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常德丝弦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心中的常德丝弦情
作者:宋文杰
来源:《艺海》2011年第08期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我和外公徜徉在常德诗墙的巷廊,一幅绣丽的画卷,映入我童稚的眼帘,那时我还小,还不认识几个字,我惊讶的对外公说:“外公,外公!你看妈妈!”外公笑了笑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孩子!那真的是你妈妈吗?你仔细看看!”我愣住了,那几个女的打扮不是和妈妈一样?“昨天晚上……。

”外公紧接着说:“昨天晚上,我们看的是你妈妈他们演的常德丝弦。

”“外公!你看前面那个不就是妈妈!真像!妈妈上诗墙了!妈妈上诗墙了!”我被妈妈演唱的丝弦迷恋着,那时的我只要看到,穿戏装,戴头饰,打扮像妈妈的,我都认为是妈妈!
我妈妈曾经是常德丝弦艺术团的主要演员。

她深爱她的工作,特别喜欢常德丝弦艺术。

她经常参加全国性的汇演,获得过许多荣誉,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

从我一出生,就熏陶在常德丝弦艺术的氛围中。

还在襁褓时,母亲唱的是丝弦调,我哭时,母亲哄我开心,演的是丝弦戏。

一岁时,母亲教我学步,踩的是丝弦步……。

从婴儿到童年,从学校到成年,我总沐浴在母亲常德丝弦艺术的氛围中。

我熟悉丝弦,我喜爱丝弦,我的生活,我的兴趣,我的一言一行无不渗泡在常德丝弦艺术的艺海中。

我又如何能摆脱常德丝弦艺术魅力的影幻呢?
母亲播下的种子在我的心灵深处已经生根发芽,我不由自主地深爱着常德丝弦,还经常地学习一些朴实,古朴、爽朗、明快、典雅、优美的常德丝弦曲,并把它当做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剪剪花》、《二流》、《渭腔》、《越调》,我都越听越爱听,越听心情越舒畅。

“红太阳光辉照山河,社会主义新事多,非是姐妹们嘴巴巧,依儿哟,依儿哟,依儿依儿呀依哟,新事要用火车拖,依儿哟,依儿哟……”。

新编的丝弦就更加有韵味了。

“农民茶馆开了张,我又当经理又跑堂,唱起丝弦迎贵宾,八仙桌前好呀么好风光……养鱼的有活钱,插田的卖余粮,牧鸭郎捡元宝,放蜂女喝蜜糖,还有那铁匠、木匠、泥瓦匠、裁缝师傅、弹花匠、蘑菇专家、种花迷、长途贩运汽车王,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市长把金匾送下乡……。

”唱着唱着我仿佛看到了和谐社会前程似锦,看到了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也深深地感到我们年轻人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有责任把常德丝弦艺术发扬光大。

常德丝弦在我们常德已流传了数百年之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流畅优美的唱腔,它朴实无华的表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特别是现在,在各级领导的大力关怀和扶持下,艺术家们大胆的改革创新,给常德丝弦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唱腔不仅优美明快,而且还加上了一些伴唱,分声部唱、重唱,把歌剧的手法和技巧,融合在丝弦艺术上,这就使丝弦这个古老的传统艺术变得更加生机勃勃,更加新颖感人,更加耳目一新。

看过的人都这样说:“这是我们的常德丝弦吗?这不就是我们想象中的常德新型歌舞剧吗!”人们都说通俗歌曲好,摇滚乐好!很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但是我就并不那么认为,很多人们还是非常喜欢富有乡土气息的常德丝弦艺术的。

唱着顺口,听着温馨,很容易被领悟和理解。

有时我也唱一唱通俗歌曲,听一听摇滚乐,不知怎么的,总感觉常德丝弦音乐比起通俗
歌曲摇滚乐等现代音乐让我感到更加亲切,那样的顺乎人意,那样的古而不俗,平而不淡。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文化,常德的人文环境滋润了丝弦艺术。

我热爱我的故乡常德,热爱常德丝弦,也热爱我的母亲。

(作者单位:常德市鼎城区文化馆)
责任编辑:李薇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