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3段后,表面积增加了36平方分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36 B.360 C.18 D.180
2.下列图案能经过旋转得到的是()。
A.B.C.
D.
3.下列各组数中,三个连续自然数都是合数的是()。
A.20、22、24 B.11、12、13 C.8、9、10 D.21、22、23 4.小林和小红都去参加游泳训练。
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红每8天去一次。
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后,(),他们又再次相遇。
A.8月23日B.8月24日C.8月25日D.9月17日
5.下面四道算式中,结果最小的是()。
A.32
43
+B.
32
43
-C.
32
43
⨯D.
32
43
÷
6.某书店上半年销售少儿图书7200本,下半年的销量比上半年增加了1
6。
下半年销量比
上半年增加了()册。
A.1200 B.8400 C.15600 D.以上都不对
7.小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
分钟。
小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分钟使客人喝到茶。
A.7 B.8 C.9
8.如图是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图能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
A.B.
C .
D .
二、填空题
9.37.3dm =(________)3m 6.2L =(________)mL 23m 5
=(________)2dm 2
3时=(________)分
10.如果7a 是假分数,那么a 最大是(________);如果7
a
是真分数,那么a 最小是
(________)。
11.一个两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其中十位上的数是2,这个数是(________),把它分解质因数是(________)。
12.如果A÷B =4(A 、B 都是自然数,A 不等于0),那么A 、B 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A 、B 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
13.一种饮料,24瓶装一箱和18瓶装一箱都正好装完,没有剩余,这批饮料至少有(______)瓶。
14.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在对的括号里画上“√”。
15.如图,把一个长方体木料沿虚线正好锯成3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表面积是_____平方分米.
16.有16包糖,其中有15包质量相同,另一包少了2粒,用天平至少称(________)次才能保证找出这包糖。
三、解答题
17.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1372020
+= 51
63-= 1145-= 41415555+-+=
43510
-= 523-= 11
612+= 1192131113-+=
18.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11()436-+ 1353688
-- 2295
117117-+- 19.解方程。
x +
427=49 x -56=1
2+14
511-x =13 2x -1
2=152
20.甲、乙、丙三人开车,甲12分行驶了10千米乙行驶了8千米用了10分,丙9分行驶了7千,甲、乙、丙三人谁的速度最快?
21.五(3)班50多名同学参加“减少污染”行动起来的志愿者活动他们平均排成8排或12排都多6名。
五(3)班有几名同学?
22.一桶油,第一次用去35千克,第二次用去910
千克,还剩1
2千克。
这桶油原重多少千
克?
23.一个美术教室长12米,宽8米,高3.5米。
(1)如果平均每次上课的班级人数为40人,那么生均占地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2)如果要给这个教室四周和顶面重新刷漆,除去黑板和门窗共44.7平方米,那么需要刷漆多少平方米?
24.用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实心铁块和一个长25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实心铁块熔铸成一个大一点儿的长方体实心铁块,这个长方体的横截面是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 25.按要求画图。
(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 的轴对称图形B 。
(2)画出把图形A 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C 。
(3)把原图形A向下平移_________格,再向右平移__________格,可到图形D的位置。
26.下表是某公司2020年1—12月的收入、支出统计表。
月份123456789101112
收入/万元406030305060807070809080
支出/万元203010202030203040504050(1)请根据上表绘制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
(2)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
②6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万元。
③第四季度实际收入()万元。
④平均每月支出()万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每锯一次,就会增加2个底面;木料锯成3段,锯了2次,增加4个底面,用36÷4即可求出一个底面的面积,再乘高即可。
【详解】
2米=20分米;
36÷[(3-1)×2]×20
=9×20
=180(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D。
【点睛】
明确每锯一次,就会增加2个底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进而求出增加的底面个数以及面
积,再乘高即可求出体积。
2.C
解析:C
【分析】
先判断出各选项中的图案分别是通过什么图形运动得到的,再选出能经过旋转得到的图案即可。
【详解】
A.能经过平移得到;
B.能经过平移得到;
C.能经过旋转得到;
D.能经过平移得到。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形运动,明确平移、旋转的含义及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C
解析:C
【分析】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质数的因数只有2个,合数的因数最少有3个;据此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
A.20的因数有6个;22的因数有4个;24的因数有8个,所以20、22、24是三个不连续自然数,都是合数;
B.11的因数只有2个;12的因数有6个;13的因数只有2个;所以11、13是质数,12是合数;
C.8的因数有4个;9的因数有3个;10的因数有4个,所以8、9、10是三个连续自然数都是合数;
D.21有4个因数、22有4个因数、23只有两个因数,所以21、22是合数,23是质数。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记50以内的质数可以快速解题。
4.B
解析:B
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红每8天去一次,6和8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相遇两次之间间隔的时间,从7月31日向后推算这个天数即可。
【详解】
6=2×3,
8=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所以他们每相隔24天见一次面,7月31日再过24天是8月24日。
故答案为:B
【点睛】
考查了日期和时间的推算,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本题关键是找出他们每两次相遇之间相隔的天数,进而根据开始的天数推算求解。
5.B
解析:B
【分析】
分别计算选项中各式的值,再把结果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
A.329817 43121212 ++
==;
B.32981 43121212
--
==;
C.321 432⨯=
D.32339 43428÷⨯
==
则
1
12
<1
2
<
9
8
<
17
12
故答案为:B
【点睛】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A
解析:A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下半年销量比上半年增加了上半年销量的1
6
,直接用上半年的销量×
1
6
即
可。
【详解】
7200×1
6
=1200(册)
故选择:A
找准单位“1”,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是解题关键。
7.B
解析:B
【分析】
根据题意接水、烧水、沏茶不可同时进行,洗茶杯、拿茶叶总时间为3分钟<6分钟,所以这两项可在烧水的时候进行,以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客人喝到茶的时间为接水、烧水、沏茶的时间总和,即1+6+1=8分钟。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优化问题,理解清楚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C
解析:C
【分析】
如果这个蓄水池水深相同,深度h与流水时间t的关系是一条从0开始逐渐上升的线段。
由于这个蓄水池分深水区和浅水区,注满浅水区时,由于底面积大,上升的幅度变小,当浅水区注满后,底面积变小,上升的幅度大;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水的深度h与流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分为两段,水的高度上升幅度是先慢后快的;符合这个情况的图像只有C;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折线图的运用,关键是要仔细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选取合适的折线进行表示。
二、填空题
9.0073 6200 60 40
【分析】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时=60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
7.3dm3=0.0073m3
6.2L=6200mL
3
m2=60dm2
5
2
时=40分
3
【点睛】
本题考查单位名数的互换,关键是熟记进率。
【分析】
要使7
a
是假分数,则a为等于或小于7整数;要使
7
a
是真分数,则a为大于7的任意一个
整数。
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
7
a
是假分数,a 是整数且a≤7,最大是7;
7
a
是真分数,a 是整数且a>7,最小为8。
【点睛】
此题主要利用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
11.24=2×2×2×3
【分析】
能被2整除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3整除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求出符合题意的数,再根据分解质因数方法: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连乘积的形式,据此解答。
【详解】
各位上的数与2相加
当这两个数是20时,2+0=2,不能被3整除,不是3的倍数;
当这两个数是22时,2+2=4,不能被3整除,不是3的倍数;
当这两个数是24时,2+4=6,能被3整除,24是3的倍数,符合题意;
这个是24。
24=2×2×2×3
【点睛】
本题考查2的倍数特征、3的倍数特征,以及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2.A
解析:A B
【分析】
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据此解答。
【详解】
如果A÷B=4(A、B都是自然数,A不等于0),可知A和B是倍数关系,所以A、B的最小公倍数是A,A、B的最大公因数是B。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注意一些特殊情况,还有如果两个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积。
13.72
【分析】
由题意得:要求这批饮料最少有多少瓶,也就是求24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根据求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24=2×2×2×3
18=2×3×3
248和18的最小公倍数为72
所以这批饮料最少有72瓶。
【点睛】
解决此题关键是把要求的问题转化成是求24和18的最小公倍数,进而问题得解。
14.
【分析】
从上面看该立体图形前后有两排,前一排2个小正方体,后一排3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该立体图形上下有两层,上面左齐,即上面的小立方体在后排。
据此对照三个立体图形可找出正确的那一个。
【详解】
第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该立体图形上下有两层,该立体图形只有1层,所以不正确;第二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该立体图形上面左齐,即上面的小立方体在后排,该立体图形上面小正方体在前排,所以不正确;
第三个立体图形符合要求。
根据题意,答案如下: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找对应的立体图形,要对题目中的图形进行分析,确定上下、前后的关系后再寻找正确图形。
15.168
【详解】
48÷4×6×3﹣48=12×6×3﹣48=216﹣48=168(平方分米)
答:这根木料的表面积是168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168.
解析:168
【详解】
48÷4×6×3﹣48=12×6×3﹣48=216﹣48=168(平方分米)
答:这根木料的表面积是168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168.
16.3
【分析】
把16包糖分成3份,分别是:5、5、6。
第一次称:5和5,如果平衡,那么少的就在6个那组,把6个再分成3组,分别是:2、2、2。
再进行第二次称:2和2,如果平衡,那么少的就在剩下2个那
解析:3
【分析】
把16包糖分成3份,分别是:5、5、6。
第一次称:5和5,如果平衡,那么少的就在6
个那组,把6个再分成3组,分别是:2、2、2。
再进行第二次称:2和2,如果平衡,那么少的就在剩下2个那组,把2个分成1和1,最后再称一次即可。
所以一共需要称3次。
【详解】
找次品,我们尽量都是分成3份,因为找次品是利用天平秤称东西原理,分成三份,其中两份放天平秤,一份放桌子上,假如天平两端平衡,说明次品在桌上那里。
两端不平衡,一高一低,次品再低得那端。
【点睛】
考查找次品的次数,可以记一下总结:
1、2-3个物品,称1次。
2、4-9个物品,称2次。
3、10-27物品,称3次。
4、28-81个物品,称4次。
5、82-243个物品,称5次。
三、解答题
17.1;;;
;;;
【详解】
略
解析:1;1
2;
1
20
;
2
5
1 2;
1
3
;
1
4
;
2
11
【详解】
略
18.;;0
【分析】
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利用减法的性质,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的和;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把同分母分数结合起来再计算。
【详解】
==;=
==;=
解析:1
4
;
7
6
;0
【分析】
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利用减法的性质,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的和;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把同分母分数结合起来再计算。
【详解】
311
()
436
-+
=31 42 -
=1
4
;
1353 688
--
=1353
() 688
-+
=13
1 6
-
=7
6
;
2295 117117 -+-
=
2925 ()() 111177
+-+
=1-1
=0
19.x=;x=
x=;x=3
【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据此计
解析:x=8
27
;x=
19
12
x=4
33
;x=3
【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据此计算。
【详解】
(1)x+4
27
=
4
9
解:x=4
9
-
4
27
x=8 27
(2)x-5
6
=1
2
+
1
4
解:x-5
6
=
3
4
x=3
4
+
5
6
x=19
12
(3)5
11
-x=
1
3
解:x=5
11
-
1
3
x=4 33
(4)2x-1
2=
1
5
2
解:2x=
1
5
2
+1
2
2x=6
x=6÷2
x=3
20.甲的速度最快
【分析】
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用甲、乙、丙三人行的路程除以各自用的时间,求出三人的速度各是多少,然后根据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出三人谁的速度最快即可。
甲:
解析:甲的速度最快
【分析】
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用甲、乙、丙三人行的路程除以各自用的时间,求出三人的速度各是多少,然后根据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出三人谁的速度最快即可。
【详解】
甲:
5
1012
6
÷=(千米/分)
乙:
4
810
5
÷=(千米/分)
丙:
7
79
9
÷=(千米/分)
745
956
<<
答:甲的速度最快。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行程问题的公式以及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熟练掌握行程问题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21.54名
【分析】
排成8排或12排都多6名,说明人数比8和12的公倍数多6,据此分析。
【详解】
8=2×2×2
12=2×2×3
2×2×2×3=24
24×2+6
=48+6
=54(名)
答:
解析:54名
【分析】
排成8排或12排都多6名,说明人数比8和12的公倍数多6,据此分析。
【详解】
8=2×2×2
12=2×2×3
2×2×2×3=24
24×2+6
=54(名)
答:五(3)班有54名同学。
【点睛】
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立的质因数,它们连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2.2千克
【分析】
根据加法的意义可知,将两次用去的量及剩下的数量加在一起,就是这桶油原重多少。
【详解】
=
=2(千克)
答:这桶油原重2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加法的应用,根据加法
解析:2千克
【分析】
根据加法的意义可知,将两次用去的量及剩下的数量加在一起,就是这桶油原重多少。
【详解】
391
5102
++
=
695 101010
++
=2(千克)
答:这桶油原重2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加法的应用,根据加法的意义解答即可。
23.(1)2.4平方米;(2)191.3平方米
【分析】
(1)教室的占地面积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是长方形。
先用教室的长乘宽求出教室的占地面积,再除以40即可求出生均占地面积。
(2)教室的
解析:(1)2.4平方米;(2)191.3平方米
【分析】
(1)教室的占地面积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是长方形。
先用教室的长乘宽求出教室的占地面积,再除以40即可求出生均占地面积。
(2)教室的四壁和顶面面积之和=长×宽+(长×高+宽×高)×2,据此求出教室四周和顶面的面积总和,再减去黑板和门窗的面积即可求出需要刷漆的面积。
【详解】
(1)12×8÷40
=96÷40
=2.4(平方米)
答:生均占地面积为2.4平方米。
(2)12×8+(12×3.5+8×3.5)×2
=96+(42+28)×2
=96+70×2
=96+140
=236(平方米)
236-44.7=191.3(平方米)
答:需要刷漆191.3平方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4.35分米
【分析】
根据题意,正方体实心铁块和长方体实心铁块的体积之和等于熔铸成的大一点儿长方体实心铁块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据此求出原来的两个铁块体积之
解析:35分米
【分析】
根据题意,正方体实心铁块和长方体实心铁块的体积之和等于熔铸成的大一点儿长方体实心铁块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据此求出原来的两个铁块体积之和,再除以熔铸成的长方体的长和宽即可求出高。
【详解】
5×5×5+25×6×5
=125+750
=875(立方分米)
875÷5÷5=35(分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高是35分米。
【点睛】
立体图形形状改变后,体积不变。
25.(1)(2)见详解;(3)3;7
【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
于对称轴,找出图形A关键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2)根据平移的特征,
解析:(1)(2)见详解;(3)3;7
【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找出图形A关键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A的关键点分别向下平移4格,依次连接即可。
(3)找准图形的一个关键点以及平移后对应的点,根据这个点的平移方向和距离填空即可。
【详解】
(1)(2)作图如下:
(3)把原图形A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7格,可到图形D的位置。
【点睛】
此题考查了补全轴对称图形以及作平移后的图形,找准关键点,数清格数认真解答即可。
26.(1)图见详解;(2)①7;②30;③110;④30
【分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即可;
(2)①观察统计图,找出纵坐标距离相差最大的两点对应的月份即可;
②6月份收入-6月份支出即可
解析:(1)图见详解;(2)①7;②30;③110;④30
【分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即可;
(2)①观察统计图,找出纵坐标距离相差最大的两点对应的月份即可;
②6月份收入-6月份支出即可。
③第四季度的收入总和-第四季度的支出总和即可;
④全年的支出总和÷12即可。
【详解】
(1)作图如下:
(2)①7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
②60-30=30(万元)
6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30万元。
③(80+90+80)-(50+40+50)
=250-140
=110(万元)
第四季度实际收入110万元。
④(20+30+10+20+20+30+20+30+40+50+40+50)÷12
=360÷12
=30(万元)
平均每月支出30万元。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绘制以及相关应用,能够根据问题从统计图中提取有效数学信息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