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语And的语用功能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齐齐哈尔大学学报6(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月
Journal of Q iqi har U n i v ers it y (Ph&i Soc Sc i )
January 2011
[收稿日期]2010-11-10
[作者简介]杨晓红(1974-),女,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用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p 外语研究
话语标记语And 的语用功能研究
杨晓红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40)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and ;语用;信息
[摘 要]话语标记语是一种明示语言标记,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契关话语的生成和理解。

话语标记语没有逻辑属性,编码的是程序信息,不涉及话语概念表征的内容,但对处理话语的命题意义起语用制约作用。

文章依据关联理论,从认知推理的角度探讨了话语标记语and 在自然语言交际中丰富的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H 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11)01-0125-05一、引言
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 arkers)在各种自然语言交际中运用非常之广,使用非常之频繁。

如英语中有you see ,w el,l act ua lly ,li ke ,and ,i n o t her wo rds 等;汉语中有/我想0、/你知道0、/我跟你说0、/幸亏0等等。

语言研究者们对此类语言结构所使用的术语也不一而足。

如小品词(parti c les)、连接词(con j unctions)、话语联系语(discourse connectives)、语用标记语(prag m a tic m arkers)等等。

本文采用美国G eo rgetown 大学语言学系教授谢夫林(Sch iffri n)等人的用法,称之为话语标记语。

Sch iffri n(1992:363)曾指出,话语标记语不仅对于话语连贯和交际能力非常关键,而且对话语标记的分析也有益于语法结构的探讨。

对话语标记语在语篇整体中的作用(书面的和口头的),传统的分析法有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两种途径。

结构主义着重形式,认为话语标记语的作用是显示语言编码结构单位之间的关系。

功能主义侧重语言的功能,认为语言是行为的产物,话语标记语的作用是标记行为单位之间的关系,所以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着眼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实现。

运用这些方法均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效。

冉永平在5国外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6(2000)一文中全面评述了相关研究成果。

对话语标记语在自然语言中的丰富的语用功能从认知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的,国外学者 D.B l ake m ore (1987,1992,2002)为第一人。

在R ele -vance and L i nguistic M ean i ng:T he Se m antics and P ragm ati cs o f D iscourse M arker(2002)一书中,B lake m ore 依据Sperber 和W ilson(1986/1995)的关联理论区分了两类编码信息)))概念信息和程序信息,并根据程序信息在推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阐明了一些话语标记语如but ,ho w ever ,nevertheless 之间的细微差异,为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文拟依据关联理论,参照B lakemo re 的研究思路,从认知推理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and 的语用功能进行探析,旨在揭示看似简单的and 在自然语言运用中灵活多变的语用功能。

二、理论依据
关联理论(R e levance Theory)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交际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语言交际作出解释,它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试图对话语表达和理解过程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

Sperber 和W il son 的新交际观是基于Fodo r (1983)的认知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F odo r 认为人的大脑内存在着两个系统:一个是输入系统(i nput sy stem ),负责处理听觉、视觉和语言解码;另一个是中心系统(centra l system ),负责接受输入系统和记忆中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推理处理。

Spe rber 和W ilson(1986/1995)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是按一定的推理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

明示和推理是同一过程的正反两面。

对于说话人来说,交际是一种保证取得关联的明示行为;而对听话人来说,交际是一个识别说话人意图的推理过程。

关联理论以关联性的定义及两条笼统的原则为基础。

这两条原则是:
认知原则)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吻
合;
交际原则)每一个话语(或推理交际的其他行为)都应设想为话语或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

(Sperber &W ilson :1995:260)
而对于关联这一定义,Sperber 和W ilson 是从认知效果(cogniti v e effec t)和理解话语所付出的努力(P rocessi ng e-f fo rt)两个方面来定义的。

认知效果产生于新旧信息的相互作用,有三种可能性:a .新信息和现有的语境假设结合产生
了语境隐含。

b.新信息加强了现存的语境假设。

c.新信息和现存的语境假设相抵触从而排除了该假设。

在话语生成)理解的动态过程中,听话人会根据说话人提供的新信息(字面的或隐含的),结合语境假设,寻求话语间的最佳关联,从而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而说话人为了让听话人理解话语时选用最适当的语境和付出最小的心智努力,制约听话人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找,便会最大程度地提供关联的明示行为与刺激,如设法使用话语标记语等一些语言手段,帮助听话人进行以最佳关联为取向的选择,确定与说话人交际意图相一致的推理结果。

由此可见,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不仅涉及符号的编码与解码过程,而且也涉及推理过程。

在运用关联理论探讨话语标记语的语义与语用功能时,D.B lake m o re(1992,2002)区分了语言形式的两类编码)概念编码(conceptual cod i ng)和程序编码(procedural codi ng)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两类信息或意义。

概念信息直接参与话语概念表征(即命题内容)的构建,程序信息不涉及话语概念表征的内容,而是制约推理过程。

话语标记语如and,but,after all等,它们没有逻辑属性,它们表示的是话语之间或话语与语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对处理话语的命题意义起语用制约作用。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明示导向标记,引导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保证语言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And的句法、语义功能
在英语语法理论中,and一词往往被解析为并列连词(coo rd i na ti ng con j uncti on),其中并列(coordi nati ng)概念主要指and的句法特征,也就是说人们是如何使用and把相邻的两个单词、词组或小句(c l ause)组成更大的语法单位;连词(con j unction)概念则是用来解释and的语义特征,即and的意义和用法(衡仁权,2005)。

格赖斯(G rice)认为自然语言中的and在语义上等同于逻辑中的&。

李从禾(2005)则认为,/毫无疑问,作为一个连词,and的语义是空泛的(seman-ti ca lly e m pty),大致相当于真值逻辑算子&。

0夸克等人(Qu irk,1998)在5英语语法大全6中详细探讨了and的多种句法功能,如时间顺序、对比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转折关系、补充说明、解释关系等,认为and的使用灵活多变,主要受制于语用因素。

四、And的语用功能
在言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所起的作用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调控话语和语言交际的互动性,它们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内容,而且也不受句法结构的限制。

(冉永平,2002)我们根据所收集的语料,从说话者使用and的深层认知心理理据以及听话者又是如何进行推理理解从而获知说话者的意图两个方面进行探解,总结出and的以下几大语用功能。

1.信息序列标记
话语标记语对话语所表示的命题内容不产生影响,而是促进话语的理解。

一方面减少听话人处理话语所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减少产生误解。

(何自然,2004:161)。

A nd作为话语标记语连接并列句,常用来表示说话人陈述的命题信息是一个序列,如时间先后顺序、原因结果关系等。

A nd的这一语用功能的认知理据在于人类总是把时间先后顺序、原因结果关系作为一种自然的处理顺序。

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说话人把命题信息按序列来处理,让听话人付出最小的、必要的认知努力,就能获得最佳话语理解。

(1)L esley:,O k.So I drove down to L ondon(U h-huh) and I parked m y ca r by t he tube stati on and I got the tube i nto L ondon.(U h-huh)F i ne!A ll r i ght?(we l,l sounds li ke it)so
f a r,so good.
(2)P atient:Y ou.re go i ng to touch m e.
D en tist:W e l,l o f course I a m.I can.t g ive you an i n jecti on w ithout touchi ng you.A s soon as you.ve had t he injecti on your gu m w ill freeze and you won.t fee l a th i ng.
(3)If a st udent forwa rds a t heme,and he o r she can g ive e-nough proo f from the w riti ng to s upport it,t he the m e holds w ater.
(4)T ravel agen t:H ell o,V illa R en tals,can I help you?
Cust om er:O h,he llo.I do hope so.Y ou see my husband and I are l ooking for a ho li day villa and w e.ve heard that you hav e som e n ice p l aces in Italy,In i sc i a.
A nd标记的这种命题信息的序列关系多数是不可以逆转的,如例(1)不能更改成I go t the tube i nto L ondon and I pa rked m y car by the tube stati on and I drove to L ondon。

这样的陈述违背了关联的认知原则。

同样,例(2)中的your gum w ill freeze and you w on.t feel a thi ng也不能颠倒成you won.t f ee l a th i ng and your gu m w ill free ze。

但例(4)中的并列分句表征的命题信息可以更改,因为人类对它们所表示的认知情景处理只有关联性,而没有顺序性。

2.信息追加标记
在言语交际行为中,交际双方追求言语效用的最大化。

为了保证交际意图的传达,说话人总会尽最大努力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现言语的优化配置。

因此,说话人常常使用and明示听话人有重要的信息要追加和补充,或对上文进行解释说明,以改变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引导听话人对话语的完整理解。

如下两例:
(5)A wom en w ent t o the po li ce to report t he disappearance of her husband.
/H e.s sho rt and t h i n,0she to l d t he desk sergeant,/and ba l d and has no teeth,and actuall y,m ost of h i m w as m iss i ng be fore he was0.
(6)W hen she d i ed)and I be lieve broken-hearted)she had never slackened her unav aili ng search fo r your fa t her.(A T a l e o f Tw o C ities)
直到她死)我相信(她)是伤心过度(而死的))))都始终如一地寻找着你的父亲,尽管这样的寻找总是徒劳。

例(5)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让警官了解失踪的人的特征以帮助寻找,而作为听话人的警官也希望报案人的描述越具体越好,因为描述越具体,寻找的线索就越多,也就越容易找到。

在例(5)特定的语境中,听话人和说话人最关心的问题:失踪的人长得怎么样?就是这一话语交际活动的最佳关联性,正基于此,说话人一口气连用三个and补充新信息,让自己的话语逐步明确地、完整地勾勒出所描述的对象的体貌特征,第四个and引出的内容既提纲挈领,又有具有喜剧效果。

126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信息修正标记
在言语交际中,对听话人生成的话语,听话人要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才能理解其意图。

因此,说话人在进行语言编码时会考虑通过语言解码和语用推理,听话人能提取什么样的信息,以此来决定什么信息要明示,什么信息要隐含。

通过使用and,说话人可以明示对方自己要修正前面提供的错误信息,表示表面现象、预测估计等不符合实际情况。

如:
(7)Such ta l k m ay annoy t he anticar cro w d.If on l y people w ou l d c li m b aboard the buses and trains t he gove rn m en t has so thoughtf u lly prov i ded.If on l y peop l e would behave.A nd that is the crux o f it:T he m ode rn automob ile i s a too l a anarchy.It o-f fers such freedo m t hat,
(8)In the o l d h i e rarch icalm ode,l the ans we r i s clear:a fe w s m art peop le,like sen i o r m anager,staff experts and consultants. Everyone else by and large executes.It.s a n ice neat process: log i ca,l sensi b l e,practical and su i c i da.l
(9)M a ry:Thanks f o r keep i ng the house fo r m e wh ile I w as
a w ay.
T ony:D on.t m enti on it.I can.t keep these fl ow ers a li v e, and I have w atered them w e l,l too.
例(7)中的两个/if only(要是,就好了)0、两个/would0表明引出的是模糊命题,说话人使用and明示对模糊命题的修正。

在例(8)中,and标记的不动声色的信息修正比大张旗鼓的but引出的信息修正来说,更隐含了说话人的嘲讽和对情感的克制,起到了实际上的加强命题态度的效果。

例(9)中说话人用and修正了前面话语的语境假设。

当T ony说/I can.t keep t hese fl ow ers a live0时,这一语句隐含的语境假设应该是/没有给花浇水0,因为依据最佳关联性(即认知主体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寻求最大的语境效果),听话人M ary会从最容易想到的假设/没有给花浇水,所以花死了0来理解,而这语境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T ony用and修正语境假设,引导M ary对话语的正确理解。

4.信息间隔修补标记
在自然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人们可能想好了才说,也可能边想边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话语之间的停顿。

And作为信息间隔修补标记可以避免话语之间停顿太长而造成的尴尬或冷场,同时提示对方说话人仍在考虑后续要提供什么信息,或在犹豫要否提供或如何提供后续信息。

如:
(10)M arti n:Y ou w ere scared stif?f I w as pe trified.A nd–but,you know,it w as a lot different from t he ti m e w e actua lly d i d ge t arrested.
(11)Sa rab:T hen w e go over to her o ffice tog et her at11: 00.Um,can you book a tab le at G rand R estaurant for the three o f us fo r12:30?A nd,er,don.t forget to tell the m M rs.Br i s-to w is a vegeta rian.So,er,I.ll see you on T uesday.
(12)–--She w on.t be back before ten.A ctua ll y she w en t out early this m orn i ng.A nd,ok,I.ll te ll her you call ed.
在例(11)(12)中,and提示的是说话人后面要提供的信息还没有想好,而在例(13)and隐含的信息是说话人欲言又止,最终决定不继续提供信息。

5.信息省略标记
如前说述,在言语交际行为中,交际双方追求言语效用的最大化。

为了保证交际意图的传达,说话人总会尽最大努力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并不表示在交际中,说得越多越好。

言语的投入量与其可能产生的效用并不成正比,因为在言语交际这一人类认知活动中,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向明友,2004:37)。

语言交际的这一特点,从G r i ce合作原则看来,就是说话要遵循量的准则。

当说话人认为他提供的信息不多也不少,足够帮助听话人寻求话语的最佳关联时,会使用and来标记剩余信息的省略。

如:
(13)A:Shallw e ask Jane to do it for us?
B:O h,you m ay try,but I.m afra i d she won.t do.Every ti m e I as k her to g i ve m e a hand,she may say/I.ll be busy w ith m y j ob0,/T here.s reall y a l ot t o do,Iw on.t be free0,and what and what,
(14)R ut h:A nd do you do keep fi t exerc i ses and th i ng s,o r is it j ust runn i ng?
John:W hen I get ho m e,I.m out t here)on t he streets) w ith no w ar m i ng up exerc i ses or anything.But it.s best to do wa r m ing up ex ercises beforehand.I never seem to get round to do i ng t he m.
(15)Interv i ew er:Y es.That w as a best-se l,l w asn.t it?
W r iter:Y es,it was,and that.s why on l y t w o years after t hat I was ab l e to g ive up te l ev isi on w ork and concentrate on fil m s and that so rt of thi ng,
6.信息确认标记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并不是静态的、预设的,而是一系列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命题。

关联理论区分了三类认知效果或语境效果:a.新信息和现有的语境假设结合产生了语境隐含。

b.新信息加强了现存的语境假设。

c.新信息和现存的语境假设相抵触从而排除了该假设。

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听话人的目的就是要让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寻找最佳关联性。

如:
(16)Lesley:,so I said I.ve lostm y car.It.s been sto l en and I took h i m to see it and ev ery t h i ng and,
Jackie:Y ou m ean where it wasn.t.
L esley:A nd sure enough,it wasn.t,yes,we l,l r i ght,and it wasn.t there.And t hen he coughed a b it and he went very qu-i et,
在此例中,会话双方共知的语境假设是L esley有车。

在L esley描述了丢车的前前后后的过程后,新信息与现存的语境假设相矛盾,所以Jack i e出言打断L esley的话,Jackie话语中的反述性短语/Y ou m ean0体现了Jackie的不可置信, Jackie的目的是获得L esl ey对丢车这一新信息的确认,以排除已有的语境假设;而L esley及时捕捉了Jack i e的话语意图,故在新一轮的话语开头L esley用了and sure enough来确认前述信息,紧接着再一次用and it wasn.t确认,帮助对方调整认知语境假设,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对自己话语的最佳理解,从而推动交际的顺利进行。

我们认为,交际过程实际上是双方认知语境信息或假设的趋同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说话人所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结果之间的最大近似性与认知关联性。

(冉永平,2004:29)
127
第1期话语标记语And的语用功能研究
7.话轮/话题转换标记
Sperbe r和W ilson认为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其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这一观点是格赖斯(G rice)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 i nc i ple)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G rice认为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际成功的愿望。

因此在会话的过程中,会话的双方或多方都会有意识努力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求得交际的成功。

在语言交际的动态过程中,听话人为了争取说话的机会,会使用and来标记话轮的转换,这样既填补了因话轮转换而造成的信息间断,更是缓和了因插话而造成的突兀和截阻对方话语而造成的潜在威胁面子行为。

对说话人而言,使用and来标记话题的转换,既填补了因话题转换而造成的信息间断又维护自己的话语权,暗示听话人仍要留意倾听。

从这个意义上说,and具有双重语用功能:既是话轮/话题转换标记,也是话语缓和标记(m iti ga t o r)。

(17)Curtis:,It w as a ho li day,and every gas stati on w as closed.And that da rn gas gauge w as on e mpty.
M a rti n:A nd(W e w ere despera te.)w e stopped at t he g as sta ti on and tr i ed to get so m e gas out o f that pu m p.
G race:A nd the ne i ghbors sa w us and ca lled the po lice.W e al m ost go arrested.(O ooh.)G osh,I was scared stif.f
(18)R epo rter:O k,so here we go.F irst questi on–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rt g all ery?
K i m berley:Y es,l o t.s of ti m e.
R epo rter:A nd have you eve r been to the ballet?
(19)Comm enta tor:It.s Carter to serve)he needs j ust one mo re po i nt.H e serves.and s m ith m isses!what a great serve!...So the champ i ons h i p goes to19-year-o ld H arry Carter.P oo r o l d S m it h just shakes h is head in bew il der m ent. W e l,l w e l!l W hat a w ay to fi n ish it of!f...A nd now I.ll hand o-ver to Pe ter P l u m ber,who.s on courtw a iti ng to i n terv ie w the t w o fi nalists.
在例(18)中,听话人G race和M arti n都使用了and来标记话轮的转换;在例(19)例(20)中,节目采访人和节目主持人都求助于and来实现话题的转换。

T urk(2004)在分析了大量语料之后发现,近2/3的and出现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某一话轮当中(其中部分用来标记话题的转换),另外1/3的and出现在话轮的开始。

(衡仁权,2005:24)。

8.命题态度标记
话语标记语编码的是程序信息,没有逻辑属性,表示的是话语之间或话语与语境之间的一种关系。

话语标记语不改变话语的命题意义,但对处理话语的命题意义起语用制约作用。

说话人会有意识地使用话语标记语来表达在特定语境中的态度、情感与语气。

G.A ndersen(2001)也将话语标记语的这种功能称为明示情态功能(attit udi na l f uncti on)或主体性功能(sub jecti ve f unc tion)。

如下面三例所示:
(20)I had forgo tten t hat Itali ans li ke Jenny feel strongly a-bout the ir parents.Jenny gav e m e a l ong l ecture.
/Y ou.re horr i ble to h i m,.she sa i d.Y ou hurt h i m and hurt h i m and hurt hi m,a ll the ti m e.0
(L ov e Sto ry)
我忘了象珍妮这样的意大利人对她们的父母感情很深。

珍妮开导了我好半天。

/你对他太恶劣了,0她说,/你伤他感情一而再,再而三地,一个劲地伤他感情。

0
(21)D entist:N o w let.s no t be s illy.Y ou can.t take out a too t h w ithout losi ng any b l ood.
P atient:B lood,!
D en tist:Bu t it.s ti ny a m ount.Y ou.ll make it up i n a day.
P atient:A night.
D en tist:A ll ri ght,i n a ni ght,then.But as I sa id it.s on l y a s m all a m ount of b l ood,
P atient:B lood!B l ood!
D en tist:A nd it isn.t go i ng to k ill you.
(22)H e i s upsta irs.I ha te h i m now,because he to l d m e a lie.H e sa i d that you w oul d no t co m e aga i n;and you have co m e! (T ess of T he D.urbev illes)
他在楼上。

现在我恨死他了,因为他对我撒了一个谎。

他说你是不会再回来的了,而你却已经回来了!
例(19)中的说话人连用了两个and,没有改变命题意义you hurt h i m,但极大地加强了命题态度,传达了说话人的极不赞成、很反感的情绪。

从例(20)的语境可以推导出and 含有强压住的不耐烦的语气;例(21)中的and,根据特定的语境,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惊讶、痛恨、懊恼、失望等等。

9.话语结尾标记
在语篇中,话语标记语不仅可以起到局部的连贯作用,即表示邻近语对或两个语句之间的连接关系,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可以起整体的连贯作用,即表示该话语与前面或后面语篇之间的某种关系。

(何自然等,2004:160)所以,当and用作话语结尾标记的时候,它的作用辐射到了整个语篇或某一完整语段,它是说话人用来明示不同层面的信息转换)常常是由具体陈述转向概述或结论的一种语言手段。

如下例
(22)(23)所示。

(23),A nd t hat.s ho w the chip munk got his str i pes.(谭载喜,1984:110)
,金松树身上的斑纹就是这样得来的。

以下是学生谈论为什么要选修商务英语课的一段话。

(24),t o be frank,busi ness Eng li sh w as no t my first cho ice.I have other classes,u m,and m y boss a l w ay s asks m e to do a l o t of exper i m ents,so,I j ust w anted som et h i ng easy, see,see i ng a fil m,(l augh).But I was too late,the three c l asses we re a ll f u l.l A nyw ay,busi ness Eng li sh i s ve ry usefu,l it can help you to fi nd a good job i n i n ternati onal com panies,u m,I fee l th i s c l ass w ill also be i n teresti ng,the most i m portant i s,I can get m y Eng li sh grade ra ised(l augh).A nd that.sw hy I.m here no w.
在例(24)中,说话人用了一系列的话语标记语to be frank,so,but,anyw ay等不断地改变着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将话语与听话人要经历的特殊推理过程标记起来,如but表示否定或消除某一假设(此处为想选一门容易修的课)的推理过程。

最后出现的and连接的是得出某一结论的推理过程,与so相似。

128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五、结语
A nd 的使用是交际者为了求得预期的话语交际的效果,而采取的明示语言手段。

本文依据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粗略地探讨了话语标记语and 丰富的语用功能。

明确了像and 这样的/小词在使用中的多功能性,0(冉永平,2003),能
进一步揭示自然语言在交际中的动态性。

通过类似的微观研究,管中窥豹,我们也可以看到话语标记语在自然语言中的使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语言现象,有着深层的人类认知理据,有待更深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Spe rber ,D.and D.W il so m.R e levance:Comm un i cations and Cogn iti on [M <.Ox ford :B lack w e l,l 1986.
[2<B lake m ore ,D.R elevance and L ingu i sti c M eani ng :The Sem antics and P ragm atics of D iscourse M arker [M <.Ca m bridge :Ca m bri dge U nivers it y P ress .2002
[3<B lake m ore ,D.U nderstanding U tterance [M <.O x f o rd :B l ack w el.l 1992.[4<B lake m ore ,D.Se m antic Constra i nts on R elevance [M <.O x f o rd :Black w el.l 1987.[5<L ev i nson ,S .P rag m a ti cs [M <.Cambr i dge :Cambr i dge U n i versity P ress .1983
[6<Carton ,R.Thought and U tterances :T he P ragm ati cs of Exp licit Co mmun ica ti on [M <.Ox ford:B lackwe l.l 2002.[7<Schiffrin ,D.D iscourse M arkers [M <.Ca m bri dge :Ca m bri dge U n i v ers it y P ress .1987[8<L eech ,G.P rinc i p l es of P rag m actics [M <.London :L ong m an .1995.
[9<Y u l e ,G.P rag m atics [M <.Shangha:i Shangha i Fo re i gn L anguage T each i ng P ress .2000.[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1<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12<何兆熊等.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4<刘重德.浑金璞玉集[M <.长沙: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15<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6<夸克等.英语语法大全(王国富等译)[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7<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8<冉永平.话语标记语we ll 的语用功能[J <.外国语,2003,(3).
[19<向明友.关联论献疑)经济分析语用学探究之六[J <.外语学刊,2004,(2).[20<冉永平.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J <.外语学刊,2004,(2).[21<冉永平.国外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 <.外语研究,2000,(4).[22<冯光武.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J <.现代外语,2004,(2)
(责任编辑 张福彦)
On Prag m atic Functions of D iscourse M arker /And 0
YA NG X iao -hong
(Fore i gn L anguage Schoo ,l Shangha i J i aotong U n i versity ,Shangha i 200240,Ch i na)
K ey word s :d i scourse m arke r ;/and 0,prag m atic f unction ;m essag e
Abstract
:D iscourse m arkers are ostensive and are cruc i a l to the producti on and co m prehensi on o f rem arks .W ithout log i c prope r -ty ,d i scourse m arkers encode proceduralm essag e and have pragm atic constra i nt on processi ng propositi onalm ean i ng of discourses .U n -der the gu i dance of R e levance T heo ry ,the thesi s dea ls w ith the m ulti-prag m a tic f unc tions of -and .w it h a cogn iti ve-i n ferential ap -proach .
129
第1期话语标记语And 的语用功能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