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 . 阻塞
B . 要塞
C . 边塞
D . 塞外风光
2. (2分) (2018七下·无锡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尓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B .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的太迟了
C . 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D . 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不管这条路有多难,他却决心要走下去,走到那光辉的终点。

B .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C . 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D .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4. (2分)下列各项对语法、修辞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粉丝”、“草根”、“纠结”、“动词”都属于名词。

B . 短语“食品安全”“传递火炬”“愚公移山”与“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

C . “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度。


D .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这两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雨”温柔可亲的形象。

5. (2分)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①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种类急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2/3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 . ④①②③
B . ②④③①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④①③
6. (2分)(2019·山西模拟) 下列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湖心亭看雪》写景采用白描和对比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西湖夜雪图,使人如临其境。

B . 《河中石兽》一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寓理于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常理进行主观推理,实践才能出真知。

C .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文章先写景,后议论,进而由景入情,因情入理,环环相扣,层层蓄势。

D . 《爱莲说》的作者是南宋周敦颐。

“说”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

7. (2分)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夸张)
B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比喻,对偶)
C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拟人)
D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对偶)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8. (20分)阅读《酸碱食品与健康》,完成小题。

酸碱食品与健康
①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

可是人类每天吃的食品以酸味为多,碱味食品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而是偏碱的呢?
②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

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

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

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

③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

肉类富含磷、硫等非金属元素。

这些元素属于“成酸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

所以,肉类都是“酸性食品”,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④总的来说,鱼、肉、蛋、海鲜、精米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品。

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

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

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那便是骨骼。

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
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⑥然而,人体的调节机制虽然精密而有效,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

如果成酸元素过多,超出了人体调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⑦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品摄取过多。

长期如此,便会过多消耗骨骼中的钙库存,引起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龋齿和近视。

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物失调的状况,形成“酸性体质”,还会使人类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告诉了我们酸碱食品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2)阅读文章②③段,给“碱性食品”或“酸性食品”下一个定义。

(3)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

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文,给现代人在饮食习惯方面提一些良好的建议。

(注意说明理由,不超过50字)(4分)
近年来,一些健康的饮食传统被抛弃:人们不喝茶水,而是改喝可乐;不吃薯类和豆类,却总是吃精米和白面;很少吃绿叶蔬菜,却吃很多的鱼肉海鲜。

9. (20分) (2018八上·白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藤野先生(节选部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10. (8分) (2017八上·开远期中) 根据提示填空。

(1) ________,猎马带禽归。

(《野望》王绩)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黄鹤楼》崔颢)
(3) 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钱唐湖春行》白居易)
(5) ________,志在千里。

(《龟虽寿》曹操)
(6) ________,望峰息心。

________,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7)冰霜正惨凄,________。

(《赠从弟》刘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 (10分)(2020·成都模拟) 诗歌鉴赏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请展开想象,对本诗的前两句进行诗意描述。

(2)第一句诗“花开红树乱莺啼”中一个“乱”字妙在何处?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12. (10分)(2020·盘龙模拟) 疫情期间,某中学开展“居家乐学读经典”主题活动,号召学生制定阅读计划,以阅读经典名著的方式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阅读种类调查
材料二:阅读时间调查
材料三: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

”中学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就是在和一位位文学大师对话。

他们创作的名著,纵贯古今,横跨中外,大浪淘沙,沙里淘金,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供我们一代一代分享下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信息。

(2)你的好友小明一直沉迷于阅读仙侠玄幻小说,甚至幻想自己也能修仙成神。

他的妈妈很着急,希望他多读些文学名著类的书籍。

请你结合材料劝说小明多读名著。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13.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其母方织方:_______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7七上·江津期末) 任选一题作文
(一)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取得超人的成绩,是惊喜;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是惊喜;体会到一种真情,是惊喜;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发现,是惊喜……惊喜,源于坚持,源于智慧,源于热爱……
请以“惊喜”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我们应学会从生活中找“米”,只有随时留意我们周围的生活,经常细心观察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感而发,抒发我们的真情,最终写出打动人的文章来。

请调动你的积累,搜索你的记忆,采写你熟悉的人和事,说真话,抒真情。

请以“心灵深处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以下词语可供参考:“秘密”、“回忆”、“烦恼”、“快乐”、“伤痛”等)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和戏剧外);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1、
11-2、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12-1、
12-2、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13-1、
13-2、
13-3、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