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我很诚实》教案教学设计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我很诚实》教案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诚实的内涵和重要性;
2.学生能够明确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3.学生能够运用诚实的原则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教学准备
1.PowerPoint课件;
2.学生小组活动材料;
3.学生个人活动本。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教师呈现一个场景:小明在走廊上找到了一块手表,他知道这是小红
的手表,但他最喜欢的节目即将开始,拿到手表心里想:“如果我不上交,就可以看完电视再去归还,没人会知道我是谁。
”然后教师询问学生:“小明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
感知(10分钟)
1.教师播放故事动画《我很诚实》。
2.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感知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强调诚实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
理解(15分钟)
1.教师呈现短文《做一个诚实的人》。
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短文,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短文的主旨和道理,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实践(15分钟)
1.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应该诚实的情
况吗?你们是如何处理的?请举例说明。
2.学生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诚实的重要性,并
指导学生分析不诚实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
拓展(10分钟)
1.教师和学生一起创设一个情景:小朋友之间互相借玩具。
教师扮演一
个不诚实的小朋友,故意不归还玩具,引导学生讨论和探究诚实与不诚实的区别以及不诚实行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出诚实与不诚实的区别,进一步巩固课堂
学习内容。
归纳(5分钟)
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强调诚实的原则和重要性。
课后作业
1.学生个人活动本: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境,写一篇关于诚实的小故
事,并在故事结尾写下自己的感想。
2.学生小组活动: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彼此更加诚
实。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动画、短文阅读、小组活动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在课堂上通过问题引导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然而,在下节课中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互动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