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历代艺术创作中的形象(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共萦之”,“王夷甫容貌整丽”,“裴令
总之,在古代,形貌美是做官的首 公有俊容姿”……但美的具体是什么呢 ?
要条件。形貌本来美的,做了几年官后, 从最美的男人卫玠身上可以了解到,“卫
变得不美了,仍要免官。刘墉,人称刘 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
罗锅,实际上他只是因自幼伏案读书, 堵。” 看来卫玠比潘岳更美,潘岳只是被
中,当时地方官代表一地人的形象,国 就美丽,“玠在群伍之中,实有异人之望。
家官员代表国家的形象。
龆龀时,乘白羊车于洛阳市上,咸曰 :
怎样才美呢 ? 每一个时代都有标准。 ‘谁家璧人 ?’于是家门州党号为璧人。”
唐代要求“体貌丰伟”,而战国至汉,是 卫玠因为美,是被人围观,得不到休息,
以 瘦 为 美 的。 一 般 人 知 道 :“ 楚 王 好 细 所以说是被看死了的。他的美,就是瘦 ( 羸
五代至清末,皆各有审美标准,此 处暂置而不论。
美术不论有多少功能,其最基本的 功能就是审美,要表现美,表现那个时 代的美。
我们看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的美术 遗迹来看,美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审美 都和当时的社会审美是一致的。战国帛 画《龙凤仕女图》,画中的女性就是一位 细腰、瘦身的女性。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中的女性也都是瘦的。魏晋南北朝存世 的石刻佛、菩萨像、小千佛像,大多是 瘦的。正如顾恺之《论画》中说的“刻 削为容仪。”汉代的墓葬中出土陶俑,凡 属美丽的形象如舞女、侍女,也皆是细 腰瘦身的。
料,看遗存,探索唐人为什么以肥为美。 但考察的多是女性以肥为美。有人认为 唐 代 的 妇 人 参 加 体 育 锻 炼, 打 马 球 等, 所以体格健硕而肥。有人考察,唐人多 和北方少数民族通婚,少数民族人体格 健壮,混血的后代也健壮等等。但我想, 参加体育锻炼是减肥的,何能胖呢 ? 和 少 数 民 族 通 婚 之 混 血 后 代 毕 竟 是 少 数, 何况混血后代就必胖吗 ? 这些考证都没 有科学根据。纵使有根据,当时人真的 胖子多,也不能解释“以胖为美”的问 题。美国的胖子多,但美国人并不以胖 为美,而美国人却恰恰以瘦为美,“排骨 美女”,女性要瘦得像排骨一样才能参加 选美。唐朝人即使胖子多,如果唐人仍“以 瘦为美”,他们在画中、雕塑中就不会以 肥胖为模特而到处画、雕胖女人、胖男 人了。“模特”者美之模范也,或者是特 别之美也。唐人为什么以胖为美呢 ?
A 艺术长廊 ●陈传席专栏 rt gallery
陈传席专栏
陈传席,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术 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法国Queens大学教授。曾任美国Kansas大学研究员。南京师范大 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在历代艺术创作中的形象(上)
背微驼而已,并不太影响他的形象。但 妇女们连手围起来留住他,供自己欣赏,
就这微驼,仍被人呼为“罗锅”。因为当 而卫玠是“观者如堵”。“( 卫 ) 玠先有羸
时的官员要“立如松,坐如钟”。可见古 疾 ( 瘦弱 ),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
人对官员的形象要求之严。因为在意识 人谓看杀卫玠。”《玠别传》记卫玠从小
■ 文 陈传席
古往今来中国人始终把“面子”放在首位,对形象一直十分重视。在人物画创作中,人物 形象甚至是一张画成败的关键之一。西洋人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 对人物画家来说,了解此类 知识,也有着追本溯源的作用。
现代艺术品常令人一头雾水,看完 本文后半部分,应该会有耳目一新之感。
中国人历来讲究形象。《庄子·盗跖 篇》记孔子见到盗跖第一句话便称赞盗 跖“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封建社会把 官员作为人伦之表率,而选拔官员第一 个标准便是形象。《新唐书·选举志》上 明 文 规 定 :“ 凡 择 人 之 法 有 四,一 曰 身, 体貌丰伟 ;二曰言,言辞辩正 ;三曰书, 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四事可取, 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得者 为留,不得者为放。”这就是说,选官的 第一条件是“体貌丰伟”,其次是言、书、 判,四件都好,再看德行和才能。其实 自原始之世,天子及辅佐天子的官员都 要形象好。二十四史中记载那些天子及 国家要员都是“生而神异”、“体貌不凡” 等等。齐威王知道孙膑有才,任命他为将, 孙膑辞谢曰 :“刑餘之人不可。”于是乃 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军师,居辎车中, 坐为计谋。孙膑因被庞涓所害,断去双 足,形象不好,便不可做官。“汉官威仪”, 一般说指汉朝官员服饰十分威仪,服饰 尚且要求威仪,人岂能不威仪。《明实录》
原来是上行下效的结果。李渊做了 皇帝之后,李世民找到当时的大医学家 孙思邈,把他带到李渊处。孙思邈当时 已 九 十 多 岁, 李 氏 父 子 问 其 长 寿 之 法。 孙思邈告之,自己是医生,有钱,娶了 很多小妾,皆“肥而白”者。于是宫廷
中从此在全国选美 ( 当时选美是为皇帝 选妃,选宫女 ) 便以“肥而白”为标准。 于 是 举 国 上 下 皆 知 美 女 就 是“ 肥 而 白 ” 之女。于是“肥而白”之女便是美女的 代 名 词。 后 来, 男 人 也 以 肥 胖 为 美 了。 这就是唐人以胖为美的根源。我们现在 看到的石刻雕像或塑像以及绘画、陶俑 等,唐人皆是胖的。实际上,除了胖外, 还有“白”。
记载有一位陕西官员,文才极佳,政绩 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稽康身长
也好,但吏部去考察时,还是把他的官 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又称其“岩岩若
面免掉了,理由是“形容丑陋”。本来不 孤松之独立”,“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丑陋的,过几年考核时,因病、因老而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
丑陋者,仍要免官。
腰,宫中多饿死”,是指女子要瘦,其实 疾 )。魏晋南北朝时,因瘦而美的记载很
当时要求男人也以瘦为美。记得我曾考 多,连陶渊明也是十分瘦的。但一般瘦
证过汉代官员 ( 男 ) 多是瘦的,胖便不 还不十分突出,要十分瘦,不过这些太
美。 这 里 不 再 考 证 了。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瘦的人却不长寿。
更是以瘦为美。据《世说新语》等书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但到了唐朝,忽然改为肥胖为美了。
载 :“何平叔美姿仪”,“毛曾与夏侯玄并 很多学者为此而长年累月地考查,翻资
68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A 艺术长廊 ●陈传席专栏 rt galle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