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以中国银行X分行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行级关键指标的主要面向对象,是分行营业部和后台管理部门,在考虑 4 个维度的占比 时相对比较均衡。分行级关键绩效指标及权重,如下表所示。
2.横向层面——员工的业绩评价
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获取经济利润是其生存发展的本能,而组成企业的具体员工就是 银行利润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对他们的业绩评价,要与各层面的绩效指标体系紧密相连。 在具体操作中,可结合定量、定性分析法,细分具体的任务指标。一方面,定量指标要保
这一复杂形势,造成了金融产品严重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局面,给我国大、中、小商业 银行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使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二、中国银行 X 分行绩效评价现状与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中国银行 X 分行绩效评价现状
目前,中国银行 X 分行在制定全年的任务指标时,还是依照以往的自上而下的模式,由位 于最上层的省分行和各条线总负责部门直接决定,分派至下属各支行和基层部门。在整个 计划制定过程中,不论是制定分、支行的计划指标,还是分摊到基层员工个人的指标数, 都是上层机构直接决定的,并未与下层机构沟通。这种做法容易出现计划指标不符合现实 的情况,可能无法达到原定计划的理想效果。
四、结论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绩效管理工具,能够实现战略与考核的平衡关系,有效化解管理部门、 考评人员和基层人员之间,因为目标不一致而引发的矛盾或阻碍,改善原有方式的单一局 限性,能够实现员工、企业、客户三者之间由单向传导关系,逐渐转变为三者紧密相关的 双向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对中国银行 X 分行提高独特竞争优势、创造突出成绩有着重要 的现实意义。但是,实践中的绩效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战略目标也会随着商业环境的变 化而改变。因此,对任何一种管理工具都不能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而应根据企业自身实 际情况,合理借鉴、灵活运用。
[4]李莉.平衡记分卡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7(12):114,116.
[5]王一凡.平衡计分卡在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金融经济,2016(14): 63-65.
关键词:中国银行 X 分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自由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整个行业呈现出 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随着国家对金融机构业务限制条件的逐渐放宽,以及与国际金 融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上实力雄厚、管理制度先进的外资银行陆续进入我国,加剧 了金融市场的复杂程度。
中国银行 X 分行当前采用的单一财务指标评价机制,以完成任务量作为负责人考核打分的 基准。内部所有的奖惩激励方案,均是从员工是否足额乃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来开展的。 员工发放绩效工资、职务晋升的唯一依据,就是分解到各自身上的存贷款任务指标。这就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盲目追逐存贷款额度的完成情况,从而忽视其他业务方面的问题,如工 作效率的提高、业务流程的简化、资管业务针对化、顾客满意度等。存贷款规模的发展和 扩大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唯“任务论”的绩效考察观点,且内部所有的奖惩激励办法,均 是从员工是否足额乃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来衡量,明显是一种暂时性刺激业绩量的方式。 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提高银行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创造突出成绩。
(1)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利用互联网背景,控制数据资料的获取成本,参考同业绩效衡 量方案。
(2)选取的指标必须有稳定的数据来源,保障数据的可信程度和质量。
4.横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向上明确不同指标的适用对象
根据被考核分支机构的实际情况,选择关键绩效指标,并且当业务类型或网点模式发生转 变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三)选择关键绩效指标并赋予权重
从宏观上将企业战略目标划分为四大块,从中衍生出具体的各个层面,需要达成的总体目 标或愿景。通过分析这 4 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企业战略的因果联系,也可以说是战略 因素和因果关系的视觉描述。
三、中国银行 X 分行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设计
(一)绘制战略地图
1.战略地图及其绘制原则
战略地图从宏观上反映了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系统且全面的描述,涵盖了平 衡计分卡的 4 个维度,是整个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的开端,并借此传导企业的价值观。
基于分解的战略目标,从横、纵两个方向上将 4 个目标细分,确定目标的主次,选择关键 绩效指标。其中,在纵向上,将关键性指标分层次地指向二级分行和辖属区内的经营性网 点;在横向水平上,结合原有的部门负责人打分制,改进人员绩效评价方式。
1.纵向层面——分行级平衡计分卡
由于二级分行是直接向省行报告的,所以其业绩计划与省行的战略计划有着直接的联系。 此外,在选择指标衡量关键驱动因素时,要考虑地区因素及与地市级支行做好沟通工作。
(二)构建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1.指标与整体战略目标一致
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的设计指标,应以整体战略目标为导向,将建设一流银行、股东价值 最大化作为主线,贯彻指标设计的全过程。
2.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
将各层次目标整合成具体文件,在例会和周会上组织员工深入学习,增强他们的全局意识。 同时,加强与基层员工的交流,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完善交流反馈的沟通渠道。 3.遵循成本与效益原则,保证数据质量
障汇总数能够与上级指标相一致;另一方面,运用定性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数据,应区分 具体岗位职责的考核侧重点,内控工作和业绩发展同等重要。由部门总主管和直接授权上 级采取打分制,指标数应限制在 10 个以内,因为过多的指标容易影响打分效果,干扰判 断。一般的员工大概维持在 5~6 个指标内较为适宜。
根据银行的组织框架结构,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岗位:处于一线的前台员工、处于二 线的中台员工(网点事中及内控负责人),以及处于三线的后台人员。根据岗位不同区分 工作重点,结合个人业绩与岗位、部门业绩的情况综合评价,不能把他们单一的割裂开进 行评价,以减少不公允现象。其中,对一线员工,应重点考核个人业绩、部门业绩、岗位 业绩顺势后延;对中台、前台部门的内控人员,应首先重点考核他们的内控关键点是否把 控到位,其次是考核个人业绩;对三线部门(后台)的员工,应从岗位、到部门,再到个 人业绩的顺序进行考核。
战略地图来源于平衡计分卡,绘制战略地图则是整个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设计工作的起点。 在绘制战略地图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一是需要战略平衡各方力量的矛盾。 二是企业战略应关注差异化的客户价值。三是明晰企业价值和内部业务流程的相互关系。 四是战略不是相互独立或是割裂的,它包括了并存的、相互补充的主题。
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以中国银行 X 分行为例
2018 年 11 月 19 日
摘要:在经济下行“金融脱媒”的经济发展新趋势下,中国银行 X 分行为提高内部管理水 平,改进了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在遵循因果关系的原则下,通过分析 X 分行现有绩效评 价方式,在构建平衡计分卡为基准的绩效管理体系过程中,提出并实施了注重绘制战略地 图、把握关键问题、选择关键绩效指标并赋予权重,把绩效考核与分行战略挂钩等具体措 施。
2.中国银行 X 分行战略地图绘制目标
中国银行总行的战略目标是,建设一流的银行,为股东创造最大的利润。X 分行作为中国 银行的一级分行,其战略目标是围绕总行的战略方针来制定的,战略目标与总行保持一致, 重点提高本省中国银行机构的竞争力。
中国银行 X 分行的管理部门,将总行战略作为战略地图的贯彻核心,分解成独具地方经济 侧重点的层次目标,传递上层价值观。将全能化发展方向、以客户为中心、业务创新与整 合战略、扁平化组织结构流程再造、全面风险管理、电子信息化发展、品牌化、战略联盟 作为绘制战略地图的重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引入平衡计分卡理念,可化解这种考核方式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实现财务与非财务的双向 平衡、银行内外部之间的平衡。同时,能够实现员工、企业、客户三者之间由单向传导关 系,逐渐转变为三者紧密相关的双向反馈机制。
(二)平衡计分卡与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构建以平衡计分卡为基准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可划分 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 4 个方面,通过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考核与企业战 略相挂钩,具体考核指标则是根据企业战略地图分解设立的。
参考文献:
[1]杨露铭.平衡计分卡在 A 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5.
[2]谭洪益.基于平衡计分卡的 H 银行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2016(4):39-47.
[3]尤文秀.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金融,2016(2):83, 89.
2.横向层面——员工的业绩评价
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获取经济利润是其生存发展的本能,而组成企业的具体员工就是 银行利润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对他们的业绩评价,要与各层面的绩效指标体系紧密相连。 在具体操作中,可结合定量、定性分析法,细分具体的任务指标。一方面,定量指标要保
这一复杂形势,造成了金融产品严重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局面,给我国大、中、小商业 银行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使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二、中国银行 X 分行绩效评价现状与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中国银行 X 分行绩效评价现状
目前,中国银行 X 分行在制定全年的任务指标时,还是依照以往的自上而下的模式,由位 于最上层的省分行和各条线总负责部门直接决定,分派至下属各支行和基层部门。在整个 计划制定过程中,不论是制定分、支行的计划指标,还是分摊到基层员工个人的指标数, 都是上层机构直接决定的,并未与下层机构沟通。这种做法容易出现计划指标不符合现实 的情况,可能无法达到原定计划的理想效果。
四、结论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绩效管理工具,能够实现战略与考核的平衡关系,有效化解管理部门、 考评人员和基层人员之间,因为目标不一致而引发的矛盾或阻碍,改善原有方式的单一局 限性,能够实现员工、企业、客户三者之间由单向传导关系,逐渐转变为三者紧密相关的 双向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对中国银行 X 分行提高独特竞争优势、创造突出成绩有着重要 的现实意义。但是,实践中的绩效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战略目标也会随着商业环境的变 化而改变。因此,对任何一种管理工具都不能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而应根据企业自身实 际情况,合理借鉴、灵活运用。
[4]李莉.平衡记分卡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7(12):114,116.
[5]王一凡.平衡计分卡在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金融经济,2016(14): 63-65.
关键词:中国银行 X 分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自由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整个行业呈现出 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随着国家对金融机构业务限制条件的逐渐放宽,以及与国际金 融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上实力雄厚、管理制度先进的外资银行陆续进入我国,加剧 了金融市场的复杂程度。
中国银行 X 分行当前采用的单一财务指标评价机制,以完成任务量作为负责人考核打分的 基准。内部所有的奖惩激励方案,均是从员工是否足额乃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来开展的。 员工发放绩效工资、职务晋升的唯一依据,就是分解到各自身上的存贷款任务指标。这就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盲目追逐存贷款额度的完成情况,从而忽视其他业务方面的问题,如工 作效率的提高、业务流程的简化、资管业务针对化、顾客满意度等。存贷款规模的发展和 扩大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唯“任务论”的绩效考察观点,且内部所有的奖惩激励办法,均 是从员工是否足额乃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来衡量,明显是一种暂时性刺激业绩量的方式。 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提高银行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创造突出成绩。
(1)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利用互联网背景,控制数据资料的获取成本,参考同业绩效衡 量方案。
(2)选取的指标必须有稳定的数据来源,保障数据的可信程度和质量。
4.横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向上明确不同指标的适用对象
根据被考核分支机构的实际情况,选择关键绩效指标,并且当业务类型或网点模式发生转 变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三)选择关键绩效指标并赋予权重
从宏观上将企业战略目标划分为四大块,从中衍生出具体的各个层面,需要达成的总体目 标或愿景。通过分析这 4 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企业战略的因果联系,也可以说是战略 因素和因果关系的视觉描述。
三、中国银行 X 分行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设计
(一)绘制战略地图
1.战略地图及其绘制原则
战略地图从宏观上反映了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系统且全面的描述,涵盖了平 衡计分卡的 4 个维度,是整个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的开端,并借此传导企业的价值观。
基于分解的战略目标,从横、纵两个方向上将 4 个目标细分,确定目标的主次,选择关键 绩效指标。其中,在纵向上,将关键性指标分层次地指向二级分行和辖属区内的经营性网 点;在横向水平上,结合原有的部门负责人打分制,改进人员绩效评价方式。
1.纵向层面——分行级平衡计分卡
由于二级分行是直接向省行报告的,所以其业绩计划与省行的战略计划有着直接的联系。 此外,在选择指标衡量关键驱动因素时,要考虑地区因素及与地市级支行做好沟通工作。
(二)构建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1.指标与整体战略目标一致
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的设计指标,应以整体战略目标为导向,将建设一流银行、股东价值 最大化作为主线,贯彻指标设计的全过程。
2.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
将各层次目标整合成具体文件,在例会和周会上组织员工深入学习,增强他们的全局意识。 同时,加强与基层员工的交流,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完善交流反馈的沟通渠道。 3.遵循成本与效益原则,保证数据质量
障汇总数能够与上级指标相一致;另一方面,运用定性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数据,应区分 具体岗位职责的考核侧重点,内控工作和业绩发展同等重要。由部门总主管和直接授权上 级采取打分制,指标数应限制在 10 个以内,因为过多的指标容易影响打分效果,干扰判 断。一般的员工大概维持在 5~6 个指标内较为适宜。
根据银行的组织框架结构,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岗位:处于一线的前台员工、处于二 线的中台员工(网点事中及内控负责人),以及处于三线的后台人员。根据岗位不同区分 工作重点,结合个人业绩与岗位、部门业绩的情况综合评价,不能把他们单一的割裂开进 行评价,以减少不公允现象。其中,对一线员工,应重点考核个人业绩、部门业绩、岗位 业绩顺势后延;对中台、前台部门的内控人员,应首先重点考核他们的内控关键点是否把 控到位,其次是考核个人业绩;对三线部门(后台)的员工,应从岗位、到部门,再到个 人业绩的顺序进行考核。
战略地图来源于平衡计分卡,绘制战略地图则是整个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设计工作的起点。 在绘制战略地图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一是需要战略平衡各方力量的矛盾。 二是企业战略应关注差异化的客户价值。三是明晰企业价值和内部业务流程的相互关系。 四是战略不是相互独立或是割裂的,它包括了并存的、相互补充的主题。
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以中国银行 X 分行为例
2018 年 11 月 19 日
摘要:在经济下行“金融脱媒”的经济发展新趋势下,中国银行 X 分行为提高内部管理水 平,改进了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在遵循因果关系的原则下,通过分析 X 分行现有绩效评 价方式,在构建平衡计分卡为基准的绩效管理体系过程中,提出并实施了注重绘制战略地 图、把握关键问题、选择关键绩效指标并赋予权重,把绩效考核与分行战略挂钩等具体措 施。
2.中国银行 X 分行战略地图绘制目标
中国银行总行的战略目标是,建设一流的银行,为股东创造最大的利润。X 分行作为中国 银行的一级分行,其战略目标是围绕总行的战略方针来制定的,战略目标与总行保持一致, 重点提高本省中国银行机构的竞争力。
中国银行 X 分行的管理部门,将总行战略作为战略地图的贯彻核心,分解成独具地方经济 侧重点的层次目标,传递上层价值观。将全能化发展方向、以客户为中心、业务创新与整 合战略、扁平化组织结构流程再造、全面风险管理、电子信息化发展、品牌化、战略联盟 作为绘制战略地图的重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引入平衡计分卡理念,可化解这种考核方式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实现财务与非财务的双向 平衡、银行内外部之间的平衡。同时,能够实现员工、企业、客户三者之间由单向传导关 系,逐渐转变为三者紧密相关的双向反馈机制。
(二)平衡计分卡与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构建以平衡计分卡为基准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可划分 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 4 个方面,通过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考核与企业战 略相挂钩,具体考核指标则是根据企业战略地图分解设立的。
参考文献:
[1]杨露铭.平衡计分卡在 A 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5.
[2]谭洪益.基于平衡计分卡的 H 银行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2016(4):39-47.
[3]尤文秀.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金融,2016(2):83,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