引出“修改效果”
师:马还没有蜗牛跑得快呢!
教师提示学生分别选择“动画顺序编号”,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修改的方案。
如图4所示。
板书:修改动画效果。
4.解决第三个问题,引出“删除效果”
教师:大树应该是不动的,那么如何修改呢?我们让乌鸦动起来是“添加动画效果”,那么要是删除“动画效果”会怎么样?
板书:删除动画效果。
教师让学生自主尝试,强调删除动画效果,而不是删除对象,如图5所示;强调要先选中“动画顺序编号”再进行操作。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教学就是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我发挥自学材料的作用,实现辅助学习,使学生最终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编故事,运用动画
教师总结板书和相应的知识点,强调:各个操作的作用和使用时机;在调整动画效果顺序、
修改动画效果、删除动画效果时,如何选中动画的。
板书:选中动画顺序编号,并给出课题——设置进入动画效果。
如图6所示。
教师出示量规,鼓励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自主创编一个新的小故事,借助演示文稿来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创编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故事,学生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检验学习效果。
教师通过巡视指导,弥补活动中的不足,辅导有困难的学生,落实面向全体。
(四)交流汇报,评价拓展
学生自愿讲故事给大家听。
教师根据量规,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欣赏教师演示文稿,你发现其他动画效果了吗?(引导学生观察进入效果还有强调、退出、路径。
)下节课我们将对此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评价自己的作品,学生增强了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会比较客观地评价他人。
欣赏教师作品为以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作者单位:北京昌平区马池口中心小学北京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点评
此课以故事的形式在演示文稿中加入进入动画的效果,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演示文稿的用途。
教师针对学生在制作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设计知识点学习和操作实践,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理解各个操作的作用。
教师将学习内容和任务,分解成小问题并配以辅助性的学习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操作文档的能力,其中自学材料的设计,也分为“辅导性”和“引导性”两种,形成有梯度的支架效果。
1.选取了基于学生生活的、学生熟悉、喜爱的童话故事作为学习情境。
2.将所学内容巧妙、自然地融入童话故事创设的一个个实际问题中,突出了信息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突出了为对象选择恰当进入动画效果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恰当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