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级中药师考试《相关知识-中医学基础》章节讲义:阴阳学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初级中药师考试《相关知识-中医学基础》章节讲义:阴阳学说
中医学基础——第二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要点一阴阳及其特性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二)阴阳的特性
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关联性(相关性)
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的规定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相互排斥、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

要点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相互为用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此增彼减或此减彼增的动态变化之中
要点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背部属阳,腹部属阴;
四肢外侧属阳,内侧属阴;
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五脏中心肺居上属阳,肝脾肾居下属阴。

要点二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阴阳之间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要点三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要点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要点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阴阳偏盛—“损其有余”或“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补其不足”或“虚则补之”。

阴阳互损—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四气:寒、凉药—阴;温、热药—阳。

五味:辛、甘、淡—阳;酸、苦、咸—阴。

升降浮沉:升浮—阳;沉降—阴。

小结:第二单元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二人体的组织结构
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背部属阳,腹部属阴;
四肢外侧属阳,内侧属阴。

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五脏中心肺居上属阳,肝脾肾居下属阴。

三药物的阴阳属性
四气:寒、凉药—阴;温、热药—阳。

五味:辛、甘、淡—阳;酸、苦、咸—阴。

升降浮沉:升浮—阳;沉降—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