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修炉工艺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炉工艺操作规程
一、清炉
待炉身自然冷却后方可进行清炉,严禁用水催冷,必要时可用鼓风强制冷却。
炉冷后先从加料口把大块挂渣、挂铁打落,排除炉内不安全因素。
并在加料口处放好安全罩后放可进入炉内操作。
①、附着在炉壁上的铁块、炉渣应清理干净。
但粘附在不需修理处的光滑、平整的薄渣层可不清除。
清理炉壁时,避免垂直敲打以防震裂炉衬;
②、当炉壁上耐火砖侵蚀深度超过砖厚的2/3或有破碎松裂时,应及时更换新砖;
③、清理过的前炉、后炉不得残留炉渣、融铁渣及松动的耐火材料。
二、耐火材料的配制
①、白泡石粉的配制比例:(体积比)白泡石:坩泥=6:2 水适量;
②、红硅石粉的配制比例:(体积比)红硅石粉:坩泥=8:3 水适量;
③、将按比例配制好的原材料放入泥碾,充分拌匀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混到成硬泥状;
④、备足所用耐火砖,并检查耐火砖尺寸、形状等。
三、修炉
严格按R111LC型,10t/h外水冷两班制型大双冲天炉炉型参数(见10t/h两班制冲天炉筑炉图)修筑冲天炉。
1、炉膛修筑
①、炉壁侵蚀不大可用混合耐火材料修炉,应先在炉壁上涂刷泥浆后修搪耐火材料。
(混合料水分应越少越好)用木槌或橡胶捶击打结实;
②、炉壁侵蚀深度超过砖厚的2/3时或有破碎松裂现象,应换新的耐火砖,砌砖方法与砌炉相同。
2、风口修筑
风口必须保持圆整、平滑,风口终端上部凸起30mm左右。
3、过桥修筑
①、铺筑过桥石时,过桥石下面必须用耐火泥垫实,过桥斜度保持50~60。
②、用耐火泥料顺过桥石捶制成Φ60的外喇叭形圆孔,过桥石需伸出前炉内壁80~
150mm。
③、过桥石侵蚀严重或有大裂纹时,应及时更换。
④、观察孔应与前炉过桥孔高度尺寸一致,以便过桥故障时便于处理。
4、出铁口修筑
铁水口取Φ20~30mm,直接用铁水眼砖,出铁处炉壁厚度60~80mm,内侧修成喇叭形,出铁槽用耐火泥料修平修光,坡度5~60涂一层焦粉未。
5、出渣口修筑
取Φ30~50mm,炉壁厚度40~60mm,内侧须修成喇叭形,出渣槽除用耐火泥料修整外另抹上一层10~15mm厚度的焦碳粉与型砂混合料。
6、修炉底
①、清理炉底门上的排气孔,合上底门,并打紧紧固栓,同时必须顶上门杠。
②、缝隙处先铺上泥浆再铺上一层石英粉,用脚踩,再铺一层红硅石粉,捶实,最后上层铺一层30mm厚由10%粘土、15%石英粉、75%白泡石粉混制的干湿合适料捶实。
③、炉底与炉壁连接处应做成>50mm的圆角,炉底以过桥为基准,修成进桥倾斜的坡状,斜度为5~60。
7、前炉修理工艺与后炉相同,直径Φ900~1000mm。
8、铁水包的修理
①、先用耐火泥顺包壁捶制80~100mm厚度,底180~250mm厚度,捣实。
②、再用70%焦炭粉掺30%粘土和成软泥状搪平包衬,包沿250mm以内务必修正光滑,并刷置石墨涂料。
③、修好后,用木柴点燃,慢火烘干,必要时可用焦炭烘包。
严禁浇油助燃;
④、对全新修的铁水包,使用时先放50~100kg铁水预热,以防包不干放炮伤人。
9、修炉(包)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QB/HDQMS.A.03-001~026-2011)。
10、整个过程中认真填写《修炉记录表》(HD-RH-003-2011)。
11、附:10t/h两班制冲天炉筑炉图(QB/HDQMS.D.03-032-2011)。
12、大修后的的炉身必须用慢火烘烤,前炉、出铁、出渣槽亦应点火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