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word:第四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 颓唐(tuí)交卸遏制(è)虬枝
B. 俯瞰(kàn)漫延游逛(guàng)蹒跚
C. 踌躇(chú)怅惘琐屑(xuè)繁植
D. 濒临(bīng)狼籍黝黑(yǒu)倦怠
(解析: B.“漫”应写作“蔓”;C项“屑”应读作“xiè”, “植”应写作“殖”;D项“濒”应读作“bīn”, “籍”应写作“藉”。

)
2.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3分)
A. 马思远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战争与和平》, 真是妙手偶得啊!
B.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 军人就该上战场。

打仗这根弦松了, 当“和平兵”的思想就会潜滋暗长。

C. 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 结果事半功倍, 不仅粮食没增产, 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D.梅雨季, 雨总是下下停停, 停停下下, 连绵不断, 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

(解析: A.“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 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 不符合语境;C.“事半功倍”指效率高, 不符合语境;D.“连绵不断”意思是连续不间断, 与语境不符, 使用错误。

)
3. 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昆虫记》的表述中, 错误的一项是(D)(3分)
A.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 但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 “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 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 一点儿不多, 一点儿不少”。

B. 《昆虫记》严密而自成系统, 但绝不是呆板冷酷的, 这部作品的成功为法布尔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

C.在荒石园中, 他几十年如一日, 真实地记录下了昆虫的本能和习性, 获得了很多新发
现, 填补了很多当时昆虫学的空白。

D.法布尔赞成达尔文的变形论和适应论, 强调本能与直觉, 他最著名的“本能就是天才”的观点, 就是最好的证明。

(解析: D.不赞成达尔文的变形论和适应论。

)
4. 语言运用——下面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3分)
A. 父亲说: “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B.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 那么, 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C.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 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
D. 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
5.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3分)
A.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尽管努力了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是离目标总会近一些。

B. 十五年来, 父母为了我辛苦付出, 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谢他们。

C.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 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机制, 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B.语意重复, 应删去“发自内心地”或“由衷地”;C.缺少宾语, 应在句末加上“的意识”;D.语序不当, 应将“发展”和“重视”互换位置。

)
6.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 表达得体的一项是(D)(3分)
A.请柬: 新居落成, 我明天搬迁, 为答谢您的祝贺, 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恭请光临。

B. 书信: 毕业之后, 学生垂念师恩。

值此春节到来之际, 谨祝恩师节日快乐, 万事如意!
C. 询问:家父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 甚为牵挂, 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 请予接洽为荷。

[解析: A.“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 应改为“寒舍”;B.“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 应改为“感念”;C.“家父”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此处应改为“令堂”。

]
7.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2分)
(1)《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2)《赤壁》: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4)《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5)《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梁甫行》: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7)《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8)《使至塞上》: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9)《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 展现江岸辽阔, 天空高远,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10)《钱塘湖春行》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湖东一带景色迷恋, 并照应诗题的一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8~11题。

(12分)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 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 寒风肆虐, 雪花纷飞, 万木都在沉睡之中, 而梅花却在这时, 绽开一树树的花朵, 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 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 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 不畏严寒, 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 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 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

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 似乎成了她玉洁冰清的知音, 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 走进梅花, 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

润如凝脂的红梅, 洁如瑞雪的白梅, 碧光盈盈的绿梅, 明艳灿灿的黄梅, 构成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

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 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 真正是冰肌玉骨。

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 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

置身花下, 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 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

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 她若有若无, 清逸幽雅, 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

观赏梅的枝干, 姿态极美, 有的疏影横斜, 有的奇崛突兀, 有的苍劲朴拙, 有的狂放洒脱。

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 虬曲盘错, 势如游龙。

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 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 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 无法用语言描述。

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 她曾与宋代林和靖相伴相守, 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 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 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

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 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成大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 她是被鲁迅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 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 视为修养的典范, 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的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 那冰肌玉骨的韵致, 高标清雅的圣洁, 横斜疏美的仙姿, 傲岸坚贞的风骨, 凌霜斗雪的意志, 独步早春的气魄, 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 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

站在梅花前, 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 还是陆游说得好啊,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8.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2分)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 独自开放在漫天飞雪中的情态, 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仰慕和赞美之情。

9. 文章第③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 请从句式上分析其作用。

(2分)
连用两个“不是不想”, 双重否定使语气更强烈;强调了狂风、大雪无力与梅花抗争, 表现梅花顽强的生命力。

10.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 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文章第④段概括。

(4分)
①梅花颜色缤纷多彩;②梅花气质超凡脱俗;③梅花香气清逸幽雅、婉约内敛;④梅花枝干姿态极美。

11. 文章第⑥段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4分)
结构上:总结全文, 照应开头, 再次点明梅花特立独行的风骨。

内容上:升华主题(深化主题), 将梅花的精神升华为华夏民族的心魂和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2~15题。

(12分)
葫芦架下的母亲
李汉荣
①初夏的早晨, 我妈吃过饭, 就在门前院子葫芦架下, 坐在竹凳上为我们缝补衣服, 哥哥的书包带子断了, 我妈要给接上;我的裤子膝盖上磨了个小洞, 我妈要给修补;爹的衬衣, 姐姐的枕巾, 妈自己的布鞋, 都等着她去连缀, 去重新出落得完好。

②暖和的阳光洒在葫芦架上, 嫩绿的叶子窸窸窣窣, 嬉笑着伸开手掌互相抚摸, 一高兴, 它们手里捧了一夜的露珠, 不小心洒了下来, 有几颗刚好掉在我妈的脸上。

我妈伸手抹了一下, 放进口里, “好甜的天露水呦”, 我妈叹了一声, 又自言自语: “天意呀, 天降甘露, 今天怕是个好日子哩。


③我妈开始穿针走线了。

葫芦叶子的影子, 掉在我妈的身上、手上, 掉在针线篮里, 掉在哥的书包上, 掉在那些等待着的衣服上、裤子上、鞋子上、针线上, 掉在我妈的心思上。

④我妈灵机一动, 其实, 也不是灵机一动, 这在我妈已成习惯了, 是仅属于我妈的秘
密习惯——取来她的孩子们用的铅笔, 将那从各个方向投影下来的葫芦叶子们画下来, 就画在那接待影子的布上。

若觉得掉在恰好的地方, 好看, 正合适点缀点什么, 就依照那样式, 略加放大或缩小, 一针一线缝好绣好, 她的艺术品就成了。

瞧, 此时, 被我那顽皮的膝盖磨破的裤子上的窟窿, 正被一片翠绿的胖叶子补丁覆盖了, 那本来寒碜的补丁, 却成了有趣的、摇曳着的一片初夏的叶子。

⑤快到正午了, 一片叶子的影子, 定定地守在刚展开的姐姐的枕巾上, 好像不愿走了。

妈说: “这是缘分和天意, 咋不早不晚, 偏偏就在这时, 是这片叶子, 来到丫头的枕巾上, 怕是要为她送些吉祥好梦?”我妈就把这安静清凉的叶子, 挽留在姐姐的枕上, 挽留在她青春的梦边。

⑥我妈爱说缘分、天意, 却很少说运气之类。

可是我要说, 我哥的运气比我好, 你看, 这时候轮到为他缝书包带了, 一朵正在开着的葫芦花——它正在鼓足劲开花瓣儿, 那花瓣儿还没开圆哩, 它把还没有开完的花影儿匆忙地投在哥的书包上。

我妈看见了, 花就在她的手边颤呢, 花心里还噙着亮晶晶的露珠儿。

妈抬起头, 望了望绿莹莹的葫芦架和蓝莹莹的天, 然后把目光停在手边的葫芦花上。

妈微笑着, 笑意、暖意和神秘的天意, 满当当地漾在妈的脸上、心上。

此时, 她整个儿被一种比我们后来漫不经心挂在口上的所谓诗意呀, 禅意呀等更为圆融深挚的情感暖流和纯真欢喜给笼罩和充盈了, 那是只有上苍才能够给予的一种福气和喜气。

⑦我妈就把那刚开的、花心里还噙着露珠的葫芦花, 绣在我哥的书包上了。

你说, 我哥的运气多好?
⑧我妈几乎不识字, 仅认得一二三天地人山水田土木火上中下, 总共就三十来个字, 也没受过什么美学教育和艺术培训, 但是, 有很纯正的美感, 有她朴素的美学。

我妈的美感和艺术灵感来自大自然, 来自她劳作、生活的田野、山水、草木和花鸟, 来自她对美的事物
的直觉领悟。

我家门前这菜园, 这蓬勃着青藤绿叶黄花的葫芦架, 就是我妈的美学课堂。

就在此刻, 在这个早晨, 在葫芦架下, 我妈凝神静气, 感受着天意, 进行着对大自然的模仿和美的创造……
12. 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葫芦架下的母亲, 前后写法有所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文章开头是详尽描述母亲在葫芦架下为家人缝补衣物的情景, 结尾是概括总结全文内容。

这样, 有详有略, 首尾呼应, 使文章结构完整;点面结合, 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3. 结合语境,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暖和的阳光洒在葫芦架上, 嫩绿的叶子窸窸窣窣, 嬉笑着伸开手掌互相抚摸, 一高兴, 它们手里捧了一夜的露珠, 不小心洒了下来, 有几颗刚好掉在我妈的脸上。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葫芦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自然垂落时的情态,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为下文描写母亲将投影下来的葫芦叶连缀在衣服上做铺垫。

14. 阅读全文, 简要概括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3分)
①爱孩子、爱家庭、爱自然;②几乎不识字, 以苦为乐, 心灵手巧;③有很纯正的美感, 有她朴素的美学。

(意对即可, 答对两点给满分)
15. 文中的母亲将葫芦叶的影子画下来, 缝补在孩子们的衣服和书包上, 给“我”留下
了难忘的印象。

日常生活中, 你的母亲是如何给予你关爱的呢?试举出一例。

(3分) 【示例】每当我厌食时, 母亲就给我做各种各样“动物形状的水饺”, 总能使我垂涎欲
滴, 食欲大开。

(三)阅读文章, 根据要求, 回答16~18题。

(9分)
“电脑视疲劳”, 不可小视
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 引发视力及身心问题, 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

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症。

从广义上讲, 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 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 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

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大。

【病例回放】
青光眼曾是老年病, 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

网络工作人员小王今年35岁, 最近眼睛干涩发胀, 视物不清, 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

医生分析这与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 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 夜间还经常躺着看手机。

(选自《长江商报》)
高三毕业生小宇高考结束后每天都要玩十几个小时的电脑游戏。

一周后, 他觉得眼睛酸、脖子疼、腰疼, 甚至头疼, 原本高度近视的他看东西更加模糊, 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流泪。

经诊断, 小宇视网膜裂孔, 需进行手术治疗。

(选自“中关村在线”)
“医生, 我关着灯上网, 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医生告诉这名患者, 她的视力已严重受损。

长期关着灯上网, 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 损伤眼的成像功能, 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 严重时还会失明。

(选自《齐鲁晚报》) 【调查统计】
(数据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专家观点】
胡向明(视疲劳缓解研究专家): 中国一年有60万人“过劳死”, 很多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这一群体的共同点是年龄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 主要从事脑力劳动, 长期面对电脑, 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 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

(选自《瞭望》)
袁俊彦(太原爱尔眼科医院): 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 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 患上青光眼。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看看远处。

另外, 电脑屏幕要干净, 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到最舒适的状态, 使眼睛不易疲劳。

(选自《生活晨报》)
魏瑞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长时间盯着屏幕, 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 眼球缺乏泪液滋润, 会引发角膜、结膜干燥, 导致干眼症。

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 枕头对眼睛的压迫容易造成供血不足, 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重影;距离和角度的不当, 也会导致视疲劳, 还可能造成双眼屈光度数发展不平衡。

(选自《今晚报》)
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 玩电脑一小时后要远眺一会儿, 有高度近视的最好定期查一下眼底, 及时发现问题。

因为环境对高度近视有一定影响, 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 而高度近视是视网膜出现裂孔的病理基础之一。

(选自“中关村在线”)
16. 什么是电脑视疲劳综合症?阅读材料后简要回答。

(3分)
电脑视疲劳综合症是指长时间使用电脑, 眼睛过度疲劳所引发的(视力及身心方面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

17. 请你根据【调查统计】及上述其他材料, 写出“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的两个原因。

(3分)
①在中国网民中, 年轻人所占比例很高, 人数很多;②许多年轻人长期面对电脑, 容易引发过度疲劳。

18.阅读上述材料,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 电脑用户和痴迷电视、手机的人容易得视疲劳综合症。

B. 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非常大, 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C. 导致中国一年60万人“过劳死”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视疲劳。

D.长期视疲劳会使近视加重, 高度近视者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

(解析: C.过度的视疲劳只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

)
(四)阅读下列古文, 根据要求, 回答19~21题。

(11分)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 往送之门, 戒之曰: ‘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1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一怒而诸侯惧惧: 害怕
(2)父命之命: 教导、训诲
(3)往之女家女:同“汝”, 你
(4)无违夫子违: 违背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发起怒来, 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 就会战争停息, 天下太平。

(2)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 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 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21. 作者认为成为“大丈夫”的两条途径是什么?(用文章原句回答)(3分)
①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②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
道。

(五)阅读下列古诗, 回答22~23题。

(6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22. 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
不能。

“见”表明诗人对山不是有意观望, 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见”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而“望”字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23.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3分)
A. 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优美平静的田园生活的喜爱, 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 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 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

C.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 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 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D.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 意境深远含蓄, 语言朴素自然。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根据要求, 回答24~26题。

24. 请探究下面材料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3分)
材料: 张女士的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 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

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 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 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 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社会现象: 人们常常提笔忘字, 书写没有以前漂亮。

产生原因: 电子设备的普及, 键盘输入越来越普遍, 手写机会越来越少。

25. 请你仿照示例, 从备选汉字中选择两个字来进行趣解。

(3分)
示例一:出——群“山”之上的“山”, 脱颖而出, 成就卓越。

示例二:劣——做事偷懒, “少”出了“力”, 成绩自然比别人差。

愧海您协休
①愧: “心”里有“鬼”, 自然不得安宁。

②海: “每”一滴“水”, 都朝着一个目标汇聚, 就演绎出一个壮阔的境界。

③您: 对“你”“心”存一份敬重。

④协: “十”个人齐心“办”一件事, 再大之事也可成就。

⑤休: “人”倚“木(树)”, 休息。

26.在参加学校11月3日举办的汉字听写活动中, 余靖丢失了自己的书包, 里面有一本《新华字典》, 还有一本语文八上的《名校课堂》以及一串钥匙等, 请你以校学生会的名义帮他写一则寻物启事, 请拾到者交到八年级(5)班班主任胡老师处。

(4分)
寻物启事
八年级(5)班余靖的书包不慎在汉字听写活动中丢失, 里面有一本《新华字典》, 还有一本语文八上的《名校课堂》以及一串钥匙等, 有拾到者请交到八年级(5)班班主任胡老师处。

谢谢。

校学生会
2018年11月4日
四、作文(60分)
27. 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书写5分, 作文55分)
生活是块七色板, 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 成功的喜悦, 挫折的苦痛, 孤独的寂寞……
此时, 你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 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作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