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领域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音乐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认知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音高和音响等。
2、熟悉常见乐器,并分辨它们的声响和外形。
3、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技巧,如击打、摇晃和敲击乐器。
4、通过活动,喜爱音乐,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音乐元素的认知:
了解曲子中的“小调”和“大调”,并区分它们的不同音符和变化方式。
熟悉不同的节拍形式,如2/4、3/4和4/4。
理解音乐元素的概念,如“旋律、节奏、音高、音响和和声”。
2. 乐器的常识:
介绍不同乐器的名称,如钢琴、小提琴、鼓和长笛等。
学习分辨各种乐器的声音和外观,以及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3. 音乐技巧的练习:
介绍如何击打、摇晃和敲击乐器。
学习吹口琴,唱儿歌和节奏游戏,以及模仿一些基本的乐器声响。
4. 儿童歌曲的演唱:
学习儿歌、儿童歌曲、民歌和节日歌曲等。
练习唱调和跟唱,提高儿童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听觉训练法:老师播放各种音乐和乐器声响,并让学生听辨,并阐述音乐的元素。
2. 感官体验法:让学生体验音乐,熟悉各类乐器的声音和外形。
3. 实际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玩乐器,练习击打、摇晃和敲击乐器等音乐技巧。
4. 唱歌、跟唱法:教师引导学生唱歌,分段教唱,逐渐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官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步骤
1. 认知音乐元素:
(1)采用听觉训练法:通过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孩子们认识音乐中的元素,如节奏、旋律、音高和音响等。
(2)进行比较:采用演唱或发声的方式,分辨不同节拍形式和调性的音乐(如快乐旋律和悲伤旋律)。
2. 熟悉其中乐器:
(1)采用感官体验法:让学生观看和听乐器演奏,并亲自动手试玩,熟悉钢琴、小提琴、长笛、鼓等不同乐器的声音和外观。
(2)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乐器的音响效果,通过口语表述或绘画等方式进行展示。
3. 学习基本音乐技巧:
(1) 采用实际操作法:让学生练习不同打击、摇晃和敲击乐器的方法,并进行吹口琴等练习。
(2)学生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伙伴乐器,如拨沙音、木琴和响铃等,以便孩子们理解乐器制作和韵律。
4. 演唱儿童歌曲:
(1)逐步教唱:通过教唱和分段讲解,引导儿童们逐渐熟悉歌曲并能够顺畅地唱出。
(2)跟唱和自由演唱:老师教唱一段歌词,并让孩子们跟唱,增加儿童的音乐表现能力。
5. 总结: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并让每个学生表演一首歌曲
或演奏一段乐器曲目,以展示他们的成果。
(2) 教师提醒家长重视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幼儿们接受音乐的教育和培养兴趣,如亲自陪伴孩子听歌曲、参加音乐活动、制作伙伴乐器等。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该针对孩子的不同需求和兴趣,同时也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
评价标准应包括以下方面:
1. 每个孩子是否能区分不同的音乐元素。
2. 每个孩子能否准确地分辨各种乐器,并知道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3. 每个孩子是否能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技巧。
4. 每个孩子是否能自信地表演儿童歌曲或演奏简单的乐器。
5. 教师也应该注意评价自己的教学方法,针对不足给予改进。
六、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提供各种音乐、歌曲和乐器,帮助孩子开拓音乐知识和培养兴趣。
1. 音乐教材和课程规划:教材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如幼儿园用的《快乐音乐》、《儿童音乐课》等。
2. 教具和设备:如乐器,CD播放器、投影仪、白板等。
3. 亲手制作伙伴乐器,如拨沙音、木琴等。
4.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制作、音乐DIY等,以完成不同的音乐类小制品。
七、教学备课
教学备课是一个重复性较高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必要的工作,它可以避免出现问题和失误,保证教学效果。
1. 课程计划表:教师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课程计划表,按顺序安排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
2. 教学材料准备:教师需要准备音乐CD、乐器以及制作伙伴乐器需要
用到的工具和材料。
3. 教学评价表:为了方便老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制定一
份简单的评估表,用于记录和总结每节课的教学情况。
八、教学过程
1. 前言:教师向学生介绍当天课程的主题,并简述不同的音乐元素和
乐器。
2. 学习乐器:使用CD播放器让学生听不同的乐器演奏声音,并进行
区分,并让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乐器演奏。
3. 学习音乐技巧:教师介绍各种音乐技巧,如击打、摇晃和敲击乐器,以及吹口琴等,并进行实际操作。
4. 演唱歌曲:教唱儿童歌曲,并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唱或跟唱,体验歌
曲带来的欢乐和情感表达。
5. 总结:安排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表演一首歌曲或演奏一段乐器曲目。
九、教学总结
1. 所学音乐元素和乐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和表现能力的提高情况。
3. 对不同歌曲和乐器声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
4.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是否得到激发。
5. 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所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