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摭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摭谈
【摘要】新课程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如果学生缺乏起码的体验感受音乐美的音乐欣赏能力,就谈不上产生情感共鸣,更谈不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了。

在新课程的环境下,要将音乐课程中的基本理念同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全面提高。

【关键词】教法;观念;创造;想象;共鸣;体验;交流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分析能力。

它以音乐作品为媒介,以乐器为载体,以美育为核心,引导学生去参与、去发现、去体验与创造,最终达到提高素质完善自我的目的。

新课程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如果学生缺乏起码的体验感受音乐美的音乐欣赏能力,就谈不上产生情感共鸣,更谈不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了。

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如:用懂音乐的耳朵来聆听世界万物之声;用聪慧的眼睛来捕捉人类、大自然乃至宇宙的美的瞬间;用稚嫩的双手描绘出心中充满童真的音乐的蓝图。

),从而引导出学生丰富的敏感性。

那么,作为音乐教育者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
一、教师精心设计教法
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可是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想听,能听进去,有时间听,这就需要教师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首先,要从教师、学生的自身以及初中音乐教学特点出发,精选内容注重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

加之精讲,避免过多的语言表达,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

因此教师需要的是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其次,要多听。

要理解音乐作品,除了老师精讲外,主要是让学生反复地听,让他们在听中体会乐曲所表现的情感。

听之前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这样有助于让学生有目的地边听边思。

第三,要注重欣赏课氛围的营造。

音乐欣赏教学的本质是审美训练,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欣赏环境,制造一个优美的欣赏环境非常必要。

通过生动的语言,富有意境的图画、幻灯、录象等可以在音乐与学生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引导学生去体验和品味音乐之美。

在欣赏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辽阔的草原时,采用多媒体,当前奏响起时,画面上便展示出草原那苍茫辽阔之美,还有如白云般的羊群,强悍奔跑的骏马,绿毯上星星点点的帐篷,在一轮红日的映衬下,如诗如画,再加上雄浑、嘹亮的歌声,学生的情绪就会被牢牢抓住,他们会被优美的
旋律所吸引,为明朗的草原气息所陶醉。

在观看画面,聆听音乐之中你就会一下子明白音乐表现的事物。

当然,并非只有多媒体才可实现“视听同步”,录象、投影仪、音响,只要组合得好,效果同样不错。

二、改变观念,鼓励创造表现
在新课程的环境下,要将音乐课程中的基本理念同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全面提高。

欣赏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为欣赏者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青少年学生具有好玩、好动、好奇、想象力丰富等心理特点。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教学,鼓励他们有独创、与众不同的感受与见解。

三、发挥想象,激起共鸣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

我记得一本书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的年龄时代,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同学们,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

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也应该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然后,我要求学生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

音乐播完以后,我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乐曲起名字。

于是“庆丰收”“丰收锣鼓”“兴高采烈”“冲动的舞蹈”“闹新春”等名字诞生了。

并同时说明了自己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

虽然有的同学在欣赏过程中断章取义,但需要肯定的是他们确实动了脑筋,展开了想象。

例如:“冲动的舞蹈”这个名字,学生解释为“当我听到音乐时,我感到它带给我一种想跳的冲动,于是我就想为它取名为‘冲动的舞蹈’。

”这个名字虽然和乐曲的名字不一样,但他是用心去听去想,且很“雅”,很富于想象力,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新世纪人才具备的素质。

因此,在我的音乐课上,每道题都有无数个答案,都是学生想象力的火花。

這时再加上老师的鼓励,效果会更好。

总之,在新课改的情况下,教师的观念和素质也需要适应这种变化,需要转变旧观念,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加以改进,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需要。

新课改后更加提倡多学科综合,使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音乐欣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审美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
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