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同步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试述材料一、二、三中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及意义。
(7分)
(1)成就: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分)
②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l号”发射成功;〔1分)③2003年,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1分)
意义:①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
(2分)
②中国进人航天时代,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分)
(2)为取得以上科技成就,我国制定的相应的战略规划是什么?(4分)
(2)①1956-1967年中国科学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计划用几十年时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分)②863计划,科教兴国战略。
(2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
”“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正确性和后来在执行中遭遇挫折的原因。
(10分)
(1)正确性:①“双百”方针的提出不仅是中共领导文艺的基本方针,也是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2分)
②“双百”方针是党在20世纪5。
年代指导文艺工作和科研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分)
③“双百”方针的提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使我国的科技、文艺领域显示出勃勃生机。
(2分)
(2)原因: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接连出现,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来批判,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也被错误批判,严重妨碍了科学文化的正常发展。
(4分)
3.阅读下列材料和图表
材料一、千年树人百年晋元―教育变迁的缩影在上海,有一所现代化、高标准的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晋元中学。
伴着岁月的沦桑,她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
胡适等一批大师曾在此执教,培养出了诸如丁关根、翁史烈、韩大匡、何友声、余秋
币等一大批政治家、两院院士和文学家。
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了“套餐式”组合课程、“走班制”运作方式、“学分制”科学管理等办学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效,一大批学生进入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深造,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表:
请回答:
(1)从学校的创办和“华童公学教学楼和首任校长”图片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和教育信息?(3分)
(1)1904年由工部局创办、建筑风格、校长为外国人,说明是由洋人创办的,学习内容为西学,反映了半殖半封社会的上海教育的特点。
(3分)
(2)透过20世纪40一80年代这所学校的名称变化,你从中会产生怎样的历史联想?(12分)
(2)1943年上海已沦陷,处于汪伪政权统治下,从“模范中学”的名称看,可能是日本进行奴化教育的工具。
(3分)
1945年抗战胜利,谢晋元是保卫上海的名将,可能与纪念爱国将领有关。
(3分)1956年中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改为“陕北中学”。
(3分)
1984年以来,恢复晋元中学原名可能与拨乱反正、统一战线、尊重历史有关。
(3分)
3、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概述建国50多年来科技、文艺、教育领域的总体特征,并谈谈你的认识。
(14分)
(1)特征:科技领域以“两弹一星”为代表,在物理、航天、生物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文艺领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虽有曲折,但也硕果累累;教育领域由小到大,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都得到迅速发展。
(10分)
(2)认识:科技、文艺、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要树立科技、教育、文艺优先发展的战略。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