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
究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研究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这是一种崭新的数学作业理念,它不仅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更是改变传统作业布置中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能有效提升每一位小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年级教学关系着学生以后对数学学习的基础,而且还关系着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目前,部分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内容单一、枯燥、理论化较强、脱离实际等,因此改变数学作业的方式,将其个性化设计,注重其实践性、适用性、灵活性、主动性等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三年级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应用
1.
个性化作业研究的背景和讨论的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重视基础教育中的个性化教学及个性化作业设计,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国家教育部也颁发了《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明确各年级课外作业的时间,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带有应试教育的课内外作业已经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特别是数学背景缺乏儿童化、生活化,致使学生没有了完成作业的动机或愿望。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由教师设计的、学生完成的一种学习任务,它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作为学生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当前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然而对如何设计新型、特色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关注得还不够,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
练:内容枯燥,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因此,作业设计的高效、特色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讨论的实践意义
1.让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其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
2.既减轻学生负担,又促进学生的学业知识和基本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
发展。
3.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克服教师的惰性及应付心里,能较
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也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小学三年级个性化作业的实施形式
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是作业个性化设计突出表现特征之一,在保留与继承、借
鉴与吸收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不断创新
了作业的形式,保留了传统的文本型的作业形式,创新实践了以下作业形式:
1.层次性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作为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
次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力,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
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三年级学生的数学素养。
2.实践型作业,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布置实践性作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课堂上多创设一些
动手操作的实践情景,还要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
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
数学实践能力。
如,学习《圆的认识》章节后,可以设计布置“画出各种看到的圆”等实
践型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际看到的实物画出圆的图形。
3.探究型作业,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亮点之一。
因此,个性化作业设计要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学会主动求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科学求知的精神。
如,运动场上有一条长95米的跑道,两端已插了二面彩旗,体育老师要求在这条跑道上每5米隔再插一面彩旗,还需要彩旗几面?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趣味性作业,感受作业带给学生的快乐。
在全面实施素质的今天,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出发,设计趣味性作业,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
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在有10把钥匙和10把锁被搞乱了,要把它们重新配对,最多试几次,最少几次?
5.学法交流型作业,锻炼小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学好数学方法很重要。
因此,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设计些学法交流型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经验共享,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例如:用24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宽、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有多少种拼法?(单位:厘米)
6.日记型作业,记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很好的念头和想法,这些思想非常有用,
但又转瞬即逝,如不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便留不下什么痕迹。
只有记录下来并
深入思考,才能使这些思想逐渐变得明确、易记忆,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作用。
因此,设计了日记型作业。
如对课堂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及理解和运用情况;对
课程内容、课堂讲授方式及作业、考试等问题的意见;自由表达关心或渴望倾诉
的问题,包括自己的收获、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日记型作业。
如:在三年级上册学习《时、分、秒》一节时,为了让这种枯燥的数学知识
变得充满乐趣,并带有神秘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创意时钟,,然后让他们根
据自己设计的时钟记录自己一天的美好时光,学会写数学日记,同时也正好记录
下对于新知识的思考。
总之,小学三年级数学个性化设计的研究是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个性特点、知识结构,总结出创新作业的新形式,以提高学生数学作业的兴趣,加强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以及个性的培养,实现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设计研究
的内容与方式一方面要从传统的作业模式入手,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
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三、小学三年级个性化作业实施的原则
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应该按照“有所布置”、“有所不布置”、“有所增加”、“有所减少”。
“有所布置”是指对于灵活性、操作性强的、实际应用的
作业应该有的放矢地进行布置;“有所不布置”是指对于实用性不强、陈旧脱
离实际的数学作业应该不布置;“有所增加”是指对于创造性的、新颖的、综
合能力全面协调的作业可以增加布置;“有所减少”对于理论化的、重复的、
脱离实际的作业应该少布置。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应具有目的性,对于每一
章节每一段内容应基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上进行作业布置,同时还要注意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以及趣味爱好,将新颖
的作业方式不断地融入其中,使其更加地活跃。
根据学生素质、基础、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师应对其进行层次化布置作业。
对于优秀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简单的课本练习就可
以尽量少留或是不留,将学生从重复的已经掌握的作业中解放出来。
对于良好的
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和简单的练习还需要巩固和复习,留出适当的时间对作业的难度进行延伸。
对于及格的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小学数学的理论基础需要不断的练习、掌握、复习,并且对原来相关的知识还要
温习,所以可以在数学基本功方面进行作业的布置,以夯实基础为主攻方向,循
序渐进地进行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以小学三年级个性化作业设计为主阵地,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革新,采取以上措施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兴趣。
三年级小学生正处在无
意注意向有意转化的阶段,教师应加强教学引导,注重培养小学生注意力素质。
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
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少年儿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
素质。
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数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
生的注意力。
这些注意力的培养离不开个性化的东西尤其是个性化的作业,作为
教师的我们设计作业时,应少一分形式,多一分实质,设计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有
效作业。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希望推行创意法教育的同时,不断创新,
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新法为学生学习减负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