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机遇、问题及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文化导刊 2020年11月 第11期 Sports Culture Guide No.11 November 2020
13
我国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机遇、问题及策略
曹英1 程传银2 董鹏3
(1.泰州学院公共体育部,江苏泰州 225300;2.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
3.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南京 210014)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进行研究。

我国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时代机遇主要表现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方向引领;两个规划、一个建议提供了政策契机;社会冰雪运动提供了有效助推力;“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交流平台。

基于我国校园冰雪运动开展存在场地建设不足、专业师资匮乏、课程开发薄弱等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立足政策引领,完善校园冰雪运动顶层设计;强化专业师资建设,提升教师冰雪运动教学素养;开发专项课程,丰富校园冰雪运动开展形式;借助社会力量,拓展冰雪运动联合教育机制;强化安全措施,保障冰雪运动安全健康开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校园冰雪运动;健康中国
Opportunities,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on Campus in China
CAO Ying 1 CHENG Chuan-yin 2 DONG Peng 3
(1. Public Sports Department of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225300, China;
2.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3.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Nanj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14, 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snow and ice sports on campus in China. The paper analyz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ice and snow sports in China as follows: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 provides the direction; "Two plans and one proposal" provide policy opportunities; social ice and snow sports provide a powerful impetu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ice and snow sports in China, such as lack of site construction, lack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weak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olutions: We need to advance the top-level design of campus ice and snow sports based on policy guidance, improve teachers' quality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develop special courses to enrich the form of ice and snow sports on campus, expand the joint education mechanism of ice and snow sport with the help of social forces, strengthen safety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ce and snow sports on campus; Healthy China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9SJA1968)第1作者简介:曹英,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通讯作者简介:程传银,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课程论。

冰雪运动是指在冰上、雪地上进行的运动项目,融时尚、趣味、高科技为一体,具有较好的健身价值与激情体验,在冬季深受人们的喜爱。

校园冰雪运动在我国普及起步较晚,由于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的差异,各地区之间开展不均衡。

2015年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开启了我国冰雪运动高速、全面发展的黄金期。

青少年是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生力军,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组织,在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2020年两会代表委员们也发声提议“要扩大冰雪体育运动版图”,鼓励并正确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冰雪运动。

可见,大力推进“冰雪进校园”是冬奥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环节。

在当下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下,立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审视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思考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冰雪运动,如何让校园冰雪运动有效开展,对我国新时期冰雪运动高质稳步推进有着重大意义。

1 我国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时代机遇
1.1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校园冰雪运动开展提供了方向引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健康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后,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上升到了新高度。

现如今,运动健身已成为人们追求优质、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享有健康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们对健康的高层次需求,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十三五”规划把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目标,关于体育事业相关阐述中提出,要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广普及足球、篮球、排球、冰雪等运动[1]。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27号文件《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开展运动项目教学。

积极推进田径、体操等基础项目及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2]。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体育重视特色体育课程的挖掘、构建与开展,折射出中国对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

各地各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推进“冰雪进校园”,普及校园冰雪文化知识,既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
与健康理念,又促进青少年了解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运动项目知识,同时培养青少年克服严寒适应环境的能力,深刻体会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通过锻炼强健体魄、坚毅品质,达到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的的教育价值取向,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助力。

1.2 两个规划、一个建议为校园冰雪运动开展提供了政策契机
随着北京冬奥会各项工作的积极筹备,冰雪运动正在中华大地悄然生根,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潮开始兴起。

为满足广大青少年上冰上雪的愿望,保障校园冰雪运动的顺利开展,2016年8月29日起,在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内,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先后印发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明确指出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要以青少年为重点培养对象,大力推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和“校园冰雪计划”,各级教育、体育部门要齐心协力共促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3]。

加强滑冰馆的新馆建设,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的数量要达到650座以上,明确鼓励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建设滑冰馆,在冬季可以浇建冰场,并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建设可拆装式滑冰场[4]。

拓展户外冰雪资源与场地及增大原有体育场馆的规模建设双管齐下,有效避免冰雪季的资源不足等问题。

可见,在政策红利上,两个“规划”的相继出台宏观上支撑着校园冰雪运动的发展。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在实施细则方面为“冰雪进校园”的跟进工作补足了动力,强调要开展青少年冰雪运动,不仅要加强青少年冰雪赛事的举办,还要广泛发展校园冰雪运动,并将把冰雪运动知识教育纳入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5]。

建议在高校要成立冰雪高水平运动队,打造冰雪运动多元发展新格局。

这些政策、文件不仅帮助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提高了站位,还为冰雪运动管理者理性看待“冰雪进校园”提供了政治引领。

1.3 社会冰雪运动为校园冰雪运动开展提供了有效助推力
“体育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与人类文明程度的
14
15
有效途径,也是展现我国校园冰雪运动开展成效的交流窗口。

2018年7月,俄罗斯超级冰球联赛(VHL )宣布成立丝路杯超级冰球联赛[8],包括中国、俄国、哈萨克斯坦等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冰球俱乐部在2018—2019赛季进行5个月56场比赛的角逐;中国球员在联赛中历经锤炼,为我国的冰球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信“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2022年冬奥会赛事效应必将惠及我国校园冰雪运动,沿线国家或地区冰雪运动的成功经验将会为我国校园冰雪运动注入新的活力,给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2 我国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现实问题2.1 场地建设不足
开设冰雪运动课程对场地、环境等外部条件要求苛刻,中国现有冰雪场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能够满足开展冰雪课程条件的地区主要是东三省。

为了促进冰雪运动的开展,除在传统冰雪运动发展比较好的省市外,我国在京津冀等地加大了场地设施的投入,在南方发达城市建造了一些人造雪场和室内滑冰馆等。

据2019年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显示,2019年国内滑雪场新增28家,包括5家室内滑雪场,总数达到770家。

从雪场分布情况看,黑龙江、山东、新疆、河北以及山西的滑雪场数量在全国位居前五名,湖北和新疆新增的雪场数量属最多[9]。

2019年7月23日,经教育部公布认定1036所中小学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0],排前五位的分别是黑龙江省169所、内蒙古自治区121所、北京市113所、河北省108所、吉林省98所,由特色学校分布的省份可以看出,冰雪场地建设好的省、市、自治区,其被认定的校园冰雪特色学校数量也相对较多,校园冰雪运动的开设与冰雪运动场地有着必然的联系。

虽滑雪场地近年来在逐年增加,但能满足大众需求的滑雪场地与室内冰雪场馆数量依然比较少,用于校园冰雪运动的场馆则更少。

2019年有1036所学校被认定为冰雪特色学校,与《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2000所还有发展空间。

场地设施差、布局不合理、地段偏远、交通不便利等因素都是导致不能有效实现社会冰雪
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积极举办2022年冬奥会就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水平、中国实力。

社会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方我国冰雪运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随着冰雪产业的大力拓展,其群众基础也越发深厚,特别是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路线的深入推进下,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比较迅速。

雄厚的群众基础是我国冰雪运动开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与冰雪场馆或冰雪培训机构合作,借助社会冰雪运动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来参与校园冰雪项目的建设,对加快我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服务通道,也是目前加快推进校园冰雪运动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与强力助推。

发展冰雪运动,制定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策划方案,把校、企、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积极引流到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建设队伍中来,形成多元化培养模式,也是推进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一个重要渠道[6]。

喜悦滑冰俱乐部是国内一家与加拿大等冰雪运动普及度高的国家合作的商业性俱乐部,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有着科学系统的课程标准和规范合理的教学大纲,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资质,其创始人关姝表示:这几年参与冰上运动的青少年人数变多了,所取得的成绩令人感到欣慰,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也得到有效提升。

希望能够在政策的指引下,“走出去,带进来”,把冰雪进校园转化成实际行动和可视成果,加快校园冰雪运动的发展。

1.4 “一带一路”倡议为校园冰雪运动开展提供了交流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是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框架下构建的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的新平台。

体育作为外交的一种方式,在“一带一路”合作舞台上承担着向世界展示国家文化,塑造强国形象的责任。

中国体育外交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促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大方向[7],加强完善与各国间的“往来”和友好互动,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凸显成效,在展示自身优势资源的同时,也可以享有与其他国家同样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即优势互补、共享共赢,这就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魅力所在。

依托国际冰雪运动联赛来增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是提升冰雪赛事水平的可行之路,更是促进我国青少年冰雪运动水平的
运动场馆与校园资源共享的原因。

另外,为冰雪项目开辟专门运动场地的学校比较少,即使有浇灌冰雪场地的学校,其面积也十分有限。

搜狐网曾有报道:以北京为例,特别是在城六区,有400米跑道的学校很少,大部分是200米的操场。

在体育课及课间操期间,操场经常人满为患,没有闲置场地用作冰场[11]。

拥挤的场面不利于校园冰雪运动安全开展,对教学质量和训练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场地建设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国校园冰雪运动的广泛开展,即难以保证学校进行冰雪教学训练的需求,又大大削减了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已然成为阻挡我国当前校园冰雪运动发展路径上的绊脚石。

2.2 专业师资匮乏
在面临校园冰雪运动场地不足的同时,还面临着冰雪运动专业师资匮乏的难题。

在校园冰雪教学训练及管理过程中,体育教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方面,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离不开体育教师的精心组织与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学生参加冰雪运动,需要体育教师的耐心教导与正确指引。

冰雪教师的数量及体育教师的冰雪专业水准影响校园冰雪运动推进的深度与广度,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北京市9000多名体育教师中,仅有5%的人接触过冰雪运动[12]。

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北京市拥有着有利的区域地位等优势条件,其能从事冰雪运动教育的师资数量尚缺,那么其他省市的情况可想而知,至于教师冰雪运动的专业性将更令人担忧。

在师资建设方面,我国非常缺乏专业的冰雪教练员,尽管目前有一些学校已开始培养,如哈尔滨体育学院,将冰雪作为办学特色,致力于冰雪人才的培养,向社会输送大量优秀的冰雪运动专业人才;首都体育学院,也在2016年率先推出冰雪人才培养计划,在既有专业中开设冰雪运动方向,并要求学校在籍学生必须掌握滑冰滑雪技能。

但是这些培养专业人才的举措目前还不能很好的解决冰雪运动专业师资的庞大缺口问题。

专业师资匮乏是影响冰雪进校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严重阻碍了校园冰雪运动的发展速度,也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冰雪专业师资,对我国的人才培养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2.3 课程开发薄弱
冰雪运动是新时期学校体育急需推广的一项运动,因此,开发与建设好校园冰雪运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便于操作的实施方式以及全面的评价机制是冰雪运动课程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7年秋季起,首套《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丛书进入中小学校园,内容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虽然还不属于国家统编教材,但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冰雪运动无统一教材的问题。

但是,学者杨晓明研究认为大部分教师没有专业的冰雪运动知识,对教材的选择存在盲目性与不确定性,大多凭经验进行教学[13],显然对冰雪运动课程开发是不利的。

校园冰雪运动课程的开发受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性,在靠近冰雪场地的学校会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来开展特色项目,如北京延庆区的学校以滑雪为主开展滑雪课程,北京怀柔区的学校依靠冰壶馆来开展冰壶课程,还有些学校选择旱地化的课程进行模仿教学等。

校园冰雪运动不管以何种形式来推广,仅仅满足学生体验乐趣是不够的,校园冰雪运动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以课程的形式开发时,需要将教学、竞赛、课余锻炼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冰雪运动评测体系建设,来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

尹俊尚研究指出大部分学校冰雪教师都是由其他专项体育教师担任的[14],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将直接影响冰雪运动课程开发的质量;另外,由于冰雪师资的缺口导致许多冰雪教师承受着庞大的工作量,许多学校对冰雪运动教学质量的评价仅停留在技能知识的掌握,并未真正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感受与获得感,单一的评价不能准确反映课程计划实施的状况。

我国的校园冰雪运动起步较晚、各区域间发展不均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也比较滞后,还处在摸索阶段,需要通过不断的推进、验证与完善,才能逐步形成内容充实、遵循科学、逻辑合理的课程体系。

3 我国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有效策略
3.1 立足政策引领,完善顶层设计
冰雪进校园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让更多青少年参加到冰雪运动活动项目中来,政府
16
职能部门已从全局视角制定了冰雪运动的发展规划、意见等重要文件和应对策略,但面对青少年冰雪运动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地区间的发展不均衡性,政府职能效应也显得微不足道。

因此,在政策的引领下,国家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制定好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顶层策略设计,加强落实有效发挥政策和策略的杠杆作用,做好统筹与规划,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加大对现有场馆的改造,积极打造“水冰”转换一馆多用式功能场馆,并适度“下放”权力,积极引导学校联合企业、社会组织多方力量合力发展校园冰雪运动。

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各省市专项校园冰雪运动发展计划,成立校园冰雪运动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同时成立督导小组,督查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并将结果反馈给上级政府职能部门。

另一方面,学校需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年龄等特征,制定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冰雪运动发展的具体实施细则。

同时政府部门也需加强专项考核,将学校开展冰雪运动成果作为指标纳入学校体育及校长年终绩效考核中。

这样在政策扶持与指引下,加强各级管理协作效能,层层监督与考量,让政策“变活”具备可操作可检验性,真正发挥政策保障及干预的双重效果,达到校园冰雪运动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开创新时代冰雪特色学校体育发展的新格局。

3.2 强化专业师资建设,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追求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针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出现的偏差,构建科学合理、高质量的学校体育发展体系,是学校体育工作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使命。

学校体育要补齐配强体育师资,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全面深化改善办学条件。

开展校园冰雪运动,离不开高素养有责任担当的专业教师,针对目前学校缺乏冰雪运动专业师资的现象,国家在人才培养途径上,坚持长期人才培养供给不松懈,加强短期人才的塑造与培养。

一是加强长期人才培养规划常态化管理。

鼓励一些具备资格的体育专业高等院校增加冰雪运动课程培养冰雪运动人才,通过系统化的专门培养后,为学校输送一批既能够胜任体育教学工作,又能胜任冰雪运动教学或管理工作的教师;二是注重短期人才培养规划监管力度。

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联合高校及单项体育协会等机构,有计划地定期举办各类短期集训,做好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培训,将学校现有体育教师分批次参加达到全员培训的效果,对冰雪运动技能及教学指导两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来提升一批体育骨干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达到胜任冰雪教学任务的教学基本素养。

另外,加强运动明星公益活动效应,注重各地冰雪专业人才师资库的建设与管理,对助力“冰雪进校园”,提升青少年学习冰雪技能效率,缓解师资短缺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3 开发专项课程,丰富开展形式
未来的体育课程教学要更专业有效,同时更丰富有趣[15]。

大力推广冰雪运动项目进体育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冰雪运动的兴趣,提高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助于传递新时代体育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把冰雪运动添加到学校教育和发展规划中,是学校体育丰富发展的需要,这需要各地教育、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学校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学工作规范化管理,根据校园冰雪运动发展的需求,积极构建校园冰雪运动课程体系,加强冰雪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完善,在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基础上,体育课程安排和教学模式应走向“精教简教”[16],即学校可根据实际的情况积极开发运动项目,设置校本课程并对优势项目进行深度教学。

如根据地域差异,北方学校冰上雪上运动项目均可开展,南方学校可着重冰上项目的开展。

依据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制定出与各个水平阶段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确保大、中、小学各阶段冰雪技能的有效衔接。

另外,可根据项目的特征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安排相似项目的辅助练习,如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在动作技术结构上有着较大的相似性,都属于单一动作的周期性技术动作,且“轮转冰”转项训练在我国速度滑冰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轮滑还是冬奥会基础大项越野滑雪的陆地训练方式,在普及越野滑雪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因此,轮滑对平衡我国冬季和夏季项目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7],将有助于填补夏季无法开展冬季项目的空缺,极大地丰富冰雪运动的开展形式。

17
3.4 借助社会力量,拓展联合教育机制
冰雪运动进校园,联合社会机构的人力、物力等有效资源,拓宽教学渠道。

一方面,在人力资源上,对于缺乏专业冰雪师资的学校,可向社会或企业或单项协会聘用专门的业师,共同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建设,发挥他们“能进能出”的作用。

“进”,即让他们加入校园冰雪运动的师资队伍,填补师资匮乏的缺口;“出”,即能为学校培养一批参加冰雪运动训练的学生在竞赛中出成绩,同时还能带动一批学校体育教师提升冰雪项目的教学技能与训练水平。

另一方面,在物力资源上,对于不具备冰雪运动场地条件的学校,可积极与校外冰雪场馆、俱乐部以及冰雪运动协会联手合作,统筹好教学或训练时段,规划或租赁临近校区的场区,达到场馆资源共享的目的。

总之,开展校园冰雪运动,积极打造家、校、社会联动发展模式,建立完善的青少年冰雪营地教育体系,借助多方力量联手灵活推进丰富多彩的校园冰雪课程建设,拓展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的联合教育机制。

3.5 强化安全措施,保障安全健康开展
运动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是因为运动能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达到促进健康的作用;但运动风险也伴随运动时刻存在,冰雪运动是一项高危险运动项目,安全防范非常重要。

“安全”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共同基础和重要内容[18],学校需要加强安全健康教育管控力度,做好运动风险安全防范的应对预警机制,确保校园冰雪运动健康有序开展。

第一,学校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一方面,学校需要每学期对场地器材展开定期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加强对冰雪场地设施的安全风险预评估,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或场地应当在醒目处设立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

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安全购买双保障,切实把学生的人身安全摆在第一位。

比如,统一为学生购买体育课意外伤害保险,购买安全系数高、质量有保障的冰雪运动装备。

第二,教师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在冰雪运动课前,教师务必精心备课、备场地、备器材,务必加强对学生安全注意事项的教育,在技能教学时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冰雪运动课堂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三,校医必须在旁安全辅助。

冰雪运动课堂上务必配备校医在旁,以便学生出现安全事故后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参考文献:
[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2020年)[EB/OL].[2020-04-18].http://www.
/special/sswgh/wen/#14.
[2]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EB/OL].
(2016-05-06)[2020-04-18]./ zhengce/content/2016-05/06/content_5070778.htm.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等.关于印发《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的通知[EB/OL].(2016-11-25)[2020-04-17]./xinwen/2016-11/25/content_ 5137605.htm.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关于
印发《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EB/OL].(2016-11-25)[2020-04-20].http://www.
/xinwen/2016-11/25/content_5137611.htm.
[5]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EB/OL].(2019-03-31)[2020-04-20].
/zhengce/2019-03/31/content_ 5378541.htm.
[6] 彭晓烯.教育界对冰雪进校园信心倍增[N].中国
体育报,2019-04-04(1).
[7] 王俊鹏,陶喜红,张怀成.“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
外交的价值与发展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9(6): 1-6.
[8] 何青汉.冰球“火”起来[N].中国体育报,2019-04-
25(1).
[9] 伍斌.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EB/
OL].(2020-02-28)[2020-05-10].https://www.sohu.
com/a/376520666_503564.
[10]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和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名单[EB/OL].(2019-07-23)[2020-05-20].
/jyb_xxgk/s5743/s5744/ A17/201907/t20190723_391853.html.
[11] 体育蓝皮书.多措并举解决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